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手割破了看外科,没有胃不舒服,医生说做个胃镜吧,这叫滥用检查。你胃不舒服,医生说做个心电图吧,这是遇到有经验的医生了,这背后是血的教训。心电图正常不代表心脏没问题,心电图正常当天死掉也不稀奇。
2.你都上网查过了,这时你应该自己先买点你想要的消炎药吃吃,不好了再去医院,去了医院就尊重医生的意见,当然尊重医生的意见不是医生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你可以不做,但是请签好字,明确表示拒绝检查,不是怕你出事了来找事儿,是怕你家属在你出事儿后找事,你想想你都出事了也不可能来找事儿了呀,不要有怨气,最不想你有事儿的是你的接诊医生,大家都是成年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医生这个行当是对抗不可抗力,所有合同上都不保的不可抗力,凭啥让医生保。
3.开处方药是法律赋予医生的权利,当然医生也要负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所以,开什么药医生说了算,你可以不吃,你可以告诉医生哪些药你吃了神清气爽,哪些药你吃了痛苦难忍,医生会衡量,但是请不要指挥医生开药,你非要吃什么药医生又不给开可以自己去买。另外,可能是我读书少,在正规医学书上没有消炎药这一说,只有抗炎药,和平时说的消炎药不是一回事儿,你说的消炎药是抗生素吧,胃病要用抗生素,除了做胃镜还要做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检查,四联治疗,疗程完成后还要复查幽门螺杆菌指标。得,按你的标准大大的滥用了检查外加滥用药物,一个胃病开四种药,这医生太坏了。
4.现实生活中医生不会和你嘚啵嘚这些,一般我们会评估一下危险程度,然后这么说:胃镜您不想做的话可以先观察一下,我先给您开点药看看,抗生素暂时不需要,吃多了耐药。然后让您签个字,恭送您出门,齐活,下一个。
以下是回答部分网友觉得医生冷漠的观点:
”能不能先猜测一下最大的可能,先少用点消炎药什么再观察几天”,这是题主的方案,在医生看来完全不可能接受,只有在完成相关检查还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才可以做诊断性治疗,而且需告知患者诊断不明确,咱边治疗边观察,并告知患者有去上级医院就诊的权利。猜测一下就治疗,猜错了算谁的,是医生负责还是你自认倒霉,到了法庭上你一句我不懂医全摘干净了,这事儿不少见。猜测一下?医院不是寺庙,看病不是求签。当然了当面医生也不会这样说,否则医德败坏这顶大帽子分分钟压死你,也就在心里鄙视一下这种想法。
“她又开始跟我摆事实讲道理,就是做胃镜。”说明接诊医生在繁忙的门诊工作中已经做到了耐心解释,讲解检查排除恶性疾病的重要性,他不信有什么办法。
有网友认为“患者感受不到医院对他目前痛苦、长期健康、经济合理、情绪担忧等多维度的关怀。”,怎么样让患者感受到这些哪,就是为了长期健康才让他做胃镜呀,花钱做检查就是经济不合理?,听他的开点抗生素情绪就不担忧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要慢慢开导,细心解释,但是其实这样的患者你就是慢慢和他说也没多大用的,他要的不是科学的解释,他就是想从医生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没什么大毛病,吃点药就好了”,有些时候医生有把握的情况下确实会这样说,但是对存在一些高危风险的患者但凡有些临床经验的医生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因为前路太凶险了,赔不起,也不想吃官司。
“高水平的医生,应该是把专业知识揉合到人文关怀里面,再和患者交流,才是成功的治疗方案”,这个观点没错,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文关怀和专业治疗的大和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再看看华佗,人文关怀是要看人的,看不准人会把自己载进去,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要多学学扁鹊,不要学华佗,你还有一家老小要养,对关羽这样的患者你可以肝胆相照,对曹操这样的患者三思而后行。高水平的医生不光是医术要高,心术更要高,否则老了老了身败名裂,医生从来都不是开刀匠、药贩子。如果你想要人文关怀,请首先相信你的医生,明确表示你会和你的医生一起对抗病魔,负担起你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不要把担子都压在医生肩上,对待护士妹妹多点尊重和理解,别呼来喝去,你会发现医院是个很温暖的地方。
2018年8月28日更新,今天休息,很多朋友问胃疼和心电图的问题,这里集中回答一下。
