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与F16相比,米格29是一款失败的战斗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hua-41-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MIG-29以及苏制战机相比于美军战机技术的逐渐落后


10月18日更新,补充一下截止1990年F-16和MIG-29数量:

首先:北约方面

  • 第一个是美国
  • 除了美国之外,冷战欧洲号称怪兽房。现在我们说老欧洲费拉,东亚武德充沛,但是冷战中欧洲才是武德充沛的区域,很多小国都全民皆兵的,连荷兰这种国家冷战都有超过200架F-16(这还不算空军其他飞机.......)

在冷战中,荷兰是有F-16组装生产线的,截止苏联解体,荷兰共服役F-16 213架,是除美国空军外全球最大的F-16买家——冷战中,号称武德充沛的以色列也才150架F-16,可见荷兰皇家空军的规模!!!

  • 荷兰空军如此武德充沛,比利时也毫不逊色!

苏联解体之前,比利时有160架F-16!甚至比以色列还要多!!!

  • 然后看看挪威和丹麦空军

截止苏联解体之前,挪威空军共74架F-16;

91年之前,丹麦共70架F-16。

  • 然后是北约侧翼的土耳其和希腊

除荷兰之外,土耳其是第二个具有F-16组装生产线的国家(韩国是第三个)。但是截止苏联解体,由于地处北约侧翼位置,优先度相对较低,土耳其F-16在冷战末期的装备速度不算快——土耳其的装备数量从90年代才开始加速,这里就不统计90年代情况了。

截止90年,土耳其共交付F-16 43架。

最后是希腊,90年之前,共交付F-16 40架。

截止1990年左右,整个北约共服役F-16 2213架。



我们接下来看看华约的MIG-29是什么规模:

  • 首先自然是苏联空军:

截止1990年底,苏联空军共服役MIG-29 700架,大概是美国空军F-16数量的43%;

  • 不过么,华约其他空军服役情况就完全不理想,接下来是大名鼎鼎的东德空军

截止苏联解体,东德空军共服役24架MIG-29(外贸的MIG-29除双座教练机MIG-29UB外全部为9.12型号),这已经是苏联盟友购买MIG-29数量最多的了.....................不说和荷兰、比利时比了,这连希腊都比不过啊........

  • 接下来是捷克斯洛伐克共服役MIG-29 20架
  • 保加利亚,89年共交付22架MIG-29
  • 波兰,共12架MIG-29
  • 罗马尼亚,订单下的太晚了,22架飞机94年才交付完,到91年苏联解体算12架吧。

整个华约算在一起,到91年初MIG-29也才790架。


截止90-91年,北约F-16是华约MIG-29的2.8倍左右!

为什么F-16比MIG-29多那么多?有人说:F-16生产的早。

问题是F-16是78年开始批量生产,MIG-29是81年左右,到90年,F-16生产年份也就比MIG-29多1/3左右,数量都接近3倍了。所以,造的年份早,生产时间长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恐怕不是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最主要原因就是MIG-29工时漫长,价格昂贵!!!

因为MIG-29本质上是PFI项目,也即“反F-15”项目的产物。大家都知道,Su-27也是来源于PFI项目。为什么一个项目有两款战斗机?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朝中有人苏联设计局和工厂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以后又处于政治平衡考虑,所谓竞标往往走个流程,实际上军队项目基本是见者有份,雨露均沾。哪怕竞标失败了也能强塞给空军。

既然是对抗F-15的“反F-15”项目,也就不奇怪MIG-29为什么那么强调爬升率和截击性能了——哪怕只能带2枚中距弹。

F-16 不同,其本身就来源于ACEVAL测试,测试证明海量便宜的F-5E挂着格斗弹狗斗也能抗衡F-15不落下风,这才有了F-16项目,本意就是又便宜又小,拿来世界大战中消耗的。所以这款飞机至少从一开始就是纯粹的狗斗机,多用途能力都是后来加的。所以,F-16截击能力其实很差,高空高速性能很不理想,最常用的战法就是中低空跨音速格斗。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购买F-16的往往是些北约二线国家,比如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而真正处于一线扛线的国家,比如英国、西德、意大利,在冷战中装备的都是F-4和F-104这种截击性能更强的战机。


所以,任务的不同这就导致了F-16可以做的非常便宜,工时又低。而MIG-29必须具备还不错的雷达火控(对于苏联电子技术来说,还不错)和2台中推(RD-33),从而具备一定的截击能力。其实MIG-29空重都快逼近F-15了,这就导致MIG-29价格和工时基本下不来,大概需要Su-27的70%到80%左右, 其实一点也不便宜。


其实,苏联人也发现了MIG-29太重太贵,和平时期运营成本降不下来,也不适合打消耗战。

那么,有没有苏联版F-16呢?

其实是有的,它就是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86年的“产品33”方案

“产品33”是单发RD-93中推,性能么,大家自行对比枭龙即可。

严格来说,这才是苏联版本的“高低搭配”中低的那一部分,苏联版本F-16。

问题是,首先,产品33只是图纸。而美国版另一款“外贸及世界大战战机”是真的试飞过的。

像F-20虎鲨,制造非常简单,连翼身融合体都没有,和枭龙一样单中推(F404)。而且,美国人的电子技术比苏联人强太多了。苏联的“产品33”就是类似于早期F-16A/B那样的纯狗斗机,不能打中距弹了,而F-20的APG67可是能制导AIM-120的。

真要打起来,“产品33”估计要被F-20吊打。


MIG-29被苏联拖累的电子技术

先说个结论吧:

MIG-29其实飞机本身性能还凑合,但是飞机本身的性能无力扭转苏联冷战末期电子技术越来越被北约碾压的大势。

我们可以发现,80年代初F-16A/B的座舱和83年服役的MIG-29 9.12的座舱区别是不大的,美军APG66技术上肯定是有优势的——比如:平板缝隙阵列天线比MIG-29的倒置卡塞格伦(苏联无法工业化开高精度波导);再比如APG66使用ADC/DAC进行模数/数模转换和数字滤波器,N019是模数混合结构匹配滤波器..........

不过实际打起来,差距可能也不算大。

这里借用一下 @上校狙击手 的图

因为APG66雷达口径太小,其探测距离很近,美军除了国土防空的少量F-16 ADF,也没有给F-16加装AIM-7麻雀导弹使用能力。

对比MIG-29的N019,虽然人家也性能拉胯,好歹人家能制导R-27R/T导弹进行中距BVR空战。

然后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的F-16C/D,人家换了APG68...............

你去看80年代MIG-29座舱的演进,对比美军F-16的狂飙突进,就有一种好像苏联处于时间静止结界之内的感jio。

F-16C/D不仅装备了先进的多的衍射式HUD平显(绿头苍蝇结构,需要工业化量产高性能衍射光栅,J-10B/C、J-16以及J-20装备类似系统),而且APG68的性能和N019也完全不在同一代上。

APG68雷达使用PSP可编程信号处理器和模块化低功率射频(MLPRF)技术。具有空对空(STT单目标跟踪、10目标TWS边搜索边探测、单脉冲提升集群目标分辨率)、空对地(固定目标跟踪、动目标指示与跟踪、目标冻结、地面测绘、多普勒锐化)、空对海(真实目标映射、动目标指示与跟踪、海上搜索)种种功能。
APG68雷达不仅可以为AIM-7M/P麻雀进行连续波照射,而且新的MIL STD-1760数据总线可以为AGM-65D热成像小牛和AIM-120阿姆拉姆主动中距空空导弹提供兼容支持。

等到88年底F-16C/D block40/42,连数字式电传(相比于早期F-16以及Su-27的模拟电传抗干扰性能强得多)和蓝盾夜视吊舱都出来了,可以夜间低空渗透轰炸。MIG-29.................


83年服役的MIG-29 9.12是基本型,只能机腹携带一个副油箱,冷战时期唯一的出口版本就是9.12型号;而86年开始服役的MIG-29 9.13则拉长了机身背部,在机背驼峰处安装了内置干扰机(类似于F-15A的ALQ-135)和150升燃油。由于这款干扰机技术的敏感性,其有可能会被北约破译针对,所以9.13版本MIG-29在冷战时期禁止出口,只装备苏联空军。9.13版本还小幅度优化了机载火控计算机,拥有更快的火控解算速度。MIG-29 9.13翼下两个挂点增加了副油箱挂载能力,使得MIG-29 9.13可以挂载最多3个副油箱,这使得MIG-29 9.13在执行转场任务时更有航程优势。

截止1991年苏联解体,已经完成国家测试的最先进MIG-29型号是MIG-29S 9.13S,该款型号是9.13的小改型号,火控系统升级后可以引导发射R-77主动空空导弹,于1991年9月完成国家测试,1992-1993年生产了16架。


被称为9.15工程的MIG-29M,是苏联末期试验中的MIG-29最先进型号。

其于1986年样机首飞,预计在90年代初开始量产。由于苏联解体,其没有服役。

MIG-29M填掉了标志性的上部进气道,换用格栅式主进气道挡板,这弱化了其土跑道起降能力。

另外,其最大的改变就是使用了类似于早期F-16和Su-27的模拟式电传+静不稳定设计,而MIG-29 9.12/9.13采用的是机械增稳控制系统,类似于F-15,是静中性布局。

MIG-29M 9.15的座舱采用折射式HUD平显+2台液晶MFD多功能显示器的组合,除衍射平显仍然无法工业化生产外,基本达到美国84年F-16C/D block25座舱水平。MIG-29M是第一款实现西方HOTAS手不离杆操纵(F-16/18等)的苏制战机(发射导弹仅需操纵杆即能发射,而老式MIG-29飞行员往往要化身八爪鱼按多个按钮。除了座舱视野比较差之外,缺乏HOTAS是西方飞行员试飞MIG-29后最为诟病的一点)。

MIG-29M的N010 Zhuk-M雷达基本就是苏联版APG68,具有平板缝隙阵列天线(到90年代苏联总算有实用化的平板缝隙阵了,不用再用倒卡神器了,哭了),总重比MIG-29的N019轻60%左右,具有同时锁定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的能力,并且具备对地模式以及地面测绘、目标冻结等功能,性能与1984年F-16C/D block25的早期APG68大致相当。

整体来说,83-86年的MIG-29 9.12/9.13电子技术大致相当于78-80年F-16A/B block1/5/10,而预计90年代初服役的MIG-29M 9.15大致相当于84年F-16C/D block25。


当然,这些东西都没啥用..............................

因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还在给MIG-29M debug的时候,美国试飞了三款战机:

作为ATF项目,F-22以4S能力闻名,4S能力为:

  1. 隐形
  2. 超机动
  3. 超音速巡航
  4. 超短距起降

其他F-22的性能,比如隐身、超巡以及机动性都被聊的很多了,我们这次来聊聊F-22最容易被忽略,在中欧战争中重要性可能也仅次于隐形的性能点——超短距起降。

为了避免只能利用后方永备机场起降以及防御对方的战术核打击,冷战铁幕双方都在研制脱离永备机场的起降技术。冷战早期的尝试是被称为ZEL零长弹射的技术。

美军的F-84G、F-100、F-104以及苏军的MIG-19都试验过零长弹射起飞能力,这种0跑道起飞是针对大规模核战争使用,飞行器挂着核弹不考虑使用寿命一锤子买卖。

随着美苏双方在60年代后期逐步达成互相之间的可靠核威慑(主要是苏联对美国,60年代中期以前只有美国对苏联有可靠核威慑能力)之后,大规模核战争打不起来了,美苏双方都在研究小规模战术核战争+常规战争使对方屈服的战法。ZEL零长弹射这种一锤子买卖就不再流行。

得益于二次大战野战机场快速转场的成功经验以及本国随处可见的半铺装/非铺装机场,苏联对于常规战争/小规模核战争下的野战起降研究最为热衷,走在了美国人的前面。

得益于精心设计的起落架以及低压轮胎和进气道设计,冷战时期的苏军战机有着非常强悍的半铺装/非铺装跑道起降能力,而MIG-29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F-16这一点就比较差劲了,由于前起落架强度不足,F-16如果发生事故冲出跑道,往往会折断前起落架。美军给出这种事故的F-16一个形象的绰号——草地飞镖。

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苏军主要的战役弹道导弹是飞毛腿以及飞毛腿的拉皮版本——“速度”(北约编号SS-12/22薄板),这些液体导弹需要很漫长的加注燃料时间(45分钟至1个小时以上),北约战机有相对充裕的疏散时间。

然而,1980年左右,苏军先进的OTR-23“奥卡”(北约编号SS-23蜘蛛)开始服役,其发射准备时间被大大缩短到5分钟以内,如此短的时间北约战机根本无法完成疏散。在严峻的形势下,美军也开始研究如何不依托永备机场进行飞机起降,以规避苏军先进的OTR-23战役弹道导弹威胁机场。

为了对下一代ATF战机重中之重的短距起降进行研究,美军于80年代后期开始试飞一款被称为F-15S/MTD的短距起降试验型战机。

由于OTR-23奥卡的核弹头精度不足,只适合范围打击软目标,无法有效破坏跑道,苏军将使用常规集束弹头的“奥卡”封锁美军机场跑道。冷战末期的美军下一代战机被要求在被集束弹头破坏严重甚至拦腰截断的跑道上起飞降落。

F-15S/MTD使用三翼面气动构型以及2D矩形喷管。其鸭翼来源于一架F-18的尾翼,起降阶段可以大幅度增升,配合尾部的2D喷管斜向下20度喷射提供斜向上力矩,并使用加装的发动机反推系统(类似于C-17运输机)快速降落。

F-15S/MTD可以以68km/h的速度起飞,降落跑道只需要500米(而常规F-15需要2300米跑道降落)。

F-15S/MTD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给下一代战机F-22提供短距起降技术测试。

得益于澎湃的推重比以及更优秀的气动设计,F-22的短距起降能力比F-15S/MTD还要强得多。

在重载情况下,F-22仅需480米就能从跑道上起飞并且完成垂直爬升空优挂载半油状态可以在250米左右拉起;无需F-15S/MTD上累赘死重的反推系统,F-22也可以在200米跑道上降落并刹停

对于MIG-29和Su-27这样的三代机来说,这样强悍的短距起降能力是匪夷所思的。

配合F-22超短距机场起降能力的是美军被称为“裸机场”的快速预置野战机场系统。

“裸机场”分不同等级级别,一个中队级HF“收获猎鹰”野战机场可以容纳1100人左右和一个F-22中队。全部机场预置组件(包括帐篷、安保系统、预置铝合金板等等)可以由15架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搭载,C-130可以在非铺装跑道起降,起降后迅速作业——推土机平整地形,铺设预置铝合金板件,帐篷搭设等等。一个HF机场72小时可以进行起降作业,更小型的HE机场更为迅捷。

像这样预置的铝合金跑道,只需要500米不到就能有效起降F-22;半油下甚至可以F-22两头对飞式起降。

在任意被苏军切断的跑道上,随意截取300米左右,都足以让F-22成功起降。苏军使用小规模核打击以及常规打击,无法有效封锁F-22。MIG-29的泥地起降能力虽强,比起F-22的超短距起降能力,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MIG-29M对上F-22:

  1. 隐形,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2. 超巡,F-22巡航速度快得多,高达1.72马赫以上,亚音速巡航的MIG-29M(巡航速度只有F-22 1/2左右)无法摆脱F-22追杀;
  3. 超机动,MIG-29M的机动性无法与F-22相提并论;
  4. 超短距起降,MIG-29M的泥地起降能力已经被削弱,根本无法与F-22恐怖的近似STOVL战机的起降能力相提并论。

MIG-29M只是与F-16C/D block25技术相当,在任何一点上,苏军冷战末期最先进的战机MIG-29M都完全无法与F-22抗衡。

我们可以看看在YF-22/23首飞的年代,苏联人在折腾啥贵物。

到苏联90年代初N010/N011这一代雷达,基本达到了美军APG63/68这一代雷达的水准,能工业化开高精度波导,生产高信噪比的平板缝隙阵列天线,并实现后台数字化信号处理(ADC/DAC+数字滤波器+PSP可编程信号处理计算机)。N011差不多就是苏联版本APG63(F-15A/B),只不过晚了15年以上。

Su-27M基本就是一架没有TVC矢量喷管的F-15S/MTD.............

