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大众默认专家搞懂了,实际上没人能解释清楚」的例子? 第3页

        

user avatar   wang-ji-80-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湍流问题算一个

1966 年 3 月 5 日,日本羽田国际机场,一架波音 707 客机平稳地飞离了地面。这架飞机隶属于英国海外航空,航班号居然是 911 号,喜欢玄学的朋友,你又多了一个素材了。飞机起飞后不久,机长就很高兴地通知乘客:“因为天气原因,空管局更改了本次航班的航路,我们将从富士山上空飞过,希望各位乘客不要错过从高空俯瞰富士山美景的机会。”机舱中传来了几声欢呼,要知道那时候坐飞机还是件很稀罕的事情,能在高空看到富士山,这对机上的 124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几分钟后,飞机就爬升到了 5000 米的高空,天空一片晴朗,美丽的富士山出现在了乘客的眼前,靠近过道的乘客纷纷把脖子伸向舷窗的方向。就在此时,飞机突然剧烈地颠簸了起来,这种颠簸的剧烈程度是有着 6 年驾龄、经验丰富的机长也从未遇到过的。坐在机尾的乘客透过舷窗惊恐地看到,飞机尾舵在猛烈的摇晃中居然咔地一声断裂了,然后迅速地砸向了飞机左侧的升降舵上,而升降舵也瞬间砸断,两个重要的舵这就这么同时脱离了机身,瞬间消失在视野中。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挂在机翼下面的四个引擎也在剧烈的摇晃中一个接一个地脱落,此时的飞机就像一只一边飞一边掉羽毛的大鸟,完全失去了控制,左摇右摆地朝地面栽下去,最终坠毁在地面,124 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无一幸免。

这架飞机到底遇到了什么?为什么在如此晴朗的空中居然会解体呢?这就是航空业的梦魇——晴空湍流。虽然,现在飞机的机身强度已经不大可能被湍流弄得解体,但晴空湍流导致的飞行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最近的一次报道就是 2015 年 8 月 11 日,一架海南航空由成都飞往北京的航班,在下降到 4200 米的高度时,遭遇强烈的晴空湍流。据机上乘客回忆,有的乘客没有系安全带就被直接弹到天花板上,把天花板都砸烂了,这次事故一共造成30人不同程度地受伤。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在非致命的飞行事故中,晴空湍流是造成旅客和机组人员受伤的最大原因。

可能很多人就会想,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难道就不能提前预知航行前方有晴空湍流从而避开吗?会不会有人看了我今天这个故事,以后飞机都不敢坐了?这个事情,目前还真的是没有办法。为什么呢?这就是本章的主题——湍流。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在临终前说过一句话:

“当我见到上帝后,我一定要问他两个问题,什么是相对论?什么是湍流?我相信,上帝大概也只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这么戏剧化的语言,我不太相信是一个 75 岁高龄的德国老人能想出来的,但不管怎样,这句话一定让你对湍流印象深刻。而物理学家费曼在 1963 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最后,有一个物理问题在许多领域都很常见,它很古老,但却没有得到解决。它不是关于寻找新的基本粒子的问题,而是一百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东西。尽管在科学上这个问题很重要,但物理领域还没人能够对其给出令人满意的数学分析。这个问题就是对于湍流的解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湍流。

这是流体力学需要解决的经典难题,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其实差别不大,都是流体。现实生活中,湍流现象随处可见,在小溪沟中,你到处可见那些白花花的流水。在那些白花花的流水中,有无数个小漩涡在打转,很多时候,当一片流动的水遇到一个小小的障碍物后,就会变得白花花的,从层流变为湍流。气体的湍流现象也随处可见,如果我们观察一炷香冒出的白烟,你会看到,白烟刚开始的时候是柱状的,上升到一定高度,烟就开始变得不稳定,形成了湍流。实际上,从总体上来看,地球的整个大气层就是一个湍流系统。而木星表面那些斑点其实就是一个个的气体漩涡,整个木星表面也是一个典型的湍流系统。

物理学家们早就观察:

  • 当流速很小时,流体是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
  • 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
  • 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

从各个尺度上看,湍流是一种时间上无序但统计上又存在一定规律的运动。

所谓的湍流问题,就是对流体的整个过程进行数学建模,从而使得人类能够准确地知道湍流的成因以及预测它的走向,通俗地讲就是:如果给定初始条件,我们是否能算出湍流是怎么发生的、何时发生、发生的规模有多大、何时结束等等。

人类对湍流问题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有 200 年,它已经成为了经典物理学中一个著名的大坑,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才俊一头扎进了这个坑中,再也没有爬出来,抱憾终身。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小了说,可以让飞机飞得更平稳,气象预报更准确,往大了说,甚至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模拟星系团的运动,解答各种天体形成的谜题。

