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给中国古代帝王排名,赵匡胤能排第几? 第1页

  

user avatar   wei-yang-90-73-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五度更新】详细的汉武帝宋祖明祖清三帝介绍

这个问题之前社会上是有做过讨论的,忆昔某出版社曾有过一个十三帝的说法,个人来说比较信服。

首先这个事情你得先掌握概念,也就是说,①什么是“帝王”你要搞清楚(很多你以为是帝王的人其实不算是帝王,此外,追封的也有争议,一般不做讨论)②你认为一个好君主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因人而异,因人而别,当然,这里“人”只指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个人认为,一个好君主开拓万世功绩(主要是实现统一、创建制度两方面)自然是伟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给后世留下的落后影响(这一点可以去了解一下蒙古的怯薛制,造成了元明清三代君权专制的顶峰,相对于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言,无疑是一种落后,明清饱受诟病的专制皇权也直接来源于此,故大元皇帝的评价难免要受影响)。此外,个人认为,一个君主是否伟大,还取决于其对待创业伙伴的态度,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所以不要以假设来讨论,同时处置开国功勋也是一个利弊权衡有争议的问题。此外,有点其他方面的造诣就更妙了。

依次观之,列论十三帝:

⭕️始皇帝,第一个皇帝,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首先始皇帝这个称呼就是很特殊的一个存在,既不是庙号也不是谥号(始皇帝是废了谥号制度的)更不是尊号。其次,首次实现统一,其实没有国际政治视野的人,对这个功绩的认识是很欠缺的。再次,建立延续千年的政治制度,

“万事皆行秦政制”

逐次进行了统一经济、社会、文化的努力,虽然最后失败了。最后,土木工程,虽然事实上秦修筑的新长城是比较少的,很多直接沿用了燕赵旧有的,但本身连起来功绩就是巨大的。再有,对待臣属的态度,给始皇效力还是蛮乐意的。

⭕️汉高祖,中流砥柱的皇帝,虽然也大行分封,但毕竟不是出于本意(对比项王),属无奈之举,还是延续了始皇帝统一社会的路线;在政治思想史上给了黄老一个实践的平台,并被历史证明为正确的;在政治制度史上,给了始皇开创的最纯粹的丞相制一个实践的平台,还是很难得的。虽然缺点不少,但相较于后世很多帝王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本条参考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汉武帝,秦始皇之后对中国最具意义的第二个帝王。真正实现了社会上的统一,文化上的统一,到这里,始皇的历史任务才真正的被完成,无他,秦与西方查理曼、拿破仑两帝国无异。创建新的经济制度(其政治制度倒不能算是多大功绩)、监察制度,统一思想。

本条参见加藤繁[日]《中国经济史考证》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应评论区同好要求深入讲一下汉武帝:

不喜欢汉武帝是可以正常的,这可以理解。我也不喜欢。但我不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破坏了始皇帝所建立起来的具有虚君色彩的政治体制,单独拉出了一套中朝制度。

但是说汉武帝没能力没功绩,那确实是没有很好的理解汉朝初期这60年的历史。可以这样理解,在近20年中国历史学界重新整理了战国至西汉这一段历史的研究成果时候,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秦始皇统一了疆土,并做出了统一社会的努力(统一交通、文字、计量单位也就是社会规范),但是在将秦律推广到全国的时候失败了(是希望以秦律作为工具继续推动社会的统一),在用对外战争和兴建土木工程以凝聚各国人民(希望使其形成对帝国的归属感)时失败了;项羽等代表六国贵族的旧势力,本身就不一样各国是统一的,因此才大行分封;不然你以为刘邦为什么会被迫接受分封制,是因为当时其自身(集团)的实力还不足以统合全国,而六国贵族的参与力量非常之强大,因此才灭了异姓王以后仍不得以还又封了同姓王。

而汉武帝的伟大贡献就是在这里:

他推行儒术统一了文化

建立国营经济统一了经济

打击豪强游侠(也就是六国贵族势力)统一了社会

最终推恩令削平了封国

并将其余六国贵族迁到了陵邑叫他们去守陵

所以正式汉武帝这里才真正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客观的讲,没有汉武帝,秦国很可能不过只是一个查理曼帝国;或者说,如果查理曼大帝的孙子路易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把三个地区存在的文化上社会上经济上存在的差异进行整合,那么欧洲很可能也是统一的。


⭕️光武帝,这个入选我个人是有点想不通的。不过此帝王,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帝王(从其个人角度来说);但对于国家来说,很难称得上是有什么创举,而且形成于西汉后期的豪强世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间的矛盾,从其开国就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后世四百年的动荡。

本条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昭烈帝。很多人看到这里不屑一顾,试问,一个喊着“王业不偏安”的“偏安”之主,连统一尚未实现怎么就排进最顶尖帝王之列了?

