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红楼梦》里有没有哪个瞬间令你一想起来就忍不住落泪? 第1页

  

user avatar   mao-mao-56-16-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两天想到一些情节就掉眼泪。

然后想到作者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

但是我想的是很多零散片段凑起来的,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和我想一块儿去。

一一一一

王夫人把金钏儿的工钱安排给了玉钏儿之后。

把袭人提成了姨娘的工资,又补上了贾母的丫头。

但是又不明说袭人被提了姨娘。

一是觉得两人年轻(怕坏了宝玉名声)。

二是希望老公不要责备儿子。

三是希望宝玉能听人劝。

而在凤姐和薛姨妈都表示赞成之后。

王夫人流着眼泪说,袭人比宝玉强十倍,如果宝玉有福气,袭人能一辈子照顾宝玉。那宝玉也可以了。

一一一

宝玉周岁,他父亲贾政因为他抓周时抓了钗环,不喜欢宝玉。

       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 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 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独那太君还是命根子一般。     

元春是姐姐,宝玉是弟弟。两人和贾母一起时刻都不分开。

宝玉在三四岁的时候,元春就教了他几本书,识了数千字。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幼 弟,贾妃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独爱怜之。且同侍贾母,刻不相离。那宝玉 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虽为姊 弟,有如母子。     

当时元春教宝玉的时候,应该也就是十三四岁,不然也不能进宫。而且肯定是没有人叫元春教宝玉字的,而是元春自己教宝玉的。

想象一下十三四岁的姐姐,因为父亲不喜欢弟弟,而耐心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三四岁的弟弟的画面。

这里用词是他们是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元春见宝玉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

       元妃因问:“宝玉因何不见?”贾母乃启道:“无职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引进来。 小太监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命他近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 先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也就是说元春招宝玉进来后,先是磕了头,然后叫到身边,拉着手抱在怀里,摸着他的头笑着说,"比以前长了好多一"一句话没说完,泪如雨下。

       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兄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 且致祖母之忧。”眷念之心,刻刻不忘。     

自入宫之后,时时带信给她的爸爸和哥哥,说一定要把宝玉好好养大啊。不严格的话不能成为才,而太严格的话,怕会出意外,而且会让祖母担心。想念弟弟的心,刻刻不忘。

在这个时候,我就想了,宝玉还记得小时候三四岁的事情嘛?他还记得元春教过他嘛?还认得元春嘛?他是把元春当成姐姐,还是一个陌生的皇妃呢?宝玉长大后有没有想起过元春?

       元妃又向其父说道:“田舍之家,粗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     

元春对她的父亲说,种田的人家,虽然吃穿不好,但是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在身边,现在虽然富贵,但是骨肉分离,终究没有什么意思。

       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呤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 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 记今日之事。     

然后元春说,我自己反应比较慢,且不擅长写诗,姐妹们都知道,现在随便写一些,不辜负这个景色,等那些天有空了,会补《大观园记》并《省亲颂》来记录今天的事情。

       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兄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 且致祖母之忧。”眷念之心,刻刻不忘。     

元春回宫之后,想到院子里的景色,然后想到父亲会把院子锁了,不让别人进去。这不是让这个院子闲着嘛。家里有好多会写诗会题字的姐妹,为什么不让她们进去住,也不让美人潦倒失意,让花柳没有人欣赏呢!

又想到宝玉从小在姐妹丛里长大,不比别的兄弟,如果不让他进去,怕宝玉一个人感到寂寞,然后贾母王夫人心里不高兴,要让宝玉也进去住才妥当。

         如今且说那元妃在宫中编次《大观园题咏》,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自从幸 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 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宝玉自幼 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 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     

也就是说,元春回宫之后,会想到家里院子冷冷清清的会寂寞,虽然自己不会写诗,但是对家里姐妹们会写感到很光荣,会想到姐妹们得不到欣赏会没精神,会想到宝玉没有人陪伴会寂寞。

现在大部分评论红楼梦的,都把元春说成贪图富贵,一心想往上爬的人。为了维持自己地位,不考虑其它人的意愿。你们到底是哪里看出来元春是这种人啊?

