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人在不经意间或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世界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ter-fi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回答,我想起了两个故事,刚好符合这个问题,让我好激动!文章应该比较长而且多图,我一定要写这篇文章。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在于那种历史的微妙的偶然性,像一个放在针尖上的平衡的玻璃瓶,或许就差那么一点点就会碎落掉在地上。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所以让后人看起来唏嘘不已和庆幸。


这两个故事:

1、其实第一个和问题有点相反,是人类史上最迷人的假设,一个人的心慈手软让世界变成人间地狱。

2、第二个故事则很符合题主的问题:上世纪中,一个长相平凡,毫无任何存在感,丢在人群中马上找不到的苦逼理工科的研究生,他的毕设设计研究,经过漫长的跋涉,不经意发现一个伟大的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对地球上99.99999%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他却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没有实际意义研究结论,由此得罪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然而他坚持对这个答案的追寻和对真理的坚持,在经过20年对世界上最有权势人的抗争,改变了我们生活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可以说这个东西的改变,间接拯救了地球上数以亿计的人!!!他由此成为一个自己学科在20世纪最伟大的人!!!但是他的低调不仅99.9999999%的人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更是据说在他本学科的教科书上,也几乎没有占到多大的篇幅,但是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而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不是超人,不会空手停火车,拯救世界也不一定是一瞬间的事情,他不经意的拯救世界花费了将近三十年,但是改变了数亿人的生命。

不知道我说的这两个故事概要,会不会有人猜到是谁呢?哈哈,我就喜欢这种卖关子的讲故事方法(被殴打)

第一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只是一个引子,因为很短很短,而且更像虚构稗史,不过作为故事还是挺好的,尤其是竟然被米国人纪录片视听语言拍出来,那种宿命感。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叫亨利-坦迪Henry Tandey(一说这名字估计很多人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故事了,恩,这个故事不算很小众,而且真实性至今历史学家未能考证,所以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小段子。)

亨利-坦迪是一个英国人,出生于1891年8月30日,英格兰一个叫雷明顿的小镇,父亲是退伍老兵,他理所当然也在1910年19岁时,入伍,加入英国陆军步兵团。

随后一战开始,1918年的法国马尔宽渡口战役,英军德军在壕沟里对炸,此时,一个闷骚人缘很不好的德军小兵躲在战壕里,这时被他上司命令去当传令兵,传令兵这种军种,在一战壕沟站时候死亡率很高。小兵刚跑出去没多久,英国人开始反攻,炮弹齐飞,德军撤退,这时候炮弹在小兵身边炸开,他晕厥了过去,浑身都是血与泥土,不过他还算幸运,昏厥醒后发现自己还活着,晃晃悠悠站起来,捡回一条命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没想到一瘸一拐刚走几步,他发现不远处一个英国士兵拿枪对准了他。对,这个士兵就是亨利-坦迪,他是大英帝国训练有素的士兵,准备开动扳机,


亨利不知道,他之前二十几年人生所有的一切做的一切,吃喝拉撒谈恋爱,都是命运为了这一刻将赋予他拯救世界的使命。很多人都相信平行宇宙学说,在平行宇宙中必定有一个自己会拯救一次人类,但是当真正这个时候来临的时候,大部分是不知道的这将拯救世界,大部分人以为拯救世界时会有一个红色按钮,上面明确写着【拯救人类】几个字,自己所要做的选择只是在纠结要不要按下去而已,亨利自然也不知道这个红色按钮早已握在他手中。

眼前这个德军士兵或许还在被炸晕的恍惚之中,手无寸铁的他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或许是这名士兵的呆萌让亨利起了恻隐之心:是啊,德军已经快要战败,眼前这是一个人手无寸铁的伤员,战争将要结束。他缓缓的放下了枪,年轻的德军士兵也没有任何表示,慢慢的转过身,一瘸一拐的离开。

亨利终究没有拯救世界,当然在亨利看来,在拯救世界这个事件选项节点前后的世界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并没有陨石撞击地球,下一秒火山爆发生灵涂炭,还是像日常一样,时间平凡的流逝,相反,拯救世界节点结束后,战争结束,又迎来了和平,人民将要幸福的生活在没有战争的美好时代!亨利战后也拿到了勋章,一切似乎变得更美好,人性的光芒在战斗中绽放,必将延续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然而自从亨利人生剧本的选项,他在这个选项选择“NO”以后,人类的命运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到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就像《三体》里写的,当人类放弃光速飞船这个选项,绝大部分人都坚定的认为迎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但是其实是走向毁灭。

看到这,估计大多数人都猜到了,这个呆萌的德军年轻士兵就是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当然有的历史观觉得,历史的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没有元首肯定有别人替代他,这里不做历史观的争论,只是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还是只是野史?据说希特勒当权后邀请英国首相张伯伦看过一张画,画是一个画家在战后画的,里面有亨利,希特勒为了德英友好指着画像里的亨利和张伯伦说这个故事,并让张伯伦替他向亨利问好,当然,由于战争,一战德军资料很多都毁于战火,这个故事的真假,只有元首知道了)


美国人在去年拍的三集迷你剧纪录片《The World War》里开场还原了这段剧情,截图如下。

PS,《The world war》是一个被人痛骂错误百出美国主旋律纪录片,但是他讲述故事的方式非常有趣,是通过时下流行的POV方式,把一战和二战连起来,讲述一战时罗斯福、希特勒、巴顿、墨索里尼、斯大林、丘吉尔等人还只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的选择和二战时他们命运的交汇的故事。例如把巴顿和麦克阿瑟的战场第一次见面这件小事,拍成蝙蝠侠和超人的会面风格,把斯大林和列宁的十月革命拍成小马哥古惑仔风云也是醉了哈哈哈,蛮有意思的。

呆萌的元首正在吃饭

元首被指派任务当一个传令兵,穿梭于战壕之间

不小心被炸晕了

元首挣扎着站了起来,却发现远处有个人影

英国士兵,我们的主人公:亨利-迪坦

深情的对视慢镜头

亨利慢慢的放下了枪



元首慢慢的转身离去

回到壕沟的元首惊魂未定

他开始修剪他的德意志大胡子

恶魔诞生(这个演员演的很好,元首美腻死了)


第一个故事只是个开胃小酒,因为更像一个YY,下面我们要讲第二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


本文截图来自2014年FOX和国家地理联合制作的3亿美金的纪录片巨作

《宇宙时空之旅》(COSMOS:A SPACETIME ODYSSEY)第七集,这部纪录片我的评价是:“这才是我心中的三体特效”,这部片子NB到什么地步吧,我前不久看IMDB,这部片子在电视剧分类排名高达9.4,当时排名第二名,超越第三名的《权力游戏》仅次于《绝命毒师》

20世纪40年代,刚结束二战,芝加哥大学的地质教授哈里森-布朗突发一个设想,觉得十分有趣,但是也仅仅停留在有趣上,这个问题并不能有足够的诱惑力去亲自探寻,花费他自己的宝贵研究时间,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抓了学校的一个研究生当小苦力,让他去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生名叫克莱尔-帕得森,爱荷华州一位邮递员的儿子,天性叛逆,学校表现一般,人长得也又土又挫,丢人群里也马上会看不见。

(动画里帕特森长的是这样)


当时哈里森布朗“哄骗”克莱尔-帕特森去做他这个项目时这么说:

“小帕,唉,你不介意我叫你小帕不。”


帕特森呆萌木讷的点点头。


“你结婚没有?”