好,首先,品评帝王本身就不是以统一与否为唯一考量的,因为这是一整个政治集团的操作,而并不能归功于帝王一人:试想,若非秦之历代先王与英烈,若非李斯之谏逐客、王翦王贲父子之征伐,始皇能成万世功业否?若非三杰,高祖可能荡平项王?若非云台,光武可能中兴?若非关陇集团,隋文唐宗可能开国?其次,可以简单的做一个科学研究实验,将中国历代帝王几百个全部列出,真正出昭烈之右不过寥寥数人:守成之主自是逊色,得国不正者也请早点靠边;乱世帝王者昭烈不称雄还有何人?

再次,我只以一句话证明其伟大:

若使历代几百个帝王中任我挑选一人与之辅佐,我只愿意在汉昭烈羽翼下效死。毕竟

臣敢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君臣之至,古今盛轨也。

事实就是,我实在想不到哪个帝王能比他更值得我卖命。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隋文帝,杨坚嘛……emmmmmm 说实话,真跟昭烈比一比,个人胜负还然未可分。毕竟,赵翼这样说他: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事实如此。

但毕竟终结四百年乱世。

别忘了关陇集团。

⭕️唐太宗,这就是个真正的人才了。

玄武门之变就不说了,着案子早就破了,其实已经板上钉钉,盖棺定论了,咱们谁也别骗谁,谁也别替谁说好话。

但有劣迹也掩盖不了他的伟大。从政治思想史来说,《贞观政要》要是第一次把儒家理念完全实践化的著作,而其蓝本就是贞观之治;从政治制度史来说,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实在是令人神往,虽然只存在于唐前期。

没错,三省六部就唐前期有,这又是世人一大误解。

三省制在玄宗时瓦解,这也是玄宗没进来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他那儿还养出了节度使和安史之乱呢。

本条参见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

⭕️成吉思汗,其实这里换成忽必烈也没什么,毕竟蒙元一代,代表性如此。

其功其过前面已经都说了,要说个人魅力嘛……

⭕️宋太祖,终于到本题目之核心。赵匡胤啊,综合来说还是极好的。

对待功臣的态度,这是历史案子,就不管。

天下也是凭实力打来的,毕竟十国之五六是自己动手灭的,打到雄、霸(今雄安新区)一线去,也是不错了。

从政治制度史来说,宋祖削权分权一套,不得不说,做的真好。终宋一世,无地方割据(山匪不算),无禁军夺权,无宗室威逼,无外戚窃权,外戚都捞不到好处,宦官更别想了,“宋家法极严”。官职差遣分离,这个也很欣赏。路上有四个长官,虚三级制,也是创举。

从政治思想史而言,宋祖给开创的社会氛围,实在太适合士大夫生存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政治思想达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说实话也就是诸子时代二者得以相提并论。

至于外战外行嘛,他把内部事务解决成这样了,外部心不足而力不足也是可以在时代角度下原谅的。

⭕️大明太祖


应评论区同好要求再讲一下明太祖:

然后再给你扩展一下明太祖。

其实要想理解明太祖,就得首先理解宋太祖。这两个人在立国后存在着诸多相似性。

两个人最有特色的地方都是设计出了一套非常非常精巧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体系化的分权制衡制度。

其实我列举了很多著作,你读一读就会大有收获。

宋祖的我在正文里介绍过一些,明祖的还可以说一说。不过相较于宋祖的制度,明祖的漏洞就有点多:一个是没能防止宦官篡权,这个宋祖的制度是做的很好的,不过明朝的宦官终究是没有挑战到皇权,因为皇帝收拾太监时轻而易举;一个是没能防止宗室篡权,这个宋祖的制度也是做的很好的,而明朝因为这个甚至爆发了内战。

我发现现在好多人看历史都只看打天下时候的权谋、军阵、韬略吗?其实历史真正精彩的是思想和制度。

名著可以参见:

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

杨一凡《明大诰研究》

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


⭕️大清圣祖

⭕️大清世宗

⭕️大清高宗


应评论区同好要求,再讲讲这三位:

还以为这三位功绩大家很熟悉了……好,那就再深入说一说:

只有这三位帝王的功绩放到今天来说仍然能说是统一。也就是说,只有评价这三位皇帝的时候,才能用“统一”这件事来作为功绩、作为标准。因为你前朝打了那么多,很快瓦解了,或者没留到现在也是很让人遗憾的。

前段时间记得网民们有一场讨论:究竟是明朝对中国疆域贡献大还是清朝对疆域贡献大?其实这个讨论就是一个伪命题,大多持明朝贡献论的其实都不算懂历史。答案当然是清朝是无疑的。