贾府要不是出了一个皇妃,早就衰落了。一直是贾家和宝玉沾元春的光,而不是元春沾贾家的光好嘛。

会有红楼梦这回事,不都是因为有元春嘛。为什么都觉得元春冷酷无情,而她完全不考虑别人想法啊。


user avatar   ji-ji-ji-ji-j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秋赏月,尤氏说笑话想哄贾母开心,但大家都懒懒的,贾母也有点力不从心,不过还是强打精神装出很有兴趣的样子。

结果,贾母实在撑不住打了个盹儿,然后猛的醒过来,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笑着说我不困,你们孩子接着乐,我听着呢。

结果抬头一看,哪有孩子们呢,大家都已经散了,只有探春还在身边。

小时候这段一晃而过,光顾着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对诗。

长大了看到这里忍不住掉眼泪,年纪越大,就越害怕离散,可也知道越是年纪大,离散就越近。敏感如贾母,已经预感到聚散终有时,一个家族就像一个人一样,也会老得力不从心,无能为力,最终走向消散,贾母是慢慢走向衰老的老人,也是慢慢走向衰老的贾府。但贾母还是想撑着让散来得再慢一点,在大家都提不上劲儿的时候,也依然说自己不困。哪怕她其实作为老年人更疲惫,与下一辈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个家已经渐渐在分离,但还是努力维持这一刻子孙绕膝,欢笑满堂的场景,可能这就是一家之主的尊严吧。

感谢@南风 在评论区贴的原文

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 , 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 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 听此声音, 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 方知贾母伤感, 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又命暖酒,且住了笛.尤氏笑道:"我也就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尤氏乃说道 : "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 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的请醒.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 都去睡了."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见的, 尚还等着. 你也去罢,我们散了."说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预备下的竹椅小轿,便围着斗篷坐上,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围随出园去了.不在话下.



半夜睡不着,再更新一个。

大家都知道宝玉的性格是喜聚不喜散,就希望好朋友们能长长久久地相互陪伴在一起。所以他跟袭人说,如果他死了,希望姑娘们的眼泪能抬他飘到幽静之处,从此再不托生为人。(其实每次看到这里也很感动,我们宝二爷真是至真至情,极致浪漫的人啊)

宝玉爱所有美好纯真的人和事物,所以在他心里,他理所当然认为这些美好的人也是一样爱他的,会为他流泪。

当然,袭人是不会懂他在说啥啦,只觉得他又说疯话。

后来第二天,宝玉想听龄官唱曲,就去梨香苑找龄官,众女官都给贾宝玉让座,只有龄官不怎么搭理他,而且说生病了唱不了。

宝玉有点郁闷,毕竟他既是贾府的掌上明珠,又一向最爱护女孩子,完全没有臭男人的架子,女孩子也都喜欢和他玩,他是真心待龄官的,为什么龄官不理他呢?

过了一会儿,贾蔷提了一个笼子急急忙忙回来,里面有一只很机灵的金丝雀,是专门买给生病的龄官解闷的。贾蔷一心想着龄官,看到宝玉在,也只是随便请安应付一下,就去讨好龄官。谁知道龄官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很生气,说贾蔷买金丝雀是在故意捉弄她,好好的人被买来贾家出不去不算,还得祸害雀儿。急得贾蔷赶紧放生。二人纠缠斗嘴,完全无视宝玉。

聪慧的宝玉突然顿悟,所谓的眼泪葬他,不过是管窥蠡测。从此后,只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

为什么这段会觉得酸酸的想哭呢。

我们在成长的时候,也许都经历过贾宝玉的心态,觉得自己跟谁掏心掏肺,对方都能懂自己在说什么,我喜欢的人也会喜欢我。会希望美好的事物永远停留,希望我爱的人会一直陪在身边。