苏联就指望这玩意去对抗YF-22和YF-23...............emmmmmmmmm......................

说到雷达,冷战末期苏联除了类似美国70年代技术的平板缝隙阵列天线机扫雷达N010/N011,还在折腾啥雷达呢?

由于强制馈电结构的被动相控阵PESA太过笨重昂贵,以苏联末代电子技术只能装在MIG-31这种巨型截击机上(N007“闪舞”),无法装在Su-27和MIG-29上,苏联人折腾出了这款贵物——N001VE Pero。装在冷战末期最新式的海基战斗机Su-33之上。

空间馈电没有强制馈电的馈电线结构,天线信号增益相对有限,信噪比做不高。但是优点么,就主要是便宜轻巧(相对强制馈电PESA来说),以苏联的渣电子技术也能做。算是苏联又一款使用渣电子技术投机取巧的产物。

俄国使用空间馈电结构的PESA还是不少的,由于渣电子技术,苏联/俄国是最喜欢使用空馈PESA的国家。据说俄国人目前已经把空馈PESA点到相当高的程度——当然全世界只有俄国人研制这东西,那肯定无论如何是世界第一了。

我们来看看冷战末期美国的成就。

在80年代末,美军服役了一款被称为“末代机扫”、“机扫之王”的先进机械扫描雷达——APG70,这款雷达主要装备后期型F-15C/D以及全部F-15E攻击鹰。

APG70不仅可靠性大幅度增加(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而且具备非常先进的高精度雷达成像能力(使用合成孔径/逆向合成孔径雷达波反复积分成像)。

APG70的HRM高清地图SAR合成孔径成像模式在37公里外分辨率达到2.6米左右,可以有效分辨单个车辆和坦克大小目标;在300公里外分辨率38米左右,可以分辨大型建筑以及苏军野战机场。

在1991年,这种小型化的机载SAR雷达不要说伊拉克了,哪怕苏联也是完全造不出来的呀——苏联人顶多能造出SAR卫星(如果要在Su-27大小的战机上实现远距离雷达SAR成像,苏联人.............................),伊拉克的装甲纵队在很远距离就被定位,在海湾战争被完全吊打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这还是美国80年代后期的技术,我们可以看看现代F-35的APG81高精度成像能力。

当然,机扫雷达在冷战末期已经不算是美军实验室最先进的技术了,一款革命性的雷达系统正在研制之中。

传统的机扫雷达乃至苏军MIG-31那种PESA相控阵,哪怕后端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其发射组件仍然需要采用速调管或者行波管,这是一种大功率真空管结构。美军的行波管技术非常先进,要领先苏联不少。但是APG70末代机扫因为使用了行波管功率组件,仍然不是全固态雷达。

传统使用行波管发射机的机扫和PESA被动相控阵雷达,哪怕使用单脉冲技术,能同时发送的波束仍然非常有限。多目标探测以及干扰能力都比较受限,也无法同时实现多种功能模式。

随着 MESFET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一种被称为MMIC微波功率芯片的新型芯片逐渐进入实用状态。

由2个乃至多个MMIC微波功率芯片可以封装成为一个T/R收发单元,这是这种新雷达的最小组成单元。一款雷达可以拥有上千甚至数千个T/R组件。

这种类似昆虫复眼结构的新型雷达被称为AESA主动相控阵雷达

美国的AESA雷达的研制比很多人想象中还要早的多。早在60年代,TI德州仪器就在美国空军莱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下,开始研究砷化镓功率组件的试验性AESA雷达。

全世界第一款使用半导体技术的机载试验型AESA雷达是德州仪器公司的MERA雷达,这款试验型号雷达于1965-1968年制造。

当然,早期的AESA雷达可靠性比较低,而且价格非常昂贵,相比于传统机扫雷达以及被动相控阵雷达优势不明显,无法实用化。但是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未来。

到80年代末期,随着西方芯片技术(MMIC功率芯片)的强势发展,AESA技术逐步开始向实用化进展。

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军费削减,美军铺开装备AESA雷达的过程大幅度减速。人类第一款实际服役的机载AESA雷达是2000年装在部分驻守阿拉斯加的F-15C/D中队上的APG63V2。

由于电子技术的落后,冷战苏联完全不知道如何制造昆虫复眼结构的新型AESA。得益于苏联解体后西方对俄先进技术的部分解禁,俄罗斯的MMIC功率芯片以及T/R组件的技术于2010年左右得到突破。

俄罗斯第一款实用化的AESA雷达是法佐隆为MIG-35研制的Zhuk-A,这款雷达有1100个T/R组件,在2020年开始服役。

美军冷战末期为隐形战机研制的AESA雷达使用新一代数字通讯技术,具备伪码扩频以及瞬发针状波束,极难被苏军雷达报警器定位位置。这种技术被称为LPI低可截获率隐形雷达技术

总体来说,就算不看俄制AESA雷达中大量存在的美国芯片,苏联/俄罗斯与美国在MMIC微波功率芯片以及AESA雷达上的技术差距也达到了20年以上。


说到苏联冷战末期对应F-22的MFI工程。

这玩意构型基本就是架大号EF2000台风,苏联人预计在这玩意上装备等离子隐形技术。

关于苏联的等离子隐形技术试验情况,我还真有些资料,我们看看这种技术有多么不堪。

在KH-80陨石(涡喷发动机,高空约3马赫极速)中,使用了等离子隐形技术。该技术在试验中严重干扰了导弹的TERCOM地形匹配系统的无线电高度计,使得导弹的试射几乎没有成功过。

除了会对雷达系统产生严重自干扰之外,进气道上的高压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挡住进气道的雷达反射源)会对涡轮发动机造成异常启动等严重故障。

总体来说,等离子体隐形往往只能挡住战机的部分重要区域——比如进气道,而无法对整机进行隐形,顶多只能让战机的RCS下降一个数量级左右,大概降低到EF2000台风和F-18E/F超级大黄蜂的量级,对整机隐形效果非常一般。而且会对飞机电子系统产生严重全频段干扰,对于发动机也会产生异常点火。是一种弊远大于利的技术。

总体来说,经过对KH-80“陨石”的研究,等离子隐形是一种非常没有前途的技术。苏联不好好钻研芯片和计算机电磁波光追算法,想着搞点坑爹过时的东西(比如米格1.44工程)加上苏联式的简单粗暴小聪明(比如高压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就能对抗YF-22/23的思路最终在现代电子技术面前遭受了可耻的失败。

如果说,在70-80年代,苏联靠着PFI工程(83年进入部队的MIG-29和85年底进入部队的Su-27)还能勉强对抗美国空军8-10年前服役的先进战机(F-15/16);那80年代末的MFI工程(用于对抗美国空军的ATF下一代战机)简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技术灾难。MFI工程的两款战机——米格1.44工程和苏霍伊S-37工程不仅比F-22要晚上8-10年左右,而且本质上只是三代半飞机,只能对抗台风、阵风等战机,完全不足以对抗F-22。

苏联人在50年代MIG-15/17/19的年代相比于美军F-86/100并不落后,但是到60年代F-4的年代苏联技术已经被拉大(苏制与F-4同时代战机为MIG-21),但是越战证明,由于早期电子技术落后,无法远距离敌我识别,MIG-21完全可以与F-4进行对抗。

到70年代F-15/16这一代,苏联同时代的MIG-23性能大致与10年前的F-4相当,并没有办法与F-15抗衡。但是8-10年后服役的MIG-29和Su-27就足以和F-15抗衡,直到80年代中期左右,双方航空技术总体差距还维持在8-10年左右。

差距在80年代后期被疯狂拉开,苏联预计于90年代后期首飞,比F-22晚8-10年的下一代战机完全无法与F-22相提并论。随着80年代后期美军芯片和计算机电磁波光追算法的狂飙突进,美苏相关航空技术差距被急剧拉大到20年以上。


冷战末期BVR技术的进步和远距离敌我识别技术的引入

技术上的优劣终究还是要放在实战中检验。劣势装备使用合理战术并不见得完全无法对抗先进武器。

比如1943年著名的库尔斯克反击战,德军装备了虎式、豹式和费迪南坦克歼击车,而苏军还是大批量的T-34/76(T-34/85要到44年才服役)以及KV-1(IS2 mod1943要到43年下半年,IS2 mod1944更晚)等老式战车。但是最终苏联靠着合理的大纵深防御战术迟滞住了德军的进攻,并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如果觉得库尔斯克太早,我们也可以看看越南。在越战中,由于技术上做不到远距离敌我识别,F-4被迫卷入了和MIG-17/19/21的近距离格斗作战中,这种笨重的海军截击机出身的战机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越战的实战证明了,由于早期真空管时代的电子技术根本不靠谱,如果不打大规模核战争,缺乏先进电子设备,依赖地面引导的苏制战机,输出截击小编队进行切片防御空战完全可以与先进的美制重型战机对抗。

事实上,如果不使用核轰炸,不仅美制F-4对上便宜轻小的苏制战机交换比不好看,苏制的MIG-23同样不堪。

米格-23 是作为截击机设计的,不大强调格斗性能,大迎角下飞行稳定性的问题进一步限制了米格-23 的空战性能。在初期利佩茨克空军试训中心的对抗演习中,米格-23 对米格-21 输得一败涂地。用北越从南越缴获的 F-5 对抗更加不妙,利佩茨克的头牌杀手康道洛夫使尽浑身解数,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使用后掠角的最优设定,也无法取胜。机动性的问题一直到米格-23MLD 才根本解决。
以下是苏联利佩茨克基地首席试飞员康道洛夫原话:
1976年,我们从北越盟友中获得了来自南越空军的F-5E战斗机,并把它进行测试以了解美制战斗机的性能。
毫无疑问,测试结果非常令人悲观。
我们开始使用MIG-21Bis来对抗F-5E,这款飞机在当时尚属先进,也是MIG-21家族中当时最为先进的机型。测试结果很悲观,虽然MIG-21Bis推力更足,爬升也尚可,但是一进入格斗盘旋状态,在1分钟内MIG-21Bis就会被甩脱然后被咬6点钟方向,无一例外。
发生了什么情况?原来MIG-21采用三角翼,阻力过大,一进入盘旋便会迅速失去能量,推力的优势并不足以弥补MIG-21失去的能量。
米高扬的厂方代表面子挂不住了,建议:试一试MIG-23M吧。我们改用MIG-23M来对抗F-5E,这是当年苏联最先进的机型,也是当年最先进的MIG-23现役机型。虽然MIG-23和F-5的设计任务和指标完全不同,好像没有多少可比性。但是MIG-23M的飞行对抗和MIG-21Bis并没有本质区别。或许唯一的区别——MIG-23M对比MIG-21Bis可以多撑个4-5分钟。
我作为一个有着很长时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在MIG-23M的飞行中使尽浑身解数,冒着失速的风险飞高于飞行手册规定的攻角,并且手动操控机翼后掠角度最优化,但一切都是徒劳。对手驾驶的F-5E每次都能缓慢但成功地咬住MIG-23M的6点钟方向。
测试停止了,关于下一代战机的所有争论都停止了,飞行研究所所长和试飞员紧急撰写测试报告,并送抵莫斯科,所有测试信息被用于代号CRI-30的下一代战机需求方案。
所有关于MIG-21Bis和MIG-23M的公开测试信息后来都被隐藏起来,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也不奇怪,因为F-5E的测试本来用途就是找出美军战机的性能特点,以方便研制下一代战机。

哪怕是70年代的MIG-23M/ML,配合合理的战术也并不见得完全无法和F-15进行对抗。

从东欧和古巴叛逃飞行员口中,美军得知了70年代至80年代初使用MIG-23的苏联空军使用一种非常有趣的防御战术对抗F-15。

F-15一般使用被称为“鹰墙”的战术,一般由十余个双机编队拉毯式扫过战区上空,一个F-15双机编队分为主攻击手和僚机,主攻击手攻击,僚机掩护,一次性使用麻雀导弹照射攻击1个目标。在打完中距弹后,双机编队会后撤,下一波双机编队顶上。

东欧和古巴的MIG-23飞行员使用2-3个双机编队精妙配合,短时间饱和鹰墙双机编队的防御战术,涡喷动力的MIG-23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速性能,带弹后仍然可以以2马赫以上狂飙。由于美军F-15在探测距离和攻击距离上的绝对优势,苏军和华约空军会尽可能高速逼近,压缩美军的攻击时间,一个双机编队用于吸引F-15开火,而另一支双机编队则伺机高速掠袭。

由于F-15的AIM-7F麻雀导弹需要持续半主动照射,一次性只能锁定攻击一个目标,这种战法用于饱和F-15双机编队比较有效。

由于冷战末期以前,一般的空优战机完全不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只能一次性攻击一个目标,因此这种多个双机编队饱和攻击一支F-15双机编队撕开漏洞的战法是比较有效的。面对MIG-23的精妙配合,70-80年代后期以前的F-15也只能在E-3引导下进行防御机动,放弃进攻。

在1987年以后,一种新型的麻雀——AIM-7P开始进入美军。80年代末的AIM-7P blockⅡ装备了一个侧后天线阵,用于接收战机的数据修正。

AIM-7P blockⅡ类似于苏联的R-27R/ER,中段可以进行数据修正,此时战机可以随意机动,而到末端连续波照射器才开始介入。使用分时照射技术,装备AIM-7P blockⅡ的F-15可以在BVR空战中一次性攻击多个目标,这也就宣告了苏军使用MIG-23饱和鹰墙一点的战术宣告破产。

1991年,F-15开始装备主动空空弹AIM-120A,进一步强化了多目标攻击能力。


关于空军战场的敌我识别,一直是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

传统的IFF应答机对密钥的方式一般只能作为敌我识别参考。

因为,首先,前线空战并不会所有飞机都装统一的IFF敌我识别装置。因为如果真这样做,如果敌军获得了你一架战机,马上就可以进行破解。当年苏联防空军的IFF系统就因为别连科驾驶MIG-25P叛逃日本而全部报废;

二来,IFF装置并不是100%有效,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失效。尤其是早期那些使用真空管(电子管)技术的IFF和雷达,很容易因为气候潮湿,电子元件受潮而失效;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大规模战场上包含着各个军种,各个盟国的战机。比如中欧战场上,北约和华约诸多盟国的战机就交错混杂。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技术保密原因,卖给盟友的战机必然会换掉IFF敌我识别系统,从而避免最关键的密钥外泄。这样在实战中,因为IFF系统并不统一,与盟友作战,进行空中敌我识别就非常非常困难,尤其是组织进攻性空中战役的情况下。

60年代越战中,美国空军和海军强制性要求所有空战都必须近距离目视识别后才能展开,这实际上逼迫F-4放弃BVR能力,只能与MIG-17/19/21进行目视格斗。

1972年后卫空中战役中,装备了APX-80“战斗树”系统的F-4D可以通过远距离定位北越MIG-21的IFF天线的特殊尖峰波形来确定敌我,从而进行超视距BVR空战。由于使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电子技术的APX-80“战斗树”非常庞大,其只能安装在少量没有头部机炮的F-4D的大型雷达天线罩内,而与F-4E的小型雷达罩(头部需要安装机炮)并不兼容。

这种通过系统漏洞来区分敌我的方式在70年代中期被苏联获知,苏联很快修改了IFF天线发出的波形,从而在后期型MIG-21以及新一代战机MIG-23上堵上了这个系统漏洞,空战重新回到了目视识别状态。

由于遇到了和越战类似的困难——攻势作战无法远距离敌我识别,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以前的美军F-15飞行员往往不得不“土法炼钢”,安装从狙击步枪拆下来的狙击镜,远距离目视识别战机。这种东西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概可以在十几公里外识别敌战机。这就意味着70-80年代早期攻势空战F-15要逼近到敌方十几公里才能开火,完全失去了对MIG-23的雷达和导弹探测/发射包线优势。