大约 200 年前,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就已对流体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理论的描述,这个方程也简称为 NS 方程。这个方程的表达方式我就不写了,普通人没必要搞那么精通。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方程是非线性的,所谓非线性就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画出来的函数图不可能用直线来表达。

非线性方程一般都很难求出精确解,只能求出近似解。而这个 NS 方程就更难解了,在多数情况下,它的解是不稳定的,从而导致了流动的多次分叉,形成了复杂流态,而方程的非线性又使各种不同尺度的流动耦合起来,无法将它们分别研究。所以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通常采用一些简化的理论模型或者求助于数值模拟的方法来预测流体的运动。

一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曾对 NS 方程做过大量研究,但是成果却寥寥无几。看起来,进一步对 NS 方程的数学性质做研究尽管重要,但依靠它来解决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湍流问题恐怕是不现实的。

如果你对求解数学方程式比较熟悉,可能会想:现在不是有了大型计算机了嘛,如果方程没有解析解,那么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找到一个个的特解,对 NS 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这就好像有一把锁,我把能开这把锁的所有可能的钥匙全给做出来,然后一个个地去试,我不用去搞懂这中间的原理,反正试出来一个算一个。这个想法当然没错,实际上我们现在为了得到更好的飞机或者舰船的流体动力外形,就是不断地做试验,积累数据,然后不断地去修正,这在工程数学上叫拟合,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但是,湍流问题还是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太多,如果要用这种办法来求出飞机和舰船的完整流场,包括它们边界层中的湍流,那么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容量至少要比现在的巨型计算机再提高 2 个数量级,也就是 100 多倍才行。目前来说,还很不现实。

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俄罗斯的数学家科尔莫戈罗夫提出了一个各项同性的“湍能级串”理论,这个理论能描述能量从大漩涡转移到小漩涡的情况,也就是说,用他的方法可以研究大漩涡破裂成小漩涡,随后小漩涡破裂成更小的漩涡,这样一层层往下循环。动能的传递如同跑步接力赛,只是每次交接的运动员的体型变得更小,而数量会变得更多,最终由分子粘性将动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

科尔莫戈罗夫依据这个假设,建立了湍流的初步数学模型。他相当于是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了很多个小问题,也就是现在只研究每个大漩涡破裂成若干个小漩涡后,这一个大漩涡的能量是如何传递与消散的,等把这个最小单元给弄清楚了,那么就能拼成一幅完整的湍流模型。想法是好的,但这个方法必须对大漩涡是怎么破裂的做一些基础性的假设,科尔莫戈罗夫的数学模型就是建立在若干个尚未得到验证的假设上的。

换句话说,他的方法也只能解决一些理想化情况下的湍流问题,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比这些理想化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科氏模型的不足也是明显的。

虽然这是一个如此古老而又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显而易见的难度,使得很多物理学家们都不敢轻易地触碰这个难题。我在知乎上就看到有物理专业人士回答“为什么搞湍流的科学家这么少”时说:“不能说物理学家不感兴趣,而是实在太难突破了。

特别是涉及到湍流燃烧就更为变态了。因此专门研究湍流理论的物理学家也就少了,想想如果一辈子出不了成果,怎么养家糊口呢?”另外一个用户跟帖说:“虽然是物理问题,但是会引起很多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又有一个人跟帖说:“除非有个天才突然找到突破口,那湍流才会又成为理论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个帖子的发表时间是 2017 年的 3 月 19 日。

可能令他想不到的是,差不多 5 个月后的 8 月 17 日,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引起了物理界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小组由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师何塞·卡徳萨领衔,他们通过模拟实验解决了湍流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能量是如何在湍流中运动并消耗掉的。

卡徳萨和他的同事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地完全模拟了湍流中动能如何在小尺度漩涡以及更小漩涡中传递。比如,在装满水的大水槽中,通过他们的计算模拟可以监测到,在 1 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能量是如何从直径为 1 米的漩涡输运到许多直径为 12 厘米的小漩涡中的。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直接数值求解的方法,通过解不可压缩流体的 NS 方程对三维周期立方体中的各项同性的湍流进行模拟,该研究团队研究了 4 个不同尺度的漩涡,它们间的尺度成 2 倍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实际上是验证了科尔莫戈罗夫的理论,并且在他的基础上扩展了这个理论。