然而后来才发现,人世间的“喜欢”实在是太难得了,能获得一份真挚纯粹的感情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哪里还有可能得到更多呢。

喜欢的人不一定喜欢自己,他们的眼泪不会为你而流。

最亲近的人也不一定懂自己,袭人每天和宝玉在一块儿,依然不能懂他到底在说什么。

宝玉悟性极高,明白了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然而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眼泪,或者找到却得不到属于自己的眼泪,或者得到不属于自己的眼泪。这么一想,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眼泪,竟然已经是最幸运的事情了。曾经希望喜欢我的人越多越好,可是后来才明白,如果这辈子能有一个知己,只要有那么一个人,已经是上天的眷顾。

所以啊,只不过是各人还各人的眼泪罢了。


还有,贾宝玉两次顿悟,一次是龄官和贾蔷,还有一次是彩云和贾环。都是“人间情缘,各有分定”。然而这两段感情也都很让人心酸。

虽然读者都能看出来,贾蔷也喜欢龄官,但谁知道贾蔷的喜欢是不是心血来潮呢。毕竟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喜欢一个地位低下的女官就和喜欢一只宠物金丝雀一样。自尊心那么强的龄官,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感情,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和那时的环境,不可能当面告诉他,只能躲在树下画了几千个心上人的名字。

而彩云就更唏嘘,大家都知道彩云对贾环有意,连宝玉也不放在眼里,还偷了东西给贾环用。贾环也为了彩云,向芳官讨蔷薇硝。不过贾环毕竟逃不了“臭男人”的毛病,宝玉帮彩云解了偷东西的困境,贾环却起了疑心,认为她和宝玉好,并把彩云私赠之物都摔了。彩云急得赌咒起誓,百般解说。贾环还是不信,气得彩云哭了个泪干肠断,把东西全扔到河里了。

年少的时候女孩子总是专情敏感的,男孩子却往往大条,并不知道那些细腻的孤独和不安全感,再加上贾家的男人们除了宝玉,几乎不会有真正爱护女孩子的想法,纵然有真情,也逃脱不了世俗之情的桎梏,依然站在自己是绝对高一等的男权角度。

不是所有男孩子都能像贾宝玉那样对林妹妹的一举一动格外在乎,不用说话就明白她的心思,对她说出“你放心”这三个字。

更多的是像贾环这样,逃脱不了世俗观念的枷锁,碰到关键时刻,却第一时间怀疑真心对自己的人是不是和别人有龌龊的私情。

想想就忍不住叹气。


user avatar   winnie-winni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晴雯死前叫了一夜的娘,有人问,为什么她不是叫宝玉?连宝玉自己也不能释怀。

但前些年我爷爷过世,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老伴在侧儿孙绕膝,死前一夜也还是在叫娘。我爷爷过世前颇为牵挂儿孙,直到我赶回家见他最后一面才去世,但他最后叫的还是娘,不是妻子不是儿子不是孙辈。

儿孙是他的牵挂,母亲才是他的信赖和依靠。病痛和恐惧来临,第一反应是希望母亲像在幼年时保护安抚他一样,再一次安抚他。

叫宝玉,那是才子佳人的小说。叫娘,才是真的生活。

曹雪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连这么一个细微之处都写得和实际生活中的生离死别一样啊。而宝玉不懂,因为他那时还年轻。

更新一点,回复评论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续书中黛玉死前就是叫宝玉的。怎么说呢,也不是不动人,但能让我在亲身经历时猛然想起然后为此潸然泪下的,是晴雯叫了一夜娘。

再更新一点儿。宝玉挨打后,黛玉在园子里远远看见贾母等一群人去探望宝玉,想起有父母的好处。回去路上默默想起西厢记,想着双文自怜孤苦,其实她尚有母亲和幼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然后,下一个场景是惹自家妹妹生气的薛蟠拼命赔不是,终于哄得宝钗破涕为笑。

宝玉挨打了,有疼爱他的母亲和祖母探望。宝钗和哥哥拌嘴了,可以在母亲怀里哭泣,可以在哥哥面前使一使小性儿。而这时黛玉自伤身世珠泪满面,却只能回到潇湘馆教鹦鹉念诗。


user avatar   huang-ruo-ge-shi-94-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一段总是被认为宝黛发糖:

宝玉哭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很甜是不是?