相比于空军F-15绑上狙击镜的“土法炼钢”,海军的F-14要强点。

由于早期的红外IRST线列阵探测系统被证明工作距离过短,也无法成像探测识别敌机,后期型F-14用AAX-1 TCS电视探测系统换下了IRST。这种电视系统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远距离放大探测的战机,可以在16公里外分辨F-5E大小的小型战机,大概20-30公里以上分辨MIG-23大小战机。但是其是类似老式电视机的阴极成像管成像,只能白天良好天气下进行敌我识别。

总体来说,Su-27和MIG-29的OEPS-27/29是属于第二代线列阵IRST,类似于70年代早期F-14A的AN/ALR-23线列阵IRST。其只能作为雷达探测能力的补充,没有成像探测能力,也无法用于远距离敌我识别。


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出现了巨大的技术突破。

随着芯片和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在1985年之后,美国空军的F-15的APG63开始集成一种被称为NCTR“非合作敌我识别”的全新技术。

NTCR的技术原理是“微运动动力学”和“微多普勒”机制。

其通过PSP数字式可编程雷达,使用ISAR逆向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对对方战机正面风扇和后部涡轮叶片反复积分,从而探测发动机的叶片构型、角度和二维数字图像,与战机数据库中储存的米格/苏霍伊战机叶片频谱进行比对,以确定对方战机是否是米格/苏霍伊型号战机。

说人话就是——这种神奇的技术可以用雷达波数发动机叶片,判断这玩意是欧美战机还是苏联战机。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靠着NCTR技术,F-15能在20-30公里以上射程对伊拉克大杀特杀。不要说伊拉克了,哪怕是苏联也完全没有相关技术,苏联的电子专家们对F-15如何超远距离敌我识别完全一脸懵逼。

NCTR仍然有一些缺点,其只能对敌机迎头和尾追一定角度内进行探测——也就是一定要雷达波照到发动机风扇和涡轮。如果敌机是相对APG63雷达侧向飞行,NCTR就无法实现敌我识别。

俄罗斯第一款装备NCTR技术的雷达是卖给印度小白鼠的伊尔库茨克Su-30MKI的雪豹PESA被动相控阵雷达。由于缺乏先进的芯片和微多普勒算法技术,苏联在NCTR上要落后美国15-20年以上。

除了NCTR之外,另两种可以有效超视距敌我识别的方式是数据链以及高分辨率热成像仪。

首先说说数据链。

如果战机都在一个局域网内,那只要网络是加密的,没有被90年代以来的现代网络攻击技术(黑客技术)攻破,彼此之间的敌我识别就不是问题。

80年代中期以前的数据链技术比较不成熟,往往都是地空单向数据链,而且容纳的飞机数量较少,少量空空数据链性能更差。比如MIG-31的APD-518以及F-14的Link-4C都只能容纳四架同型号战机进行低速数据交互。

80年代后期服役的苏军A-50预警机可以实现语音指挥12架战机,数据链指挥30架战机。

对于苏联的电子技术来说,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数据存在的问题。

首先,30架战机并不是一个很多的数字,一次类似越战“滚雷行动”或者“后卫行动”的攻势空中战役往往一个攻击波就需要30架以上的战机,这意味着指挥协调越战级别的美军空中战役也已经达到了A-50的极限。

第二个缺点更为关键。A-50的数据链系统是一个中心化数据链,这意味着只要使用远程截击导弹瘫痪中央数据终端(A-50),就可以轻易瘫痪整个数据链网络。


由于80年代后期西方数字加密跳频通讯和军用2G网络以及TDMA时分多址技术的成熟,美军8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一种革命性的数据链技术,被称为三军通用16号数据链系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Link-16

Link-16使用TDMA时分复用技术,可以在一个地区同一频段中使用数十个局域子网,整套系统可以容纳上千甚至更多的战机、战舰以及战车。

而且,Link-16是一套“去中心化”系统,整个网络没有关键节点,每个基站都可以用来双向中继信号。没有办法通过瘫痪关键节点瘫痪Link-16,只能选择将其干扰或者将所有战机、战舰以及战车全部摧毁才能瘫痪。

Link-16使用数字化跳频技术以及数字加密技术,极难破译。如果对其干扰,其每秒可以跳频超过3.8万次,如此高的跳频频率使得对其进行瞄准干扰极其困难,只能使用效率低得多的宽频阻塞干扰模式(平摊到每个通讯信道的干扰功率要低得多的多,效率非常差)。

Link-16的传输速率也非常快,其的传输速率最高达到115.2Kb/s,接近2010年左右3G网络的通讯速率,这在80年代后期简直是逆天的。其比同时代苏军最先进的数据链容量要大上百倍,传输速率要快几十倍。

我军的Link-16被称为JIDS三军通用数据链,大概在2012年之后服役。截止2021年,俄罗斯军队仍然没有装备类似16号数据链这样的高速加密大容量三军通用数据链,美苏/美俄的相关技术差距达到了惊人的30-35年以上!!!

80年代后期服役的Link-16早期基站被称为JTIDS,这种基站比较庞大,只能装在E-3和F-15等大型战机以及海军战舰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等大型系统上。使用这种基站的E-3预警机和F-15战斗机以及北约狂风战斗机参加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

早期的JTIDS基站非常庞大和价格昂贵,只能装在F-15重型空优战机之中,而无法被集成在F-16上。随着90年代电子技术的继续进步以及MMIC微波功率芯片技术的成熟,一种小型化的Link-16基站——MIDS开始服役。

由于MIDS非常便宜和轻小,Link-16在90年代迅速普及,几乎所有的空军战机和海军战机,甚至地面部队乃至空中管制员都装备MIDS数据链终端,可以接入Link-16协同通讯。

北约的台风和阵风战机也全面铺开装备MIDS终端。


虽然整个北约的Link-16在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已经比较普及,但是战场上总归会出现些不在军用局域网之内的飞机——比如民航机和私人飞机,击落他们会造成巨大的麻烦。换句话说,三军通用数据链组建的局域网只能识别你是否是友军,而无法判断你是否是敌军。所以这仍然需要依赖目视识别。高精度的热成像仪吊舱也同样可以用于超视距全天候敌我识别。

一款比较早的扫描焦平面FPA成像阵是美国海军F-14D上的AAS-42。该款系统装在白光TCS电视敌我识别系统的右边,于1990年开始服役。采用1×256液氮冷却锑化铟扫描凝视成像。

AAS-42系统可以在夜间对战机大小目标20公里以上超视距敌我识别,供AIM-7M/P超视距射击。

除F-14D的AAS-42之外,另一款冷战末期美军的热成像吊舱是被称为“蓝盾”系统的AAQ-13/14。“蓝盾”由AAQ-13导航吊舱AAQ-14目标指示吊舱组成,两种吊舱都具有高精度热成像仪,可以全天候远距离敌我识别。这两款吊舱于87年开始服役,参加了91年海湾战争。

1988年底引入美国空军的F-16C/D block40/42“夜隼”兼容“蓝盾”吊舱,同样兼容“蓝盾”的还有80年代后期服役的F-15E攻击鹰。

AAS-42和“蓝盾”是冷战末期技术的热成像仪吊舱,随着电子技术持续进步,美军便能生产更高分辨率的热成像仪吊舱。

在2002年服役的AAQ-28 Litening II吊舱上,焦平面热成像仪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640×512级别,而2008年的Litening G4吊舱上,已经能实现1024×1024分辨率。

以AAQ-28/33为代表的新一代白光CCD/热成像仪吊舱能够在60公里以上全天候对敌机轮廓进行确认和敌我识别。

为了不大幅度影响隐身性能,隐形战机一般不挂载吊舱,采用集成式光电/热成像组件结构。F-35的EOTS可以在70公里以上对敌机轮廓进行敌我识别。

俄罗斯第一款具备热成像系统的IRST系统为Su-35S上的OLS-35,2010年左右服役。

2010年左右服役的OLS-35是类似于美军80年代末AAS-42和“蓝盾”的扫描FPA焦平面成像阵,对战机大小目标的成像识别距离只有二十几公里。而2016年的OLS-UEM则是一款外贸产品,使用了更先进的西方热像仪FPA芯片,分辨率达到320x256级别,达到美军90年代后期水平。

而2016年以后,美军已经开始列装第三代双波段量子肼热像仪

总体来说,如果不引进西方技术,苏联/俄罗斯的热成像仪技术相比于美国要落后20年以上。


MIG-29的近距离格斗以及实战战术优劣

这里我们将从两种不同的空战模式展开:

  1. 切片防御
  2. 攻势制空

首先谈谈切片防御,众所周知,由于防御战对于敌我识别要求不高,所以截止苏联解体,苏联既造不出NCTR雷达(俄国第一款NCTR雷达是21世纪的Su-30MKI的N011M雪豹,第一种大规模装备NCTR能力的自用战机是Su-35S和Su-30SM),也没有类似Link-16这种三军通用数据链(俄国现在也没有16号数据链这种三军通用数据链),也造不出高分辨率机载热成像仪吊舱/IRST(俄罗斯第一款机载热成像IRST装备Su-35S以及MIG-35,2010年以后),以苏联电子技术难以远距离敌我识别,所以不依赖远距离敌我识别的切片防御是MIG-29最常规的一种战法。

MIG-29非常依赖泰勒制进行超视距防空作战——泰勒制是一种衍生自美国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模式,将每个人化身大机器上的零部件,不要求什么主观能动性,所有人都是流水线上的工具人,按照流程走就行了。

MIG-29执行切片防空作战时,会在GCI地面引导站以及Lazur-M数据链引导下进行空战,条令严格规定每个MIG-29团的防御地带以及飞行高度和作战时间。比如每个MIG-29团的中队都会分配一块作战区域,除这个中队外,其余任何战机在这个时间进入这片空域都会被无差别射击。

注意,由于确实没有办法远距离敌我识别,这些作战条令会非常非常详细,而且规定的非常死。比如MIG-29执行防空作战的时候,负责该空域的防空导弹都会停止射击。

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案例,比如MIG-29通过防空导弹团上空时,会事先约定:

我团将于明早0900通过你防空团上空,高度5000米,预计空战时间30分钟,届时你团停止开火。0930恢复射击。

撤退的战机会事先约定,比如从哪个方位进入,几点进入,高度多少米,请求MIG-29团留出空中走廊。所有不按事先约定流程走的战机不需要敌我识别验证,全部无差别打下来。

如果走简单的切片防御,每个中队负责一片空域,MIG-29在超视距作战中确实也不需要啥远距离敌我识别能力。识别啥啊,整个中队都是一条线平推,在BVR段也不可能有自己中队战机突然出现在自己前方几十公里;不是自己中队,不在对讲机里的直接开火就行了。如果撤退下来的战机被追杀的溃不成军,都不按约定流程撤退,那就直接开火,我们苏维埃,不许后退一步!乌拉!!!

在这种切片防御战中,为了留出内油进行狗斗,又由于MIG-29 9.12/9.13确实短腿,MIG-29的作战半径被限制在100-150海里,大概185-280公里作战半径左右。

如果走切片防御,MIG-29确实是可以打一打的。但是切片防御其实规定的太死,很多时候确实是非常不利的。

按照美军的墨菲定律第十六条, No OPLAN ever survives initial contact.

翻译一下:任何作战计划在接敌之后都会变成废纸。

比如假如一支MIG-29中队负责的防区溃退了,很多时候被击溃了没有办法详细按流程走的。F-15/16压垮了一支MIG-29中队,切片防御的防区出现了漏洞,这个时候肯定需要预备队去堵。问题是撤下来的战机这时候正在被追杀,不可能按照预定程序从预定方位和高度有序撤退。这时候你作为中队指挥官要怎么执行超视距作战呢?直接无差别开火么?

所以,这个时候,MIG-29就不能执行超视距截击,只能冲上去目视距离格斗。在目视距离可以靠肉眼敌我识别。

关于MIG-29的目视距离格斗,我接下来会讨论。

如果说,MIG-29执行切片空域防空作战这种比较简单的任务还算比较能完成任务,那么接下来的另外一项任务将成为困扰MIG-29的噩梦。


关于攻势制空作战,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空战模式,需要比切片防御大的多的协调难度。

像美军在越战中的攻势制空作战,往往一个攻击波需要多达30-40架以上的机群。这样的一个攻击波需要有在打击群之前10-15分钟探路,吸引防空导弹开火暴露位置的前沿诱饵部队,携带反辐射导弹的防空系统压制战机(在打击群之前1-5分钟),负责轰炸的打击群战机以及进行护航的掩护战机,驱逐敌方战斗机的CAP战机,还有伴随电磁干扰的战机,后方活动的远程电子战战机,空中加油机等等。

苏军冷战末期的攻势制空和防空压制作战编组也基本会像越战美军一样进行。

像这样一支部队,无线电里面人多口杂太多人了而且也并不是切片防御那种整个中队在BVR中一线平推的局。没有NCTR、16号大容量数据链或者高分辨率热成像吊舱,一旦开始接战,根本无从知道在前方3分钟路程内雷达上的光点是撤下来的我方诱饵部队、防空压制部队还是敌机。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美军在越战中的攻势制空中面临的是怎样一种局面了。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越战美国(1972年装备APX-80“战斗树”系统之前)给出的思路有三点——

  1. 所有攻势制空空战都必须经过目视识别,不允许进行超视距BVR;
  2. 所有攻势制空空战都必须经过目视识别,不允许进行超视距BVR;
  3. 所有攻势制空空战都必须经过目视识别,不允许进行超视距BVR;

由于截止1991年解体,以苏联贫弱的芯片和电子技术,苏联在80年代中后期美国获得重大技术突破的三种最重要超视距敌我识别技术都没有任何进展。

苏联在冷战末期的攻势制空作战中其实遇到的问题和越战美国完全一样,解决思路也都一模一样——进行护航的战机不进行BVR,生死看淡,贴上去狗斗。

没有办法远距离识别是吧?我们贴上去用眼睛看!!!

