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阿里巴巴是不是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了? 第1页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阿里巴巴可以倒,淘宝网可以倒。但是:

支付宝不能!

因此上支付宝已经改名叫瀚宝。现在是国家管理。


user avatar   reinhardt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得过来补充一下 @司马懿 老师的回答。

首先是关于大而不倒(TBTF,too-big-to-fail)和广而不倒(TITF,too-interconnected-to-fail)这两个概念。它们都是度量一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systemic importance)的概念,也是最常被提及的系统重要性概念。其中“大而不倒”更是最早被人们发现的系统重要性概念,以至于在很多语境中成了系统重要性的代名词。

在实务里,被识别成TBTF的金融机构和被识别成TITF的金融机构基本是同一拨,导致很多时候大家只用TBTF这个一个概念来概括它们。但实际上,二者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机制是不一样的。所谓的TBTF主要强调损失的量,意即一个TBTF机构一旦破产清算,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总量很大。而TITF则更强调放大机制,即一个TITF机构一旦破产清算,影响的债权人数量众多,以至于有可能导致更多机构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大面积资不抵债的情形下放大机制有很多,破产清算的清算价值低于资产账面价值算一个,还有firesale等更刺激的,在此按下不表。

那么,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经济实体,只要它大到了“一旦破产,债权人会受到很大的损失”的程度,它就很可能具备了TBTF的地位。在实践中,我们一般认为TBTF的经济实体都是金融机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和其它企业有明显的不同。典型的金融机构——银行的股本只占其负债的零头。

但是这不是说只有金融机构才有可能得到TBTF的地位呢?理论上来说不是的。假如一个营业额很大的企业有一大堆上游供应商,这个企业处于产业链的瓶颈处,而且是这个位置上唯一的企业,于是它有足够的市场势力,以至于它从上游供应商买原材料几乎都是赊购。那么假如现在它的存货遭遇天灾,还不上供应商的货款了,请问此时它是否可能获得TBTF的地位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它影响的供应商数量众多,而且这些回款会直接导致银行体系中出现大量坏账,那么尽管它不是一个金融机构,依然有可能导致金融系统中的系统性风险。

通过这个假想的例子,我希望说明我们应该把思路放开,不仅从外来冲击怎样在金融系统内传导的角度去看待TBTF和TITF实体的识别问题,也可以看看在冲击的来源——实体经济中,是否也存在可能具有TBTF和TITF地位的实体。

那么回到阿里巴巴这个企业上。它是个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由于投资者会帮我们盯着它,我们一般来说不用担心它因为杠杆率高而且太大获得TBTF的地位。但是这不代表它不具备系统重要性。一个不常被提及的系统重要性概念是“没有可用的代替品”。其实这个概念也在巴塞尔委员会提的五个系统重要性测度里。只不过在金融行业很少有真的难以替代的机构,再保险公司和CCP可能接近,但依然不是。

不过,阿里巴巴很可能比任何金融机构都更接近“没有可用的替代”这一条。无论是把它看作商业网络中一个巨大的中心结点(hub)也好,还是把它看作一个平台也好,它一旦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那么它很可能不足以维持原先的服务质量。这个时候,很多原来的商业往来需要通过别的方式进行,这里面既有迁移成本,也有巨大的信用损失。而且,这个迁移一旦发生,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商户对电商平台的依赖比起我们对人人网等社交平台的依赖要强得多,甚至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很难想象阿里如果停摆几个月(为了完成重组),还能承担原来的平台职能。

所以,我认为阿里尽管不太可能具备“大而不倒”的地位,但是它确实是一个系统重要性公司。既不能放松对它的监督,在它面临重大危机时,政府也不能袖手旁观。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大而不能倒,是因为会发生无法制止的连锁效应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第一、

阿里巴巴的传统业务是作为商业领域的信息中介,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其可替代性非常强。天猫淘宝的商业优势从来都是越大越好,配合阿里巴巴的供货商渠道,取得了非常可观的集聚优势。