可前一句是贾母安慰宝玉的,她说:“那不是林家的,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

林家的人都死绝了

林家的人都死绝了

林家的人都死绝了


是啊,林家的人确实都死绝了,只剩她一介孤女流落异乡。有一回我梦见妈妈去世了,在梦里哭着哭着就醒了,摸到自己满脸泪水,赶紧给我妈打个电话。

黛玉的父母会不会担心体弱的女儿而时常入梦?

黛玉夜里睡不着时是不是整夜的怀念与父母的那几年相处?

黛玉会不会后悔去外祖母家,没能在父亲大限将至之前陪陪他?

可是她却不能再听一听母亲的声音了,也不能拿自己的诗稿问一问父亲写的好不好。


user avatar   sui-kuang-feng-q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约是贾宝玉看破红尘,变为昏聋老僧那一段。

诸位肯定要问,前八十回哪有宝玉出家的情节,高鹗续的后四十回算不得数。

非也,非也!

宝玉变为老僧,前八十回确有描述,且看原文:

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侧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

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戌侧批:一部书之总批。】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甲戌侧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甲戌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甲戌眉批: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景;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

如此一大段文字,乃是讲贾雨村出门散步时,看到一座“智通寺”,于是便进去逛了一番。换你我写文,大约就是一段废话,但雪芹落笔,却是大有深意,红楼之中,从无闲笔。

仅“智通寺”三字,批书人便咏叹了一番,“谁为智者?又谁能通?”,语含机锋,让人心中一凛。

接下来是寺庙上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脂批讲“一部书之总批”,这个评语就有些不得了了,后文寺庙中住的是一老僧,他所居之处一幅旧破对联,何以担的起“总批”之称?

除非,这老僧身份有特殊之处!

老僧老态龙钟,孤独一人在那煮粥,贾雨村问了几句话,老僧却是“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好一派风烛残年的凄凉景象。

当年那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黛玉心中爱煞的多情郎君,今日又在何处?

批书人又说,“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什么是“未觉之先”,什么又是“既证之后”

这句批语其实点明了:贾雨村还是肉眼凡胎,只能看到红尘俗世中的凤姐、宝玉等人,却不识得看破红尘、已证我佛的贾宝玉。

怕看官们“巨眼”不识宝玉,批书人又特意在眉批上点了一句“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

“入世迷人”,便是那繁花似锦大观园中的贾宝玉,“出世醒人”,便是在这破庙之中,出家后的真宝玉。

至于后面什么“回风舞雪,倒峡逆波”一类的马屁话,大家不用理会,脂砚斋除了是剧透狂魔,平常只要遇上书中写的不错的地方,惯例是要吹上一波,用词肉麻的很。

这智通寺中老僧形象,正是贾宝玉出家后数十年后的真实写照,当年与黛玉花前月下的王孙公子,如今变成了这番模样,实是令人悲伤不已、不忍相看。

这一段是在第二回,寥寥百余字,看书若不仔细,很容易就漏过去了。即使看到,在未读后文的前提下,大约也无甚印象。

如果看官们真的注意到了此处的古怪,但不看脂批,心中即使有些猜疑,估计也未敢下定论。

看过这篇答文,现在再看智通寺这一段,是否有茅塞顿开之感?

更多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在下面:


user avatar   wikua-jing-zh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loser-3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遗憾的是蛇院的脸谱化。

在哈利波特入学的年代,蛇院有名有姓的学生都被刻画成绝对的坏心眼、蠢,大多数很丑(详见潘西和克拉布的描写)。

来看分院帽的歌:“精明的斯莱特林,来自那一片泥潭。”

“——而渴望权力的斯莱特林,最喜欢那些有野心的少年。有哪对挚友,能比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更好?”