他们将继续研究 1.5 倍及 3 倍漩涡的能量耗散,从模拟的角度来直观地给出关于湍流的物理模型。2017 年,在数学理论方面,瑞士苏黎世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在内的两位数学家找到了一些更切合实际的数学解,即能描述初态运动的流体慢下来的过程。而之前对于流体运动的很多数学解都是从静止开始,然后突然运动起来,之后又突然静止,显然这样的解并不能很好地反应现实。

对于湍流问题的伟大梦想便是找到一个比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更简单的湍流模型,并适用于所有情况。这个梦想能否实现,或许要靠青少年朋友了。我特别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很高兴地告诉所有人:“中国人在湍流问题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天啊!

ps:科学声音的知乎官方微信群已经成立,在这里,你可以和志同道合的科友们谈天说地话宇宙,岂不快哉~

marketing.kexueshengyin.com (二维码自动识别)



user avatar   ha-ha-17-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网当然算一个啵

电力系统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人类无法掌控的全人造系统

(评论里有人说互联网才是最大的,好吧(*/ω\*)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之前我还是不要蛇皮乱吹好了…至于那东西啥时候能实现,大概和因特纳雄耐尔差不多吧…)

电网中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零件,大到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小到电容电感螺丝钉,都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而不是天然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的。

“人造系统嘛,你不搞懂他,你咋造出来的?对于电网和电力系统,人们肯定搞得差不多啦~”

然而实际上,当我们把这些乌七八糟的玩意组合在一起再通上电之后,事情就会超出我们的控制。

因为我们并不能预测到电网在之后的某个时间节点会运行在什么样的状态。事实上,别说预知未来了,我们连回忆过去都做不好——很多时候,我们连过去某一时刻发生了什么都不能完全模拟出来。

对于电网中的一些异常运行状态和受到扰动之后的暂态动态稳定,尤其是低频振荡,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震荡源在什么地方,震荡的起因是什么,甚至在造成事故之后,都无法完全推算出事故前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至于仿真,emmmm多半也是仿不出来的(*´ο`*)。


相当一部分时候,我们只能“大概粗略的算一下,差不多就是这样吧”,或者“我也不知道咋回事,要不我们动一下这个试试?诶,不行?那再动动那儿”。

而且更魔幻的是,这些“差不多”的结果和“动动”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是错的。这一点,学电子或通信的可能会有类似的绝望……


(可达鸭眉头一皱发现并不简单.jpg)

虽然现在的仿真和计算水平对于工程实践已经基本够用了(实际上在一些复杂大电网的故障分析中还是会捉襟见肘),但总是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感觉

而这些,在我上大学之前,甚至直到我大二之前都天真的认为,电网只是在电线上通个电而已


看到评论里有人提到了继电保护(*/ω\*听说过一个故事( ̄ω ̄;)华中地区某顶尖工科985高校的几个业内翘楚级的白胡子老教授凑在一起打算写个继电保护的课本,想把内容讲的细致一点,出个上下册,最好能写到让我这种白痴也能看懂。

结果几个人写完上册之后发现写不下去了…因为大家都不会了(掩面哭),而且不止这几个白胡子老教授不会,是压根就没人会(再次掩面哭)。大家搞这玩意都是凭经验估摸着差不多就得了,没人知道那些工程估算值具体为啥是那么大,总不能在课本里写“编者也不知道这个地方是怎么算出来的,不过大家都这么算好像也没出过啥大岔子,读者也照这样算就行了”。最后没办法了,几个老教授一咬牙一狠心





你以为他们把原理搞出来了?不,他们把“(上册)”从书名里抹去了_:(´□`」 ∠):_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可能有些跑题啊,搞不好要被折叠。

看到大家都一副很悲观的样子,我仅仅想提醒一下,科学家们做出的这些成果在如此短的时间尺度里来看已经是惊人到无法言喻了。。。不用说到太远,绝大多数成果对一百年前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从文明优势来说你对一个宋朝人的人来说已经是接近神明的程度了。

以文明出现(按农业出现)开始计算的话大约万年的样子,人类史我就不算了,就当那些时候不存在吧。你们讨论的大部分大方向,比如物理,现代医学都是在300多年前才诞生的,电和磁的研究都是200年的样子,DNA的发现连100年都没有,大部分的现代细分科学都是近百年才刚刚诞生的东西,对比有记载的人类文明来说都不到1%。

大家是不是太膨胀了一些,现代科学才刚刚开始而已,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应该说现代社会的进步是越来越快的,我们理解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的,只是理解的越多,要求的就更多,我们现在的要求已经是以过去对神灵的要求在要求人类文明自己了(全解读基因并随意编辑是什么概念?)。不要想太久吧,就按照现在这个速率我们再发展300年,是什么样子?谈中国历史总要说上下五千年,我们就按照现在的方式再发展五千年,会是什么样子的?


user avatar   debil-re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shi-jia-tong-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近代落后仅仅是民族属性的问题, 那最早辛亥革命之后,最晚宁汉合流之后,中国就应该起飞了。

然而事实上呢?