(不好一点就是马太效应,压制了其他更具创新性的模式,形成了很多依托淘宝网机制的投机行为。)

作为一个每时每刻发生无数交易的平台,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一旦因为某些原因陷入管理与运营混乱,必然第一时间反应在用户的操作上。参考易趣网的先例,每发生一次事故,必然有部分用户逃离。

所以从整体来看天猫淘宝:

1、问题总会第一时间暴露,无法积累成突然爆发而拖垮公司恶性隐患。

2、但如果问题常常出现,用户就会逐步流失。这对于社会来讲又是一个很好的危机缓冲机制。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部分可以说是越大越好,再大也不是大而不倒。一个商户在淘宝、京东、微商等平台同时销售也不存在冲突,出了问题也不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里唯一的问题就是客户备付金,比如之前纷纷倒闭的共享单车最后社会不良影响都出在退押金这里。但是在17年4月新备付金制度改革后,存管银行不再支付利息备付金,并逐步提高缴存比例到全部集中存管,当然这一部分资金的性质也不再属于银行吸收的存款。另一方面银联结算模式上线,商业银行彻底成为资金代保管的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不能躺着吃利息与随意挪用资金,这就需要提供更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以提高过路资金利用率。在这种国家主导的格局下,客户的利益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第二个金融部分。

天弘基金下规模最大的余额宝因为是货币基金,所以本来风险就是非常低的。基金公司本来就有严格的监管,所以要出现问题也不仅仅是阿里的问题。

阿里旗下目前最容易出现连锁反应的就是蚂蚁金服下的小贷公司:

这里才是目前最值得关注、最容易出现大而不倒部分的地方:

借助阿里巴巴的用户规模一边利用吸收存款一边放贷,本来网贷审核就要宽松很多。一旦3000亿的放贷规模坏账率稍微偏高那就有可能让这两家破产。但3000亿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还不到阿里巴巴总市值的十分之一,但这38倍的杠杆以及借呗花呗凶猛的增长势头,就足以让监管部门侧目了。

因为这些小额贷款都是以信用做保证进入消费领域,比起有抵押物、进入投资领域的银行贷款,其抗风险能力更差、分散的资金收回难度也更高。如果不尽早介入,等到规模扩张到上万亿,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创新,谁敢保证为了蚂蚁金服自己的资金链安全,低质量的贷款不会被打包成债券产品将风险扩散、绑架整个金融系统呢?

08年金融危机就是由房地产次级贷款所引发的一连串反应拖累华尔街。

即便没有其他金融机构接盘,按照现在网贷公司将贷款卖给讨债公司已收回部分资金的套路,其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也是难以想象的。

3000亿的贷款规模,以如今阿里的体量与利润水平,可以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看看美国08年的经济危机的最后处理结果,有国家托底又有什么又是大而不能倒的呢?只不过,后果需要普罗大众承担罢了。


user avatar   shengun-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人寿:大到不能什么?

国家电网:什么到不能倒?

中国铁路总公司:大到什么倒?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老铁,别吹了。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听说有个不倒翁?

移动、联通、电信:咱们仨好的跟亲哥仨似得。

华为、中兴:公平竞争,质量过关。

—华为:不许在国内耍阴招噢。

—中兴:没问题兄弟

沈飞:只要推力大,倒着都能飞上天。

成飞:瓜娃子,入了魔嘞。

中航:楼上两个作业写不完不许吃饭。

中粮:今年粮食又收多了。

中能源:实在是忙不过来。

中投:我这可跟投机倒把没关系。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从美国金融监管立法的角度,为本问题下 @钱粮胡同 的回答提供一些侧面佐证。

@钱粮胡同:阿里巴巴是不是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了?