可以看到最早期的时候,斯莱特林的学生。具备精明的头脑(学习成绩应该还不错,会精打细算,会明哲保身),渴望权利和野心(应该不少斯莱特林毕业后进入魔法部成为官员),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是挚友,历史上两位创始人的却是好朋友,并且是相互欣赏的关系,虽然有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但并非是针锋相对的。

但是萨拉查是有弱点的,投射在斯莱特林的学生身上,就是空有一身本领,但没有全局观念,在意血统和门第,而且还对黑魔法有很大的兴趣。萨拉查本人还比较傲娇,你不重视我的观点和决定,我就要报复———在多次争吵后,萨拉查决定出走,而且还修建了密室和保存了自己的宠物蛇怪(纯血种巫师看到蛇怪,也是得死)

在所有斯莱特林里,最喜欢的人物是莉塔(神奇动物出场人物)。


她具备斯莱特林的特质,比如血统高贵,容貌美丽,精明,冷漠,对黑魔法应该非常熟悉(黑魔法防御术功课很好,毕业后成为傲罗)而且有一段黑历史(父亲残忍又暴虐无道,重男轻女,弟弟的死亡)。但她依旧是善良、向往爱和正义的人,她冰冷的外壳下是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多像斯莱特林啊。但她勇敢地保护所爱之人,并不是胆小怕事之辈。她也会为错误的过去忏悔,从成长之路上看,她是一个亦正亦邪,非常丰富和矛盾的角色。

学生时代的汤姆里德尔,当然是一名优秀的斯莱特林,虽然很穷,缺爱,内心邪恶,但是人长得帅,成绩优秀,极为聪明,而且善于运筹帷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非常圆滑。当然也是哄女孩的高手。走上革命之路是必然。

但是成年之后,这个角色就缺乏了张力,成为一个一心求永生,用暴力和恐惧维系部下的leader,反观我们可爱的格林德沃,高智商洗脑一套套。无论在小说中还是电影里,食死徒追逐伏殿的理由都比较单纯——崇拜他的力量?认同他的纯血论?恐惧他的报复?但在政治统治上,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也许是正确性,也许是智慧,伏殿至少别老盯着校长,至少先把魔法部占领,傀儡政权给坐稳,而构筑的新的魔法世界的愿景,其实原著并没有太说得出来——让大多数巫师倒戈伏殿,是需要理由的,没有革命的理由,搞得伏殿是为邪恶而邪恶,有点立不住。

但是到了哈利波特时代的7年间,斯莱特林并没有出现一个合适的、丰富的角色。斯莱特林成绩最好的马尔福,大多数也体现了愚蠢的行为和做法,和他的前辈汤姆里德尔的深藏不露的野心差得有点远。

马尔福和哈利的cp很多人嗑,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马尔福不是一个和哈利能力相当的人(虽然马尔福真的很爱哈利,想和他做朋友,做不成朋友就要努力刷存在感和他对着干,有点像小学生恋爱)马尔福成绩应该是还不错,尤其是魔药课,可以看得出经常和赫敏竞争,魁地奇也是从小抓起)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纨绔懦弱和妈宝,没有什么大智慧。

最大的遗憾,是哈利并没有一个斯莱特林的同学,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蛇院。

也许在哈利时代,有一个蛇院的男孩或女孩。


他/她成绩优秀,擅长魔药课和黑魔法防御术,虽然不是马尔福的小跟班。但是因为血统和家族,马尔福也不敢怼他,虽然表面冷漠,对马尔福欺负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也时常偷偷地救他们一把,他也许非常毒舌和黑色幽默,代表的是中立的蛇院,但是他非常欣赏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他也有爱情,有自己喜欢的巧克力蛙卡片,有一只美丽的小蛇,也许在大战的时候,他会与DA一起并肩战斗,甚至反抗他的食死徒父亲和家人,并且在战斗中为某个美丽的麻瓜巫师挡刀,死时感化了对面的家人,倒戈哈利阵营(越想越多)

—— 虽然听上去很像斯内普,但是并不是。斯内普的善良的核心是对莉莉的爱,如果他不爱她,他才不care哈利死活。

选角的话,贝拉·莱斯特兰奇其实可以更美艳一些~ 原著中她可是布莱克家的美艳三姐妹。

少女版本

成年版本:伊娃格林


芙蓉!!!