“我结婚了,我妻子劳拉是一个化学家,我们曾经一起给曼哈顿计划打过工”

哈里森满意的笑了:“很好很好,小帕~嘿嘿,我知道你不是地质学家,很可能还分不清长石和花岗岩,但是我听说你使用质谱仪很在行?小帕?”


帕特森再次呆萌的点点头


“小帕,这些是锆石,比针尖还小,里面有很少量的铅,我希望你能测量出这些锆石里面铅同位素的丰度”


帕特森呆呆的看着老师,因为他不是这个专业的,不知道要不要接受做这个小作业。

哈里森一看他的迟疑,马上拿出他的招牌本领,胡萝卜蜜糖一样的口盾术,他一本正经语重心长的说:


“小帕!!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作业啊!”


帕特森看着老师,很好奇。

哈里森继续说:

“如果成功测量出在锆石中的的铅同位素丰度,你就能用相同方法测量陨石中的铅同位素丰度。”

哈里森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深邃的说:“

“你如果这个Thesis成功了,You Will Be Famous!!!”哈里森把Famous加了重音,因为你将会是测量出地球年龄的那个人!!!狂霸酷帅屌有木有!!!!小帕同学是不是把持不住很有兴趣!!!!”

(哈里森老师历史上肯定不是这么对帕特森说的,不过为了喜剧效果,读起来不累,先这么写了,大意差不多)


如何推测地球的年龄?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里有曰:“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用人类有限的几十年的生命去推算地球的年龄?多么可笑荒诞!!人类以为自己是谁!?这种宇宙尺度的对比让人类无比卑微渺小,但是人是一种伟大的生物,虽然人的生命是比瞬间还要短暂,但是人类的大脑可以借助成倍于自己的力量去了解亿兆于自己的这个世界,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和科学的永恒迷人的魅力,令人无数人朝闻道夕可死。最后人类的确找到了以有涯求无涯的方法:

20世纪有个伟大的发现,在几十年里,测量每种放射性元素转变成另一种元素所用的时间,物理学家发现每个不稳定元素的原子,衰变比率是恒定的,就是说无论周围的环境的改变,这个衰变比率都不会改变,用锤子砸,用油炸,甚至气化,原子钟依旧按照这个定律走的不紧不慢,哪怕你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从地球诞生到恐龙灭绝,原子时钟精准无比,客观到冷酷,所以要了解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年龄,没有比测量铀原子更好的方法了。

例如只要知道了岩石中铀衰变成铅的比率,就可以知道这块岩石存在了多久。石头里面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它们自然而然发生衰变从而变成其他元素,铀原子首先变成 (Db)原子,平均来说要耗费十几亿年时间, (Db)原子很不稳定,大概1个月左右会变成镤(Pa)原子,然后1小时候后又变成其他原子,大概经过10次的核转变,来到衰变链的最后一环,一个稳定的铅原子,铅将不再会发生变化。

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法,但是有个问题:你如何才能得到一块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存在的岩石?你走在路边撞到脚的那些的石头可不是地球诞生之初就形成的唉。应该说地球上基本不存在这些岩石了,要不被压碎了,或者被融化了,要不就重塑了,哪里去找和地球母亲同岁的石头呢?

有一个地方能找到,那就是天降礼物:陨石。


只要测量一块几乎和地球同龄的陨石样本里面的铅原子,就能得出地球的年龄了。

芝加哥大学的哈里森-布朗1947年首次提出了这个假设,于是就把这个小作业交给了帕特森。

帕特森这个淳朴天真的研究生被老师口盾后,虽然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是他觉得他挺有道理,好厉害!就羞涩的说:“那我试试看吧。”

然后哈里森开心的说了所有老师抓学生干活都会说的那句甜蜜的话:“哎哟,小帕,我相信以你的能力那不是小菜一碟?加油哈!爱你么么哒。”

这是一句很轻描淡写的客套话。但是就因为这句轻描淡写的话,帕特森同学打死都想不到的,这个小小的作业,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世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类的命运也将要发生巨大的改变。

哈里森老师如果知道接下来三十年后发生的事情,他一定会把“给我一句话,我将要撬动整个人类的历史!”作为他的座右铭。

当然这个小作业对帕特森的人生来说,第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是:这个小作业最后不得不成为了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然后坑害了他七年才找到答案完成这个课题,拿到他的博士学位。

为什么这个哈里森认为极其简单的小作业会耗费那么长时间?

是因为帕特森对锆石铅含量做等精度测量时候发现,相同微粒的铅含量的结果数值,每次都偏差很大。也就是说,帕特森每次测量,锆石里的铅数值都不一样,这可愁坏了帕特森,就像没有了一把标准的尺子,连一个恒定的参照物的数值都没有,如何去测量陨石和地球的年龄?!


帕特森穷尽脑汁,最后发现,影响实验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实验室或者空气里存在铅,影响了实验结果(那个时候可是没过滤设备的),更何况帕特森所在的实验楼是全学校最烂最年久失修的,锆石里只有几百万个铀原子,空气里的铅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值,在这种和空气和环境直接接触样本的情况下显然是没办法测量出正确的结果的。


帕特森随后变成了一个清洁工,拖地擦洗,反复打扫他破旧的实验室,尽量让他的实验室变得无铅,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偏差百倍。


帕特森想到了他必须用酸来煮容器和工具,并提纯化学原料,进一步降低实验室中的铅含量,这个过程像我们小时候用搭积木一样,一不小心触碰就倒下重来,譬如万一有个熊孩子或者二货学生打开他实验室的门,问厕所在哪里,那他经常几个月的清洁实验室心血毁于一旦。

无论帕特森如何清洗消毒,都没解决问题。

“易如反掌你妹啊!!!”帕特森心里奔跑着无数个草泥马问候哈里森。

帕特森想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实验室-超级洁净室,但你想他的实验室都如此破旧,哪有人会给他这个经费和机会呢。


这个机会直到他的坑货老师哈里森调任加州理工时候才得以实现,哈里森不知道是不是良心发现觉得坑帕特森坑的有点厉害了,于是邀请他一起去加州理工

帕特森这个“易如反掌”的课题的研究,已经过去了六年,这六年的岁月他没有能有机会调查到锆石中的铅数值,大部分的时间在坚持不懈寻找,并消灭了许多对仪器造成铅数值影响的源头。

