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经济学博士 (PhD) 的感受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frank-81-2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讲我的亲身经历。经济学博士要毕业的时候,工作市场论文(job market paper, JMP)是展示自己最重要的成果。博士毕业前一年,我还在为JMP题目苦苦挣扎。阅读文献是读博士的重要环节;我会把文章存下来备查。那一年的寒假,找不到题目的我,随手翻看电脑上的保存的文件。我偶然打开一个PDF,只有5页,然而灵光闪烁。这个小notes没有署名,我寻思,这是谁写的呢?过了半分钟,我才意识到,这原来是过去的我写的。博士生二年级的时候,上完一门统计系的课,我写下这个想法。当时我试图去证明,但是做不出来。计量理论研究最重要是要获得做证明的能力。我资质不高,没有大量练习和思考的积累,这能力不会凭空产生。博士生二年级时候我能力不够。等到博士最后一年,重新拾起这个尘封的idea, 花两个月的时间,顺利地把证明做出来了。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这里

这段经历说明,光有想法是不够的,需要技术才能实现想法。

做研究是知识深度和广度积累的过程。如果知识涉猎很多而没有深度,博而不专,无法突破他人。如果知识没有宽度,只对一个小领域研究很透,一直做下去,边际收益也会递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作为研究者,两个维度都重要,缺一不可。《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同样的道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逃兵一枚表示:离开学术界满足了我的求知欲

利益相关:美国前十Ph.D.

毕业去了Industry. 因为实在已经无法忍受现在的经济、金融学术界的作风了。

我去读书的时候,是确确实实希望能够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读书明理,给经济政策找到正确的方向。

没错,我是希望学的知识在现实经济中有用的。

(相信看到这里,应该已经有不少当时的同学和其他的PhD开始微笑:果然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啊。)

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发现大多数研究真的是胡扯。只是为了发Paper.

浪费生命来发没有意义的Paper.

经济学,包括金融学,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产业实践了。每年造那么多Corporate Finance,Asset Pricing 论文。除了极少数几篇,对真实世界贡献基本为零。相反,庞大的衍生品市场,能够理解的经济学家寥寥无几。全美每年1000个经济学博士,能说明白索罗斯是用攻击英镑的基本方法的,或者能说明白任意一个行业产业链的,个人认为恐怕不超过50个。能够不拘泥于成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的就更少了。所以很多经济金融政策荒腔走板、离题万里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培养方式也有欠缺。你让一个学生通过读Paper来了解这个世界,来想出有创造力的点子,跟让他们万众创业有什么区别呢?

很少数的教授还是作出了优秀的成果的。比如说博弈论、拍卖理论等等。但是大多数的人。已经默认了自己搞东西就是为了迎合学阀学霸的口味,拼命发学阀们喜欢的Paper。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学阀们也喜欢。毕业时候就把学生到处推。过个十来年,你这一派的人足够多了,江湖地位就变成泰山北斗了。举个例子,为什么Corporate Finance 好找工作啊?因为没用。做的东西有用的人出去赚钱了。没用的留下来继续教书,久而久之学术界就被搞没用东西的人占领了。

我一个导师,也是领域里前三的人物了,津津有味得跟我分享怎样用数学把人绕晕,让读者看上去发现了一个特别牛的结论,其实那个结论的变体就藏在假设里,然后经过复杂数学推导,看上去就是一篇漂亮的文章了。

还有一点要提醒一些答题的在读PhD的,不要真认为可以由着自己兴趣来。你写的时候没有问题。等发的时候,如果跟某些学阀学霸不一致的话,你就知道厉害了。

如果是物理什么的,就算你被学阀压制,实验作出你的结果,学阀也没办法。经济金融这种大部分没法重复实验的,要证明你对了学阀错了,那就难得多了。学阀搞死你只要一句话:我认为这个不重要。你能怎么办?