上述回答提出了一个观点:金融机构不仅是因为“大”而不能倒,而是因为“与经济体联系太过紧密”不能倒。这一观点非常符合美国金融危机后推出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立法逻辑。

该法案授权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简称FSOC)将部分金融机构定性为“对体系有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简称SIFI),并对这类SIFI的监管作出特别规定。

要成为SIFI, “大”并不是唯一的条件,也就是说不光是因为资产总量大而入选。多德弗兰克法案给出了十个用于判断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否能成为SIFI的要素,以下分别列出:

1 公司的杠杆率(The extent of the leverage of the company):通俗理解,就是一个公司的债务风险。做生意就好比“十个水缸九个盖”,不可避免会有举债经营的情况,而举债越多,也就是杠杆率越高,资不抵债的风险也就越大。

2 表外业务的风险暴露程度(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its off-balance-sheet exposures):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一直是监管者比较关注的争议领域,相当一部分部分金融衍生品就属于这一范畴。这类业务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难以完全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出来,但的确有可能随着市场的波动影响金融机构的稳健性。

3 与其他有重要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的交易情况和相互关系(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its trans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ignificant nonbank financial companies and significant bank holding companies):简单来说,就是这家金融机构在和哪些业界巨头打交道。金融危机之前的监管措施,被批评为“只看到一棵树,却忽略了森林”,片面侧重具体对一家机构的监管,但忽视了风险在不同机构之间的传导性。因此,在金融危机后的立法中,监管者更加看中各个玩家之间的关系。

4 公司作为家庭,商户,各级政府和整个美国金融系统信贷来源的地位(The company’s importance as a source of credit for households, businesses, and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as a source of liquidity for the U.S. financial system):这一因素主要考量的是公司到底有多“大”,但这里的大,不单是指有多少资产,而是考虑经济体对其依赖程度到底有多深。

5 公司作为低收入者,少数族裔,缺乏金融服务的人群信贷来源的意义,以及公司发生危机后对上述人群的冲击(The company’s importance as a source of credit for low-income, minority, or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and the impact that the failure of the company would have on the availability of credit in such communities):这一要素在立法中可能吸取了次贷危机的教训。在次贷危机中,低收入家庭的房贷违约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导致以房贷作为基础资产的各类衍生品相继违约。监管者将此条要素加入考量,可能是为了针对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容易发生违约事件的风险点对症下药。

6 资产由他方管理而非自有的程度,以及资产的分散程度(The extent to which assets are managed rather than owned,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wnership of such assets is diffuse):这里监管者关心两个问题,一是金融机构有没有把鸡蛋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而是有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两个问题都会影响到资产的安全程度。

7 公司经营行为的性质,范围,规模,集中度,关联性和组合方式(The nature, scope, size, scale, concentration, interconnectedness, and mix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pany):这里监管者关注的同样不仅是公司有多大,而是同样关注公司的性质。举个例子 -- 假设一家对冲基金有80%的业务都和石油衍生品交易相关,那么一旦中东局势发生动荡,公司就会面临极大的风险。这里的风险就来源于公司经营行为的集中度,而不仅仅来源于绝对的规模。

8 公司受到另外一家或者多家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程度(The degree to which the company is already regulated by one or more primary financial regulatory agencies):公司到底有没有人在管,不多赘述。

9 公司金融资产的数量和性质(The amount and nature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ssets):这里涉及到了“大”的一个方面,所持有金融资产的规模。仅仅从风险的角度来说,持有股票,债券,期权之类的金融资产,其风险程度可能要比持有现金或者固定资产要高。

10 公司负债的数额及性质,包括公司依赖短期资金融通的程度(The amount and types of the company’s liabilities, including the degree to which it relies on short-term funding):债务的多少固然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这里在“杠杆率”一项中已经有所考虑。但在这里,监管者同样关注短期债务的比例 -- 通俗来说,还款的时间要求越紧迫,金融机构转移、分散债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差,风险就越高。