帕特森在真理的大门外,像一个苦行僧,或者说更像是一个劳碌中日的清洁工,洗衣服、扫地、拖地板,把真理大门外的瓷砖清洁了了一圈又一圈,始终无法触碰到真理的大门,一个人六年的时光就在做这种看似没有意义的事情,重复着实验的第一步,第一步,还是第一步。在第七年,帕特森终于能完成它的心愿:在加州理工制造出第一个超级洁净室(实验的超洁净室无尘环境概念起源自他),他终于能有机会碰到真理大门的门把手了,他终于能有机会测量出锆石的铅含量,也终于能测出当时老师给他的陨石中铅的含量了,他也终于有机会去找到那个易如反掌”的真理的答案:找出地球的年龄。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带着加州理工超级洁净室里得到的数据,帕特森来到伊利诺伊州的阿拉贡国家实验室,轻轻的按下了真理的门把手,真理的的光芒从门缝中透出,帕特森瘦弱的身躯终于进入到了真理的大门,他即将以一个人类的肉身,用对宇宙来说转瞬即逝的光阴,探知到行星、宇宙、地球,和整个太阳系的秘密——地球的年龄。

帕特森郑重的穿戴防护服,按下了按钮“嘿,小家伙,我们要开始气化你(陨石)了”

质谱仪利用磁场将要样本中的元素分离,从而使各种元素可以被量化,这就是解开地球真实年龄之谜的最后一环。

(这段影片中动画和音乐处理的极其感人,当时我就QAQ)

边做着数据,帕特森边喃喃自语到:

“感谢所有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们”

“感谢地质学家们”

“感谢查尔斯-莱尔”

“感谢迈克尔-法拉第”

“JJ-汤姆森(发现电子)”

“欧内斯特-卢瑟福(核物理之父)”

帕特森眉毛一扬:

“也感谢哈里森-布朗(他的”坑货“老师,研究如何分开环和铀)”

帕特森飞快的做着计算

当他画下最后一根线时候,他轻轻的说:

“地球的年龄是45亿年”

我们成功了”

当知道地球年龄后,帕特森像个孩子一样奔向爱华达州母亲的家,他想把他七年获得的成果和他母亲分享——地球的真实年龄。当然,由于太过激动,心跳的如此的剧烈,被送到了医院进行抢救。


帕特森打开了真理的大门,这项发现为他带来什么奖励么?


你说诺贝尔奖?


当时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都没有兴趣投给新兴的交叉地质学领域,物理的评委不认为他的研究属于物理,化学的评委也不认为属于化学。45亿年这个数字,直到十几年后才放进地质教科书中,即便如此,,在过去30年中超过50本教科书中,只有4本在提到地球年龄这个数字时候提到帕特森这个名字,据说有的书还拼错了他的名字。他只是个贫穷的小讲师,更要命的是,为了全身心投入研究,无暇参与终身教授的职称申请,这却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后面的人生。

真理的价值从来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是任何东西能够奖励的,真理的价值可以说等于零,万物之始,通往终极,人类从来不拥有真理,只有少数人能窥探真理的一角。

但是真理还是恩赐给了帕特森一个东西作为天大天大的奖励,是什么奖励呢:


一个超级超级天大的麻烦,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这项耗费7年,看似对99.999999%的人来说完全没用的研究成果,妨碍了某些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当然帕特森更不知道,在他还是那个研究生,答应哈里森那个“易如反掌”的作业时候,已经手握那个红色的按钮,将要选择是否拯救人类。当然,对帕特森来说,他在无意识中拿到红色按钮的瞬间,早就毫不迟疑按下了那个“YES”,因为帕特森就是这样的人,一分钟一秒一瞬间都不用怀疑,帕特森就是这样的人。

帕特森发现的“地球的年龄”包含着什么样的秘密,以至于妨碍了某些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毕竟对你和我来说,地球的年龄有45亿年似乎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也不是有权势的人,我们是被有权势的人迷惑和遮蔽真相的普罗大众,所以有权势的人能统治无知的我们。

听起来好像是一个超级宏伟的科幻小说和阴谋论,似乎故事应该是:帕特森像逻辑那样,不小心揭示出了宇宙文明的终极奥秘,将要遭到地球和宇宙人致命追杀。

当然小说终归是小说,

“最有权势的人”是谁呢?

有的人会猜是不是宗教势力?

得知地球的年龄虽然的确让帕特森收到许多神创论者的抨击,不过现在20世纪毕竟不是布鲁诺的时代,何况帕特森那么没存在感,所以答案不是宗教。

在美国,最有权势的人不是政客和总统,而是那些财阀和巨头。

帕特森得罪的“最有权势的人”,就是美国的整个铅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巨头。

他们自然对地球的年龄有45亿年这种废话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让他们惶恐的是帕特森的研究过程以及所使用的研究工具——铅,帕特森知道了一个他不该知道的东西。

土星,Saturnus,这个单词在古罗马是农神、;萨图尔努斯,罗马最古老的神祇。农神之外还有一个含义:“GOD OF LEAD,铅神”。(有兴趣可以查炼金术与天文学相关的文章,很有趣)

古罗马人对铅有极为狂热的追捧,这种奇妙的金属萌萌哒,它制作的器皿,光亮闪烁,不像铜器那样产生令人讨厌的绿锈,贵族们爱喝的葡萄汁中若加上这种金属粉,可以除掉酸味,还可使酒醇香而甜,人们发现饮用用铅容器喝水,水有一种“迷人的甜味”(很好奇这个形容词……都忍不住想喝一口试试看……),铅还有止泻的效果,当然对爱美的人来说,这种金属粉制成的化妆品,可让贵族夫人们的皮肤更白……简直是神恩赐的最棒的东西!!

当我们现在阅读到这些文字,脑海里浮现出这几个字:古罗马人集体选择奔向脑残。脑残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确确实实,铅中毒带来的全身性致命神经毒害。

当然罗马人在铅上干的最脑残的一件事是:“水管”这个单词Plumb,来源自拉丁文的铅。罗马人居然脑残到了拿铅去造引以为豪的罗马地下管道!!!现在想想,如果放到现在,这是多么宏大壮观又富有深谋远虑的慢性集体杀人方法。

有许多文献专门研究罗马帝国的灭亡和铅中毒之间的重要关系,这里不再累述。

我们吐槽罗马人疯了!用铅做餐具和水管!其实更可怕的是,在帕特森所在的20世纪中叶,公众对铅的理解和古罗马人没啥两样,当然我这里说到是“公众”,铅对人体巨大的毒害的认识,人类早就已经开始了解,但是为什么明知铅有毒还要使用?是因为铅便宜、好用、延展性好、制造简单,而铅中毒是需要一个累积过程的,而能接触到这些计量的,往往是矿工和处理铅的工人,这些人的性命?WHO CARE?他们是社会最低贱的人,铅的好处我来享用,铅的危险让他们来承担!即便是现在,我们还是这样的“公众”,我们对皮革处理化学中毒的工人毫不在意,对吸入粉尘得了矽肺无药可医活活闷死的矿工选择视而不见,他们的性命毫不重要!

