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如何理性地赢得藏南? 第1页

  

user avatar   yao-gen-d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丢不起的就要想办法保。

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弱者才找理由找困难给自己开脱,强者都是要想办法拿到自己想要的。

一、说下背景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基本盘远好于印度。中国是统一的基本就是世界级大国,而印度目前的基本盘最多只能成为地区性强国。

其次,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并不稳固,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不足,种姓制度、民族杂乱、宗教混乱什么的都不是事。印度的基本盘和民国类似,上层精英已经全盘现代化与世界同步而底层社会却还是前现代化的封建社会。没有经过土地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印度缺乏一个现代化国家需要的认知和组织能力。所以印度的精英再精英也无法改变印度的基本盘是一个松散而落后的国家的基本盘。

第三,人种和基因是有传承性的,西班牙人葡萄园人到了南美那么好的地方还发展成渣渣,英国人德国人到了哪里都发展的不错,是有原因的。印度三哥几千年来一向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但是战斗力很渣了,没有统一外敌反复磨砺就像成为真汉子?恐怕内心是很难真正的强大起来,除非浴血复活、凤凰涅槃,找一个强国打一场胜利的立国战争。

第四,并不看好印度的未来发展,充其量也就止步于地区强国。印度由于有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还算比较大的国家体量,如果发展的好是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强国玩家的。当然人多不一定就是资源,国土大也不一定就牛逼,印度不乏精英,也不缺少好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在吹捧印度将大发展成为世界一极的原因。但是个人仍然不看好印度的未来发展,原因也不是现在很多人嘲笑印度的哪些疼点,什么种姓制度、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分裂主义、贪污腐败等等。这些问题其实是可以在发展中解决的。印度的主要问题还是印度的民族性格,印度各个民族都不是勤勉实干的民族,如果是日本这样的民族占有这样一块土地还有这样的人口规模,那么恐怕将成为欧亚大陆所有国家的噩梦。

第五,中印边境地区在地缘上并不对中国造成重大的地缘威胁,目前的实控线与地理上的隔断基本贴合,对中印双方的实力来说是平衡的,这也是中国并不急于快速解决藏南问题的原因。当然中国也有以拖待变的现实主义考虑。印度对中国的主要地缘威胁其实是在海上,印度扼守从欧洲中东到中国的海上交通要道,可以很容易地威胁到中国的能源资源通道安全。这个是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考虑到的问题,也是在解决中印边境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的方面。

第六,要考虑到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这些印度的邻国,印度其实在南亚地区是非常“鸭霸”的,吞并了锡金,掌控不丹,干预尼泊尔、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内政。其实对这些国家来说,印度过于强大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情,如同东南亚国家看中国一样,需要一个域外大国来平衡均势。

第七,说下印度内部,以前的莫卧儿王朝就是不算怎么统一的国家,统治形式如同天朝的三代时期。而英国人来生生是整合出一个国家,只不过最后按照宗教给分了,可是实际上现代印度并没有一个现代国家的基础,看看下图:

白色地方都是土邦地区,就是独立的小王国。所以印度本来就是给整合起来的,并没有一个统一国家的统一基础,只有文化上是相对统一的,其他的比如政治上没有统一的政治理念,民族上没有主导民族,语言上乱七八糟,阶级上也没有有传承的统治阶级,甚至资产阶级本身都是后来发展的。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印度的东北部,阿萨姆这一块在传统上就从来不是印度文化的势力范围,一直是黄种人的地盘,不过一百多年的殖民后现在的人口组成已经是印度裔占主流了。不过而现在从原来阿萨姆分出来的历史上属于缅甸东南亚文化范围的那加兰、曼尼普尔、梅加拉亚、米佐拉姆和特里普拉等地的原住民基本都是黄色蒙古利亚人种。现在主要闹独立的也是印度东北部,包括阿萨姆和曼尼普尔等地。见下图,要注意锡金下面的西里古里走廊。在西藏阔的时候,势力曾经深入到山下平原地区的噶伦堡。

还要说下西部中印边境的克什米尔地区的情况,这些后面都会用到的。可以看看克什米尔的基本情况。这里的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最晚到1848年都还属于西藏管辖。

中印边境争端分为东中西三段就不介绍了吧!西部的阿克赛钦地区完全在中国掌握下,我们认为是没有领土争议的地区。在巴里加斯大概有450平方公里是印度掌控的。在中部从去年对峙的楚玛尔到中尼边境,有三块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由印度控制的。东部藏南就不说了。

可以看出来,拉达克和北印度还是有明显的地理分割的,喜马拉雅山横断于拉达克和北印度平原之间,一系列五千米以上的山峰在历史上长期隔绝了恒河平原上的力量进入到这一地区。拉达克是喀喇昆仑山山和喜马拉雅山两山之间夹着一个高原盆地,恰好向东与阿里是开放的,而向西与吉尔吉特通过河谷相连。在地缘上可以是独立的一个单元,但由于经济无法支持,肯定是依附于周边的强权的。这一地区从九世纪吐蕃崛起深入中亚时至十九世纪一直是西藏的势力范围。

