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联选择职业自由吗? 第1页

  

user avatar   qing-meng-xiao-s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首先苏联一共有差不多七十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下,各个时代的政策一定会发生变化的。


看你是用斯大林时期的角度去看,还是以赫鲁晓夫的时代去看,或者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还是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时代呢?


不同时代的政策往往截然不同,一百八十度大回转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如果单一的,固态的思维去看待,这就好比拿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来看待现状,很容易就会陷入错误的境地。


因此这里只是泛泛地谈一些关于苏联就业模式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首先苏联实行的是充分就业模式。


用来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工作,能够养活自己,这也是苏联一直引以为豪的宣传。


斯大林在1934年跟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内容说道


“什么是计划经济呢,它有一些什么特征呢?计划经济力求消灭失业现象。我们假定,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把失业现象减少到某种最低限度。但是不论哪一个资本家,从来不会而且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完全消灭失业现象,消灭失业后备军,因为失业后备军的使命,就是压制劳动市场,保证工资低廉的劳动力。”


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暂且不谈,毕竟关于失业,现在经济学也有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等等解释。


但我们要考虑时代背景,大萧条是如此地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诞生了凯恩斯主义,通过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来防止大规模失业现象。


这种印象也让苏联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至少到1985年6月28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在发表讲话的时候这样指出


“在苏联,科学进步的加速是在不削减社会计划,保证居民完全就业,以及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提高其物质水平及丰富其精神生活的前提下进行的,苏联在这方面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原则的区别。在那里,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大多是靠削减社会措施的开支。西方的科技进步是把成千上万的人抛向街头,使他们去补充百万失业大军。”


当然对不对,也不讨论,至少苏联的政治宣传是这样的。


让我们来看看苏联的就业情况。

当然就业率高是高,全世界都承认的,可是那自由吗?


这个自由的询问就很有意思了。


是指国家让你去哪里就去哪里,不愿意就枪毙或者坐牢的政治压迫吗?


还是指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跟专业对口的工作。


如果是前者,那基本上还算自由,如果是后者,那肯定大部分都不自由,包括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我们就来看看苏联大学生吧。以下出自《苏联大学生的分配办法与问题》


据统计, 苏联每年有七万余人不服从分配, 占八十万大学毕业生的百分之九。从专业来说, 农科和师范尤其突出。农科大学毕业生几乎有一半不到任, 师范院校有十分之一的人不到中学报到; 从地区来说, 1981年塔吉克共和国6304解名毕业生中有10 98 人不到任, 占毕业生总数的17.5 %; 亚美尼亚4613 名毕业生中有630人不报到, 占13.6%。其原因是:在毕业生方面: 许多人不愿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去, 或者对所分配的工作和单位不满意。


为什么能够跑掉这么多呢?


分配条例上的一条规定: “允许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自谋工作应看作是一种例外情况, 它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凭有关证明加以证实。” 也给不少人钻了空子。现在这种自谋职业的“例外情况” 每年达一万八千人。


是的,这一条款的存在,让工作单位,尤其是缺人的农村地带,万分头疼。


本来很多师范学生,他们就享受了比其他专业更高的国家补助,更类似于定向生的,但是只要他们真的不愿意,国家也没办法,那就只能让他们跑掉了,只要他们能找到工作就行。


为了针对这种现象,苏联政府只有两招


第一招,通过政治宣传, 号召人们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 鼓动青年人投入“ 献身共产主义建设” 之中。


第二招,提高经济补贴和福利补助。


1973年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农村普通学校工作条件的措施》和《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文化服务的措施》等决议中规定给派往农村普通学校和搞文化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带取暖和照明设备的住宅, 银行给予一千卢布的优惠贷款, 供毕业生购置家用什物; 农村中学教师在购买食品、小汽车、摩托车等方面享受优惠价格。
至于派往远东和乌拉尔、哈萨克等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则与当地工作人员同样享受按工令付给的附加工资和地区津贴。


那么为什么苏联会这么做呢?


因为在充分就业的模式下,苏联劳动力缺口一直很大。

至于身为苏联大学生真的想要专业对口,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做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各大研究所和国企肯定任你挑的。


学霸有的是特权,有分配制度又不代表苏联政府机构智力有硬伤,这是保障体系。


就像小编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也想进中科院工作,拿个诺贝尔奖什么的,可惜是个学渣,他们不要我。


那么除了大学生,苏联其他工作人员是不是呆在一家单位干到死呢?