进入20世纪,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了,那就是广告业,含铅油漆厂商们雇佣刚萌芽的广告业者向消费者灌输铅对儿童是无害的。


当然这看起来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资本的逐利可以泯灭良心,科学家也不例外,后来成为美国化学会主席和拥有“地球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的生物个体”和“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这两个华丽丽闪瞎人头衔的氟利昂的发明者:托马斯-米基利,伙同通用汽车老板查尔斯-凯特灵,将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为噱头添加到汽油中。(发动机有爆震现象,93号和97号汽油的差别不在于纯度,而是辛烷值的差别,这个问题其他知乎答案有提到)


四乙基铅和普通的铅不同,它更具致命性,皮肤接触半杯就会致命,虽然现在公众对神经毒素爆发发狂而死的乙基公司工人毫不在意,但是为了利益,宣传的作用就体现了,这时候,不再是广告报纸和儿童画,他们动用了至今屡试不爽的方法:他们需要一个懂科学的权威,安抚民众,提升铅的形象。他们找到了一个合适人选,罗伯特-基欧博士,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科学权威来掩盖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威胁。

基欧博士说:“铅本身就存在自然环境中!当然,虽然对一线工人有影响,但是对公众绝对没任何影响!并且没有任何证据表示铅对公众的影响对不对!?这种程度铅就如同12月的雪一样的自然,不会污染环境!”

几十年来,没有人反驳过他们一句。

直到那个傻傻的克莱尔-帕特森开始研究,地球的年龄。

当时帕特森也和普通科学家一样,认为铅是自然普遍存在的,然而作为像他那样的科学家,比别人多走了一步,在对实验室铅干扰排除的过程中,他开始研究铅是如何传播的,依靠美国石油组织的科研拨款,他仔细研究了海水中深层和浅层中铅的含量(真是个巨大的讽刺)

帕特森又一次发现他的原始数据无法解释了:深海中铅只有少部分,但是在浅水和水面上,铅的含量高出几百倍,帕特森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浅层海水中这些铅是近年才出现的。那什么能给全球的海洋带来那么多的铅?

帕特森和他的坑货老师哈里森在偶然中谈起这个问题,帕特森提出了他的假设:哈里森,我了解这些铅是哪里来的,它来自含铅汽油。

哈里森听完沉默了许久,然后说:Well,小帕,这个有点麻烦了,因为我们所有的研究资金都是从他们(石油组织)那里来哒。

帕特森也沉默了,他明白自己即将做一个重要的选择,当然他毫无疑问做出了那个选择:他立即着手发表学术论文,对含铅汽油做出讨伐。

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呢?三天之后,当他回到家,发现家里早就有数个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的黑衣人在等着他。


“Dr帕特森,很高兴见到你,你的研究成果很惊人,你有什么需要我们的赞助么?”


“我……我想有机会去极地获取冰心,来研究远古时候的铅含量……”帕特森说

黑衣人眉头一皱,冷笑:“铅?你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是时候去研究别的元素了,实际上我们有能力去资助你无限制的去研究其他方面,是无限制的。”

“铅是一种神经毒素,当你们从工厂里运输出来的时候,等于在运送化学武器,你们觉得这些铅从排气管中排出后去了哪里呢?想想这会对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产生什么影响?你要把上百万吨的毒气排到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么!!就算我的研究不能使你们停产,以后还有科学家能够做到!”


帕特森的激动让这次威逼利诱不欢而散,看到这里,我原本以为石油巨头会选择暗杀方法来干这种硬骨头,不过看起来他们处理问题还是比较“文明”的,或者说是让帕特森比死更难受。如果他选择屈服,向石油业投降,他可以回到自己学热爱的学术领域,拥有无限的资金继续研究。

首先,来自石油行业的赞助一夜之间消失的无隐无踪,意味着帕特森所有研究被迫中断,更要命的是我之前说过,帕特森终其一生都专注于研究,无暇顾及申请终身教授,也就意味着他这个可怜的技术岗位人员,能被人随时踢走,卷铺盖走人,毁掉他作为科学家的一生,而加州理工的董事会里,就有好几个石油巨头,他们不断的施压给帕特森,并不断怂恿董事会让他滚蛋。

帕特森是那种越不让他去研究,他就越要去研究的科学家,这种固执,也造就了为什么他能七年时间,只为了寻找一个答案“地球的年龄”。为了调查铅,他的人生足迹遍布从格林兰到大西洋,他来到南极向下挖掘200公尺,找到冰心,通过对冰锥中几百万年前气泡中空气的研究,帕特森发现现在空气中铅含量是过去的几百倍

在对地球年龄的研究中,帕特森无意中发现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毒害污染的证据。而被工业巨头雇佣的科学家们,却对公众说“不用担心”。所有人都认为帕特森是一个骗子,帕特森耗尽数年,不断的把论文和成果投向杂志和寄给政府高官。

终于,在一名州议员的帮助下,政府于1966年主持了关于铅的听证会,为了干扰听证会,巨头们特地运作,把听证会选在了帕特森在南极洲的时间。但他出人意料的在第五天出席了。

听证会上,石油公司的律师不断咆哮:基欧博士是这个领域最权威的最有经验的,而他,帕特森,他什么都不是。他们一再强调和鄙夷帕特森只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小小的技术员,在圈子里没有任何实际的学术地位。

如果在电影中,剧情结尾,应该像是《永不妥协》那样,帕特森慷慨激昂,法官落锤,判决石油公司败诉,然后所有参与这场斗争的人相拥在一起。或者是想电影《辩护人》那样结尾,有一百多个律师和科学家站在帕特森的背后,随着点名起立,让人热泪盈眶。人们总喜欢看一个英雄依靠一己之力,对抗邪恶的巨头,拯救世界,然而在现实中,帕特森这样的普通人不会像超人那样双手一举,停止前进的火车,或者像亨利那样,只用扣动扳机,就能在一瞬间改变命运,拯救人类。帕特森所做的,却是紧紧拽着火车,用尽所有的力气,用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阻力,努力让火车停下来。这些阻力相比火车巨大的惯性和动力,显然微不足道,但是却在一点一滴中使火车慢了一些,然后再慢了一些,经过漫长的时间,这辆发疯的火车终于停了下来,但是帕特森和石油公司斗争了20年,在80年代,铅才被禁止在美国消费品中使用。

这位找出地球年龄的人,同时也造就20 世纪,最伟大的公众健康的胜利。


短短几年,美国人血液中的铅含量降低了75%,数百吨的毒气被禁止投放在我们日夜呼吸的空气中。我们现在实在无法想象,如果汽油和日用品没有无铅化,那对人类平均寿命有什么致命影响,可以说帕特森间接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几年后,帕特森死于哮喘,据说他因为哮喘需要长期使用激素,骨质已经完全疏松,身高也缩短了5英寸,后半生在病痛的折磨中,与石油巨头对抗。