蒋家王朝可以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结果却是击穿了中国历史的下限。

工业不如带清,卖国远胜带清。

中国近代史的症结,并不在于上层建筑,而在于基层的农民、地主、土地。光幻想着靠换个皇帝就解决问题的人,建议去把高中历史课再补一补。


user avatar   wang-kai-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很恐怖啊

我爸跟我说过,我老祖宗孔子会骑射会剑术会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

所以我们老师跟我们将周游六国的故事的时候,我是第一次知道武力胁迫是怎么回事

百般精通,保底

知名度加成,在东南亚范围内无敌,就算是世界范围内也几乎不虚任何人

三千弟子,72人小成,王军既视感

如果算上所有弟子的话,还打个毛线,王守仁出来直接结束圣杯战争

后人尊为圣人,Ruler或者是Saver可以吧,老福也不是基督教圣人啊(敲桌

(救世主和调停者不行,但是有3个职介和Extra的适性)

新的大靶子时代即将到来

————————分割线——————————

很多人质疑我老祖宗的战斗能力啊,我来稍微说一下这个

当时对老祖宗的评价是:通五经贯六艺

什么是六艺呢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出自周礼

其中

五御指的是五种驾车技巧

鸣和鸾: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
逐水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
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
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
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五射指的是五种射箭技巧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
贾公彦 疏:
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贯侯过,见其镞白;云参连者,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云剡注者,谓羽头高镞低而去,剡剡然;云襄尺者,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襄(让)君一尺而退;云井仪者,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也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至于会不会舞剑只能凭推测

其祖上孔父嘉在宋国任大司马,所以怎么说也算是军人世家出身

综上所述,孔子至少有Caster,Archer,Rider3个职介的适性

————————再分割————————————

评论区好多人都像是在捧杀。。。。。

首先,孔子有一点硬伤,就是他并非以武功/魔术闻名,更多的是以文治出名,参考各位作家系英灵,注定了老祖宗是个录另而不是闪闪这样的光炮,说真的实战情况下别说冠位横走靶子了,我觉得打个新宿我觉得都有点吃力,我觉得我老祖宗是属于“设定牛逼实战弱鸡”这样的从者

还有就是神性这个争议,我老祖宗的封号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古时形容状元的“文曲星下凡”中的文曲星和孔子并不是一个人

而且神代文明换到中国大概是炎黄时期到周初(???~前1044年左右)这段时间

借用 @GungnirY 的回答

神代,顾名思义,就是“众神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统治万物的并不是人类而是众神,打比方说把自然和概念用神的方式来进行解释的话。
天空有神在,大地也有神在,海中同样有神。爱是因神而起,恨也是因神而起,战争和死亡也是来自于神。所谓的自然法则既是众神们所使用的权能。世界是属于众神的,众神也因此而存在。现代社会在世界各地留存的传说和信仰还有宗教中提到的众神是不是真的从同一源头而来尚有各种论说。但是在现代的魔术师眼里,各种各样的传说只不过是一种作为神代实际存在的解释而已。众神是的确存在的,但是——在人类的时代到来的同时,他们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封神榜后就已经很少再出现这么大规模的神灵出没的情况了

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是“人类的时代”,理论上除了皇帝(真龙天子)以外不会有带神性的从者出现

再者,儒教不是宗教,我认为更倾向于是一门哲学,具体参考

唯一能和神性扯上关系的大概就是祭孔大典了

顺便一提,朱熹有一种说法是,我老祖宗并没有杀少正卯

——————————稍微YY一下我的老祖宗的人设——————————

就现实来说,老祖宗的愿望早就已经在“独尊儒术”的时候被实现了,冬木体系与亚种圣杯战争已经吸引不了老祖宗了

所以只能在FGO里面出现了,但是很尴尬的是,“教育者”这个角色已经被达芬奇和老福拿了

所以目前的思路就是,老祖宗的立场和梅林差不多,属于一个出场不多却能对立香起极大作用的角色

性格的话,常态的话还是挺和善友好的(克己服礼為仁)而且话很多

一般情况下并不谦虚,但是不会对自己的缺点掩掩藏藏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付不听话的弟子比如说子路这样的有时候会很凶(九尺大汉拿着戒尺,经常会凶自己的弟子)

