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不少中国城市从卫星图上看起来显得没有规划?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ye-ge-ming-shang-b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的重点是“显得”没有规划,而不是“没有”规划,因此大家不必纠结有无问题。关键在于,和欧美诸多城市中,低层高密度组团+开放式街道相比,中国城市规划的手法为何存在较大差异

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多图预警!

==========================================================


首先是使用功能上的建筑设计采光要求差异,也就是从照明能耗的资源代价出发,提出的自然采光要求。

《GB 50033-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中,对住宅的自然采光设计要求如下:

对总则的条文解释如下:

2013年版的规范中明确提到了“电力紧张”这一核心原因。从统计上看,2015年中国发电量占全球总量的24.1%,美国占17.9%,两国占全球总量的41%。但中国直至2011年才刚刚成为世界第一发电大国,支撑发电量高速增长的是背后庞大的社会需求。

说完总量来看看人均。

人均电力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是冰岛(5837瓦)、挪威(2603瓦)、加拿大(1871瓦)、芬兰(1747瓦)。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WorldFactbook》的统计,世界人均耗电量为385W/人,中国为474W/人,高出世界人均耗电量,但只有美国的26%。


Averag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households per capita

如果说人均发电量不够,靠堆产能继续提高就能解决的话,显然是忽略了发电结构的问题。中国电力结构如下:

再来看看美国的电力结构:

在中国现有的电力结构与环保管理能力的条件下,如果我们把人均用电水平拉齐到发达国家标准,毫无疑问将是一场环境灾难。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自然采光设计仍然是中国建筑设计的硬性指标。

对比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绿建评价体系,可见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LEED标准对自然采光要求并不高:


其次是气候条件差异,以及随之而来的热工性能要求。中国不仅仅是在电力上高度依赖煤炭,采暖地区的供热也是如此,因此也就有了另一个层面上的降低燃煤消耗的节能需求。

我们先来温习一下中学地理知识:

中国北方地区相比欧美大部分地区在冬季都更为寒冷(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冬季甚至比大部分北极圈内的欧洲城市更冷),同时兼具夏季炎热特征。与其它国家迥异,且条件复杂的气候特征导致了更苛刻的建筑热工设计要求。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如下:

上图中左下角表格放大如下:

表格注明了在不同气候区划下,对居住建筑采光及密度的严格要求,以保证在节能设计中高效利用日照条件,降低建筑热工消耗,达到节能效果。保障冬季采光、兼顾夏季通风环境,在规划上直接体现为常见的南北朝向行列式布局。如图:

第三是从城市尺度视角出发,在规划设计思路上的差异。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分为四种: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2.居住小区→居住组团;3.居住区→居住组团;4.独立组团。与世界其它国家规划手法相比,中国的特征是较常使用封闭式居住小区。形式上看,发达国家常见的“邻里单位”应属于独立组团。从城市尺度的规划结构来看,中国的居住小区与“邻里单位”在城市规划结构组织中的地位是相近的,但规模上则要大一个量级。所以题中所说的中国城市“显得”没有规划,是因为比例尺上需要再缩小一个量级,对比不同尺度下的纽约与上海如下:

类似邻里单位的规划手法,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曾使用,但在细分类别上应从属于苏联的大街坊制,即自配套服务设施的围合式组团空间。典型案例是长春市第一汽车厂生活区:

中国今天的以居住小区为核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是从80年代末以几个示范项目开始推广普及至全国,并形成一系列规划标准的。并且随着小区规划理论的发展,对其内部组团的形式需求开始逐渐淡化,98年房改之后,蓬勃的建筑市场掀起了一轮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安保管理、私密性区域空间和封闭场域内的景观精致化成为了重要卖点,逐步割裂了小区内部功能与城市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像有点熟悉)封闭式居住小区。这一规划发展模式的代价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并不明显,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占地面积较大的小区的漫长的封闭界面无法满足膨胀的城市交通需求,是今天主要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并且由于建筑的使用周期较为漫长,毫无疑问封闭式居住小区将在世纪尺度上形成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包袱。


上面提到了历史包袱问题,那么最后,我们就简单聊聊历史包袱

中国的封闭式居住小区是未来的历史包袱,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回到发达国家历史悠久的邻里单位致密组团,打通“毛细”路网,就算什么靠谱的解决方案。事实上致密路网直接导致的交叉路段的数量级式暴增,必然带来另一种形式(频繁等红绿灯或增加事故率)的拥堵,同时将直接降低城市道路的交通限速。因此中国在道路交叉口控制上有如下明确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16年版)

层次有序的城市道路分级(流量、车速),吸纳出行流量的轨道交通建设,是当代超大城市整体交通规划的核心。发达国家城市常用的邻里单位,是源于其古典规划手法的历史包袱,不论是伦敦、巴黎还是纽约,其路网组织形式与城市肌理都至少要追溯到19世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新建、改造区块往往要与既有城区形态相适应,保持肌理上的延续),照搬到中国在绝大部分城市只能制造更多的问题(居住体验只会比现有的小区形式差,市政服务管理体系也需要重新配套),指望这套东西来指导今天的城市管理,无异于痴人说梦。致密路网照样堵得严严实实:

因此前两年热炒的“打开小区”,就算真的普及落实,最终成效恐怕也是呵呵。

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兴建了世界上空前规模的超大城市群带,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达到惊世的102个,而且在未来的十年内极可能还要翻番。在城市规划理论上,中国应走在世界遥遥领先的位置,也应有理论上的自信,回头看欧美城市规划不可能有出路,举目全球,也就东京都会区的管理经验还有点参考价值。在三维城市/交通时代到来之前,对于超大城市的管理只有为数不多的优化工具,包括控制封闭小区的用地规模,AI辅助交通管理(从定时红绿灯改为根据大数据实况反馈红绿灯匹配,滴滴已经有落实的示范项目),严控私家车规模,重点推进路面公交及轨道交通等等,另一个可能方向就是近未来有望实现的普及自动驾驶。


综上,“显得”没有规划,是因为具体国情下的节电,气候条件下的节热,以及没有城市历史包袱带来的更宏观尺度的规划思路(新形式的未来包袱)。随着几个核心超大城市的发展,可以预见本世纪甚至会形成准亿级人口的超级城市。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充满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管理挑战,新世纪的城市理论正在被时代所召唤。


user avatar   yan-yin-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私以为,“有规划”应该是城市能有秩序合理地运行,而不是路网必须很整齐具有几何形状。

具体可以参考注册城乡规划师教材第一本的论述。

另外,多年前管子就说过:“因天适,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是每个规划学生必背的课文。

所以我认为这个比较不是很有意义。。。




  

相关话题

  安徽存在感最低(最不出名)的城市是哪个? 
  如何看待北京要求所有店面都做成统一招牌? 
  化工危险品仓库在选址时是如何预估危险的?建在市区合理吗? 
  城市规划的专业性和正当性在何处? 
  合肥这个城市发展的上限应该至多不超过中国哪个城市? 
  中国的哪个城市当首都最合适? 
  同样的体制,为什么上海市政府的管理水平尤为高? 
  为什么福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政治地位比省内其他城市低的省会?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黑武汉? 
  有什么关于重庆的冷知识? 

前一个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哪些企业是「大而不能倒」的?
下一个讨论
你氪金最多的游戏是什么?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