如这一集的结尾,主持人说:

“现在,科学家又发出了其他环境的警告,既得利益集团依然雇佣他们自己的科学家继续混淆视听,但是到头来,大自然是不会被谎言屈服的。”

知名的地质学家甘特-福尔评价:“帕特森是一个圣人,他取得的成就应该是牛顿以下,伽利略以上”。然而直到如今,提到克莱尔-帕特森,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么一个伟大的英雄,他低调了一辈子,甚至据说在某期《自然》杂志上,名字被拼错,被当做了女人。

我很喜欢余华写的一句话:“为了不让真理的路上人满为患,命运让大多数人迷茫。

在帕特森开始他的人生之前,或许命运和真理曾经问过他这些个问题:


你将要为一个不经意的问题的答案耗费你的人生,这个答案对大多数人来说毫无意义,它除了给一瞬间的机会窥见真理,但却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名利,相反,你会得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和他们周旋到底,你将在贫困中度过你的一生,你的成果将要十几年后被确认,然而大部分人依旧视而不见,你的名字不会被人们咏唱,但是如果你穷尽一生坚持维护真理,命运会对人类肃然起敬,稍稍给予他们所有人生命延长的契机。

在四十多年又七个月以来的日日夜夜,帕特森他早已准备了答案:

最伟大的科学家


总是抛弃那舒适的生活


只为一丝照亮未来的光芒


去践行那看似不可能的道路


是什么使得他们前行


因为在科学的处女地


能发掘到人生的美和意义


于是他们甘心被它奴役


守护着人类的命运

——克莱尔-C-帕特森

1981年8月23日

(注:这句这么美帕特森诗句翻译者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黄琦,来源自外国化学家传记《实验室的普罗米修斯》)

看了那么多动画的帕特森,来张真人版的,其实和动画里做的挺像的是不是!瘦弱,孤傲,以后有人指着问这个人是谁?请你一定要回答:这是一个不经意拯救人类的英雄。


后记

最初看到这个问题,很想简短的写一条答案:

“两个故事:

1,一个英国士兵亨利-迪坛在一战没有扣动扳机放走了希特勒,使人类走向了毁灭。

2, 美国科学家克莱尔-帕特森,无意中研究七年终于发现了地球的年龄,但是又无意中用的铅测法不小心触碰了石油巨头的利益,他奋斗终身终于使得汽油无铅化,把铅赶出了地球,间接拯救了无数人的公众健康和生命。”

但是觉得这样太轻描淡写了,像这么写的话,帕特森这个人估计许多人看完这句话后,回过神又忘记他的名字,当我知道帕特森的故事后,每当走在路边,看到车流如梭,汽车的尾气有节奏的喷吐的,仿佛在说:前进、前进、前进!!没有人知道汽车尾气和地球年龄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居然有那么深的交集,甚至改变了世界。伟大的英应该被传唱:“我们人的力量多么渺小,人的力量又多么大,人这种生物,还是挺了不起的。”有的人觉得一个人拯救世界,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历史和时间是水流,人只是河流中游泳的人们,无论人们调转船头还是奋力拍打船头,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挣扎,并不改变历史的流向,没有希特勒,又有下一个科学怪人,没有帕特森,迟早有其他科学家出来让人类修正铅在工业中错误的应用。


这种观点很有道理,但是弗洛文奇有句话我非常喜欢:“每个种族都会遇到这个时刻:这个种族是备受奴役还是走向辉煌,只取决于该种族的某一个人。”


我还是相信,不断有人,真的在历史节点,偶然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拯救了世界。


————————————————————————————————————————

好多人问能否转载,我的回答是可以的,不过需要自行遵循最新的知乎协议知识产权部分第五条的要求是: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知乎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知乎上使用的账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知乎」,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鞠躬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没打算回答这个问题。但昨天我发采访稿,有读者用微博回复【

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拯救世界

】。我决定推荐一下这篇新闻《

30名中国军人 拯救一个国家——专访解放军援塞医疗队

》。说拯救了世界,的确有点过,但说句【努力拯救世界】绝对当得起。这事情发生不过几个月,采访结束的时候都快2015了,我们身边的例子应该更有冲击力吧。

具体内容见链接。我这里贴一些图文来介绍内容。看了下面的内容,你再决定是否要点上面的链接。(以及配套图集:

解放军援非医疗队一线工作生活图集


看见这个小伙子没?他是塞拉利昂最能干的卫生官员。十天后他就死了。因为脱防护服不规范,也因为他脱了防护服还没给手消毒,就用手抓痒。


怎么死呢?七窍流血(不是比喻),体液溢出。或者说,整个人自内而外的融化,你会不断吐出你的液化器官。强传染性加上强致死率,埃博拉的生化防御等级比艾滋病要高一级。患者身上的任何液体,如眼泪,血液,汗液,唾液都包含病毒。




以上均为医院实景。半夜三更,一群体内满是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在走廊里乱走,拒绝留在相互隔离的单间,甚至会踹门出来。有的倒卧在地板上,不走近根本不知道死活。你觉得这是什么景象?我觉得,可以来这里拍一版生化危机。

为什么会搞的这么严重呢?

100万人聚居的城市,没有下水道,雨季的洪水混杂着污水在街上横流,你能想象这样的城市吗?

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为中国援建才有几百公里的沥青公路。殖民地时代的铁路40年来未曾运营,最后一段铁路2006年被卖给了废品收购公司,你能想象这样的基础设施吗?


600多万人口,只有不到200个医生和6辆救护车,每年都会爆发疟疾和霍乱。最近一轮疫情已经杀死了一半医生,让两辆救护车报废……


这就是中国医疗队要去的塞拉利昂。


早在中国医疗队抵达之前,这个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已经解体。往往是一个埃博拉患者入院,全院的医生护士立刻一哄而散。结束了内战的军方接管了防疫工作指挥权,但军队连军医都没有,只会用步枪封锁疫情严重的居民区,和示威人群发生一轮又一轮的冲突。由于一半医生感染了埃博拉,剩下的医生已经丧胆;1000多名护士连抽血都不会,每天忙于罢工讨薪。外国援助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希望。


欧美援助的声势浩大,但往往也只有浩大的声势。一座帐篷医院要建几个月,开诊半年的医院只给几百人次看过病。刚下飞机的时候,西方医生高度自信,根本不把埃博拉当回事,在炎热的气候下对防护流程漫不经心。


一部分医生被感染后,外国医生才体会到当地同行的绝望心态,转而把埃博拉当成洪水猛兽,从盲目乐观一下子跳转到盲目保守,甚至禁止给严重脱水的患者输液。埃博拉因而落下了“不治之症”的名头。记者招待会上,恐怖气氛被这些医生散发出去,再被媒体添油加醋地向人们放送。在整个世界的电视观众看来,塞拉利昂已经无法改变跌向地狱的命运。