这种想象,是不存在的

这样的流动恰恰不是按照国家分配来的。


也就是说,即使是我们所认为的高度计划的体制,也是无法限制人们追求更好更舒适生活的欲望的,毕竟那点补贴还不如去大城市工作来得舒服。


除了理想,谁想去支援落后地区建设呢?


user avatar   zhong-zha-dian-r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想转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收入低,这很正常。

社会主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导致很多人拿今天的情况去套过去。

“1971年的中国,一个参加工作四年二级工,拿到的钱按照黄金等价计算,相当于2011年的5717元。这还不包括医疗、住房、教育这些在当时近乎免费的资源。”

这个帖子,在当年引起了轰动。因为这还只是最普通的二级工,上面还有好几个等级。最高的八级工,是二级工的好几倍,相当于现在月薪好几万。

最优秀的人才有最好的保障。

大国工匠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具体到苏联,一线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办公室职员。导致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到了基层以后强烈的要求去下井下矿。导致厂长们都十分苦恼,没人愿意当干部,这和现在各行各业都去转IT十分相似。

曾经我看过一个报道,说苏联政治局的诸神为了给孩子找个挣得多的行当,走后门打招呼让孩子去核潜艇当潜艇兵,因为补助很多,休假也多。

我国原来实行工资等级制度的时候,同样有个地区工资划分制度。北京属于四类地区,上海属于五类地区,广州偏远属于六类。

而西藏、新疆属于八类地区,拿的工资是最高的。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是留北京,拿的钱只有到西藏、新疆地区同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在这样的待遇下。可没什么“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类怨言。

回到本题再说苏联,国家给你分配工作,如果本单位没有你想干的,你还可以申请调换到其他地区。

如果申请不下来,你又实在不想干/得罪领导/远离父母/夫妻分居之类的,可以跑。

这个跑,是跑到好地方去。因为苏联人口紧缺,到了后期支撑第一第二产业已经让它的人力捉襟见肘了,哪里都需要人。不用担心跑到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

以远东为例,虽然苏联用各种办法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强行分配人民到边疆。但1971-1980年间,有85.8%的迁入人口又迁出了远东。

这么多人有哪个是被限制死不能换单位换职业了?

实在不批,我跑到莫斯科,总有单位要。

劳动者是爷爷,你能把我咋滴?


user avatar   andre-31-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社会主义苏联有比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更大的择业自由,因为苏联更平等地分配了社会资源。自由不在于你想干什么?而在于你能干什么?你能干什么取决于你所分配到社会资源,取决于你接受的教育和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一个失业的工人,一个破产的农民,一个殖民地的苦力,一个受歧视的有色人种,一个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择业自由呢?最多只有选择给A老板或B老板搬砖的自由。在帝俄,一个农民的儿子不能抱有成为医生、工程师这样的期望,在苏联他可以做这方面的努力,社会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user avatar   zhang-yi-chao-41-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一般要分学历、职称、职号,苏联制度有学历,有职称,有称号就是大爷。苏联制度从高考开始,个人就是按志愿填报专业,然后社会就又按志愿分门别类的分配工作。

苏联中等收入的多数人不喜欢更换工作,更换工作的较频繁一般都是一些工程师技术人员(当然涉及军事领域的人员例外),同时苏联制度很强调学历、职称、称号(如功勋演员、劳动英雄、红旗勋章获得者),没有这些你几乎很难更换工作,除成为低收入合同工(农村没有学历的年青人进入城市多就是合同工,只能住免费的集体宿舍,城市分配的住房要交相当于苏联人平均收入的3%左右的房租。)这些低收入的人,事实上他们是不愿意频繁更换工作,但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是农村的,同时成绩又不太好,没有学历

  而中等人同时又没有学历和职称的普通人收的则不态愿意更换工作,因为他们的工作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福利;另外还有一种更换工作比较频就是合同工,这些多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除了全社会统一的免费医疗、教育,他们就不再享有其它福利(比如分房,并且必须到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正式职工或有职称、称号的达到相应年限就可以选择退休。),事实上他们很多反过来希望工作稳定。

  事实上任何社会强调更换工作自由的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员,中下层更多的是希望稳定工作。苏联高收入的都是学历、职称、或者获得国家的一些称号、津贴的,比如一些获得国家津贴的作家,几乎不做什么事都有收入拿。


  另外苏联也会用极高收入、职称来吸引人们去西伯利亚、远东,如前苏联的那些科学城、共青城的从业人员,比其它城市收入要高不只一倍以上,并且去这些地方极容易拿到职称,即便是普通工人在这些地方干上相应的年限就是几级工的职工,只要有职称就意味着你可以跑去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也不用担心了,因为有职称哪里都是正式工。