--

简而言之,从美国的金融监管立法经验来看,一家公司的资产有多少,有多“大”,并不是引起监管者重视的唯一要素。 一家公司如果仅仅是体量大,但与其他公司的关联程度低,且所从事金融业务的风险较低,资产配置结构较为安全,那么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也并不一定非常显著,也就到不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阿里集团的具体情况,我没有金融行业具体从业的经验,也不好妄下定论,这里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框架。从美国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也是“大而不能倒”一词的来源)来看,一家公司之所以“不能倒”是因为它的倒下会接连将一批重要的金融机构拖下水。大家可以基于以上所述的十条要素,自行检验一下是否与阿里的情况相符。


user avatar   drpmdb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其说是"大"到不能倒,不如说是"大到与经济体联系太过紧密"而不能倒。

The "too big to fail" theory asserts that certain corporations, particularl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so large and so interconnected that their failure would be disastrous to the greater economic system, and that they therefore must be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when they face potential failure.

什么叫"大"?学术或是业界定义的"大"往往会用总资产规模或总收入来代表。其中,用总资产代表一家机构的规模比较常见。那总资产大了为什么会说不能倒(也就是说万一出事儿需要政府出手)?因为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那边,债务这一块是关键。公司倒了,权益投资者受损只能自己咽,但公司欠的债谁还?这东西可是硬性的。债务规模不大的话还好办,影响不会有多大。那规模太大呢?社会影响?政府救不救助就要三思了。

企业的负债要求企业按规定的时间和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而所有者权益则与企业共存亡,在企业经营期内无需偿还。

阿里巴巴集团债务规模有多大?截至2016年底总债务规模169亿欧元,很大么?听起来不小,合人民币1,200多亿。也就是说,做最坏的打算,阿里真出了事儿,一分钱都还不上,那影响的直接债权人损失大概在这个规模。那我们再换个传统来说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拿德银举例,债务规模有多大?截至2016年总负债1.5万亿欧元,其中存款占5,500亿欧元。如果按最新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G-SIBs)排名,排第一的是美国的JP Morgan,债务规模也相应更大一些。中国银行是榜单里中国排名最高的,负债规模约16万亿人民币。

如之前所说,上面只是针对"大"这个字,而原本"大"到不能倒,不光是指"大",还有interconnectedness(相互关联性,简称"互联性"),也就是:这家公司与其他机构,尤其是整个经济体之间的互联性有多大;这家公司的"倒",会波及多少其他的机构,在社会上会产生多大的涟漪。阿里如果只是天猫淘宝这类的平台,算不上真正的"互联",一个倒下去,千万个瞬间发达起来。如果是蚂蚁金服,旗下5大商业模式:支付(支付宝),财富管理(余额宝),融资(蚂蚁花呗,蚂蚁小贷),保险,以及信用评分(芝麻信用)。所以说,蚂蚁金服是有可能大到不能倒的,就算要倒,也只是背后换个姓而已。

如果真的要评估蚂蚁的话,按照巴塞尔对G-SIBs的定义,12个权重子分里,蚂蚁在支付(payment activity)这一项占一定的权重,其他项还远未达到:

  • 敞口规模(12个权重中比重最大,20%)- 蚂蚁的融资业务规模还很小,且集中于小额贷款和微贷;
  • 互连性(机构间资产与债务的互持,尤其是与其他金融机构) - 由于蚂蚁的性质,这方面应该很少;
  • 可替代性/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支付)- 支付宝在这里占比较大,但更多集中于零售客户,且主要集中于国内;除此之外,资金托管很重要,这里可以看看工行的资金托管规模,蚂蚁这方面应该没有;最后,债权与股权承销业务,这块也不是蚂蚁的重点;
  • 资产复杂度:这块主要集中于金融类资产,如OTC衍生品或level 3资产,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蚂蚁这方面应该很少;
  • 跨区域活动:蚂蚁目前还是集中于国内业务,但公平来讲,如果只针对国内市场,蚂蚁在这块是可以得分的。