解放军医疗队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因为他们不仅仅带去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带去了严密的操作规程和铁一般的纪律。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对病人实行单间隔离,病房和接诊大厅拆掉了空调和电风扇。医生和护士每天在30摄氏度以上的湿热环境中穿上厚重防护服和面罩。护目镜。鞋套。工作结束时,再反复进行喷淋消毒,按照预定步骤,脱下11件防护用品,每次脱衣都要历经20分钟左右,但医生护士一丝不苟地遵守操作规程,每天至少三次进出病房,在满是病毒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中穿行,与尸体近距离接触。有时还要到院落里。大树下寻找不服管理的病人,逐个询问病情、测量体温、发放药品,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大大控制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


中塞友好医院除了30名解放军医疗队员外,还有近百名当地工作人员,他们与解放军医疗队员并肩战斗。为了消灭潜在感染隐患,医疗队员从“零”开始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防护培训。在两个月的工作时间,不仅中方医护人员安然无恙,塞方人员也无一感染,正如防控组长贾红军总结:30-1=0(中方只要有一名工作人员感染,都意味着工作是零分),0+0=100(中方、塞方工作人员零感染才是一百分)。解放军首批援塞医疗队最终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满分的工作答卷。也为控制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可行方案。


解放军首批医疗队的工作得到了塞拉利昂人民的赞许:“第二批还会像你们这么好吗?”


再随便贴几个摘录:


记者:听说有一次尸体在病房放了四天半?


李进:对,是由当地的收尸队扯皮造成的。那么热的天气,埃博拉尸体放四天多,那就是个“炸弹”。最后,经过我们再三协调,收尸队才拉走。


记者:当地的基础设施怎么样?


李进:很差,首都弗里敦这么大的城市,连个下水管道都没有,污水横流,明沟排水。网络和电话还算通畅。每天都会停电,供水要让当地人运送净水,我们自己买了三个大水罐存储水。当地物流效率也很低,我们从国内刚出发不久,从北京寄出的物品,到我们回国之前几小时才送到。


记者:塞拉利昂的贫穷落后能具体讲讲吗?


孙捷:我给你说个细节吧。我在首都弗里敦要买50双拖鞋,跑到一个很繁华的大市场,算是他们那里重要商业中心了,结果凑不够。我开始还想给女同志买点小尺码的女鞋,跑了十几个摊位,不论尺码才凑了45双。这些小摊连拖鞋都不敢多囤货,全指望卖了这些拖鞋再进货,小本经营到这份上,你说是有多穷。


说起落后,我去他们的电信部门,给30人每人办一张20美元的电话卡,结果窗口的营业员算不清我该给他多少美元。他回头叫同事一起算,5个人算了40分钟才达成一致意见。看来平时也没多少人买这么多电话卡。


当地人对疫情也没什么认识。我们国家闹“非典”的时候,大街小巷基本上很少有人活动,大家都自觉减少外出,而塞国民众还是照常生活,街上人流熙熙攘攘,看了都怕。


记者:之前也有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去援助,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埃博拉在中国出现,会有什么后果?


秦恩强:这里我可以自信的说,欧美在对付重大疫情方面不如我们有经验,我们国家有一整套对付严重的暴发传染病的机制,这一点他们也没法和我们比。塞拉利昂绝大多数人的物质条件比我们六七十年代还差,虽然有很多国家给予援助,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才导致疫情发展成这个结果。如果发生在我们国内,最多也就是点状发生和有限传播,疫情很快就能控制,也不会有很多人死亡。

之前的媒体宣传,有点把埃博拉给妖魔化了。媒体也喜欢听西方医生说这种话题,渲染恐怖气氛,结果直接影响了埃博拉的治疗。比如说,出于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不许给埃博拉病人输液的标准,可很多埃博拉病人有脱水,不给他们输液,许多人就这么死了,再变成新的传染源。


实际上呢,是他们自己不严格遵守防护规范,所以容易感染,于是制定了过于严厉的规则,在耽误病人的同时把自己也搭进去了。耽误的病人多,他们自己又继续恐慌,成了个恶性循环。这就是大家说起埃博拉就觉得是不治之症的原因。


记者:这么多的防护装备,穿在身上是不是很不方便?


李志伟:非常不方便。防护服不透风也不透水,那么热的天气,一戴上口罩和面屏就呼吸困难,稍微动一动气喘。在病房一个半小时已经是体力极限了。脱防护服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同事的脸已经变成紫色。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几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才能把防护服脱掉。


带着这么多东西,不要说干复杂的事情,就是拧一颗螺丝钉也费很大力气。有一次病人不服从管理,不愿被关在单间,把门踢坏了,我们去修门。呼出的水汽凝在面屏上,什么都看不见,又不能用手去擦,只能减慢呼吸让水汽自己慢慢干。越着急就越看不见,减慢呼吸又喘不过气来,只能强忍着。很多体力差一点的队员中间不得不出去休息一下,然后穿上防护服再进来。


记者:我们的治愈率怎么样?


秦恩强:数字你应该知道了,第一批工作期间送来274个疑似病人,其中145个确诊,死掉了86个,治愈3个。死掉的这86人,主要是送来的太晚了,大多数都没熬过送来之后的两三天。这些晚期病人有明显的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没机会救他们了。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多人都可以救过来,不要觉得染上埃博拉就是不治之症,我们有办法治疗。


记者:您和其他国家的医生交流过吗?


秦恩强:交流过。很多人在看过埃博拉传染过程之后过于自信,觉得埃博拉不过如此,结果就松懈了。不遵守严格的隔离流程,防护环节出了纰漏,欧美等国那几个医生的感染问题就是这种情况。


严格遵守防护规定,这绝对是个苦功夫。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的病房工作,出汗很多,起身时能感觉到汗水向下流的声音。脱了防护服,能从鞋套里倒出汗水来。那些西方医生往往耐不住这个苦功,当地医生也受他们影响。当地有个最能干的小伙子,是留观中心的协调人,我亲眼看到他用没消毒的手摸了摸脸,结果非常可怕,十天后他就去世了。


更多内容,去看原稿吧:

30名中国军人 拯救一个国家——观察者网专访解放军援塞医疗队

相关回答:

知青的生活中有什么少为人知或被刻意隐瞒的悲惨经历?-马前卒的回答 如何看待央视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所描述的成昆铁路铁道兵高死亡率的现象? - 马前卒的回答
苦难有什么价值? - 马前卒的回答

user avatar   evere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儿,跟我关系越近的人我讲得越漫不经心。一是怕他们操心,二是怕我习惯性的夸张,把三分钟的事儿说个半天,后来发现也没多大事儿,瞎耽误工夫。

但一个人出行时,且又抢到了安全门的位置,等空姐甜蜜蜜地跟我介绍完安全通道须知并再一次提醒我不要在自己座位前放任何箱包后,我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邻座必然是受害者。


“兄弟你知道吗?这玩意……”我指着那个很招摇的安全门把手跟他说,“我打开过。”

“哦(二声)……”对方很不屑且明显不感兴趣地回应了一句,抓紧从前排座位的裆里掏出来一本过期杂志摆弄,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我不依不饶,“我当时救了一个飞机上的人。”

“是吗?哪个航班?”对方明显更在乎于航空公司的安全性。

“印度的,飞尼泊尔的时候,轮子全着了。就马航飞机丢了的那一天。”


九个月后重新搜到这条新闻,第三段写的是如此的不痛不痒。“乘客随即通过逃生门被迅速疏散。”一种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刘知侠拯救苍生后被迫隐姓埋名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油然而生。

谁打开的逃生门,又是谁迅速疏散的乘客?