  因此频繁更换工作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农村进入城市低收入的合同工,一种是高收入高学历、拥有职称、国家称号的人群,前提不要从业军事涉密工种。也就是占绝大多数中等收入的人群,事实上是不愿意更换工作的,他们更希望稳定收入,而低收入的合同工频繁换工作则是没有办法,除非他们今后拿到学历。

多数普通工人,只有他们脑子有问题才会辞职去当合同工,当然有职称(至少要是个几级工)、学历、称号的并不在乎,到哪里他们都是正式工。

——————————————————-

  攻击苏联不能自由选择工作,恰恰是因为西方看到苏联0失业率,得了制度红眼病,所以攻击说苏联人不能自由选择工作。


user avatar   xing-yi-can-la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义潮同志回答得很好了,我狗尾续貂一个,大致讲讲苏联的用工制度。

苏联的就业率极高。1930年以前,苏联社会上存在大量失业闲散人员,这一时期单位主要通过职业介绍所自由招工。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这样就不够了,于是苏联采取有组织地分配和再分配劳动力的体制。1940年10月成立国家劳动后备系统,通过职业教育等培训青年工人并有计划地分配。

苏联有组织地分配和再分配基本有以下四种:

1.国家统一分配。这种分配由国家负担经费,培训出来的人的分配计划纳入国家计划。

2.有组织地招工。1947年出台《关于进行有组织地招收工人》的决议。主要是向边远地区输送劳动力。有组织地招工完全自愿。招工计划纳入国家计划。

3.有组织地迁移。这是为了适应开发东部地区,具有战略意义。政府向迁移的家庭提供各种优惠,如住房、一次性补助等。去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还分配小农具、小牲畜、家禽等。

4.社会号召。源于1956年。主要组织志愿青年看法东部地区、建设大项目和铁路等。由有关部门和共青团动员组织。国家对响应号召、自愿支援边疆和工农的青年提供一系列优惠。号召还有另一种,就是临时性突击工程。

除上述,还有有关单位按需自行招工,可公开广告。

签订劳动合同和填发劳动手册是人民实现劳动权的两项基本制度。

1922年废除义务劳动制后实行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中若干重要条件,如工作日、休息日、节假日等均由法令规定,其它具体问题由签合同双方议定。

按期限分为长期合同、短期合同、任务合同。签合同有两种形式:集体签订(每年年底工会委员会代表工人与单位签订明年的劳动合同)、个人签订(一般是新入职)。劳动合同有法律效力。

法律规定,工厂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单位在得到工会同意后才能解除合同:厂矿缩减或被裁撤;企业长期停产又无法提供转业或工人不愿转业;工人长期消极怠工不完成任务;长期无理旷工;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工作。单位若随意解除合同,工会就出面干预,工人也可以向单位反映并起诉。

工人若不愿意继续在此单位工作,可随时提出解除合同。一个月内,工人无需经过单位同意,即可去财务部门结算工资,取走劳动手册离职。

在劳动合同制基础上,苏联允许劳动者自由流动。只是1940年6月——1956年,由于二战和重建,限制了自由流动。1956年4月废除了1940年颁布的限令,但还规定自动离职则减少退休金且不得保持工龄。1960年完全恢复职工自由流动,一个月内若能再就业则仍保留其连续工龄。苏联实行劳动力自由流动,打破了人才的单位限制。为了方便自由流动和再就业,1967年大中城市建立了劳动安置机构,帮助联系工作。

劳动手册是苏联公民在国营单位就业的资格证。法律规定就业单位对首次参加工作且连续工作五天以上的人颁发劳动手册。劳动手册由所在单位填写保管,类似工作简历。离职时单位把劳动手册发还本人。退休后劳动手册发还本人。




  

相关话题

  《史记》中的某些天文现象,可以用现代天文学进行解释吗? 
  中国古代最全能的人是? 
  东北野战军vs日本关东军谁厉害?在双方巅峰状态下打谁厉害? 
  促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东北? 
  「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国」的说法正确吗? 
  学习/工作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 
  为什么实力不强的芬兰能在苏芬战争中把苏联打的无颜? 
  这种规模的舰队在二战前夕算什么水平? 
  去日本旅行,如果你的同伴想去靖国神社看看,你会如何反应? 
  斐扬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山岳派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评价清华大学的 20 % 优秀率限制?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共产主义要求人都不自私,都非常善良,都有极高的道德水平?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