去了产业界之后又有了新发现。

一些原来我读书时候以为教授特别聪明的想法,原来是从产业界里出来的。少数教授拿数学模型云里雾里推了一番,就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点子了。

我现在拿的薪水,倒也不比在学术界多多少。而且辛苦很多。说实话从生活来讲我是挺羡慕教授的生活方式的。我不后悔的唯一原因是,现在的工作,比经济学Ph.D.时代更好的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让我更多了解了这个经济世界的运行。好多以前的同学,在当教授的,跑到我这里来要点子。然后过了半年一年,寄过来一篇长篇大论,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假装证明了我当时说的点子,特别好玩。也让我感觉到,象牙塔里真的是很难搞出有现实意义的点子。

本人自认为能力不足以作出我佩服得少数教授的原创成果。又不愿成为一个无知的发paper机。

所以阿,我成为了一个满足了自己(不同于目前主流经济学的)求知欲的逃兵。

··············································································

统一回复一下几个问题:

取匿就算了。毕竟这个打击范围太大。再说我一不求赞,二不求关,三不打广告,四不卖产品。就是有感而发。只是表达,不求传达。

不针对抽象的学术界,只针对近些年主流经济金融学界的专注理论抽象、脱离经济金融实践、对世界的发展变化视而不见的态度。对于我认为经济、金融学所应当关注的问题,本人的热爱从未变过。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如凯恩斯等,本人的崇敬从未变过。

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是如此,Mankiw, Rajan,Shiller等等都意识到了现行制度的这个问题。还有不少在央行等机构工作的经济学家不拘泥于教条,为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

林小溪

同意你的观点。有insights的人在哪里都是少数。本回答只针对问题中的学术界,业界也不是就完全好,大部分业界普通工作也是简单重复劳动。混日子的大有人在。只是因为业界抄学术界的事例知道的人多,学术界抄业界的知道的人少,故而列出。

还有我也不赞成说经济学没用。我一直觉得基础的经济学是非常有用的。就是巴菲特,也是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高级经济学,也有一部分是有用的。只是现在前沿理论越走越偏,得纤曲而忘大义。


本文不代表我对其他持有不同经济学理念的人有任何意见。仅是说,它不满足我的个人偏好。因此提醒一下和我有类似偏好的人慎重考虑。我不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和我一个偏好。对于偏好和目前经济学界一致的人,我是非常鼓励你们在目前的领域继续探索的。

意义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只表述了我觉得什么对我没有意义。其他千人千面。有人觉得理解世界有意义,有人觉得改造世界有意义。有人觉得能发表就有意义。有人觉得赚钱有意义,有人觉得权力有意义。有人觉得到处旅游有意义,有人觉得针尖上站几个天使有意义。这个问题就不用纠结了。


user avatar   duan-y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深的无力感。

首先,经济学以学术为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相信大多数来读经济学博士的人都是冲着毕业找教职来的。但是近些年来,拿到教职的时间成本肉眼可见地增加了。从前很多教授只经历了本科4年+博士5年,而现在绝大多数博士要读6-7年。并且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读博前要做1-2年full time RA和/或读一个硕士、毕业后还要先做一年博后才能拿到AP。这样算下来得30多岁才能找到一份工作。很多博士毕业前都不敢谈恋爱结婚,人生最好的十年就穷酸穷酸地没了。

这还没完,每个AP都要六年考核期过了才能拿到tenure,拿不到的话就得走人。但凡想在体面点的学校tenure,这六年的私人时间和家庭生活就算是赔进去了。男AP基本都没时间陪家人,女AP要么丁克要么高龄产妇,生了孩子只能扔给老人带。合着做学术就得做6-10年的底薪实习生、然后熬过6年残酷的试用期,才有资格拿到一份薪水不算多高、周末可以休息、有时间顾家的工作吗?西方社会的教授、医生、律师都是先苦很久才能甜,但是教授的收入显然矮了一大截。