谁特么发明的被动语态!主语呢!


“你还是给讲讲吧。”邻座看着我不断地摩挲着那个透明塑料板,生怕我一想不开就真的把安全门又打开了。“比如说,当时为什么轮子会着火啊?”

我清清嗓子,“这可能会耽误你十分钟时间。这事儿,得从3月8号讲起,印度新德里。跟咱差两个半时区。”

“这是我跟印度玩的最后一天。之前那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从济南飞上海,上海飞吉隆坡,吉隆坡飞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没错,后两趟坐的就是亚航,期间在大马领土一共待了一个半小时,还非要卖弄性地给自己办了个过境签,一分钱不用花,在大马最多可以玩五天。”

“随后就是阿四的地盘,在斯里兰卡我顺时针绕了一大圈,除了当年猛虎组织占领的一块地盘,别的地方,起码兰卡的一二三四号城市都去过了,得到的结论就是这是这么多年旅行中去过的最乏味最不值得再来一趟的国家。”

“阿三的地界倒是好玩得紧,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印巴边境阿姆利则,干了那杯恒河水的瓦拉纳西,以及各种普尔所在的拉贾斯坦,每个城市都满满的亮点,价格低到爆,跟脑子有点小的阿三们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而且居然没拉肚子。”


“我觉得你还是讲讲重点,晒图的功夫咱飞机就快落地了。”邻座中肯地建议我。

“得来!”我又跟空姐要了杯水,润润嗓子继续说,“加德满都的机场,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前后都是悬崖的机场。怎么说呢,飞机落地,刹车稍微慢一点,可能就掉下去了。”


“这飞机起飞时啥事儿没有,毕竟在印度境内坐了无数次indigo(靛蓝色,我会把它当成雅思口语考试“我最喜欢的颜色”的话题),价格公道量又足,还是蓝瓶的。降落时,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落地也平稳,当我发现正在减速的时候,觉得这趟印度之旅终于画上圆满的波浪线了,所以我就直接把安全带解开了。当时脑子里立即浮现出本次印度游记的标题:我终于活着离开了印度。”


“飞机没停稳就解开安全带是不是很危险啊?不是说后来着火了吗?”

“其实很多人飞机坐久了,都是在飞机平稳降落后发泄似的弹开安全带,意思是可算到了地方了,你一会注意听,咱们落地后的安全扣解开的金属声会此起彼伏。当时我确实就这么打开了安全带,事后发现这救了我的命,或者说救了大家的命。虽然当时所有人都感觉飞机刹车刹得有点猛,但India, where amazing happens。本来就是人家的宣传标语,开挂的国度,大家见怪不怪,这不,飞机慢慢往停机坪鼓拥的时候,空姐也都跑了出来,站在机舱前面的下机口,然后笑眯眯地等大家准备好下机。几秒钟后,还很兴奋地喊起了口号,就像每天早上美发店和二手房中介一样。”

“喊什么?为什么喊?”

“知不道啊,就以为是当地习惯啊,当时巴黎飞罗马,飞机着地后机舱里还都鼓掌呢,还觉得挺绅士的。”


“那你们都不知道着火了?”

“确实不知道,我们还都傻乎乎地等着排队下机呢,直到空姐们张着手喊了三次“fire”,我们才意识到问题似乎严重了。”

“然后你就把安全门打开了?”

“没有,我听力差,我听到第四遍才听准那个词儿是着火了,前面的美国人,超强纠错,听了三遍就知道阿三们喊的那个词是fire了。”


“现在你总该讲你的题目了吧,你是如何打开那个十好几万的飞机安全门的?”

“我这么说你肯定不信,事实上,我都忘了我靠着安全门了。必须要说,欧美人,的确在这种事儿上反应快,有解决方案而且有解决能力。2012年有个片子,叫海啸奇迹,算是西班牙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讲当时印度洋海啸,整个普吉岛遭遇灭顶之灾的。你看那些欧美人,该动情就动情,但是该逃生的时候,还真是生猛。”

想想看这几年来趟遍中国南边的一个个国家,同伴手机被抢了,过来安慰的是素味平生的欧美人,同伴落水了,不脱衣服就去搭救的也是欧美人,背着大包挤公交,欧美人给你让座,哪怕在巴厘岛险些被猴子群攻击,也是欧美人提前帮你做出预警。

“当时坐在我前排的,是个荷兰的大姐,我跟她唯一的对话来自于她一脸的恐慌的尖叫,我可能这辈子学会的最标准的荷兰语就是Jezus Christus了。她还喊了三遍。”

“这词儿什么意思?”

“你看拼写就行,我们的学员基本上都能看懂。”我在空气中比划它的拼写,“然后她指着我旁边的门喊,THE EXIT!发音很标准,因为后面跟元音单词,the还发了重音。”


从空姐开始报警到荷兰大姐让我开逃生门,也就一两秒的时间,一次从尼泊尔回西藏的路上(wo cao 怎么又是尼泊尔),越野车转弯太急,直接翻了,我坐在副驾驶位置,没扎安全带,多亏没事就抓着那个扶手,居然没被甩出去,最后救了一车人,那一瞬间,也就是一两秒的时间。

“你会开安全门?”

“每次坐飞机都有那种小电影,告诉你怎么逃生啥的,谁也没往那处想。我常坐山东航空的飞机,上面的英语啊,有点捉急,我吧,总是好为人师一般地去挑错。久而久之,居然还能把步骤背下来了。特别是救生滑梯放下去之后,要双手平伸在前方那一段,记得特别熟。”

“那你肯定特别熟练了?”

“熟练个毛啊?!这种事儿谁那么倒霉总是碰上,犯着谁都是第一回啊。反正就是拨开那一个塑料片,把那个红色的拉手往下一拉……”

“就打开门了?”

“才不是,居然还有一层门!但都特别轻,我以为还得拿脚踹呢,那时候真是火烧眉毛了,兴许挺沉的,但我的肾上腺素告诉我它不沉。”

“然后你就跳下去了?”