R-27R/T以及R-27ER/ET使用惯导+中段单向数据链修正+末端半主动照射的制导方式,这种制导方式可以拥有较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当然MIG-29 9.12/9.13作为狗斗机,只能挂2枚R-27R/T攻击一个目标,所以这个优点主要针对Su-27),而且制导过程中除末端外都可以大幅度机动。美军直到80年代末AIM-7P blockⅡ上才具备类似导引模式。

不过R-27R虽然在83年开始服役,其上的中段修正数据链由于一些技术问题87年才通过国家验收;而增程型R-27ER 90年开始服役。

由于没有办法远距离敌我识别,冷战末期苏军攻势制空的BVR能力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当然了,由于电子技术实在与美国差的太远,苏联人可能也不指望这种东西,苏联人的秘诀就是——狗斗。

相比于只是停留在美军越战水平的中距BVR,不需要太先进电子技术的格斗空战才是苏联的主场。

我们看看冷战后F-16与MIG-29的对抗演练。

除了苏联冷战后期像越战吃了亏后的美军一样非常重视格斗训练之外,MIG-29在狗斗中有三个巨大的优势,可以避免类似美军在越战格斗中疯狂吃瘪的局面:

  1. OEPS-29红外IRST
  2. Shchel-3UM头盔瞄准具
  3. R-73“弓箭手”格斗弹

按照两德合并后前西德空军中校Johann Koeck(此君在90年代初经常驾驶东德MIG-29 9.12和北约空军进行DACT异机种对抗演练)的原话:

在10海里(约18.5公里)内我就很难被击败,而在格斗中,拥有了IRST、头瞄和“弓箭手”的我是无敌的。

关于OEPS-29 IRST的性能,前面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详细介绍。这款IRST全重78kg,有着和雷达扫描方位角类似的扫描角度——水平正负30度,垂直-30至正15度。而且带有激光测距仪,可以进行搜索测距。

总体来说,你要让这玩意成像敌我识别那肯定是强人所难(这玩意是线列阵,没法成像),但是在格斗中确实是除了雷达以外非常有利的补充,甚至不需要雷达就能独立完成测距和攻击。

关于Shchel-3UM头盔瞄准具

Shchel-3UM可以在离轴角正负45度进行操作,最大跟踪角速度在20度/秒以上,其可以交联R-73“弓箭手”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其有三种火控装订模式,听到耳机中从脉冲状的嘟嘟声切到连续的“嘟..........................”的声音就知道导弹已经锁定,可以发射:

  1. 雷达装订:Shchel-3UM瞄准敌机后,会交联雷达进行测距,提供火控解后交联R-73导引头锁定目标发射;
  2. IRST装订:类似于雷达装订,交联IRST系统测距后完成火控解算装订;
  3. 估测距离:飞行员可以根据战机出现在视场中的大小估测其距离进行火控装订,当然这太简陋太依赖经验了,一般不推荐这样使用。

Shchel-3UM的技术原理非常独特,其头部两个光电探头会发射红外光点,然后座舱正负90度会有红外光接收板,这样通过非常简单的技术原理就能知道你头盔瞄准具的精确转动角度,从而获取方位数据交联R-73导引头。

当然,像早期头盔瞄准具这种电子技术非常简单的东西根本难不倒美国人,事实上,美国人装备头盔瞄准具比苏联人还要早得多。苏联人在1985年左右开始服役头盔瞄准具(早期MIG-29用过一段时间R-60M),而美国人大概是73年左右服役。

一种被称为VTAS的头盔瞄准具于1973年开始装备美国海军航空兵的F-4N/J型战机,大约装备了70架战机左右。这种头盔瞄准具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原理。

与苏联的光点投射定位原理不同,VTAS使用的是电磁定位系统,头盔上左右两个香烟盒大小的磁感应器将会感应座舱磁发生器的磁场,而头盔转动后将会切割磁感线,从而被定位转动角度。

当然,美军的磁感应和苏联的光点投射只是不同的技术路线,只要能解决精确测量头盔转动角度这个技术点就可以了,也谈不上什么绝对的优劣。到1985年左右,美军已经为AH-64阿帕奇的武器操作员装备了磁感应头盔瞄准具,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障碍。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美国人的头瞄在战机上为什么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了?

答案在于——大离轴角空空格斗导弹

下面介绍大离轴角R-73“弓箭手”格斗导弹

以上图片可以揭示美军为什么在VTAS之后没有继续装备头盔瞄准具——AIM-9M响尾蛇只有正负25度左右离轴角,刚刚超过R-73一半。如此小的离轴角完全不需要头盔瞄准具,使用雷达交联导引头足够发射。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又变了——美国人为什么不发展大离轴角格斗导弹?是因为技术达不到么?

其实,说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点,美国人发展大离轴角格斗导弹比苏联人早得多。不装备是由于其他原因。

最早的美军大离轴角空空格斗弹项目应该是美国空军60年代末的AIM-82,其预计配套F-15使用。在60年代末,使用计算机模拟的F-15使用头盔瞄准具+AIM-82的组合对MIG-21的交换比是955:1(即F-15和MIG-21进行一对一格斗,每击落一次F-15,MIG-21平均需要损失955次)。

由于在AIM-82研究的同时,海军也在为F-14研制下一代格斗弹AIM-95“敏捷”1970年9月,经由国会评估,认为空军和海军格斗弹项目重复建设。因此,更激进的海军AIM-95保留作为下一代通用格斗弹,而空军的AIM-82项目则被取消。直到取消,AIM-82并没有造出样弹试飞过。

休斯AIM-95A可以使用VTAS以及新型头盔瞄准具进行引导,其发射离轴角为正负60度左右,有90年代改进型R-73的水平。

在1972-1975年,休斯AIM-95A“敏捷”试射了数百发,预计在70年代后期开始服役。但是在1975年,由于价格昂贵和项目超支,AIM-95A被国会砍掉,决定发展更便宜的改进型全向攻击版响尾蛇AIM-9L——这款导弹使用新型的锑化铟导引头,对战机摩擦产生的数十度温差敏感,因此可以正向和侧向攻击战机。

截止1975年AIM-95A项目取消,此时苏联的下一代格斗弹R-73还在图纸上。AIM-95A项目取消比R-73服役要早10年。

AIM-95A的故事并没有因为1975年项目取消而终结。在1974-1978年,美军进行了一场被称为ACEVAL/AIMVAL的大型空战以及空空导弹试验,配套头盔瞄准具的AIM-95A导弹参与了全程测试。

ACEVAL/AIMVAL测试调动了先进的F-14/15以及大量的F-4和F-5E等老一代战机空战,使用包括AIM-7E/F、AIM-9L和AIM-95A在内的所有美军空空导弹进行测试。得出结论如下:

  1. 使用全向格斗弹AIM-9L的便宜货F-5E能够取得不逊色于F-14/15的交换比,只要格斗战机数量上去,F-15和F-5E的交换比便会趋向1:1,这个交换比重型的F-15会亏死,这个结论促使了只装一个发动机,便宜轻小的下一代轻型战斗机F-16的诞生;
  2. AIM-9L性能已经足够,3倍左右价格的AIM-95A+头瞄在1vs1/2vs2/4vs4小规模格斗中会具有优势,但是模拟的中欧大规模格斗空战,具有新式全向格斗弹后,交换比会趋向于1:1,因此更贵的头瞄+AIM-95A在大规模格斗空战中意义很小。这个结论促使了AIM-95A“敏捷”导弹的最终下马;
  3. 现有的AIM-7E/F麻雀空空弹需要全程半主动照射制导,一次性只能攻击一个目标,完全无法应对蜂拥冲上来狗斗的F-5E,现有的超视距作战能力不足。这个结论促使了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AIM-120主动空空导弹的研制。

在70年代末,美国和欧洲签订协议,新一代北约中距空空弹AIM-120 AMRAAM由美国进行研制——1981年12月休斯公司的方案竞标成功;而英国/德国/挪威则负责研制下一代北约格斗弹AIM-132 ASRAAM。

AIM-132A并不要求导弹具备强大的机动性——恰恰相反,这款导弹的舵面非常小,也没有TVC矢量喷管/燃气舵,光秃秃的弹体直接产生升力,以高速性能和低阻力弹体拓展导弹的截击包线,这是一种以射程换取机动性的思路,这使得这种下一代格斗弹更加类似于一种中距弹。

在89-90年,由于两德合并,德国率先获得苏联新一代格斗弹R-73的全部资料和实弹,其性能大大刺激了德国人。德国坚持要求新一代格斗弹具备与R-73相当甚至超出的机动性能,这使得德国人与英国人分道扬镳,退出AIM-132的研制。

90年代两德合并后,美军通过大量的DACT异机种对抗测试摸清了东德MIG-29以及其配套的Shchel-3UM头瞄+R-73组合在1vs1/2vs2/4vs4小规模格斗空战中的巨大交换比优势。由于冷战结束后,预想的大规模格斗空战打不起来,而小规模空战中R-73+头瞄具备对美军AIM-9M的绝对优势。美军开始加速研制下一代格斗弹。

由于与英国人实在谈不拢,美国人也在1990年退出了ASRAAM项目,开始另起炉灶搞被称为AIM-9X的第四代格斗弹。

休斯与雷神分别竞标AIM-9X项目,休斯的方案比较中规中矩,而雷神的方案则非常激进有趣:

雷神 AIM-9X使用26×256扁平状锑化铟FPA凝视焦平面热成像导引头,其导引头可以像蛇一样上下机械扫描,解决导引头上下视场不足的问题。

雷神AIM-9X使用以色列怪蛇Ⅳ格斗弹的166mm火箭发动机取代了AIM-9M的127mm火箭发动机,极大优化了导弹攻击包线;导弹使用扰流片矢量推进+尾舵实现全向推进。

休斯的AIM-9X方案则相对比较中庸。与全弹上下没有采用任何AIM-9L/M组件,只是保留了AIM-9名字的雷神方案不同,休斯宇航的AIM-9X方案保留了AIM-9L/M的127mm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名不副实的雷神方案不同,休斯AIM-9X勉强可以算作AIM-9L/M的升级产品。

最终,在1996年,美国国防部宣布休斯方案获胜——休斯方案射程包线被雷神方案完全压制,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以及可以保留现有AIM-9L/M生产线,并对库存AIM-9L/M的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回收利用”。

当然,除了TVC矢量推进之外,AIM-9X最重要的升级在于焦平面热成像导引头。

休斯方案使用休斯公司的128×128锑化铟焦平面凝视热成像导引头,这种导引头首先使用于西欧AIM-132A ASRAAM。装在AIM-9X的该种导引头进行了一些逻辑改进和升级。

最早的热成像AIM-9是美国海军的AIM-9R,其使用WGU-19/B热成像导引头,于1990年首次试射。

由于AIM-9R只是个热成像升级版AIM-9M,只解决抗干扰问题,而不具备交联头盔瞄准具大离轴角发射能力,也没有TVC矢量推进,因此在92年被美军取消,转而研制新一代的AIM-9X。

AIM-9X于2003年开始服役,在1975年AIM-95A“敏捷”+配套头瞄被取消后,直到此时,美军才具备与1985年服役的Shchel-3UM+R-73组合小规模格斗对抗的能力——当然,热成像的AIM-9X有着强得多的抗干扰能力。而且,AIM-9X有着高达正负90度的发射离轴角,远大于R-73的正负45度和90年代后期改进型R-73mod1的正负60度

配套AIM-9X的头盔瞄准具被称为JHMCS联合头盔瞄准系统,与Shchel-3UM只有单目锁定系统不同,JHMCS可以在面罩上投射一些简单的HUD信息。

JHMCS另一项有趣的能力是其在2012年集成了夜视系统,具备了夜间空战格斗能力。

在2012年前,人类战机虽说是全天候的,但由于夜视系统不成熟,太过笨重,无法集成到飞行头盔上,一般都只能进行对地轰炸和超视距空战。格斗中在黑夜里无法目视区分敌我,一旦打起混战来根本难以敌我识别,所以双方会竭力避免在夜间进行格斗。

JHMCS+NVCD组件使得战斗机具有了夜间敌我识别能力,从而可以进行格斗空战。这种三代半夜视仪需要先进的光敏芯片和半导体技术。

当然,绑个夜视镜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土法炼钢”,笨重的结构难以进行高G格斗,最新式的头盔显示器——F-35上的HMD,可以直接在面罩上实时投射EODAS和EOTS的热成像图像,从而让F-35夜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格斗空战。

无论是JHMCS还是F-35的HMD头盔显示器,都使用美国风格的切割磁感线定位系统。

总体来说,由于冷战时期的头盔瞄准具+大离轴角格斗弹技术原理非常简单,以苏联的渣电子技术也能做得到,又由于美国因为性价比原因取消了AIM-95A+配套头盔瞄准具的研制,截至90年代后期以前甚至21世纪初,苏联/俄罗斯在这一方面,相比于西方都有较大优势。这使得MIG-29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近距格斗中成为令人生畏的可怕对手。

又由于苏联/俄罗斯电子技术的落后,在西方点出热成像导引头的新一代格斗弹后,以苏俄的贫弱技术无法追赶,使得以AIM-9X为代表的下一代格斗弹服役后,俄国迅速落后。截止2021年,俄罗斯装备焦平面凝视热成像仪的下一代格斗弹仍然遥遥无期。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R-73mod2格斗弹只是优化了制导算法和火箭发动机,在导引头上仍然使用过时的线列阵导引头。

除了导引头之外,R-73另外一项劣势是气动构型不理想,导致导弹射程包线比较有限

唯一可与R-73在气动结构复杂程度上相提并论的第四代格斗弹就是以色列的怪蛇4/5,但是以色列的怪蛇4/5并没有TVC,完全依赖气动舵面进行机动,在火箭发动机不工作后仍然可以拉高机动,使用这么复杂的气动结构可以理解,R-73则似乎完全画蛇添足。R-73在火箭发动机燃烧时,燃气舵足够提供转向力矩,复杂的气动舵面产生的巨大阻力消耗了导弹大量动能;而发动机燃尽后,使用气动舵转向时燃气舵完全是死重和废阻力产生器。苏联设计师是属于什么都想要结果导致各项性能平平,应该是80年代初的早期控制算法水平不足的无奈之举。

使用如此复杂的气动结构最大的缺点就是极大增加了导弹的阻力,从而极大削弱了导弹的射程包线。R-73使用165mm的大型火箭发动机,实际射程却相当一般。

我们可以参考同样使用166mm火箭发动机的AIM-132A的恐怖射程。

事实上,不要说与166mm发动机的AIM-132A比了,哪怕是使用老旧的127mm发动机,小了一圈的AIM-9X,由于使用低阻设计,其射程包线相比于R-73也完全不落下风。

正因为R-73在导引头抗干扰以及射程包线上的两个巨大劣势,作为R-73最大海外客户的中国空军和海航对于R-73非常不以为然。在新一代霹雳-10热成像格斗弹服役前,宁愿使用改进自以色列怪蛇3的霹雳-8B,也不愿意自产R-73。

四代格斗弹最为主流先进的气动布局类似于西德Iris-T。

Iris-T使用中部拉长的固定升力弹翼+尾舵+TVC布局,阻力也并不高,有着相当不俗的升力性能和机动性能。

这种成功的气动布局被日本和中国下一代格斗弹完全借鉴。

另外,在大离轴角发射方面,虽然R-73占了先机,但目前已较有不足。

R-73只有正负45度(早期版本)/正负60度(90年代至21世纪初后期版本)离轴角,而03年服役的AIM-9X高达正负90度。

但是美国人并没有躺着睡觉,新式的AIM-9X block2,于2014年开始服役,具备一条单向数据链。其可以具备“发射后锁定”功能。

形象说明“发射后锁定”,也即飞行员可以由EODAS或者JHMCS先锁定自己背后目标,然后导弹在数据链引导下发射后向身后转弯,攻击背后目标。

具有“发射后锁定”能力的AIM-9X block2具有正负180度离轴角,理论上具备360度导弹环射能力。并且可以实现擦肩发射——也即锁定时敌机与自己擦肩而过,导弹发射后敌机已经在后方,此时导弹仍然可以在数据链引导下向后方转弯击落敌机。

第一种具备“发射后锁定”能力的导弹是英国的AIM-132A ASRAAM,其使用高精度的惯性测量单元组件实现擦肩发射。而AIM-9X block2则通过单向数据链实现。


总体来说,单纯以技术而言。苏联的格斗弹和头瞄技术大概比美国落后10年左右(AIM-95A:R-73)。由于美军并没有装备AIM-95A,截止解体,苏联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由于早期的头瞄和大离轴角格斗弹不需要什么先进的芯片和算法技术,这是苏联最后一次能追上美国人。

但是由于电子技术的落后,需要先进电子和芯片技术的新一代格斗弹和配套系统,比如使用凝视成像导引头的AIM-9X以及EODAS系统以及配套的头盔显示器(需要造的非常轻小,而且能将HUD信息全部投射到面罩上,技术难度非常高),苏联/俄罗斯在这一块就彻底追不上了。1990年美国海军就试射AIM-9R热成像响尾蛇了,而同时代苏军连战车和飞机上使用的第一代光机扫描热像仪都难以工业化量产,更不用说导弹的一次性二代焦平面FPA热像仪以及配套算法了。


另一项冷战末期美国战机相比于苏制战机格斗中的巨大优势来源于发动机。

首先,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发动机的寿命,我们一般说小时,其实是不准确的。如果我们把发动机放在地面摆几百上千个小时不运行,是不是发动机也报废了呢?又或者我们找个民航飞行员开四平八稳飞行,和战斗机飞行员那种狂暴操作,同样飞1000小时,对于发动机来说是不是一样的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发动机寿命的真正单位是TAC战术循环。TAC战术循环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发动机短时间从慢车加到高转速再收回慢车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一个TAC。

很显然,四平八稳飞行和狂暴操作,同样一个小时,TAC是完全不一样的。和平年代,我们一般把两个TAC折算成一个飞行小时,这就是所谓发动机寿命一两千小时的由来。不代表你像赛车驾驶员和战斗机飞行员一样疯狂狂暴操作,发动机真能一两千小时还不坏。

