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整个哈利系列中让人细思恐极的地方。
分院帽是不会说谎的,所以虫尾巴刚进霍格沃茨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少年。
可是为什么最后变成了猥琐不堪的小人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伟大的詹姆斯波特和小天狼星。
凤凰社中有一段哈利进入了斯内普的回忆,有一个细节很让人心惊。当时詹姆斯在操场上耍酷玩着金色飞贼,里面对虫尾巴的描写是,眼巴巴的望着,满眼渴望,时不时发出讨好的赞美。这个细节连哈利都看不下去了,在想为什么他老爸明知道虫尾巴很渴望,却不让他加入耍酷行列,也摸摸金色飞贼。
所以,虫尾巴和詹姆斯在一起的日子是相当压抑的。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压抑到把一个活生生的"格兰芬多"硬是扭曲成了食死徒。
詹姆斯一行四人,其实等级观念是非常强的。可以看出,詹姆斯和小天狼星是绝对的核心,而且可以说掌握着整个小群体绝对的话语权。卢平低一等,不过也可以经常和他们两个开开玩笑,而且时不时接受他们两个人的揶揄。虫尾巴就惨了,属于四人组的最底层。而且是时时被命令被指使被嘲笑的对象。书中不止一次描写詹姆斯对虫尾巴的不耐烦与不屑。虫尾巴说话可以随时被打断,虫尾巴的出丑可以随时被嘲讽。这样的所谓小群体是极其容易扭曲人性的。虫尾巴的人格改变也是一天天被造就的。卢平把虫尾巴的背叛简单的归因于他对强大势力的崇拜与屈从。在我看来完全不是。虫尾巴从单纯的崇拜詹姆斯,到讨好,到畏惧,再到深深的怨恨,这一路的转变背后有着多少压抑与屈辱,想想真的是背脊发冷。
而最可怕的是,就算虫尾巴叛变了,卢平小天狼星他们也没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导致了虫尾巴的背叛,只是单纯的认为虫尾巴胆小懦弱。
反观,哈利的友谊就很健康。他和罗恩在人格上很平等,对待同学也是谦逊有理。同样是带有主角光环,哈利的情商比他老爹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这也就是为什么詹姆斯全家被灭,哈利却能够安然送自己的儿子到9又3/4站台的原因吧。
每个满月晚上违反校规离开安全的学生宿舍陪着一只狼人乱跑,这也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明知自己资质有限,却还是在仅有两个十五岁学生指导的情况下修习难度极高且容易走火入魔的阿尼玛格斯;面对师长的惩罚,依然只靠三个朋友就敢于违反校规恶作剧;靠着身体小接近打人柳树干;可以说他信任自己的朋友也是要有勇气的。
面对暴怒的小天狼星冷静地实施计划,狠心舍弃自己的一根手指,顺便杀了12个麻瓜给自己做掩护,最终在精明的小天狼星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成功逃脱。这不可谓没有勇气。
此外,格兰芬多的特质,除了勇敢,还有热爱冒险、刺激,爱出风头,喜欢违反规则等等。虫尾巴除了不怎么勇敢以外,其他都具备了。只是他本领低微,就算想要风头,风头也不要他,所以一般看不出来。
一般来说像他这样各方面资质都很平庸的孩子都会归赫奇帕奇。但!是!一般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赫奇帕奇惟独有一个原则:不正直善良的人不能进入赫奇帕奇。赫奇帕奇入学欢迎词中提到,赫奇帕奇是所有学院中惟一一个从来没出过黑巫师的。
一般来说,资质平庸的孩子会更能理解弱者,因此更善良,更有同情心——比如纳威。但是虫尾巴是个例外。五年级掠夺者欺侮斯内普时,他不仅没有像卢平莉莉一样表现出任何反感,反而在旁边露出了几分兴奋而向往的神情。小天狼星可以认为是身为强者对弱者的处境无法感同身受,詹姆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而虫尾巴则是实打实地没有任何同情心,如果他有能力和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为了出风头而欺侮弱者。
而赫奇帕奇恰巧唯独不能容忍不正直不善良没有同情心的人。所以很罕见地,虫尾巴被赫奇帕奇给排除了。
而他并没有求知欲,也欠缺智慧,所以拉文克劳排除。
斯莱特林方面,他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求胜心,没有什么对具体目标的野心。相比起来,格兰芬多式的冒险欲更明显。
所以他被分进了格兰芬多。
普通勇气?