胃疼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电图不会完全正常,会有动态改变,典型的一眼便知,不典型的有时候需要多次心电图观察,这就需要对比心电图变化,结合肌钙蛋白诊断,但为了抢救心肌我们不会干等肌钙蛋白,在心电图上看到变化就要开始和患者沟通冠脉造影了,技术要求上是进医院大门90分钟开通血管(从120接触患者算起要求120分钟),时间是非常紧的,经常会遇到医生急的跳脚,家属还犹犹豫豫的情况。还有这样的情况,(3型心肌梗死标准:有心肌缺血症状,且有新出现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或室颤但尚未得到cTn检测结果前患者已死亡,是猝死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间断发生的剑突下疼痛或者仅仅是不适来医院,来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缓解,疼痛发作间期心电图会完全正常,这种叫不稳定心绞痛,有些患者可以在短时间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这种患者极易发生纠纷,其实很多抢救过来的患者做回顾性问诊在发病前几天都是有症状的,只是忽略了。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做心电图?首先这是一种临床思维,新手思维会局限在疼痛部位,老手会结合患者的危险因素考虑需要排除哪些疾病,病人不会照着教科书得病的,一个胸痛可以有几十种诊断,小到肋间神经痛,大到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其次,在疼痛缓解间期留一张心电图,发作症状时再来一张如果有动态改变就要考虑冠心病了。今年学术交流还听说过一例做完胃镜发现是冠心病的,患者预约的胃镜,一大早空腹来医院急得不得了非要赶紧做胃镜,怕后面人多排队,胃镜后心电图一看考虑冠心病,冠脉造影提示慢性闭塞。冠心病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现在35岁左右的心肌梗死不少见。之前有一个患者每天跑步健身,还喜欢马拉松运动,身体棒棒的,今年参加马拉松活动后觉得时不时胸闷,后来一查前降支狭窄90%。现在有检查手段,可以查出来,以前没有冠脉造影的时候或是他不来医院看,可能一次运动就猝死了,倒在健身房的壮汉大家在新闻上也都见过啊。心电图这种无创、便宜、价值高的检查为什么不做哪?有时候啊在你眼中的小感冒、小胃病,在医生眼里可不是那么简单。
当然我的这个答案只是针对题主提出来的这种情况。医疗中有没有滥用检查的情况?客观的说,有。但远远没有到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的地步。医保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在临床上干久了的医生很多都遇到过向医保局写材料说明为什么要用某一些检查的情况。
另外,医疗行业私立医院的情况也在变化,经济发达地区所谓的传统莆田系医院有很多被淘汰掉了,医生、患者都不傻,现在监管严格,靠骗是不行的。大家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一些集团化私立医院慢慢在崛起,也许以后多点执业平常化后,医生公立医院成长,私立医院挣钱也会成为常态。国内医生的素质随着一本招生,硕士化,规培,这些现实的存在也会越来越高。
我个人的感觉,看电影其实是一件比较私密性的事儿,尤其是好电影,我历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看,如果呼朋唤友,往往因为志趣不一等容易产生干扰。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独自面对奇异瑰丽世界的封闭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能够引起波澜的,无疑对我来说,是一部好电影,希望对你也是。
《老无所依》:一个孤独冷酷的杀手,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一个不知所谓的电影名称,一场看后也难以言说的情感,如果不反感轻微致郁,建议观看,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李米的猜想》:灵气加持的周迅,发挥稳定的邓超,混迹演绎场的张涵予,还有诸位年轻时不可多得的锐气,导演曹保平,音乐窦唯,如果以上还不能说服你,那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4892281970688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767224029671424《海上钢琴师》:小号、钢琴、爵士乐、还有无疾而终的爱情、萍水相逢的友情以及对自我的坚守:如果生于此是场意外,那么我可以选择留在这。
这是一场极度适合一个人应对的梦幻旅程,船已到港,欢迎启航。
《大无畏》:只是一部相当平常的喜剧片,两个小混混阴差阳错抽到生死签做杀手的故事,演技稚嫩与浮夸并重,唯有在临行前各自回家看亲人,对暗恋的人告白,携手赴死的淡淡温馨,却刚好凑足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刚好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的人生已触底,那到了最后关头,你会干什么?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小成本科幻巅峰,如果一个人跨过漫长的时间,那他意味着什么?神,妖魔,鬼怪,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会遗忘,会受伤,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跨过了多少人的岁月,承受了太多离别。来路我已日渐模糊,未来,我又将要去往何处?又或许,过往种种,都只是为了,过好我这一生。
《移魂都市》:如果记忆可以被篡改,那么我们就当是第一次相逢吧。
哥特式的全程阴郁与结尾的耀眼阳光,明与暗的强烈对比,配合悬疑解题式的剧情,绝对值得观赏,只要你忍受开篇前几十分钟的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