我承认波西是一个有魅力的女演员,但是82年演一位比波特年长2岁的少女会不会有点太勉强?

我心中的芙蓉1号


我心中的芙蓉和加布里姐妹


user avatar   da-xiong-52-42-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汉字、彝文、谚文等极少数文字外,无论欧亚,绝大多数现存文字都能溯源到腓尼基字母,都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文字”。

“谚文借鉴八思巴字笔画”的说法未有实证,至少组合结构是截然不同的,八思巴字仍以线性排列为主,而谚文反倒有些效仿了汉字的结构。

当代各种文字间的借用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 在同一套字形标准下借用和扩展(多数欧洲语言西亚、中亚语言使用的文字系统属于这类,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等例外。我国境内的胡都木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满文/锡伯文之间属于这类关系)
  • 改造后另外建立了一套字形标准(多数南亚语言和部分东南亚语言使用的文字系统属于这类,我国境内的藏文、版纳傣文、德宏傣文等也属于这类)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一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少”。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二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多”。

第一种方式即使用到极限,也就是像越南语这样,多出些变体字母和加符,比如

  • 基于拉丁字母A的:Àà,Ảả,Ãã,Áá,Ạạ Ăă,Ằằ,Ẳẳ,Ẵẵ,Ắắ,Ặặ Ââ,Ầầ,Ẩẩ,Ẫẫ,Ấấ,Ậậ
  • 基于拉丁字母O的:Òò,Ỏỏ,Õõ,Óó,Ọọ Ôô,Ồồ,Ổổ,Ỗỗ,Ốố,Ộộ Ơơ,Ờờ,Ởở,Ỡỡ,Ớớ,Ợợ
  • 基于拉丁字母U的:Ùù,Ủủ,Ũũ,Úú,Ụụ Ưư,Ừừ,Ửử,Ữữ,Ứứ,Ựự
  • 基于拉丁字母Y的:Ỳỳ,Ỷỷ,Ỹỹ,Ýý,Ỵỵ
  • ……(还有些就不列举了)

而第二种方式直接各定字形标准,起步就是abcd和αβγδ的差别。

这张是各位知友用过几十遍的图

比如东南亚常见的tuk-tuk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现实中tuk-tuk指的是下面这个:

这个拟声词来源于机动三轮车马达的“突突”声。

在柬埔寨、泰国、老挝三个国家的写法如下:

  • 高棉文 តុកតុក或ទុកទុក
  • 泰文 ตุ๊กตุ๊ก - ตุ๊ก ๆ
  • 老挝文 ຕຸກຕຸກ

一看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字,没错。

下面放大再看——

是不是好像有点关系了?

如果将腓尼基字母衍生出来的文字体系视为一棵参天大树,以上三种文字的差别,只相当于在一根枝梢末端,几条新杈的距离。

发源于南亚的婆罗米文字系统,则相当于一根繁茂的枝干。

下面再看个例子,

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中“龙”的原型,据说参照了南亚神话中的“那伽”。

这个梵语借词用中南半岛几种文字写出来分别是:

  • 缅文 နဂါး
  • 老挝文 ນາກ
  • 泰文 นาค
  • 高棉文 នាគ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对内部结构进行“对齐”

也就是严格按原字母对应关系来“转写”,忽略各语种正字法的差别

得到这组:

  • 缅文 နာဂ
  • 老挝文 ນາຄ(实际不这样写)
  • 泰文 นาค
  • 高棉文 នាគ

放大再看——

是不是也好像有些关联?