其次,这个学科对新人越来越不友好了。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正在从“手工工场”向“流水线工厂”转型。从前一篇文章20页一两个人写就够了,而现在一篇文章就50-100页,动辄就是北欧某国全国的社保记录、印度工厂为期半年的社会实验、在统计局的问卷里夹杂私货、或者把19世纪的报纸录成了数据库。。。凡此种种都不是一个普通博士、一个普通AP、甚至一个普通学校的正教授能自己完成的。去发展中国家做实验的人往往是当地的权贵二代;录一个数据库可能需要雇10多个RA当苦力;调动统计局的资源就更不用说了——都不是一个普通新手做得了的。我相信这也是经济学的RA博士后越来越多的原因:太需要高学历的苦力了。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在接近做实验的自然学科和工科——一个更依赖“资源”而非“智商”的学科,话语权必然向senior集中,必然更不平等、需要更多做“简单重复工作”的劳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经济跟天坑专业没有本质的区别。

而在另一个意义上,经济还不如天坑。理工科博士第一年就进实验室跟导师做研究,从基础的做实验开始学起、然后是设计实验、写论文投稿、写经费申请。。。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济呢?博士头两年满满的课,最晚第二年暑假马上让你写一篇自己的文章,题目自己找、数据自己找、模型自己写,没有实验室资源给你用、没有RA给你干活、大多数导师也不会帮你找题目,一切的一切都要你自己解决。很多经济学PhD就是在第二年/第三年自己做文章的时候崩溃的——自己一个人要跟别人一个团队竞争、一个人要干所有的活、别人拿钱解决的事情只能自己亲自做——难上加难。

最近和同学讨论一些优秀的 job market paper,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文章(纯理论除外)无一例外都用到了非公开数据。我不否认它们创意都非常非常好,研究的问题也很新颖/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数据,我有创意又该如何呢?

最后,经济作为社会科学,还是很看重选题是否符合“主流(美国人)”的口味。中国人不了解美国的文化制度、社会热点,不熟悉美国的policy shock,做实证研究就非常吃亏。一些美国特色的问题,别人一个DID就能发你就是想不到;一些中国特色的问题,你做的再好AER可能也不愿意发。我每次出去开会,都能遇见大量做微观理论/计量理论/宏观/金融的中国人,而做发展/劳动/贸易/mz政治的则少得多。劳动经济学里很多中国人做教育和人口,而很少有人做technological change, labor outsourcing, unemployment benefit 这些更美国、更热门、更好发文章的问题。究其原因还不是吃了文化差异的亏么。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的PhD也不是一无是处。只要能毕业,经济PhD是很难失业的。从前找不到教职可以去银行做公务员(美联储每年消化大量做宏观的PhD),现在更可以去互联网企业做数据分析、挣得也不少。哪怕搞个留学中介、去高中国际部当老师,这个学位也算利用上了。另外我们虽然科研路上无比寂寞,但被变态老板剥削到死的还是少数。

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毕业,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就好。作为一个国内普通人家的孩子,能找到体面的教职就当作跨越阶级了。如果失败了,从18岁算起十二年的努力就当是打水漂了。虽然可能会不甘心,但是起码我尝试过。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眉山剑客陈平公告招募“云学生”,甚至有可能授予“云学生”博士学位? 
  为什么很多领域的理论发展到后来,简洁有力的部分都逐渐消失了?这些领域还可能出现所谓的「终极规律」么? 
  都说房贷限制了消费,那近几年的消费升级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否生育孩子,对个人或社会会带来哪些经济层面的影响? 
  我国卫生巾真的贵吗,处于什么价格水平?能否从成本等不同角度解释下? 
  你发表第一篇英文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清华教授江小涓称「博士六年还未毕业或影响贷款信用」,这一现象真实吗?延毕对贷款影响有多大?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随着 Airbnb 和专车服务等产品的出现,未来「个人所有权」的概念会不会越来越不重要了? 
  经济学有哪些违背普通人直觉的研究结果? 
  为何澳洲的饮料价格小瓶大于大瓶? 

前一个讨论
幻方本周跌4.72%如何看待幻方量化2021年12月的持续杀跌?
下一个讨论
在中世纪做一个有封地、有实权世袭伯爵(侯爵或者公爵也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