彼得的勇气已经不是一般的形容词能形容了,可以称之为胆大包天了。
伏地魔卷土重来,彼得有多少功劳?起码不低于90%,还有10%勉强给小巴蒂,但小巴蒂也是彼得搞定了伯恩斯找到的。
看看他一路上做了什么,先是稳住布莱克和哈利变身跑路(笨蛋布莱克两次都没抓住他),正常胆小怕事之人肯定是化身老鼠再去找个男孩当宠物。他不,他也不知道是咋搞的硬是溜过了英吉利海峡,钻进了荒无人烟的阿尔巴尼亚森林,找到了一个残魂。
我特么都不敢想他这一路上咋操作的。
然后就是他带着小婴儿伏地魔,绑架,拷问,谋杀,最后甚至剁了自己一只手(我滴娘耶,就问问在座各位谁有这么狠),当然王八蛋伏地魔也没一点收买人心的本事,以彼得的大功劳居然被发配给斯内普去打扫房间。
且不论这些了,他之前果断背叛兄弟当间谍,被抓了毫不犹豫炸死十三个人跑路,这人已经不能用胆大包天形容了,简直是无法无天。
所以论勇气,彼得这人不仅有,而且大的很离谱。但他为什么还是给人一种怯懦的印象呢?他真正缺乏的是自信。他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依附者的位置上, 从来不敢想自己有多么厉害。就论他这救主的功劳,但凡他态度硬气点,把忠诚的牌坊立起来,哪个食死徒敢对他说三道四?贝拉特里克斯都得敬他三分。就连他当初背叛兄弟也是这个原因,他看着伏地魔厉害,觉得自己弱小,所以忙不迭投奔之。看看他兄弟布莱克,虽然是个被他连续搞了两次的笨蛋,但自信啊,从来没想过依附谁,死都死得堂堂正正。不像他,被亲“手”救下的主子掐死了。
彼得从学校里开始一直当小弟,都忘记自己也可以主宰自己这件事了。他不是缺乏勇气,他是缺乏足够的自信来认识到自己的勇气。
勇气和正直不一样。
勇气和正义也不一样。
你们说了半天好像最重要的都没有提到——
“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这句话是整个HP系列最核心的主题之一。
我们来回顾一下哈利在分院时的经历就会明白了。
在帽子就要扣到头上遮住他的视线时,哈利看到餐厅里人头攒动,人人引颈而望,希望看清他的模样。接着就是帽子里的黑暗世界和等待。
“嗯,”他听到耳边一个细微的声音说,“难。非常难。看得出很有勇气。心地也不坏。有天分,哦,我的天哪,不错—— 你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强烈愿望,那么,很有意思..我该把你分到哪里去呢?”
哈利紧紧抓住凳子边,心里想:“不去斯莱特林,不去斯莱特林。”
“不去斯莱特林,对吧?”那个细微的声音问,“拿定主意了吗?你能成大器,你知道,在你一念之间,斯莱特林能帮助你走向辉煌,这毫无疑问—— 不乐意?那好,既然你已经拿定主意—— 那就最好去格兰芬多吧!”
分院帽从来都不是单纯按照能力资质来分配学生的,这一点在哈利日后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时也有过佐证。这一段情节我认为正是整个故事极为出彩的地方,主角一定要是天选之子吗?哈利身上确实就是有适合去斯莱特林的资质,那又如何呢?他是自己选择了格兰芬多。分院帽的第一次登场就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机制,只要你自己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是可以决定去哪个学院的。
为什么预言之子是哈利而不是纳威,也没有那么多秘密,因为伏地魔自己选择了哈利。
人的成长和日后的境遇与成就本来就是来自于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什么先天的预言和分配。怎么可能刚好四个类别就能完美地划分出千奇百怪的人格与特质?霍格沃茨是一所学校,又不是流水线工厂。
虫尾巴进入了格兰芬多,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他就是一名格兰芬多。他当时就是有勇气也有渴望去追随其他三个勇敢又优秀的朋友,事实上也做到了。你可以说他日后的行为让自己曾经的身份蒙羞,但是不能倒推过来作为格兰芬多曾经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够格的地方。按照这个逻辑,霍格沃茨的蛇院就是专门培养坏人的地方?