首先,我个人很不喜欢这三位。一个是当时的异族,不得不承认是落后;一个是大搞特务大兴文字狱;一个是闭关锁国,和世界脱节。但是不可以否认他们对国家统一的贡献。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没有康雍乾这三朝,现在中国的外围将出现一个强大的大蒙古国和东南地区一个地位类似于朝鲜和越南的台湾。




首先说台湾,郑成功是统一了台湾,也坚持认为台湾应该是本土的一部分。但是他很快就去世了,他儿子郑经即位之后,是主张台湾地位朝鲜化的!你们说可怕不可怕。也就是说郑经是想让台湾成为本土的一个番邦的。所以说,要真没有清圣祖这朝,后来台湾是啥样还不一定呢。这是统一台湾的伟大贡献。

其次,外围强大的蒙古势力。地图我放到正文里了,可以上去看。很多人以为1644年清朝入关后疆域就变成秋海棠了,其实那是1820年极盛时候的疆域。大陆的统一事业直到1789(乾隆二十四)年才真正完成。

在明清之际,蒙古分为了三大部,漠北的喀尔喀(今蒙古高原及内蒙古高原),漠西的额鲁特(今新疆和西藏),和漠南蒙古。漠南蒙古又分为科尔沁、内喀尔喀、察哈尔等部,是在清入关之前就归附的;漠西的额鲁特又分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土尔扈特你们很熟了吧?和硕特南下占据了青海和西藏,西藏的达赖班禅最初都是由蒙古王公封起来的,所以其实当时整个中国现在西北西南都是在蒙古手里的。后来准噶尔吞并了整个漠西四大部,准备和已经定鼎中原的清朝争夺漠北喀尔喀。后来漠北喀尔喀在漠西的强大攻势下选择内附清朝而不是北上归于沙俄,这可不是因为我们传统观念上认为的汉文化的强大吸引力,而是因为满清与喀尔喀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莫不是如此,漠北几百年前就被沙俄拿去了。后来,那三位发动多次战争,终于平定准格尔、天山南北、西藏、青海、内蒙古、蒙古高原……以1759(乾隆二十四)年设置伊犁将军和1793(乾隆五十八)年《钦定西藏章程》为标志,清朝终于实现了统一。所以如果没有这三朝,现代中国的版图敢想吗?

之后,清朝通过推行多种制度,最终巩固了统一。至于后来列强入侵,那就是后话了。

可以参见:

王辅仁、陈庆英《蒙藏民族关系史略》


清高宗再详细一点:

清高宗,乾隆,1735-1795年在位。

首先西藏:

乾隆十三年(1748),西藏发生叛乱,派清军入藏平叛。

乾隆十六年(1751),正式授予达赖七世行政权力,建立政教合一的噶厦制度。

乾隆五十六年(1791),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直到现在国家仍在使用,你说影响大不大)

乾隆五十八年(1793),颁布《钦定西藏章程》。以上四项,最终巩固了西藏在中国的统一地位。

其次新疆:

乾隆十年(1745),葛二蛋的孙子噶尔丹策零死,准噶尔蒙古内部出现内讧。

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发动多次战争,平定准噶尔和回部,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最终完成对新疆的统一。

试言,如无昔日之高宗,何有后世之左公?


再多加一点清三帝:

本来就是看万世的影响,所以一直论述的都是其人在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上的地位。清三帝很特殊,因为他们是对现世有最直接影响的。无此功绩,我等现在连维护湾湾、疆藏(甚至远了说有些人心中还记得外蒙高原和唐努乌梁海、伊犁南北、外兴安岭)TONGYI地位的历史依据都没有(这些地方可一个都不在明朝直辖下)。而抛开直接影响来看,清朝的政治制度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王朝最成熟的阶段――①以“秘密立储”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立君以贤;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是历代最高的,因为极其重视教育,每天读书十几个小时一学就是数十年,勤政都有有目共睹的②以南书房军机处防止外戚宗室干政③以大臣入住内务府防止宦官窃权④地方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却没有尾大不掉出现格局⑤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边疆民族政策……


所以,综上,你可以看到,君主帝王值得称颂者,不过寥寥数人。所以赵匡胤,算是很不错了。




  

相关话题

  如果一个现代日本人穿越到1930年代日本,如何避免太平洋战争的失败? 
  历史上,有没有哪两个人真的算得上是一辈子的敌人? 
  为什么塔利班的形象在书中和现实中相差甚远? 
  如果没有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吗?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岳飞的答案赵构满意吗? 
  克格勃的技术是哪来的? 
  傅作义是否假意投降,苦撑待变?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很平常,但男女比例大体相当,那么剩下的男人怎么办? 
  为什么清朝末年很多帝国主义都希望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会不会诞生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制度?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徐志摩?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