开战斗机和开赛车都非常类似,都需要非常狂暴频繁的油门收放以及转弯,所以TAC油门快慢车收放对于战斗机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这里我却并不想说美国人发动机的寿命优势,毕竟在狗斗中这也没啥用。我这里想说的是另一项绝大部分人根本没听说过,也根本不懂的美国发动机巨大优势——FADEC。

在冷战中前期,由于电子技术不成熟,发动机都是使用机械液压操作系统进行控制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前没有那么多汽车电控芯片(主流的供应商是德国博世、英飞凌和日本瑞萨)年代的老汽车,是不是全都是机械控制。飞机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70年代,从美国开始, 一种被称为DEC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动机控制方式首先从美国流行开来。这种早期电子控制系统一般是模拟信号制式的,作为机械液压主系统的补充,一般用于监控和控制发动机主要工作状态的极限值。

然后,在70年代末期,美国普惠把一种叫做FADEC——发动机全权数字管制的新系统装在一台TF30发动机开始试验,从此打开了发动机控制方式的新纪元。

发动机全权数字管制,就是发动机版本的电传,完全使用计算机和算法来监控发动机的实时流量和工作情况,并进行电子控制,也就不需要机械液压主系统了。

我们来看看使用了FADEC发动机全权数字管制的F100-PW-220/229相比于苏联的AL31F(Su-27),优势在哪里,又有多大的优势。

在没有FADEC的年代,F-15/16的F100-PW-100/200从慢车加到最大加力推力大概需要7秒左右,而换装FADEC的F100-PW-229只需要4秒钟,快了75%。

而根据中国空军给出的公开资料,AL31F从慢车加到军推也需要5秒钟左右, 大致与早期型F100-PW-100/200相当。

AL31F使用的是机械—液压主系统+DEC模拟电控的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主要是机械式的,主泵-主调节器、加力泵和加力供油、喷口控制全都是机械液压式的。模拟电控只监控一些流量的极限值。

我们从发动机推力曲线上来看看,换装F100-PW-220/229的80年代后期新款F-15,其油门收放响应时间和使用AL31F的Su-27有多大优势。

已知,装备FADEC的F100-PW-229可以4秒从慢车到最大加力推力而AL31F需要5秒从慢车到军用推力。我们对比图表。

同样1马赫下,5000米高度,装备AL31F进行狗斗的Su-27,进行油门快速收放追逐狗斗,发动机从上一个慢车重新回到48KN的军用推力需要5秒钟;

而同样速度高度下,装备F100-PW-229的后期型F-15C/D,正在和Su-27格斗,发动机从慢车回到106.8KN的最大加力推力只需要4秒钟。

短时间(4-5秒以内)F-15可以利用的推力比Su-27多2.225倍!!!这还不提F-15要比Su-27轻得多,推重比直接奔2.5倍以上了!!!这就太恐怖了!

像两德合并后,东德MIG-29 9.12飞行员就反映过,DACT异机种对抗中,后期型F-16C/D比早期型F-16A/B强太多了。早期型F-16A/B用头瞄+R-73足够对付,而哪怕是使用头瞄+R-73,F-16C/D也极难对付,机动性太恐怖了,在近距离加速性强到匪夷所思,有的时候用头瞄都跟不上。


由于流量控制算法和电控系统非常落后,俄国第一款使用FADEC全权数控的发动机是什么型号呢?

是Su-35S的117S!

美国:1984;俄国:2009。得,由于芯片和算法垃圾,又是一个差距25年以上的技术。


事实上,FADAC发动机全权数字管制和天然气管道的SCADA流量管制监控系统是有点类似的技术。苏联在天然气管道SCADA软件上,真是吃了美国人大亏喽。

在70年代后期,苏联人决定修建一条穿过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用于向东欧和西欧输送/售卖天然气。

这条管道被称为“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

都到70年代后期了,这样大规模的工程肯定需要计算机控制。其中最关键的技术被称为SCADA软件系统——这是一种可以在数千公里尺度上进行天然气和原油管道数字控制的系统。

最大的问题是——苏联完全没有相关技术!

没有技术没有关系,反正可以向西方买,苏联人又不是第一次做买办了,驾轻就熟。

翻译一下上面的资料:

最初,该项目设想在一条走廊内铺设两条天然气管道,完全采用西方技术、设备和大口径管道(1420 毫米)。然而,在 1981 年里根总统政府对苏联禁运美国高科技设备后,华盛顿对使用美国部件的西欧制造商施加压力。Urengoy-Pomary-Uzhgorod 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了技术修订。结果,只铺设了一条线路,部分使用了苏联管道和设备。
美国实施制裁的正式原因是指责苏联参与了 12 月 13 日“波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和“针对波兰人民”的镇压。 1982 年 6 月,美国当局收紧了禁运,不仅将禁令扩大到美国公司的产品,还包括其海外分支机构和获得美国许可的外国公司制造的设备。这一决定导致了美国与其西欧盟友之间的冲突。 1982 年 7 月至 8 月,西德、法国、英国、意大利政府支持他们的制造商,宣布美国的制裁是非法的。 1982年8月欧洲公司向苏联交付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后,美国对其实施了特别制裁。作为与欧洲各国政府代表谈判的结果,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于1982年11月13日宣布解除对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设备供应禁运。
1981年7月,由德意志银行和AKA Ausfuhrkredit GmbH牵头的德国银行财团提供了34亿德国马克的贷款用于建设压缩机站。后来,与一些法国银行和日本进出口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 1981-1982 年与 Creusot-Loire、John Brown Engineering、Nuovo Pignone、AEG-Telefunken、Mannesmann、Dresser Industries、Walter Kidde 和 Japan Steel Works 签订了压缩机和管道供应合同。吊管机和推土机购自卡特彼勒和小松、利勃海尔和加藤汽车起重机。
来自 CMEA 国家(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工人集体参与了 Urengoy - Pomary - Uzhgorod 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其中许多人在 1970 年代后期建造了联盟号天然气干线。
1983年建成。天然气管道开通仪式在法国举行。 1984 年 1 月,第一批天然气通过管道。

西西伯利亚管道的SCADA控制软件购买自法国阿尔卡特公司。


所以,你以为这就完了?你联合西欧国家闹事,美国人就真的放你一马了?你当人家CIA真的吃白饭的???

1982年6月,突然一声巨响在西伯利亚冻土上炸响,这次爆炸大概有3000吨TNT当量,差不多相当于一枚战术核弹。爆炸现场遍地都是扭曲的管线。

现场发生了什么?美国人一直守口如瓶, 苏联人觉得丢人,也一直不肯说,直到冷战结束后,美国人公布的资料才给出了当时发生了什么。

原来,CIA收买一名法国程序员,偷偷在售卖给苏联人的SCADA软件中植入了木马。在测试运行中,刚开始软件会照常运行,运行一段时间后,会突然不受控制加大流量,直到超过管道承受能力,引发巨大爆炸。

苏联人直接挨了CIA一闷棍,只能咬碎牙齿和血吞,谁让苏联的软件一塌糊涂,根本生产不了自己的SCADA软件呢?买是买不来核心技术的,这就是你做买办的下场!

说真的,苏联人在电子技术上黑历史真的太多了,深挖出来要让人笑死。



DRFM技术以及导弹多模导引

话说,说到AIM-120A,大家都知道,这款主动BVR中距弹是1991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1992年首次由F-16发射,参加实战。

苏军末期研制中的第一款主动中距空空弹R-77于1994年进入俄罗斯空军服役,似乎差距只有3年。

R-27R没有使用平板缝隙阵列天线,其天线结构与KH-31P反辐射导弹类似。KH-31P于1989年开始服役,是冷战末期苏军最先进的反辐射导弹。

94年服役的R-77第一次在苏制导弹上集成了平板缝隙阵列天线,但是其类似于Su-27的N001雷达,后端仍然是模拟数字电路混合制式。

2010年开始量产的R-77-1是第一款使用后端全数字电路的俄制空空导弹,其导引头技术类似于美军1994年的AIM-120B(导引头编号WGU-41/B,使用EPROM紫外可擦写半导体存储器和DSP信号处理芯片)。

R-77-1的后端全数字式9B-1103M导引头关键技术无法自产,需要购买美制德州仪器TMS320 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战机上的后端数字信号处理还可以交由PSP可编程信号计算机(比如APG63/68以及苏制N010/N011),导弹的后端数字处理只能交由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进行处理。苏联直到解体甚至无法逆向山寨美国80年代初的DSP芯片,相关技术差距实在太大。

苏联相关技术要落后美国15年乃至20年以上。


但是,美军早在80年代后期,就开始研究一种让所有主动空空弹以及半主动空空弹失效的电子技术。

一种被称为DRFM数字射频存储技术的全新电子干扰技术,用以将敌军主动雷达空空弹以及半主动雷达空空弹的射频信号进行相参捕获和复制脉冲,并时延发出,会在战机之前或者之后模拟一个空空导弹无法识别,与本机雷达反射特征一模一样的假目标。

美军的相关技术是什么时候开始研制的呢?

1989年开始LRIP小批量生产的ALQ-165机载自卫干扰机(ASPJ),苏联91年解体时已经生产了100套左右,采购单价100万美元。

早期的DRFM技术还存在一些可靠性问题,干扰效果也达不到非常理想,所以预计装在F-14/18机体内部的ALQ-165干扰机于92年苏联解体后取消。

为了应对90年代后期的波黑危机,美军在90年代后期紧急采购了一批ASPJ装备三个航母中队的F-18。

DRFM在90年代继续发展,90年代末期实用化的第二代DRFM开始出现并且很快达成更成熟的技术状态。新式的第五代DRFM的时延分辨率已经低至0.2纳秒(2*10^-10),并且具备DIFM瞬时数字测频功能。

像DRFM技术又是数字测频又是数字存储,而且都是多少纳秒(10^-9)就要能时延发送,需要极其强悍的数字和模拟芯片技术,苏联.............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月17日报道,美军自称拥有众多世界最先进现代武器,但其军火库里也不乏过时装备需要“退休”。以下就是美军应“退休”的四大过时武器。 三、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 雷神公司的AIM-120中程空对空导弹在冷战时期服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相对于AIM-7 “麻雀”导弹,AIM-120已取得巨大进步,具有惯性制导和主动搜寻雷达功能。但之后它的技术已被潜在对手摸透,很容易受到俄罗斯苏-35和中国等国战斗机上的数字射频存储器干扰器(DRFM)的影响。 一位美国空军高级飞行员告诉《国家利益》杂志称这些导弹的命中率因为数字射频储存器干扰器(DRFM)的干扰而变得极低,因此将迟早会被取代。


美军认为,面对全新的DRFM技术——虽然这项技术由美军自己发明,但是由于技术扩散,连美军最新式的AIM-120D导弹也无法对抗最新式的DRFM干扰。俄罗斯在Su-35S上首次应用DRFM干扰机技术,比美国落后20年以上。

先进的第四代/第五代DRFM干扰将使得包括霹雳-15以及AIM-120D和R-77-1在内的所有主动雷达空空导弹无效化。


为了解决自己的半主动中距空空弹容易被美军干扰的缺点,苏军的惯用战术是在一架战机上混编半主动和红外中距空空弹。

早在60年代初的R-8/98时代,苏军就开始混编半主动和远程红外空空弹,类似于现代法国的米卡。

截止1991年苏联解体,苏军最先进的中距空空弹是R-27R(半主动雷达)、R-27T(红外)以及R-27ER(增程半主动雷达)、R-27ET(增程红外)组合。

当然了,混编半主动和红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分别用半主动和红外弹攻击2个目标,那混编不同导引头的意义就没了,为了确保命中率和抗干扰性能,只能用2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这极大降低了战机可用的弹药储备。而且,同时混编两种导引头导弹还极大增加了后勤保障难度。所以,现在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可能在导弹上同时集成多种导引头,使得一款导弹就能达到苏军2款甚至多款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呢?


一个有效对抗美军冷战末期点出的全新DRFM干扰的技术是导弹多模导引头,这种导引头不依赖传统的雷达制导,而是主动雷达+被动雷达(或)+红外/光电导引头进行多模制导。DRFM技术需要敌军先发射雷达波,无法干扰被动雷达或者红外/光电导引头。

美军最早尝试装备双模导引头的空空弹是AIM-47隼(也叫猎鹰导弹),这款50年代末研制的远程截击导弹极速在4马赫左右,半主动导引头能够在116公里外锁定10平米反射面积目标(B-1A或者Tu-160),配合惯导对轰炸机目标迎头射程高达160公里以上,预计装备XF-108“迅捷剑”不锈钢3马赫截击机以及YF-12 3马赫截击机(SR-71黑鸟的截击机版本)。

由于美军预计在AIM-47的半主动导引头上加装红外导引头将使得导弹增重82kg,从363kg增加到445kg;弹体直径从13.5英寸增加至15.5英寸。使得导弹无法集成入YF-12的弹仓,这才作罢。

苏军冷战末期最先进的远程截击弹是MIG-31的R-33,该款导弹采用非常类似于AIM-47的惯导+半主动。由于半主动导引头灵敏度不足,极限射程被限制在120公里。R-33的性能全面不如比其早十多年的AIM-47隼,更不用说和半主动+主动复合导引的AIM-54不死鸟比了。

R-33研制过程中曾经评估过半主动+红外复合导引以及类似AIM-54不死鸟的中段半主动+末端主动导引,最终选定了技术难度最低的惯导+半主动模式。由于抗干扰能力不足,MIG-31一般需要携带2枚MIG-25PD的R-40TD红外截击导弹。

苏联也有双模制导的导弹,但不是空空弹。

苏军70年代的P120反舰导弹,北约编号SS-N-9,是P70导弹(北约编号SS-N-7)的升级型号,重量有3吨,亚音速反舰导弹。注意主动雷达导引头下部挂着的红外导引头。

当然,苏联的渣电子技术也只能给3吨重的导弹装上双模导引头了。


70年代,美国空军的AIM-97猎蝠者是美军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装备双模导引头的空空导弹。

AIM-97猎蝠者,正如其名字一样,是一款专门挂在F-15上用于猎杀苏军3马赫级MIG-25“狐蝠”的重型拦截导弹。AIM-97猎蝠者使用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改装,保留了标准反辐射导弹的宽频被动雷达导引头,但是在头部增加了一个红外导引头,构成被动雷达+红外双模导引

AIM-97由F-15发射后,宽频反辐射被动导引头先是追踪MIG-25龙卷风雷达的大功率信号,被导引到目标附近后,红外导引头启动,锁定由于高速飞行产生高热的MIG-25机体,一击命中。

AIM-97重达600kg,比海军F-14的不死鸟还要重的多,几乎可以与MIG-25P的R-40竞争世界最大空空弹。其射程非常惊人,可以在70-90公里外,24000米高度迎头拦截3马赫级的MIG-25。

1976年别连科叛逃后,美国空军技术人员几乎将MIG-25P拆开来摸了个遍。在清晰该款战机性能大大被美军高估后,美军停止了用途单一的AIM-97猎狐者双模制导远程空空弹的研制。


当然,60-70年代美国的电子技术只能让400kg以上的远程截击导弹安装双模导引头,而进入80年代后期之后,由于西方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双模导引头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军更小型的空空导弹方案上。

冷战末期,预计取代AIM-54不死鸟截击导弹的下一代远程弹代号为AIM-152 AAAM,这款导弹于1987年开始由两个项目组竞标:

  1. 休斯/雷神项目组

休斯/雷神的方案弹径为9英寸,230mm,重量不到300kg,射程超过270公里。其使用类似AIM-120的制导模式,但是增加了红外导引窗口,其中段由惯导+指令修正,末端则是主动雷达+红外复合导引

2. 通用动力/西屋电气项目组

通用动力/西屋的方案,使用可抛式整流罩,中段使用制导吊舱进行前向和后向进行半主动照射,导引至目标附近后,导弹抛离整流罩,露出CCD光电/FPA红外复合导引头锁定目标。其制导方式是复杂的半主动+光电+红外复合锁定模式。

一枚通用动力/西屋AIM-152前部弹径只有5.5英寸,140mm,全弹算上助推器只有172kg重,只比AIM-120重20kg左右,比R-77以及霹雳-12/15更轻。因为使用可抛式脉冲动力助推器助推前端的小型导弹,其射程高达185km以上,一架F-14在挂上制导吊舱后,使用复合挂架可以挂载12-14枚导弹。

在苏联解体后,由于不再需要考虑截击逆火式以及苏军的下一代轰炸机集群,海军的AAAM下一代小型化复合制导远程截击弹项目被取消。


但是美军90年代仍然在研制新型的中距多模制导空空弹,比如AIM-7R复合制导麻雀

虽然由于价格原因以及AIM-120的批量服役,AIM-7R最终没有装备部队,但是相关的复合导引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并没有浪费。相关技术被用来升级海军的新型防空导弹。

RIM-66M5相比于之前的RIM-66M2的末端半主动雷达,增加了一个侧视红外热成像窗口,可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成像锁定超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该款半主动+红外成像复合导引标准-2MR改进型导弹于1998年于美国海军服役。类似结构还可以在带矢量推进助推器的增程型标准-2ER blockⅣA上发现。

关于美军下一代中距空空弹AIM-260,肯定要采用多模制导了。

多模式制导模式?
AIM-260空对空导弹预将会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即主动雷达制导、红外成像和GPS复合制导,并且配备双向数据链,主动雷达将会采用先进的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提高探测能力和精度,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超视距对空对导弹,如日本的AAM-4B空对空导弹。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将大幅度提高导弹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锁定目标概率,在空战中获取先机,当前越来越多的导弹开始采用多模式复合制导,空对空导弹上午采用,能否实现也是巨大的挑战。


仔细想一下,苏俄第一款达到美国80年代后期技术标准的战斗机是什么型号?