分院帽要是这么牛逼,可以自主判定人性,那早就放到阿兹卡班或者巫师法庭去当道具了。
很多读者对于这种类似情节和主题总是想得太简单,好像故事里的角色就一定要那么死板,非黑即白,要么是天生的格兰芬多,勇气光荣;要么就是没有资格,被分错了院。可实际上罗琳的故事本来就是要表达选择的重要,不同阶段的选择会为你带来不同的结果。当时的小矮星彼得是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动机去格兰芬多的,因为他倾慕的朋友会去那里,他本来崇拜的就是朋友们的优秀和勇敢,而不是其他学院代表的特色,这样的人当然应该进格兰芬多。
没错,他是可能不够勇敢。但是注意,霍格沃茨是学校而不是军队,这是分院仪式而不是军种选拔——格兰芬多是培养勇敢正义者的地方,而不是挑选已经特别勇敢的人。
再多说一点,这是我很久之前的感想:
罗琳女士在第七本书没出来之前,就多次在各种场合向书迷透露,哈利可能活不到最后。事实上当系列完结后接受采访时,她也说过,自己本来是要牺牲哈利的。毕竟大团圆的结局我们看得太多,罗琳这样有想法的作者从来不满足于创作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然而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依然收获了一个能够猜到的结局。虽然也有人牺牲,但是主角哈利成功干掉了伏地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到底为什么罗琳改变了念头?为什么哈利没有死去,变成一个不落俗套的独特结局?
因为读者不想。
成千上万的哈迷在得知这一可能的消息后,通过各种途径给罗琳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哈利活下来,“我们已经禁不起再失去更多的人了,请让这个陪了我十年的男孩陪我到最后。好吗?”“不要他死,虽然您才是作者,但是不要好吗?”这是那些信里出现的最多的句子。大批大批的读者和粉丝,他们处于本能地去寄信,去表达,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我们追一个故事追完了整个童年,我们喜欢这个一起长大的角色,希望能有个happy ending。没人会去想自己也许正在改变本来既定的结局,没人会觉得强行让一个故事有一个符合自己的期待的结局,也许会破坏原本应该是完全未知而新奇的阅读体验。
也许人与人的某种区别就体现于这种时候。小A会觉得自己不是作者,一本别人写的小说如何发展我又怎么可能改变呢?即使真的有机会,能左右作者的想法,可这难道不就变味了吗。他本来就是要死的,只是我强行要求才改写了结局,这只是作者为了安慰我而已,那我还是老老实实接受自己讨厌的结局吧。
但总会有另外的人。我不喜欢看到他死,既然我不希望看到这样一本书,既然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只要作者还没动笔,我就有机会改变什么。也许日后看书时会别扭地觉得,这里的改变也只是因为我们的意愿,而实际上他本该死的。但无论怎样,在还能挽回的时候,我就愿意做一些事情去影响结果,我就是希望哈利活下来,我就是希望能看到一个美好的结局,与其说服自己的无能为力,不如为之尝试一次。
然而当我看到《哈利波特》最后一本书的扉页时,一切都明白了。在每一本书前都写上自己感谢的朋友和亲人的名字,这是罗琳的惯例。而《死亡圣器》的扉页上,写着如下内容,
本书作为献礼分成七份,献给:
耐尔,
杰西卡,
戴维,
肯奇,
迪,
安妮,
还有你——
如果你始终忠于哈利——
直到——
最后的最后。
为什么罗琳对于本来计划要写死的哈利却给了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因为读者不同意,她自己也舍不得。这就是选择在现实世界里发挥的作用,你可以说这样影响了小说的深度,落入了主角不死的俗套,但这确实就是现实里上演的真实故事。她创造出来的这个虚拟角色获得了真实世界里读者的喜爱,他们愿意去争取改变他的命运,正如故事里当年那个自己坚持着要去格兰芬多的哈利一样。
主角不死太俗套,格兰芬多出来的个个都是正义的英雄就不俗套了吗?虫尾巴后面成为了一个坏人,所以当初被分院帽分到格兰芬多也要否定掉?这才是真的会让角色变得扁平而失败的行为。
这正是《哈利波特》写得精彩的地方,它给了我们分院帽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但并没有拘泥这个死板的设定。它真正想让读者去思考的不是虫尾巴为什么被分进了格兰芬多,而是同样都是格兰芬多,虫尾巴和哈利波特为什么日后的人生会如此不同?