会经常批判其他“王属性”英灵的治国方式,并且推销自己的儒学

和很多学者英灵都能聊得来,关系最好的应该是二世

会对复仇者英灵感到可悲并且试图让他们放弃仇恨(有点否定对方的灵基意思hhhhh)

游戏性方面的话,是个万能拐,谁都能拐,什么都能扶

注意一点,70岁后的孔子是无法被召唤的,因为此时他的封号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已经圣人化了,参照觉者

————————YY正文,第一次写型月人设,写的不好请指正——————————

从者名:“老师/先生”

真名:孔丘 仲尼

职介(众望所归):Teacher教育家

(FGO职介特效:你对所有人蓝字,所有人对你蓝字,对异乡人红字,异乡人对你蓝字)

阵营:星

“Extra孔仲尼,马斯他你今天有没有学习呀,没有的话要打手心的哦”


职介技能:教育者

Rank:EX

效果:对魔力C,口才正面补正

FGO效果:对魔力C,每回合我方全体增加NP,加星


职介技能:多重召唤

Rank:无

效果:无

孔丘仲尼有着Archer,Caster以及Rider的职介适性,可以获得这三个职介的技能,但是因为知名度效果的原因,这个技能并没有什么用


职介技能:六艺(精通)

Rank:A+++

效果:三色魔放5%,伤害附加

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A只能算是“习得”,A+++才能算是精通

使持有者拥有Archer,Caster以及Rider的职介适性

后世亦称君子六艺


固有技能:鉴别眼(因材施教)

Rank:A+

效果:加暴击加NP,根据目标宝具颜色获得一个3回合的同色魔放


固有技能:儒学箴言

Rank:B+++

效果:单体加攻击力防御力,目标有王属性时额外增加一半效果


固有技能:万世师表

Rank:EX

FGO效果:5回合内,在使用以我方单体为目标的技能后,给予其他队友相同的效果

强化效果+20~50%(1回合)

(2.20更新效果演示)

(场上有孔明孔丘仲尼与杰罗尼莫)

场景1:

孔丘仲尼使用万世师表后

孔明对孔丘仲尼使用鉴别眼

结算后(注意)

给予孔明与杰罗尼莫相同效果(不附加万世师表2的效果)

演示2:

孔丘仲尼使用万世师表后

杰罗尼莫使用血染的恶魔

结算后(注意)

给予孔明与孔丘仲尼相同的效果(同样不附加万世师表2的效果)


持有宝具:

有 教 无 类

大成至圣先师

Rank:EX

对学生宝具

最大捕捉:无限

将自身的生存方式升华为宝具,无论出身,无论性格,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孔子的学生,此谓“有教无类”也

我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吹,你们编吧

FGO效果:增加攻击力防御力回NP加星


持有宝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Rank:EX

对文明宝具/对人宝具

最大捕捉:????


我特么就是要吹爆自己老祖宗,全都能拐!!!!


user avatar   gu-w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第24届生竞国赛选手,银牌退役。

照这个说法我怕是被一只小龙虾挡在了北大的门外,真是呵呵哒。

媒体为了流量不要节操,寒的是热爱生命科学愿意在课业本就繁重的高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的竞赛选手们的心。我们勤勤恳恳看书刷题做实验,秉烛达旦全年无休,却被一句轻飘飘的戏谑抹杀所有努力,这TM怎么能忍?

至于那些所谓权贵二代的阴谋化言论我想说,学竞赛买书做实验集训可能确实需要一点点财力支持,但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丰俭由人,过五关斩六将的考试凸显的也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与家庭背景毫无扯上关系的可能。脑残和喷子们不过是看到了一个爆点,让他们自己高潮去吧。

PS微博用户财经太极猫在此前的南大支教事件中就发表了很多不良言论,这次又出来蹦哒,看到的朋友烦请顺手举报。


user avatar   tsiangp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Nature 发文《再探冷核聚变悬案》?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目前的社会很浮躁,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状? 
  一台完全由反物质构成的数码相机会如何工作呢? 
  如何看待报告显示「 34.9 %的 00 后关注肿瘤科」,现在年轻人身体更差了吗? 
  表弟声称「别人骂你是狗,你特别生气,很可能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已经承认了自己是狗」,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不出门的日子,你的生活起了哪些变化? 
  以人类的科技水平,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完成后能带来什么影响? 
  “传谣张张嘴,辟谣累断腿”的原因是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没有可能改观? 
  为什么西医那么排斥中医,中医真的一无是处吗? 
  为什么阿塞拜疆人会认为他们是土耳其人? 

前一个讨论
回看二战之前的美国,再看二战之后直到今天的美国,是不是有一种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感慨?
下一个讨论
家境并不富裕,高考完想买两万六的电脑,值得吗?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