答:2009年的Su-35S。NCTR非合作敌我识别雷达(雪豹-E被动相控阵)+具有对地成像功能的小型SAR/ISAR合成孔径雷达+“诗歌”数据链(和美国的16号数据链还有差距,勉强算吧)+OLS-35扫描热成像IRST+FADEC全权数字管制发动机+DRFM干扰机....................每一样都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跟西方学习吃透的新技术,苏联完全没有。所以到80年代后期,美苏的相关技术差距么,25年靠上。



结论:1987,苏军大纵深攻势的末路

前面已经说了,由于缺乏远距离敌我识别能力,无论是MIG-29还是Su-27,最适合的战法还是简单的切片防御。问题是,苏联要大纵深进攻,必须要获得制空权,仅仅靠类似北越空军那种切片防御是不可能获得制空权的。

由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科技崩盘,苏联80年代后期至1991年的攻势制空作战基本上与70年代的美军别无二致——某种意义上更差,美军70年代好歹有APX-80“战斗树”。苏联进行攻势制空的战机需要被迫和北约空军进行目视距离狗斗(类似于美军65-68年越战前期),而北约则可以从容不迫通过切片防御中距BVR以及近距格斗削弱苏联空军。以1965-1968年美国空军相比于北越的优势,尚且取得不了大的胜利,更遑论华约空军需要压制比自己更强大的北约空军呢?

所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对北约空军进行压制,则苏联空军对北约的纵深打击必然失败,苏联获得不了制空权,大纵深进攻也必然失败。

苏联自信的点在哪里?大纵深进攻的秘诀在哪里?

秘诀在于——战役弹道导弹!!!

有可能参加欧战苏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部队分为两种:

  1. 战略火箭军下属的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比如R-12/14(古巴导弹危机的主角SS-4/5)以及换代产品RSD-10先锋(SS-20),还有陆基版本的S-10(北约编号SS-N-21桑普森)巡航导弹RK-55。这些武器全部装备热核弹头(氢弹),主要用于对北约战略目标核打击以及执行对英法的核威慑;
  2. 战略火箭军和陆军方面军/集团军/师下属的中程以下弹道导弹,装备级从高到低分别如下:
  • OTR-22(SS-12薄板,大号飞毛腿),战略火箭军属,统帅部直辖;
  • 飞毛腿导弹和换代产品OTR-23奥卡(SS-23蜘蛛),方面军和集团军属;
  • 蛙-7火箭和换代产品OTR-21圆点(SS-21圣甲虫),师属

其中,战略火箭军的远程弹道导弹主要还是执行核威慑任务,其发射很容易引起核误判,从而引发美国和英法的大规模核报复。如果战争不升级,苏联首先使用这种核武器可能性很小——除非苏联准备一上来就和北约打大规模核战争。我们说的苏军大纵深进攻利器主要就是火箭军和陆军下属的这三种级别战役/战术弹道导弹。这些弹道导弹既可以使用小型战术核弹头,也可以使用常规集束弹头,它们对北约机场和空军的压制能力是苏军大纵深突破的保障。

由于师属的蛙-7导弹和换代产品SS-21的射程只有70公里(80年代末出现的圆点-U射程才达到120公里,与美军72年部署的MGM-52C长矛一致),顶多只能威胁美军直升机的前沿起降场。能威胁北约机场的主要是集团军级以上的大家伙。

这其中,上一代的飞毛腿和“薄板”需要比较长的燃料加注和测地瞄准时间(大概45分钟到1个小时以上),经过北约的战术侦查后,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对机场进行疏散。而新一代的OTR-23奥卡从进入临时发射场到发射导弹只需要不到5分钟时间,北约空军几乎不可能有任何时间进行疏散。

而且,奥卡的末端突防速度达到了10马赫左右,具有格栅舵进行弹道修正,而且使用了可分离式的战斗部,弹头涂有隐形涂料。奥卡还具有包括诱饵假弹头、有源干扰机和箔条在内的突防手段,可以有效突防包括美军爱国者PAC-1(1988年开始服役)、爱国者PAC-2(1990年开始服役)在内的所有北约冷战时期反导系统。

由于奥卡具有

  1. 发射响应速度极快,北约战机来不及疏散;
  2. TEL三用发射车机动能力非常强,难以在机动中被捕获摧毁;
  3. 突防能力极强,难以被拦截。

三个最主要的优点,奥卡将在D日率先发动突袭,用战术核武器和常规弹头瘫痪北约机场,重创北约空军。然后,在北约空军已经被苏军弹道导弹洗地打残的情况下,华约空军才会批量起飞,对北约的防空系统予以清扫,并轰炸北约后方重要目标,护航的Su-27和MIG-29在格斗战中击落零星起飞的残存北约空军——华约空军虽然难堪大用,但是执行打扫战场的任务还算凑合。

奥卡的射程在400-500公里左右,由于苏联方面军的突击纵深就是在这个级别,这个射程足以压制苏军方面军突击纵深之内的所有北约机场。不得不说,这个射程是个相当海精专的有效数字。

奥卡有两种核战斗部,其中9M714B是裂变弹头(原子弹),当量1-5万吨;而9M714B1则是聚变弹头(氢弹),当量20万吨。

算上东欧盟国,华约总的奥卡部署数量是102套发射车,208枚导弹——也有资料称是106套发射车,239枚导弹的(这应该是把教练系统也算进去了)。

对比一下,美军共在欧洲部署了108套MGM-31C潘兴Ⅱ,部署数量非常接近。


奥卡最令美军畏惧的部分就是其核弹头。虽然奥卡也有常规弹头版本,但是总体来说其常规弹头版本并不先进。比如9M714K的集束战斗部,使用单一的金属探测器进行金属探测,美军只要散布大量的铁蒺藜就能有效对其干扰。简直毫无威胁。

在奥加尔科夫完全不成功的数字化和精确制导改革后,苏联也会装模作样搞点常规精确制导武器,但由于技术实在一塌糊涂,折腾来折腾去搞出来的东西在美国人看来都很可笑。


奥卡的另外一个最主要缺陷是只有惯导,只能攻击固定目标,其最终型号是被称为奥卡-U的雷达制导版本。

MGM-31C潘兴Ⅱ是一种两级导弹,射程高达1800公里左右,于1983年开始在驻欧美军服役;其有一款单级短程版本潘兴ⅠB使用同样的弹头,预计装备西德空军,取代西德空军的潘兴ⅠA,射程740公里。潘兴Ⅱ和潘兴ⅠB的发射反应时间极短,大体和奥卡一个级别,小于5分钟即可完成发射。

潘兴Ⅱ由于装备级别比奥卡更高,只有核弹头版本,当量为5000-80000吨TNT可调。由于使用雷达进行探测锁定,其精度非常高,接近最大射程时CEP精度仍然高达30米。作为一款核武器有着恐怖的精度,使得其可以胜任攻击加固目标的重任——比如华约指挥中心。

奥卡-U的弹道和性能大体类似于美军的潘兴ⅠB,射程在500公里左右,CEP精度30米。这种导弹将使用M-55高空侦察机进行侦查,获知目标方位后进行打击。

奥卡-U在87年进行了密集测试,预计将在80年代末开始服役——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的话。


由于苏军的中程弹道导弹对西欧威胁太大,又由于美国在西欧部署潘兴Ⅱ中导和陆基核战斧,几乎就是把枪顶在苏联脑门上。对于苏联来说,自从美军部署了射程超过1500公里的潘兴Ⅱ后,这是一个类似于古巴导弹危机的局面。所以美苏双方都在80年代中期以后竭力谈判,要求废除威胁巨大的中程弹道导弹武器。

包括苏联火箭军的RSD-10先锋(SS-20)、老型号的R-12/14(SS-4/5)、大号飞毛腿OTR-22;美军的MGM-31C潘兴Ⅱ、BGM-109G狮鹫(陆基核战斧)在内的所有中程弹道/巡航导弹都在裁撤之列,这些部分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但是美军提出了一个让苏军无法接受的要求——裁撤并销毁所有的奥卡导弹。

苏军坚持认为奥卡射程只有400公里左右,不在条约规定的500-5500公里射程武器之内,坚决不同意削减奥卡;而美军则执意要摧毁这个北约空军的心腹大患。双方很快僵持不下。

在谈判桌上谈不下来的,美帝自然有其他小动作。美国疯狂抬高国际粮价,由于油价大跌的原因,苏联在80年代中期以后本就不多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已经见底,苏联人很快要无法喂饱本国的百姓了。

最终,在1987年12月8日,华盛顿白宫,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了中程弹道导弹条约,接受了美国所有要求——奥卡被摧毁了。

INF中程弹道导弹条约于1988年6月1日开始生效,要求在91年销毁所有条约规定武器,并且双方都要互相派核查员现场核查,保证销毁。

事实上,奥卡根本活不到91年。1989年10月27日,苏军装备的奥卡的最后一个发射系统被销毁,这也预示着这款武器最终走到了末路,这款导弹的命运正如那个一路向末路狂奔的红色帝国一样。

该款导弹的总师,科学院院士涅波别季梅耶气的一病不起,而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则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奥卡导弹出现之前,我们的弹道导弹虽然也有核弹头,但是命中精度不高;有了奥卡导弹,我们可以任意打击北约的西欧纵深”。

为什么奥卡如此重要?

是因为它特别先进么?

其实不然,哪怕是87年还没有来得及装备部队就被终止部署的奥卡-U,其弹头性能也不过与美国83年部署的潘兴Ⅱ大体相当。苏联在中程弹道导弹相关技术上,起码与美国有5年以上差距。

而在80年代后期,美军已经开始密集测试高超音速武器,1985年,美军在夏威夷考艾岛试射了一枚使用气动舵面的10马赫级高超音速弹头SWERVE,试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被称为马丁.玛丽埃塔CAM的武器是潘兴Ⅱ的改进型,其内部携带大量的精确制导钻地弹头,可以有效对华约机场和加固机堡进行封锁打击。

最为先进的还是被称为洛克希德Axe的升力体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其使用潘兴Ⅱ助推发射升空,使用钱学森弹道滑翔攻击目标,高度类似于中国的东风-17。这种高超武器有着低得多的弹道以及近得多的雷达通视距离,非常难以防护。

由于美国在高超音速激波风洞上相对于苏联的优势,苏联很难在这些新概念武器上与美国相抗衡。苏联在80年代末预计在茹可夫斯基新建一个规模与美国相仿的高超音速激波风洞群,但是80年代后期的糟糕财政已经不允许苏联做这样的工程了。


问题在于,这不是比美国中程弹道导弹和苏联谁更先进的问题。

MGM-31C潘兴Ⅱ对于美军来说,只是个添头。有固然好!没有的话,美国还有强大的空军战机部队!所以问题并不大。

9M714奥卡和OTR-22大号飞毛腿,就是苏军大纵深突破的全部。没有这些核装药的弹道导弹,苏联人拿什么突防啊?不用弹道导弹把北约空军削弱到一定程度,你凭什么拿制空权啊?就凭那些美军越战水平的空军么???越战水平的空军连北越都不见得对付的了,拿什么对付北约啊?活在梦里么???


说96年东南沿海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陆军部队:只要海军兄弟能帮我们送上岸,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海军部队:只要空军兄弟能取得海峡上空制空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空军部队:只要二炮兄弟能摧毁岛上全部机场,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唰”的一声,所有人都看向二炮指挥官,等着他表态。

苏联的战役弹道导弹部队,就是那个众望所归的“二炮兄弟”,大家都眼巴巴指望着你了!你现在告诉我,没二炮了,以后全看你们自己了,那还玩条毛啊,进攻?送人头么???

话说,INF中程弹道导弹条约也只是加速苏联大纵深进攻战法的死亡而已。本来那套战法也没几年活路了。美军冷战末期已经找到对苏联战役弹道导弹的克制方案了。

F-22垂直爬升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2753390405615616

人家F-22从36秒开始滑行,50秒就离地了,那么强的短距起降能力还要啥挡泥板啊?苏军用战役弹道导弹轰一遍机场,结果华约空军大编队去轰炸,飞过去一看,人家根本就不受影响,转场的美军F-22从两三百米的预置铝合金板上直接拉起来了,那一刻,苏联飞行员仿佛看到了上帝。


user avatar   motorolap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因为两者的定位不同,F-16是作为F-15的低端搭配,而米格-29与苏-27则是在不同的空域内争夺制空权——米格-29是配合陆军的推进在己方战区争夺制空权,苏-27则是深入敌方战区争夺制空权,为苏-24等己方的前线轰炸机开路。

而与F-15和F-16具备独立的作战能力不同,苏-27和米格-29基本无法脱离苏联的地面引导体系,仅具备十分有限的独立作战能力,所以在实战中,对于米格-29和苏-27的作战能力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苏联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具备下视能力的预警机A-50服役已经是苏联末期了,也就是说在A-50服役之前,苏-27和米格-29只能靠地面引导苟活,并不敢保证能完全配合陆军的进攻。

另外BVR也是很多毛粉对米格-29津津乐道的优势,但事实上,在米格-29(9.12)服役之前,F-16(Block15)就已经整合了麻雀进而具备了BVR能力。

最后才是航程问题,这个问题在苏联时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前面也说了,作战空域划分就是如此,论作战能力,两者基本上差不了太多,都是没能满足初期设计需求的屑飞机——主要还是雷达的问题:苏-27初期设计是要安装N011“豹”平板缝隙天线雷达,米格-29初期设计也是要安装S29“甲虫”平板缝隙天线雷达,结果最终都没能成,因此在苏联空军的建议下NIIR在米格-23雷达的基础上开发出了N019“琥珀”倒置卡赛格轮天线雷达作为米格-29的机载雷达,而NIIP也被建议在N019的基础上为苏-27开发一款雷达,也就是后来的N001“剑”倒置卡赛格轮天线雷达...可以说拙劣的航电设备严重影响了苏-27和米格-29的发挥,导致其不得不彻底吊死在地面引导这个体系上。