或许有朋友注意到,左边的梵语天城文、缅文,和后边几种文字差别更大。

这是因为,相比于高棉文、泰文、老挝文的关系,它们只能算是“远亲文字”。

为什么南亚和东南亚没有出现“统一”的文字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应历史时期,这片区域未曾出现像罗马、隋唐那样的“绝对中心”

古印度之于南亚、东南亚,古高棉之于暹罗、澜沧,顶多像古希腊之于欧洲多数地区那样,只是处于“文化高位”,而非在整体国力和影响力上的全面碾压。

而在中南半岛内部,西边的孟族、缅族,中间的高棉、泰族,东边的占族、京族,也没有任何一方长期受到整个区域的推崇。

欧洲其它语言借入希腊语的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来写。

东南亚语言借入梵语巴利语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各自改订后的文字体系书写。

甚至,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天城文也不过是用来书写梵语的众多文字之一。

这就好比,假如东亚历史上始终并立着众多实力相差不远,谁也不服谁的政权,几套意音文字各自发展,或许也就不知分化成多少种文字了。

延伸阅读:

《寻龙传说》讲的是哪个国家的故事?

为什么《猫和老鼠》不叫《汤姆和杰瑞》?

卡梅隆为拍摄《阿凡达》创造了纳美人的语言?

是《旺达幻视》还是《旺达和幻视》?

有什么好看的法文原版电影?

有哪些像《人潮汹涌》这样改编了多个版本的电影?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39种语言


user avatar   fei-cong-fei-s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毫不夸张地说,显卡,就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的交待。

有个男孩叫小明。

他的第一台电脑是方正的整机,那是他初中毕业的暑假,爸爸对他中考取得不错成绩的奖励。很巧,在那个告别中二的年纪,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让他同时告别了污浊嘈杂,充斥着烟味和小偷,脏话和小混混的破旧黑网吧。

小明很开心,开始喜欢宅在家里,电脑的显卡是FX5200,在魔兽世界那种大型3D游戏流行之前,他一直很幸福。

接着高中来了,荷尔蒙也开始躁动起来。小明的脸上开始爆痘,眼睛度数越来越高,正如作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魔兽世界来了。

小明开始发现电脑的嘶吼声越来越重,像是肺结核病人垂死的咳嗽,他第一次开始研究显卡,知道了在那个9600GT开始发售的年代,5200等同于废品。他发现原来自己被方正耍了那么久,心中涌起了愤怒,委屈,以及浓浓的无力感。

小明发现奥格瑞玛就像是他暗恋的女生的那颗心,他想进,却进不去。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欺负了。

大学时的小明比起高中时变得开朗许多,唯有看到舍友的9800GT时会偶尔沉默。笨重的方正电脑被他搬到宿舍,却只能玩玩一些解谜游戏,文字游戏,低特效的澄海3C。热爱游戏的他只能在室友睡觉时玩玩室友的电脑,操纵着二太爷从马斯亚夫骑马到大马士革。沿路飞扬的黄土,枯燥的景色却让他如痴如醉。

他打了一暑假的工,加上几个月啃馒头省下来的钱,抱着机箱来到了电脑城,他也要换9800!

可是装机小哥看着他的机箱笑着摇了摇头,说哥们儿,你的板子电源都不行,带不动啊。你的机箱也是老式的,装不下新一代的主板,还有你这512的内存条是怎么回事…

那天,小明抱着一个里外全新的主机回到宿舍,只是9800GT变成了HD4650。

他终于跟上趟了,只是他的屏幕里,二太爷的动作还是一卡一卡,“肥皂”麦克塔维什的枪法也不是那么准,EVE每次参加会战都要调到最低画质,泰达希尔离远一点就隐藏在紫色的雾气里…