关于这个问题,书中其实也早就给出过答案。
“被人拽进角斗场去面对一场殊死搏斗和自己昂首走进去是不同的。也许会有人说这二者没有什么不同,但邓不利多知道——我也知道,哈利带着一阵强烈的自豪想到,我父母也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同。”
(灵感来源于南明弘光朝“南渡三案”之一的假太子案)
1644年,北京城破,崇祯帝朱由检死。留都南京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拥福王朱由崧,一派拥潞王朱常淓,内讧一触即发。驻南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冯都督,得到一个南逃的千户的报告,称太子朱慈烺已经出逃,化名“王之明”,流落在北方,冯都督在与东林党钱部堂商议后,即决心派出四大高手,北迎太子南下,早定国本。
四大高手(暂命名为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奉命北上。为首的赵甲原是赵靖忠的“义子”,因其义父投清,不被信任,发配至南京孝陵司香,此时无人可派,只好由他领衔北上;钱乙是钱部堂的本家,临行前钱部堂与他交底,说东林党上下一致,决心拥立潞王,为保潞王能顺利即位,因此,钱部堂密令,让他无论真假,都得除掉“王之明”;孙丙一心报国,欲迎回太子,定国本共抗满清;李丁本是李自成部下,归明后态度暧昧,与江北四镇中的李总兵有旧,他在此事中秉承左右两策:如果是福王或潞王即位,他便杀了“王之明”邀功输诚;如果这两王内讧不止,都不能即位,他便挟持“王之明”南归,成为“定策元勋”。
四人北上不久,得知福王已即皇帝位。这一消息令四人不得不重新设计自己的计划。赵甲认为,福王即位,必会将“王之明”认作“假太子”,因此无论真假,他都要杀掉“王之明”,才能在新帝面前邀功请赏;钱乙明白,一旦福王立稳脚跟,去翻当年旧案,他们东林党便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转而与孙丙合作,保住“王之明”;李丁见福王即位,于是决心杀“王之明”邀功,而孙丙则陷入两难之中。
四人虽各怀心思,但首要任务是找到“王之明”。谁知“王之明”却自己冒了出来。四人于是分别见了“王之明”。最后,孙丙、李丁转而结盟,要杀“王之明”,而赵甲、钱乙则护卫“王之明”回到南京。四人在途中几番交手,最终,孙丙被擒,李丁逃走,赵甲、钱乙,带着“王之明”和重伤的孙丙回到南京。
“王之明”到南京,果然掀起巨浪。已即位的福王,如今的弘光帝下令会审孙丙、让其明白回话。
孙丙于是交待出:经他与“王之明”会面,与保护“王之明”后,发现“王之明”是清人的奸细!他受命于降清的赵靖忠,为的就是掀起政潮,瓦解南明。
于是,各方再度开始争斗。曾经的拥福派首领马阁部最终保护孙丙,为的是将“假太子”“王之明”彻底斗垮!而钱部堂、冯都督再命赵甲、钱乙杀掉被保护在马阁部军中的孙丙。
最终,二人如愿已常,杀入大牢。正要得手之时,李丁杀出,赵甲也突然反水,三人杀掉钱乙,救出孙丙。
原来,二人早已决心降清。他们敬重孙丙,于是想劝他一同降清。
孙丙此时,生无可念,自杀了。
数月后,南京城外郭,观音门外。
“王之明” 、冯都督、钱部堂,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在滂沱大雨中跪在地上。
清军要入城了。 他们是来跪迎的。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