至于最初设计需求的雷达“豹”和“甲虫”是直到苏-27M/苏-27PU(即原版苏-30)和米格-29M的时候才用上,而这几个改型的国家验收还没结束时,苏联就解体了...解体后,苏-27的机体更大,改进余地也更大...另一个原因是米格-29的定价并不比苏-27便宜多少,因此米格-29在市场上自然也就竞争不过苏-27——不过米格-29的二手机还是蛮便宜的,原苏联加盟国出口了不少。

因此,米格-29在苏联的地面引导体系下是一款成功的轻型前线战斗机,但是脱离了地面引导体系后就显得十分鸡肋了。

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米格-29的可以参考我以前的这个回答:zhihu.com/answer/258662

—————————————————————————

更新:再补充一点,不知道很多人认为的“米格-29对地面引导体系依赖大,而苏-27对地面引导的依赖不大”这种说法是看哪些地摊得来的,拜托,直到中期升级型号的苏-27PU/苏-27M和米格-29M之前,这两种战斗机都不具备脱离体系单独作战的能力,而且考虑到苏联第一种实用的预警机A-50是1989年才正式服役(此前虽然有图-126,但毕竟缺乏下视能力,且只装备防空军),在此之前,苏-27S的设计用途基本就是个笑话——“深入敌方战区争夺制空权”,先不说在己方陆军推进西欧的情况下地面引导体系跟不跟的上的问题,单缺乏预警机这一点,别说让苏-27S深入敌方战区争夺制空权了,就算是换苏-27M来都没用,充其量也不过是晚点送机头的货色。米格-29(9.12)固然无法脱离体系作战,但苏-27S也好不到哪里去,正所谓“五十步笑百步”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

2018.05.31更新:

某人非要用地摊和维基来证明伊朗的F-14击落过伊拉克的支点,问题是伊朗官方的战绩表根本就找不出来有击落支点的记录。我能力实在有限,官方的都找过了,实在找不出来,只能有请

@蛋卷

大神给我们科普一下世间的普遍真理。

—————————————————————————

@蛋卷

来,我给你找了一份你能看的懂的

想要看完整表格还得请大仙您先打钱,价格不低于100刀(笑),我这不无偿提供干货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失败,而且失败点恰恰是苏联武器装备最得意的优点——便宜。

MiG-29并不便宜,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维护成本,考虑到MiG-29的性能,它如果能大型化,参与空中优势战斗机项目的话,远比现在的它成功的多。可它的失策就在于将自己定义为“前线战斗机”,前线战斗机意味着更高的损耗率,很多损耗就是非空中原因造成的,比如地面远程炮击、高频出动率、恶劣的使用环境等。在这些情况下,性能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成本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一环,而MiG-29相对于同样按照前线战斗机来使用的F-16来说,仅一个双发就意味着对发动机系统的成本多了一倍,这还是建立在假设RD33和F100/110维护成本一样的前提下。

其实米高扬确实在很努力地削减成本了,但走的方向确实是错误的:从一开始,把大型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拼命缩小成前线战斗机,这个方向决定了MiG-29和米高扬的悲剧。MiG I.44表明米高扬内部明显吸收了MiG-29的教训,可惜苏联不给他改正的机会了

对比一下同样被人抱怨腿短的F/A-18,美国海军的选择是直接大型化,成本虽然上升了,但相对来说作战能力也加强了,某种意义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看看先进空中优势战斗机出来的时候,大家的各个方案,是不是很有意思~```

要我个人说,MiG-29在这个时候是没搞清楚苏联空军要什么,但是审评之后就是走极端了


user avatar   kuang-ye-biao-che-na-po-l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扯淡类比我也会:

飞毛腿导弹远销众多国家,而民兵导弹只供一个国家使用,所以飞毛腿比民兵成功;

板砖拍死的人比氢弹炸死的人多,所以板砖是威力最大的武器;

冈比亚耍AK的黑叔叔有实战经验,五大流氓战略核导弹部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我大冈比亚天下无敌!

言归正传:

谁不知道米格29和F16的使用定位是不同的?再说即便除去独联体国家,装备过米格29的国家也不少啊。

米格29“腿短”?,“机场保卫者”?西欧才多大地方?米格29从柏林起飞,能覆盖到法国东部,对西线而言还不够大?这都能成黑点的话,那F22岂不是更坑爹?

当年美国军方欲以单发战斗机航程短为理由扼杀F15以外的新型陆基战机计划,结果战机黑手党把载油系数往桌子上一拍:“如果F16是腿短的飞机,那么F15就是腿更短的飞机!”其实战机黑手党对F16的最初定位和米格29非常像,至于美国军方给它塞了一堆私活,让它打杂就是后话了。

结果美军现在拥有了世界最强的前线战斗机——F35B。“小孩子才比腿长,我全都要。”

再就是关于米格29的超视距空战问题。

有些人说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出现以前,超视距空战没用。岂不知美国在超视距空战上走过一段大弯路。

美军麻雀导弹在越战命中率不佳,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因为当时美军中距导弹用的连续波制导体制可靠性太差,连带着把捡洋垃圾仿制的中国也带坑里了,中国空军宁可用红外弹也不装备仿制麻雀的霹雳4就是这个原因。同时期的苏联正在研究单脉冲体制,比如R—40,所以一段时间内,苏联的中距导弹是比美国好的。

美国后来也步苏联后尘,改用单脉冲,海湾战争中,拥有单脉冲引导的AIM—7F/M取得了29架的战果,怎么能说半主动空空导弹不实用?伊拉克空军能用60年代技术的R—40打F18,美国空军敢用60年代技术的AIM—7E打米格29吗?

还有人用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冲突说R—27可靠性差,那是苏制导弹刚到非洲的情况,难道美国导弹刚到东南亚时故障百出,就是美国导弹可靠性都差?

R—27这种导弹,其设计思路在空空导弹技术发展史上是有突出地位的:

一是让中距导弹拥有更好的机动力,哪怕损失一些射程(与之对应的是R73格斗导弹的较大射程),力求提高命中率并尽量与格斗导弹射程无缝衔接;

二是让中距弹具备和格斗导弹类似的发射后不管能力,指红外制导的R—27T ,它的使用方式和后来的AIM—120、R—77类似——由机载雷达将其引导至弹载引导头探测范围内,再由导弹自行锁定攻击。

而下一代中距空空导弹,比如R—77、AIM—120、米卡等,基本也是这个思路,可以说R—27的设计思想是超前的,也是承前启后的。

中距导弹格斗化,格斗导弹中距化,是大趋势。


user avatar   zhou-yuan-qi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F-16那个辣鸡要和MIG-29比?

MIG-29初始配备60公里级的R-27导弹,
F-16呢?
一开始按照战斗机黑手党的理论,F-16是个什么定位?
连雷达都不打算装,或者带个F-5E的雷达,装着最多只能打不到20公里的AIM-9E/L(而且还不具备迎头发射功能),还有就是20毫米挠痒痒机炮。
……去厚着脸皮顶着R-23(30公里级)的火力,突击到MIG-23ML近距离展开搏斗(而且不能迎头发射,还只能爆菊),
呵呵呵呵呵。

更别说遇到MIG-25/31这种直接高空高速大射程压制的就根本是被砍瓜切菜的玩意。

……你丫配的导弹,最大理论射程还没人家飞行高度高。更别提什么斜率/捕捉/锁定/追尾。


……最关键的,1981年以前,那所谓比MIG-29早服役好多年的那300多F-16都是这鬼犊子玩意。

哦,到了1982年,突然想起来了,要给F-16这“单发载人格斗导弹”装APG-66+AIM-7“麻雀”组合了(射程40公里),

至于射程65千米(射程100公里达到R-27改水平的AIM-120是2002年才采购的)的AIM-120嘛……第一批采购还只有180发,在1987年,基本10架F-15/16分配不到1发的水平(海军的F-18就给洗睡吧,第一批采购在1989年,买了20来发之巨)。

空军AIM-120在1990年交付,1992年11月IOC

海军AIM-120在1991年交付,1993年11月IOC

美军陆基的飞机,一个二个柯基一样的短胳膊小手,到21世纪的2000年才开始采购射程“高达”105 KM(之巨)的AIM-120C-5,有些人还跑去巴巴的吹什么美国“雷达很好”看得远,先敌发现,嗯,

这就不知道是啥思维回路了。

先敌发现然后干瞪眼?蛤?



格斗嘛,MIG-29配头瞄,R-73导头轴角±45。
F-16当时无头瞄,AIM-9导头轴角±30。

超视距无优势,近身格斗还是打不赢。这就是80年代的F-16与MIG-29。







@JoshuaH2000
这是你要的载弹性能测试数据,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写的麻雀为50公里级的后期型号,而我说的则是40千米的型号。
同样也给了格斗弹的,
美式雷达制导导弹优势在于雷达导头的锁定距离,这是微电子工业水平决定的,
而在红外领域,则没什么优势
格斗弹方面,追尾锁定有优势,迎头锁定则是劣势(呵呵,所以只能通过6点缠斗获取格斗胜利,在配备头瞄反应迅速的MIG-29面前只有死路一条。况且MIG-29也不是那么好咬尾的),
导弹自身过载,目标脱离过载,发射反应时间,锁定方式,这些基本的机械性能方面,都是渣渣。
尤其R-73对AIM-9M/L的压制基本是跨代碾压。


还有更致命的问题在于可靠性,
F-15A/B采用F100-PW-100发动机可靠性低得惊人,那做工,那质量,赢得了机库女皇的美誉,
很可怕的则是同种发动机的F-16,这可是单发飞机。
F-16全型号生产4500架左右,目前已经坠毁超过700架(当然“从来没有被击落”嗯),厉害了。到1987年才换GE的F110。这种坠落概率在四代中绝无仅有。

反正具有营销优势还有媒体优势总是好的,
1,你和他谈系统整机可靠性,他和你谈发动机单机寿命,
2,你和他谈发动机寿命,他拿自家1986年才撸出来的F100-PW-220和F110-GE出来,甚至还有各种冷战后的变体。自家F100-PW-100航空史上一朵奇葩是不讲的。
3,你和他说超视距作战,他和你说F-14A那个舰队反导(反逆火不存在的,逆火王鱼高空射程650)的截击机(格斗被F-4暴打的玩意……伊朗猫还有被幻影F1甚至MIG21给揍下来的战例)超视距如何如何厉害。
4,你和他说格斗性能,他和你扯机动性(也就是6点位咬尾……具体还有2种情况……①你说F-16高速/高空机动性辣鸡,他和你说F-15高速机动性很好;②你和他说SU-27有过失速机动性会眼镜蛇,他跟你说SU系飞机花拳绣腿低速机动性只能上航展,而且你SU-27低速机动也缠斗不赢F-16,跨音速陷阱BLABLA,他跟你说高速机动性才是有用的。)
5,你跟他说敏捷性,他和你说爬升率顺盘稳盘我擦F-15那个二代机水平静稳定布局都能抬到场面上给吹起来。
6,你跟他说F-15静稳定二代布局就是垃圾,他和你讲美利坚的F-15A装2坨11吨推力0.7涵道比的破烂就(胆敢)算作“力大飞砖”,美利坚发动机举世无双。
7,同时代米格31的发动机推力15.5吨你说这是“力大飞砖”,他告诉你,那是机动辣鸡,傻大黑粗。
8,你跟他说高空性能,谈包线,他用那个PW的F100机型(涵道比0.6,推力11吨)的来,
9,你跟他说低空性能、谈推重比的时候,他用那个装GE的F110(涵道比0.7推力12吨+)的来,
10,你和他说头瞄,他和你说F-4也有只要美国爸爸不装的都是过时的。
11,你和他说造价,他和你说穷国才买俄国货。
12,你跟他讲SU-27雷达探测距离比F-15/16强,他跟你讲F-14倒卡雷达探测距离比MIG-31的PESA还大大。
13,你跟他讲MIG-31的PESA电扫刷新速度快,操作简单不需要雷达操作员远胜F-14,他跟你说美利坚F-16现在都上AESA有源阵远超SU-35S的PESA无源阵。
14,你和他说总体性能,他和你说战绩MIG-29如何被暴揍。什么F-14/F-15/16从无被击落(总之SU-27系服役至今也没什么空战战损也没见那所谓毛粉天天去吹牛皮)
15,只要是米格或者苏霍伊坠毁了,就是这个用俄机的穷国日落黄昏,保养不善,早点买格鲁曼波音早超生。只要是F-15/16/18坠落了,就是美利坚训练符合实战,训练强度大云云。

都是套路


嗯,
还有就是听说有“镁粉”在Q群里看我这帖子以后,
开始讨论了,
不过不外乎人身攻击而已,
穷尽语言也没有丝毫有能力对我所列举的F-16开发列装经纬进行反驳,
看这气急败坏的样子,
可能我写这些某些人就和吃了个苍蝇一样难过,
甚好,妙哉,继续难过你们的去吧。
总之也进一步侧面凸显了MIG-29对F-16对比的优势。






@还有这种洗地的
美国佬

质疑美国佬12.7老干妈(甚至7.62)就是狡辩,

还知道越战啊,
12.7火力要够,
你继续回去用啊,

这基本就是我上文提到的第7种逻辑:美国人没用的就是过时的(美国人用的就是最合适的)

美国佬自卫火力搞笑是一百年的惯例,
二战火力垫底就不说了,
朝鲜被按着打,
越南干脆不装航炮了继续被按着打,
越战后用20毫米M61挠痒痒加特林:空重100公斤的机炮打20x102,对面毛子50公斤的炮就做到30毫米打30x165,
炮重多一倍
投弹量还差一倍
同样重量俄国可以装2门30,
美利坚祖国只能装1门20

这就叫智商差距。。。。。。。
换而言之,

美国佬舍得花100公斤,乃至全重250公斤(含弹)重量来装备机炮,
牺牲的重量是俄国人2倍之多,
足以证明其对火力的迫切渴望。
奈何设计不出小的来。
从枪到炮,美国人基本不见什么优良设计,
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瑞典人,意大利人。谁都有足够的理由BS美国人的枪炮设计。
这属于天赋问题。

给这个洗地的属于脑子问题。
炮力差距岂是嘴炮能弥补??

左边米格15的23/37航炮,右边美利坚12.7老干妈


user avatar   kgb10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每次一看到这些个话题就觉得无力吐槽

排名第一的答案说什么85年以后前线歼击机被纳入空气1A

我只知道空气1M不知道什么空气1A,空气1M一共也就三个师/旅级指挥所

83年奥加尔科夫改革以后那是光线2和机动


说腿短的不知道29A也就是产品9-12内油航程是1560,实在说不上短

谈米格29不懂得歼击机团战备等级转进,不知道截击导引律,不知道飞机的爬升速度曲线,更不懂航空兵团的备勤和待机,对于前方地域更是没概念

你们根本就搞不清楚,米格29很多情况下升空作战本来就是不加满内油的,留空时间靠的是燃油效率很低的外挂油箱,投入空战前抛弃副油箱,低内油可以保障更高的推重比和机动性。这个不加满的内油,直接限制了飞机格斗后备降场和机场的布置,也限制飞行团一级二等以上单批次出动数量


简单的说,地面部队头上24小时常备的还是地面防空力量,米格29管的只是特定地域特定时段的制空,要反复争夺制空权,还得靠大量的飞行团和密集的备降场起降场

另外,永备机场、野战机场、起降场、备降场,在苏军和我军的定义里面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要理清前线航空兵怎么使用,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这四个东西有什么区别

PVO航空兵这样的,团以上能不能整建制在野战机场运用,我就没见过有人讲清楚


稍后再补


user avatar   ren-hong-wei-5-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小新

我来回答

当年德国东西合并后,北约用米格29与F16超近距离狗斗,结果F16被吊打!