哦对了,他也终于有了一个不是很拿他当回事的女朋友,因为他没带她去过金钱豹。

显卡,钱。

那是横在小明心里的刺。

第一个月的工资,小明开了750块,买了一双300块的耐克鞋,一件凡客诚品的T恤。他终于能常常换洗衣服了。

第二个月,小明开了1500块,但他的手机坏了。除去必要开销,小明找家里要了500块,买了一台魅族手机。那天晚上他偷偷抹泪,恨自己没用。

第三个月,小明开了3000块,但女友过生日;第四个月,他开了4000块,补给女友一个2000块的包。

第十个月,他开了5000块,女友和他分手了。

小明揣着一万块钱,去了电脑城,配了一套新的电脑,连鼠标垫都是新的。显卡是GTX760。之前的电脑被他扔给了刚刚考上高中的表弟。

小明辞职在家一年,把所有3A大作全部下载下来,打通关。直到他的爸爸把他赶出去,告诉他不找到工作别回来。

小明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他本就不笨。

一晃五年过去,小明29岁,身材发福,当了个小领导,事业顺心,也有了贤惠的老婆。

年终的时候,大老板奖励小明,给他包了厚厚的红包。小明背着老婆在淘宝下了一个又一个订单。

东西陆续运到,是一堆电脑配件,老婆看不懂。只看着小明像八爪鱼一样,一面百度,一面在阿里旺旺上和按时间收费的装机咨询沟通,然后组装起了一个带好多灯的大机箱。

摁下电源,五颜六色的灯让老婆心烦意乱。

“樱桃MX的键盘,锐蝮蛇鼠标,重甲虫竞技版鼠标垫,4K显示器,32G内存条,双路1080ti,水冷系统!”小明叉着腰向老婆炫耀。

“瞧给你牛的,花了多少钱?”老婆翻白眼。

“5000,嘿嘿”小明谄笑。

老婆知道肯定远不止这个数,但没有点破,依旧翻着白眼:“你还有空摸电脑?”

“我辛辛苦苦花钱买的电脑凭什么还要玩?”小明理直气壮。

那天深夜,老婆已经睡下,卧室沉浸在黑暗中,只有电脑屏幕荧荧的白光映着小明的脸。小明靠在椅子上,看着点亮的电脑屏幕,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直到一盒烟抽完,他默默地关掉电源。

在那一刻,他终于感到心里的那根刺化掉了。那个苦涩的少年,贫穷的少年,那些追不到的班花,进不去的高级餐厅,玩不上的游戏,买不起的显卡,过往的青春年少里一切的青黄不接,一切的求之不得,统统是昨天了。

老子现在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

老子现在想用什么显卡就用什么显卡!

老子现在想开什么特效就开什么特效!

小明凶狠地想着,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他忽然感觉好轻松。

他终于能够坦然与自己的青春握手告别,与这个不停欺负他的世界握手言和。

转过身,大步向前走,眼前是漫漫中年路。

在他身后,那个永远热爱游戏的男孩,站在印着1080ti的路标下,开心地笑着,打着游戏,永远也不会老去。


想了想还是把图加上吧。前四张取自本文原文,最后一张是我六一买给自己的凄惨红2080~


FX5200



HD4650



GTX760



GTX1080Ti



RTX2080



写在最后:

本文转载自知乎用户 @MadMel 的回答:购买显卡的乐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个回答一度看哭我好几次……虽然显卡和游戏机不尽相同,但其作用很相似:都是游戏的硬件平台。特此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另外,据原作者要求,转载需要附上出处及作者。以上。




  

相关话题

  假如林黛玉像东北人一样豪爽泼辣,那么《红楼梦》会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讨厌贾宝玉? 
  如果金钏儿劝宝玉好好读书,还会被撵走吗? 
  哪个版本的薛宝钗最接近红楼梦原著? 
  《红楼梦》里王熙凤知道姑妈王夫人不是真心待她吗? 
  邢岫烟和贾迎春的性格是否相像,作者对她们的态度如何? 
  如何评价87版《红楼梦》? 
  《红楼梦》中林黛玉小气吗? 
  晴雯为什么是芙蓉花神? 
  如果把四大名著的故事连成一串,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什么方法改变大众思想是最有效的?
下一个讨论
你是否喜欢林黛玉?为什么?





© 2024-06-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