最后放个图,看看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之间的互联性有多高:

最后,说这么些,不是想证明阿里不好或者不强,只是就事论事。阿里,尤其是蚂蚁金服,发展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同时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性的合作,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其他一些优秀回答,如 @司马懿 的已经说得很充分了,我就不絮叨了。

参考文献:

  • Lin, Tom C. W., Too Big to Fail, Too Blind to See (April 16, 2012). 80 Mississippi Law Journal 355 (2010) .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而不能倒,一般只会发生在金融类或者和金融密切相关的公司身上。其他的行业,基本上不存在大而不能倒的情况。


首先要定义什么叫做『倒』,『倒』并不是说公司关张,服务停止了,而仅仅是企业破产。对于实体公司而言,『倒』一般来说意味着不良资产(一般来说带着负债)和优质资产的剥离,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分拆和并购,债权股权转换…… 还经常伴随着法人的更换。对于老板而言,公司『倒』了是一件大事,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挫折。并且是不是挫折其实也看人,川普到目前为止破产三次,也没有影响他去做美国总统。


但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到了破产这个地步的公司,让其亏损的业务早已经负债累累,本来也做不下去了,停了之后对社会的冲击并不大;而其他的优质业务和员工,有的是竞争对手和资本大鳄来抄底,本来就不愁买家。所以在破产重组之后,原来的优质业务还是会继续运作,只是可能换了一个老板,甚至还是在原来的老板手下在新重组的公司继续干活。


所谓『倒』,只是倒公司,不代表倒业务,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公司甚至还能够利用这一点策略性破产,从而剥离自己的不良资产,轻装上阵。实业类的公司很多资产都在业务方面,如果业务做的好,基本上企业就不会倒,而企业如果真的不行了,在此之前企业一般也都变卖的七七八八,影响力都消解的差不多了,所以即便是关停并转之后,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波澜。最坏的情况,债务清零,换一个老板,原样继续就是。


真正大而不能倒的是,只有金融类企业。因为金融业是资源的整合和调配者,四通八达的连接着很多个行业和企业,并且和他们有着非常复杂的借贷关系。而金融风暴一来,往往从状况良好倒破产又转变很快。所以一旦这样的公司倒闭并且债务清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类似一颗石子投到水塘中,会以这家破产的金融企业为中心,引发一连串其他的金融企业乃至于实体企业的资产和债务的巨大波动,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效应和灾难性的生产力损失。


回到阿里巴巴来说,天猫和淘宝算实业,这些资产如果阿里经营不善,不想要了或者没有能力要了,还是会有别的企业愿意接手的,所以它们可以倒,但是蚂蚁金服恐怕不能倒。蚂蚁金服有自己的信用体系,有自己的借贷业务,前段时间提出的无现金支付,几乎相当于自己想增发广义货币了,这个时候一旦金服倒了,那可能是真正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


user avatar   cenjoys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腾讯发视频「我就是那个吃了假辣椒酱的憨憨企鹅」回应被骗事件?这一波公关水平如何? 
  张庭夫妇公司已被认定为传销,三年半营收近百亿,被罚没 2100 万,该事件有哪些警示作用? 
  疫情期间都有哪些花式驰援的天秀操作? 
  如何评价价值投资?? 
  如何看待 H&M 最新对华声明未提及新疆,却称对中国市场依然坚定,要做「负责任的采购者」? 
  为什么网络上有这么多人骂孔子? 
  工作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阿里员工,给你带来了哪些印象? 
  如何看待「腾讯起诉今日头条系,索赔 1 元并要求对方全量推送公开道歉」? 
  202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授予劳动经济学和因果关系分析,三位经济学家的贡献对现实社会有哪些意义? 
  如果说国债与货币都是一个国家的负债,为什么两者收益率不同?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哪些毛骨悚然的套路?
下一个讨论
参与流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025-01-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