“怎么可能!外面是飞机翅膀啊好不好!发动机还没停呢。”我是第一个跑出去的(废话),但跑出去之后就慌了,我压根不知道所谓的滑梯在哪里,我还傻乎乎往飞机翅膀最尖的地方,就是肯德基以前胜利鸡翼最脆的那个地方,跑。身上还挂着俩包,一个背包,一个相机包。不是那时候贪心,而是我本来下飞机效率就高,大家起身的功夫我就把我的俩包够下来背上了。

没成想滑梯其实是在胳肢窝的位置,眼看着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两个我身后的美国小哥已经顺着滑梯下去了。可惜着地都不好,两个人都摔倒了,可能是太急,都墩到了屁股。我是第三个下去的,那时候哪顾得上那么多啊还双手放胸前,就是小时候在大明湖北极阁那种直上直下那种滑梯,跐溜就下去了,居然没摔到,居然没摔到,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两遍。


从滑道上平稳落地之后,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跑,没错,就是狂跑,run,forest run 那种跑。

米帝大片那种刚跑到安全位置就爆炸了火光冲天振聋发聩一个飞机轮子带着火转啊转啊还给个特写,还配合着Cause baby you're a firework ,Come on, show themwhat you're worth,Make them go "oh, oh, oh" ,As you shoot acrossthe sky-y-y的即视感,驱使我不计目标只计结果地,背着小红书包,带着身后一群人高马大的西方人往机场中间的空地上跑,因为当过记者,所以比他们跑得还快。可是问来问去的问题,总是too simple……不对,串台了。


反正我们就在国际领区这么乱跑,真跑出去机场了,也算半个偷渡吧。放国内怎么也得当场击毙什么的,当时,管他呢!

总之一堆人都在一架架停好的飞机的轮子下穿行,很多警察跑过来拦住我们,还指着我们,嘴里面呜哩哇啦的,大概意思是,俗话怎么说来着:“光腚撵老虎,不要脸还不要命。”


这时候终于觉得跑得差不多了,中国人的本能告诉我,摊上大事儿了,得纪念一下。于是摸手机,趁警察没抓住我,赶紧往回跑。

跑到一半结果发现大事不妙,火基本上都灭了!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现在我是看热闹的啊,不嫌事儿大啊!

分秒必争吧!直接开视频吧,结果还没开就绝望了:人都撤离了,火也扑灭了(谁让我跑那么远!)最后拍到的一点景象,除了体现尼泊尔警方的临危不惧、消防的调度有方和海关的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给忙乱中丢失护照的乘客做紧急通道以外,那一瞬间,我,打开十几万的安全门,拯救百民与水火的,那种大智大勇大公无私大爱无疆bigger than bigger,全都没有记录下来。急死你世界纪录之最低调的在尼泊尔拯救了一飞机印度人的中国英雄。

多少年之后孩子问我是不是英雄,我说我不是,但我曾经跟他们一起战斗,这不逗逼中的战斗逼吗?


故事讲完了,邻座也翻完了他的杂志。

“excited!既然是印度航班,小语种就别想拿奥奖了,但讲到最后,你好歹来点歌舞吧,给大家伙也助个兴。”


全文完


user avatar   guan-feng-66-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zhu-yin-x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声明一下,三个故事都是10年前发生的,我现在是一个非常成熟有技能有文化见过世面的IT民工。。。lol

第一个,没文化的故事。

在美国读书的第一个学期,忘记什么课了,小组讨论,10多个美国人,我1个中国人。

不知道讨论到什么话题,我突然很想表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个概念,我就给大家说:

“英文太简单了,例如win这个字,就几笔,咱们汉语厉害太多倍啦!”(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字的笔画多就代表更有文化这个逻辑在脑子里lol)

大家非常感兴趣地看着我,我走上讲台,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Win”,然后开始写一个更大的“赢”。

……

赢字写到中间那个口的时候,我忘记这个字怎么写了。。。

太丢人了,忘记怎么下台的。。。

第二个,太自信的故事。

研究生二年级上商学院和建筑学院合开的绿色建筑课程,和一群同学讨论一个设计方案,方案涉及到一个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术。

在我们这个小组,我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几位大哥大姐都是MBA在读,工作好几年,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比我强太多,一个哈佛本科毕业的大姐是富二代,每次开会都会给全组买咖啡和点心,连请客的机会都不留给我,一个建筑学的大姐基本包揽了项目的所有建筑设计方案。。。

所以这个时候,我一下就兴奋了!美国人心算肯定不如我们中国人啊!哈哈哈哈,终于可以刷存在感了!

我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说,“不用拿计算器,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小case,我来心算。”

在我还想着我在很短时间心算出结果后大家瞠目结舌样子的时候,小组里一个美国帅哥笑了一笑,说,xxxxx,把心算结果说了出来,准确无误。

。。。依然忘记是怎么下台的了。。。

第三个,没见识的故事。

第一次实习发工资,付清了房租,留了伙食费,剩下240美元,我觉得应该给自己买一个礼物奖励自己一下。那时想买一个戒指。

然后我Google附近的戒指店,查到一家珠宝店,下班穿着西裤衬衣我就跑去了。

进了珠宝店,我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毕竟240美元是一大笔钱啊对我当时来说。我叫了一个年纪50多的服务员阿姨,说,我要买戒指,好的那种!阿姨一看我胖胖的样子,高兴得不行,叫了一个很高的黑人保镖一起,把我往店里面带,打开一个一个柜子、箱子,让我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戒指,我依稀记得有钻石的,宝石的,各种颜色,各种大小。这些戒指都没有标价,我当时也没有看到喜欢的,就没有问价格。

后来看了一圈,我想,还是不看了,一会回住处,隔壁中国超市4.75一盒的三菜一汤盒饭别卖完了,所以我给那个服务员阿姨礼貌地说,谢谢你们哈,戒指看了一圈,都不太喜欢,略显老气,我先走了。

服务员阿姨和保镖大哥把我送到店门口,我走到地铁站,坐车回住处买盒饭去了。

后来过了很多年,我带老婆重游曼哈顿的时候,特地绕开了这家曼哈顿中心的爱马仕店。。。

哈哈哈哈。




  

相关话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讨厌儒家思想? 
  世界所有人同时穿越到一万年前,多久能恢复现代文明? 
  《马关条约》的赔款数额如此巨大的原因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汉奸怎么处理的? 
  如何看待日本捐赠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而中国更惯用「武汉加油」? 
  苏联能否在没有严寒的条件下打赢纳粹德国? 
  为什么俄罗斯没有黑人 ? 
  历史上哪个民族可被称为「真正的战斗民族」?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前为什么没有谋士劝诫主人公? 
  为什么许多明粉认为黑明就是满遗? 

前一个讨论
中国君主立宪制为什么没有推行成功?为什么人们觉得清朝皇帝不能做君主立宪的合法代表?
下一个讨论
你见过的自制力最强的人是什么样的?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