空优米格-29吊打多用途F-16一点都不奇怪,米格-29在前苏联设计体系中是一款支援前线地面部队推进的空优战机,而F-16则是一款多用途战机,是美空军和F-15进行高低搭配的一款轻型战机。



而米格-29则是前苏联为了争夺前线制空权(对付F-15)帮助地面部队推进的制空战机,两者在用途上并不一样,而仅仅从米格-29设计要求来看,无疑战术性能十分优秀,可以说完全不弱于F-16。

不过当年是演习,米格29占优势的是有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格斗导弹,所以F16吃亏,那些说16强的人也不妨看看双方的作战环境,单机去挑一个体系,就是F22一样不行。



德国统一后,用东德空军的米格29和西德的F16模拟空战,中距离空战,都是f16获胜,近距离格斗空战米格29完胜,原因是米格29装备的R73搭配头盔瞄准具,每次空战结果都是能够提前锁定F16!



美制F16当时装备的AIM9L响尾蛇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的前视搜索跟踪范围没有R73大,所以米格29经常能够在f16之前长时间锁定目标!这也是后来德国空军一度想保留米格29机群的原因,只可惜台风入列以后,米格29航电落后,维修体系和德国空军的维修体系不符,不得不退出德国空军,卖给美国战术空军,作为假想敌部队继续服役。



F16与米格29是同代的产品,都是高低搭配中的低配轻型战斗机,但是美苏两国的作战理念导致了两架战机作战方式和理念的不同。F16侧重多功能作战,强调均衡。而米格29则定位于前线制空战斗机,侧重空战,削弱了作战半径及多用途能力。



前苏联的空气动力学及流体力学的水平极高,至今为止还是站在世界顶端,其设计的苏27和米格29堪称完美,米格29单论空中格斗能力还是领先F16很明显的,但是太极端了,导致米格29除了夺取前线制空权没啥用处,被西方调侃为机场守护者。



虽然米格-29战机并没有什么出色的空中战绩,但是实际上西方对其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毕竟几次局部战争中的损失,米格-29都是在没有在完善的支援体系下孤军奋战。结果自然是很悲惨,但这并不能表明米格-29的战力很弱。



有以色列试飞员得出结论,俄罗斯的支点战机空战能力与美制的F-15和F-16战机相当,甚至超过后两者。该飞机具有高度机动性,其发动机能提供更高的推力。因此我们的飞行员在空战中必须小心这架飞机。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驾驶的米格-29,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对手。

... ...

客官留步

感谢关注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挂副油箱只有275公里的作战半径,这是苏联为了掩护大集群装甲洪流特别设计的前线战斗机,能在泥地起飞,良好的狗斗能力,及其糟糕的电子设备。

可绝大多数国家的空军都是本土防卫啊,你这个作战半径能干嘛啊?


user avatar   an-xiang-shu-ying-yue-huang-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格29是空优战斗机,而F16是多用途战斗机,两者定位并不相同。

如果非要拉到一起比空战能力的话,其结果将同 @asdasd 8321 设想的完全不同。以下资料截取自空军之翼,Armstrong译。

米格-29“支点”进化论(一)——F-16一生的死敌

美国空军的退役飞行员“Vinnie”拉塞尔少校就是其中一位,虽然他在职业生涯中大部分驾驶的是F-15C“鹰”,但获得了作为交换飞行员前往德国拉格空军基地驾驶三年米格-29的机会。在交换期间,他驾驶米格-29与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美国空军的F-16交过手,以下是他对米格-29的评价:

“由于苏联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上的不足,米格-29被设计得过于坚固和简单。米格-29是一种前线点防空战斗机,基本型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再加上内油有限,无法对敌人纵深进行攻击。在苏联前线空军的战争计划中,米格-29在战争初期的闪击战中射完火箭弹和扔完炸弹后就转身变成点防空战斗机。由于要在条件恶劣的前线机场起降,米格-29甚至装备了前起落架挡泥板和进气口堵盖。(米格29为实现前线简易机场起飞付出了数百公斤结构重量的代价)”

  “米格-29最大的问题是腿短(这是米格29最主要的缺点),以至于总是要在发动机舱之间挂载一个中线副油箱。虽然这个副油箱不会产生太大阻力,对飞行稳定性也没什么影响,但米格-29的最大过载在副油箱用空之前被限制在了4g。在我驾驶米格-29期间,驻斯帕德勒姆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F-16经常会飞400公里来拉格上空挑战米格-29,即使在主场作战中,米格-29还是会经常发生因燃油耗尽而被迫退出空战的尴尬事情。”

  “但如果米格-29处于燃油充足的状态,那么它就是F-16的劲敌。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米格-29的一个设计缺陷曾导致多起试飞事故,使米格损失了两名试飞员。于是米格设计师给该机的模拟飞控系统增加了一个在低速和高攻角状态下生效的攻角限制器,所以米格-29在速度低于250节(463公里/小时)时的机动性劣于F-16,因为攻角限制器在不断限制飞行员的操纵输入以防止失控。只要攻角限制器一介入,平尾就会大幅偏转,而这又迅速消耗了飞机的能量。不过这个攻角限制器可通过猛烈拉杆来超越,此时的米格-29就获得了比F-16更好的机头指向能力,而且在空速低于100节(185公里/小时)的情况下仍具有足够的操控性,这是F-16不能比拟的。降低攻角后,米格-29的加速能力也远超F-16。(事实上,米格29挂了副油箱加速爬升能力也超过了F15C)

“由于米格-29具有推重比优势,所以在空战中不必像F-16那样拼命拉到9g,6.5-7g就足以咬住对手。根据我的经验,驾驶米格-29在4500米高度以350节(648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拉杆时,只要过载不到8g,那么米格-29就能转弯中继续加速!与F-16交汇时,即使米格-29的速度只有230到250节(426-463公里/小时),仍能通过垂直爬升来占据高度优势。(说米格29在能量空战中不如F16A/B的人可以醒醒了)RD-33发动机推力强大,但在运转180到220小时之后就要大修了。但这种发动机的可靠性很高。在我的三年飞行期间,中队没有发生过一起发动机故障。除寿命短外,RD-33在高转速下还会产生很大黑烟,使米格-29在很远距离上就被目视发现。”

“在超视距空战方面,F-16的先进航电设备和武器系统远超米格-29。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支点”服役时,凭借AA-11“射手”(R-73)近距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以及AA-10“白杨”(R-27)空空导弹,在近距和超视距空战领域中都力压F-16。(后面我们将会给出另一个飞行员利用头盔瞄准 1V2 F16)而今,F-16有了更好的雷达、AIM-120 AMRAAM空空导弹,以及与JHMCS头盔瞄准具配合的AIM-9X空空导弹。”

“当然米格-29在超视距空战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该机雷达的扫描速度是F-16的两倍。但由于操作模式不足和缺乏数据链,“支点”飞行员在超视距作战中无法建立足够的态势感知。米格-29座舱人体工学设计不足,没有手不离杆(HOTAS)操纵杆设计,使飞行员在超视距空战中手忙脚乱,不时需要放开操纵杆或油门杆去操作雷达,这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米格-29的平显基本是个摆设,无法显示关键目标和武器系统信息,飞行员不得不埋头于下视显示器上。虽然米格-29拥有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但由于其局限性无法使用在空战中。米格-29的最佳空战利器仍是头盔瞄准具,只需扭头看着目标,就能引导R-73导弹实施攻击。米格-29是世界上第一批配备头盔瞄准具的战斗机,结合大离轴角R-73和该机的高机动性后,米格-29成功在狗斗中压制住F-16早期型。直到F-16装备了JHMCS和AIM-9X后,才扭转了多年的狗斗劣势。(F16装备JHMCS和AIM-9X已经是苏联解体以后16年后的事情了)


Tyler Rogoway原著:怎样才能在一场狗斗中获胜?来自一位F-16和米格-29双料教官的故事.

“支点”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喷气机,是专为苏联战术空军设计的,这意味着飞行员只是地面控制中心的延伸(米格29应用中的最核心特点,如同 @RNAVision 所说,米格29起飞的部分只是他的一半。米格29是为掩护地面快速推进的装甲集群而生,这个任务要求决定了他宁可腿短也要实现极致的空战能力)。正如许多人了解到的,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并不允许飞行员自创战术和自主作战。米格-29座舱的开关布置达不到西方标准,传感器也不是用来提高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的工具,而仅仅是辅助武器发射。

  米格-29非常可靠且维护相当简单,在我能驾机离站前,我已经会维护燃油、滑油、液压和气动系统,并且这些领域表现得相当专业。该机的操控品质只能说一般,飞行控制系统有点差劲,反应不是很灵敏。但这并不意味着飞机的机动性能不好,恰恰相反,我把它的机动性列在F-15C和F-16之间。飞行员只要更努力操纵,就能让飞机以他想要的方式做出反应。

  “支点”的发动机罩下面也有很多马力,如上所述我对它进行了逐层剖析一直到推重比参数。我做的唯一一次并排性能对比飞行是与一架F-15C,那次我挂着一个机腹中线油箱,而“鹰”没有外挂,只安装了机翼挂架和导弹发射滑轨。这也是一次BFM空战,但在用光机腹油箱前,米格-29的最大过载被限制在4g以内。为了进行性能对比,我和F-15以间隔910米的横向编队飞行,高度3000米,表速555千米/小时。随着F-15飞行员一声令下,我们同时打开全加力。在机鼻上仰角达70度前,我一直能跟上F-15的俯仰角速度。当任何一架战斗机的速度跌倒185千米/时我们就终止爬升,这样的直观对比能看出米格-29的爬升性能到底如何。结果当F-15的时速跌倒185千米时,我的速度是315千米/时,远远超过他(米格29挂副油箱爬升能力超越F-15C,在能量空战中米格29并不畏惧F-15C)

我在另一次常规性能对比飞行中不需要做并排飞行,这是一次“从头顶-到头顶”的最小盘旋速度对比。“蝰蛇”大约需要以463千米/时的速度来盘旋一圈,而我可以驾驶米格-29以278千米/时的速度在你头顶绕圈。虽然GE F-16与米格-29相比确实拥有推重比优势,但“蝰蛇”进行这样的低速盘旋时会撞到迎角极限,飞行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鼻下坠。虽然“支点”的迎角限制和F-16相同(都是26度),但“支点”飞行员可以解除这个限制并获得45~50度的最大迎角。(米格29盘旋能力远超F16)米格这样做唯一要注意的是,在超过迎角限后会损失一些方向稳定性而已。

“支点”的内油比F-16少了数百千克,而且两台发动机又相当饥渴,所以一箱油飞不了多远。在挂一个中线副油箱时,我们测得的作战半径仅有约278千米。模式为高亚音速巡航到战区,在交战中开2分钟加力,最后高亚音速巡航返回。

在战术使用上米格-29让人又喜又惊。它的雷达真的很好,探测距离很远。但正如上文提到的,座舱显示设备非常简单的,对飞行员的态势感知并没有多大帮助,雷达的操作也令人发指。“支点”的雷达制导超视距武器是AA-10A“阿拉莫”,射程比不上AMRAAM,也不是发射后不管的武器。从机动性看AA-10A是一种很好的导弹,但其最大实用射程让人很失望。(AMRAAM也就是AIM120,这是一款冷战后才装备F16的导弹,也就是说在冷战期间F16的BVR能力也不如米格29)

“射手”导弹和头盔瞄准具(HMS)真的很厉害。首先,头盔瞄准具很容易使用。每个飞行员都配发了自己的瞄准具,我们改装了HGU-55P头盔 ,可以把瞄准具固定在弹簧夹子上,然后把瞄准具连接上测试仪,把准星调节到单片反射镜片中心就行了。你上机后插上电源线,瞄准具就能工作了,没有联合头盔瞄准系统(JHMCS)那样的校准过程,真的是即插即用。

作为射击方,我能看到用AIM-9L/M时做梦都想不到的射击机会,而那些被攻击的家伙们也同样会郁闷于被“击中”的事实,因为这种发射角度是他们在之前的训练中闻所未见的。有一次我与两架F-16进行2 v 1空战,我是“土匪”,向他们的僚机发起进攻,暂时失去了对长机的目视接触。在我重新看见长机时,他正在拉起以获得一次俯冲射击的机会。他俯冲时没有发射AIM-9M来宣布我的“死亡”,而是穿过AIM-9M的发射区想给我录一段照相枪视频。此举就把他推进了“射手”的发射区,所以我按下右手油门杆上的一个按钮,命令导弹引导头随动于头盔瞄准具瞄准线,然后轻松宣布他已经被终结。想象一下,俯冲射击的猎人却被猎物干掉了!(空战2V1代表着绝大的优势,然而F16连2打1都都输了)

在超视距空战中,米格-29远远落后于西方战斗机。不仅缺乏态势感知,AA-10A导弹的射程也比不上AMRAAM,这意味着“支点”飞行员在面对北约战斗机时的胜率渺茫(然而冷战期间F16并没有AIM120)。

  在视距内空战中,一位训练有素的米格-29飞行员能够给“鹰”或“蝰蛇”飞行员提供他(她)们真正想要的考验。我飞米格-29时,会根据视距内空战的设定来发起攻击,我在1 v 1纯机炮设定BFM空战中的驾驶方式和导弹+机炮设定时是不同的,此时我的操纵风格更像F-16,而且我知道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利用比F-16更大的迎角优势。在导弹+机炮设定时,我会尽全力拉杆,尽可能快地把对手置于“射手”导弹的发射区内,这样做至少能让他感觉到来自我机鼻指向的威胁,以此能迫使他犯下错误。在太多场模拟空战中,这样的导弹射击大多能击杀得分。但是我一直纠结于以损失空速为代价获得“射手”发射区,因为在接下来的交战中我还需要能量与其他飞机狗斗。


单比空战能力的话

F16A/B:咱还还是和米格29比谁的腿长吧


user avatar   wu-chan-guang-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答主可以去查一下两德统一后原东德米格29部队作为假想敌部队在演习中对F-16取得的成绩,然后再想象一下上世纪90年代热战爆发的情景,就不难理解苏联人为何要装备米格29了。

还有米格29设计之初是用来对付F-15的,和F-16的高低搭配设计思路完全不同。能用牺牲航程的方法在传动系统,发动机技术和电子设备技术落后的大背景下得到一款能量特性追平F-15,格斗性能超过F-16(AIM-9X装备之前)的前线战斗机,米格29的性能在它设计作战的环境下已经算不错了。

-------------------------------------------------------------------------------

5/23日补充

看到别的答主得出了:“靠头瞄打R-73是吃软饭”的结论,我觉得十分可笑。依靠自己集成在飞机上的武器系统的技术优势被称作吃软饭,难道同时期F-16在航电上的优势就不是吃软饭了?逻辑不能自洽,难道空战变成了有些人想象中的骑士对决?

现代战争有过完全在同一技术水平公平竞争的情况吗?换句话说,难道1991年前后的F-16C block40打MiG-29S真就一定能在超视距作战上占到很大便宜?对了有人又要说“苏联战机依靠地面引导系统的局限性balabalabala……”,但人家的定位就是受体系引导的前线战斗机,任务就是掩护地面部队推进,就是在野战防空网的配合下尽量争取前线制空权。对了,F-22研发之初的任务就是能得到一款在苏联防空网内猎杀米格29的战斗机,如果真的有那么不堪,有必要那么迫切的研发一款第四代战斗机吗?

上一张米格29和F-16的包线图,在低速段F-16有优势,高速段米格29占优。

对了米格29可以飞到2.3马赫,F-16的皮托进气道可以飞到2马赫吗?




     

相关话题

  媒体报道2021年印度计划部署“烈火”5弹道导弹,成为第8个拥有洲际导弹打击能力的国家,是否可信? 
  如何评价五爷六爷七爷八爷九爷这五位老爷? 
  综合评价俄罗斯最新服役的11356M和我国的054A 谁的性能更优秀? 
  为什么飞机失事基本上都是全员死亡,难道在失事前不能跳伞吗? 
  家用车保养时间为什么按公里计,而军用车辆都按摩托小时计? 
  「平津战役」的时候,为什么对“北平”围而不打,而猛攻天津全歼主力? 
  吃军用口粮、救生口粮、配发食品等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歼20挂载的导弹数量是否有点少,相比较其他隐形战机? 
  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低下? 
  迷彩服在作战时的效果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乌鸦校尉《决裂》影评?
下一个讨论
河套学院学习生活是如何的?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