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书读得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 第3页

           

user avatar   wu-jia-zheng-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您“看不起人!”,虽然笔者不是您周围的人,还是要谢谢您大方分享,慷慨就义!

结论是您继续多读书,努力看不起人吧!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流氓行径,目中无人。他看不起劳动人民,只是因为他认识几个方块字,就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坐在人民的头上显威风。他们只比老百姓多这么一点知识,就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摆臭架子!”——毛泽东


user avatar   caowen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你描述得很坦诚,所以我也回答的坦诚些。

坦白说,大多人答题的内在动力,都是在试图修正你“看不起周围人”这个政治不正确的想法。

这种道义上的说教治标不治本,克制非但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还容易演化成另一种不易被觉察的戾气。

大家都劝你多读少想,可要是思考的方向就反了,书读的越多越孤僻厌世的人还少见吗?

所以我的建议如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初期言行上装作尊重周围人是很有必要的。

但要对自己绝对坦诚,有了什么想法首先别管正不正确,而是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读了一些书就看不起周围人,其实是大多人都必然会产生的优越感。

觉察到“看不起周围人”这一点并不难,区别是如何对待这种想法。

你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你会不会在读书之后看不起之前的自己?

第二个问题是,你看不起别人,究竟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还是比别人幸运?

等你试想过“倘若我没有了解到这些知识、学到这些技能,言行是否会和周围人一致?”之后。

或许会产生一种后怕的侥幸。

你看不起周围人是因为你只看到你拥有了别人不曾有的信息和技能,而在你思考过为什么会拥有这些优势时,答案往往是因为你走运。

无论是巴菲特所举的“卵巢彩票”的例子,还是由于你机缘巧合之下,看了某本书,经历了某些事,你的所有优势,都是巧合。

区别无非是,先天的幸运和后天的幸运。

当你思考到这一层,大概对周围人的轻视会瞬间转化为同情,而对自己的优越大概会演化为庆幸。

正常人的下一步想法,大概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幸运。因为在另一些人眼中,你也成了被同情和怜悯的对象。

在这种想法下循环,你就会越来越接纳自己,因为你深知在之前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根据当时已有信息和能力下所做的最优解。

你也会越来越同情比你愚昧的人,因为你会看到他们愚蠢的言行,都只是在缺乏必要信息和能力之下所做的竭力挣扎。

当然把这种思考方向扩散下去,你就会拥有强大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作为既得利者当然想了解更多这世界隐藏的奥妙,进一步扩大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我优势,于是书读的越多,学习的欲望就越旺盛,对生活也就越充满热情。

同时你也会从自己深爱的亲友开始,试图启发他们来得到那些你本可闷声发财的知识,启发的同时你也由于费曼技巧的反复运用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刻。

于是很容易就把这种启发,扩散到陌生人,扩散到世间万事,于是就有了那么多书读的越多就越温和包容的人。

而为什么总有人说你的问题是书读的不够而想得太多呢,要我说这其实是个概率的问题。

书读多了,遇到观点迥异的概率就越大,观点碰撞引发你思考的概率就越大,思考的方向丰富了,得出双赢想法的概率就更大,如是而已。

有概率就有不走运的人,越来越相信一种观点,进一步只看他们想看到的东西,于是在偏见下搜集信息,越来越狭隘。

人不要和概率过不去,就像这个回答只有很小的概率被人看到一样。

简言之,就两句话:

第一,为防不必要的损耗,对自己坦诚即可。

第二,在与世界磨合的过程中,戾气是弱者的抗拒,而同情是强者的温柔。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版动物防疫法,做足了

那价格还卖的出去算你赢

除此我没啥意见


user avatar   ji-sh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是李小龙的脑残粉(现在是理性粉),就连很长一段时间的英文名都叫Bruce(哎,不提了) 一直坚信这个视频就是李小龙拍的。那个年代摄影机不好,胶转磁的技术不好,所以拍出来的画面就应该是这样的。长期以来顶礼膜拜这个视频。

后来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到了大二,有一门叫“广告与MV创作”的专业课上,齐虹老师播放了这段视频,当时我激动的不得了。

放完视频后,老师骄傲地说这是他的学生朱津京在2008年拍的。

我感觉我的童年被毁了。


----------

PS 特此更正: 我之前记错以为是老师拍的,实际上是老师带的99级学生朱津京拍的。实在抱歉,希望知乎日报也能更正

一点介绍

朱津京 | 好戏网

user avatar   tian-shu-shui-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guo-zhu-1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上。集邮爱好者一枚。


user avatar   xian-sheng-97-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98大洪水后,中央整治围湖造田,开展了退田还湖运动。小小年纪的我,也从媒体上知道了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23年后,我看到这个这个问题,想到了被填的西流湖,想到枉死的几十条人命,无语凝噎。

大城市地面普遍硬化,降雨无从下渗,大量汇集后,往往形成洪涝灾害。所以,城市里多修点湖泊湿地,不光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对解决城市雨后洪涝灾害,有巨大的作用。

随手一搜人工湖,看看各大城市在这方面的作为。

穗拟建最大人工湖白海面湖 规划人工湖18个

这是2005年的新闻,里面写到:“白海面不但调节流溪河的洪峰,为石井河以及其他分支河涌、均和涌、环蟯河、海口涌等换水,最终实现洪水资源化。”广州毕竟改革开放早,思路清晰正确。

北京市32个人工湖让暴雨歇歇脚

这是2017年的新闻,经历了2012年广渠门淹死人的事件,帝都修建了大量人工湖,“涝时可蓄水,雨过能排洪”的人工湖已有32个,星星点点散落京城大地。”并且,效果显著:”去年,北京市又一次经历了暴雨考验,房山区平均降雨量达到225.2毫米,大石河最高流量也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080立方米。汹涌而来的洪水温顺地汇入小湖中歇了歇脚,再加上河道足够宽阔,行洪能力提升,因此没有再发生漫溢。“

而郑州,作为一个北方城市,郑州本身缺少湖泊,属于先天禀赋不足。而郑州现在也并没有多少人工湖,当然算是后天也不够努力。以至面对这次暴雨,只能坐视洪水涌入地铁,灌入隧道,而无能为力。

暴雨难免,但灾难本可以不必这么严重。

逝者已矣,希望他们的死,能够让活着的人可以更好的活。

郑州需要的是向北京学习,科学规划,系统的建设更多“涝时可蓄水,雨过能排洪”的人工湖。

那样,当下次暴雨来临时,雨声不必再夹杂着求救声,雨水也不会满含着泪水。




           

相关话题

  有没有家用投影仪推荐? 
  Apple Watch 值得购买吗? 
  有什么极为典型的穷人思维? 
  你听过或者讲过哪些令人窒息的骚话? 
  你在生活中用过最高端的数学知识是什么? 
  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恋人身上的缺点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为什么人会想要自杀?如何看待自杀? 
  推荐一款男生戴的卡西欧手表? 
  现代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这么差? 
  作为医护人员,有哪些让你难忘的病人或病例? 

前一个讨论
36 氪有可能发展为中国的 TechCrunch 吗?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获取深沪股票 LEVEL2 数据接口?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