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培养材料领域人才的思路,是否可行,真诚求问? 第1页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有材料,甚至是化学专业的初学者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妄想用理论指导实践。

这个可以具体表现为许多形式,因每个人开始接触实际领域而异。

比如做有机的在刚刚上完第一节计算化学课程后都会十分兴奋,觉得反应可以设计了,即使设计不出来,也可以参考反应可以发生的概率去设计路线,然后计算化学上到一半,用高斯之类的软件算了一堆自己很颓废的数据后就彻底丧失兴趣。

再比如许多人在刚刚研究固体物理学或晶体学时,都会发一个宏大的愿望,那就是对科研的对象材料进行一次从微观到宏观的全分析,然后定点定向精准打击,解决问题,然后一个红外还没做完就颓了。

再比如许多做微生物的人要统计菌群的各种指标,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测量分析电镜照片,他们经常幻想有那么一个神奇的软件,像美图秀秀一样,把图片导入,就能一键生成所有数据,然后再把数据一键导入加强版的origin就能自动拟合分析出结论。

再比如一些学生刚毕业去企业最研发,最常见的就是进口化工产品的进口替代,许多萌新本科生和工厂老板都觉得存在那么一个分析仪器,把杜邦拜耳巴斯夫的材料一扔进去,机器就自动显示成分,妄想用做专利过期药的方法去做国外化工巨头的王牌产品。

我也经常遇到过一些一线技术员,想分析某种产品的成分,就测一个乱七八糟的红外,然后把谱图给我,说,您能帮忙看一下这具体是什么成分吗?如果是混合物的话,最好帮我分析一下比例。

即使在偏物理的半导体领域,也是充满着各种玄学和不确定因素,我非常同意@Fanghao Yang 的观点,工艺研发很大程度上靠试错。具体可见:


当年三星半导体的一些工艺上的突破也是靠挖来业内人士去解决那几个关键的窗户纸问题。

所以,一个科研新人有强烈的想把化学学科规范化,变成数学或理论物理那样的学科的想法很正常,但是这是每个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真把它当真了,就真的太naive了。




  

相关话题

  如果使地球上的一种天然元素在地壳中丰度增加到任意水平,选择哪一种元素可以使人类社会得到的收益最大? 
  如何成为一个凝聚态物理知识体系完整的毕业生? 
  一个人就能荡秋千越荡越高,是什么物理原理? 
  导线没有电阻,为什么缠绕成线圈就有电阻了呢? 
  east装置里现在是否能发生氘氚聚变反应? 
  如何评价束星北的一生? 
  为什么说 Quant 的工作内容和物理研究很相似?都有何相似之处? 
  苯环(⌬)六边形中的「碳碳双键」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改成正确的?而是将错就错? 
  我觉得元素周期表很乱,有没有人和我同感? 
  真空里有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小木虫微信号这篇读博安利文:《要不要读博?博士师兄给学弟学妹的一点建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英法103枚导弹被叙利亚击落71枚?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