第八,说下中印在对待边境问题的不同立场和态度。中国方面一开始进入西藏时是没有意识到海域印度有边境争议的,我们一直是按照民国时期的地图去理解中印边境划界的,直到真正到了拉萨才从噶厦方面了解到原来西藏代表天朝对曾经对南亚这么多地方都有过影响和管治。不过中央还是基于实控线来理解边界的。等到59年终于真正控制住了西藏开始清理边境时,却发现原来真正的实控线与地图上差异很大,麦克马洪线好歹还听说过,虽然都是建国后被印度方面控制的,但因为那不是在TG方面实控边境之后。想都想不到的是还有个约翰逊线,划出了新疆的一大片地方,这个真是闻所未闻的了,故而实际上TG也没有搭理过这些东西。可以说对待邻国和边境问题,自打经过朝鲜战争后,中国政府转变了激进的进攻性外交军事战略,对外也很少强调民族主义立场。而是自打1954年万隆会议开始与印度一起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是中国是在大战之后真正意识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力和对国内建设的影响,开始认真的闷声搞建设。从而对待边境问题和邻国也真正采取了一个大国对小国的和平共处原则。尤其是边界划界问题上很少以大欺小,采取的是现实主义的扩大实际控制土地面积的谈判策略。与蒙古、缅甸、尼泊尔和朝鲜的边界划分基本上都是基于实际控制线并由中国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而达成一致的。对比的是而印度因为对大国地位的执着和得意,加上在立国过程中缺乏民族独立战争和浴血奋斗,所以对来之过易的国家政权和独立地位有着过高的期望和不切实际的大国妄想。突出表现就是全盘继承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南亚、东南亚和西藏的各种权力,并予以加强。尼赫鲁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的梦想不是虚的,以印度的人口和领土面积,他们有比肩世界一流强国的基础。何况印度的政治精英都是在英国等地留学过的。等到与中国在西藏问题和边境问题对峙时,印度就表现出了政治上幼稚和战略上的轻浮。具体的过程其他文章中都有描述。只是有一点要注意到,爱占小便宜,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给三分颜色就可以开大染坊。。。。这些词几乎可以概括为印度的民族性格,并非其精英阶层独有的。故而1962年冬天的那一巴掌其实是让整个印度国家都惊醒了,原来的大国梦是如此的不堪。只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北方邻国同样也并不是那么的高明。

二、说下如何解决

那么如何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呢?

我认同前面一位仁兄的回答。指望谈判肯定是谈不回来领土的,印度的政治外交从尼赫鲁开始就实行急功近利的民粹主义和功利主义立场,突出表现在对英国殖民体系的全盘继承并努力扩大的“前进政策”。在印度建国后,吞并锡金,分裂东北部,进占藏南,分裂东巴,控制不丹,不计其数。虽然都是对小国动作,但确实是利令智昏,使得印度真正尝到了甜头。一场边境战争的失利不足以使得印度认识到政治外交的收敛有度,而实际上的领土得利更刺激了印度的野心。加上近十年来,西方在努力的吹捧印度,由于确实人畜无害,各个主要大国也都在尽力拉拢印度。加上98年踏入核门槛后,印度国民整体上又进入了飘飘然的境界。印度的政治家和精英阶层如何看待印度本身已经不重要了,从印度的民粹泛滥的各种媒体报道中就可以窥知一二。恐怕认为中国是印度最大威胁,是印度崛起的最大敌人的印度人远远多过对美国持同样看法的中国人。在竞争21世纪冠名权国家的行列中,印度也是自认为最有实力的竞争者。那么对于一个有着国运竞争的国家,可能进行边境上的让步吗?

2014年5月到9月,中印在边境地区西段发生了三次有一定规模的边境对峙事件,一次在阿克赛钦的代布桑谷地(这里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一次在楚玛尔,一次在班公错外面的丘舒尔。几次对峙在中国这边都是默默无闻,而印度方面从军方到媒体到各路政客无不大肆宣扬炒作。一方面哭喊中国侵略,摆出受害者的角色;一方面又在边境地区搞各种小动作,恨不能一寸一寸的进食争议领土。这种典型的爱占小便宜的地痞无赖小混混的玩法,真是有一种被碰瓷额上了的恶心感,难以想象的是这竟然是一个号称有声有色的要争取常任理事过的大国的长期政治策略。

你说对待这样的自视甚高又爱玩各种小聪明小手段的幼稚大国,有可能通过谈判哪怕平分争议的67000平方公里土地吗?实话说恐怕要回达旺和下察隅的可能性都是极低的。

谈不回来,可以打吗?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无论谈还是打,都是斗争的手段,要看那种更适合,更低成本,这恐怕就是理性的定义吧。我们国家古代的不说,见过后对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这一套也是熟稔的。领土争端从来都是打不回来的也谈不回来,谈得回来的非得打是划不来的,而能打回来的还谈不回来那一定是失职的。打也分好几种,冷战以来,国家竞争的模式告诉我们并不一定要通过战争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政治,经济、金融、思想意识、热战、冷战的组合拳组合使用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手腕。

所以针对印度,如果仅仅是针对边境问题那么视野和战略眼光就太小了。真正对待印度应该是用地缘政治的大战略眼光看待和应对的。我一直强调中国需要整合印度到自己的体系中来,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中国都是需要印度这样一个拥有巨大人口和市场的“腹地”的。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能转移正好需要东南亚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和市场,距离上比较近也是一个优势。在亚洲整体崛起的背景下,无论东亚还是西亚还是南亚,只能有一个国家组织和引领地区战略和秩序安排,这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安排和制度设计。关系到吃肉还是吃屎的问题,恐怕任何人也不敢马虎吧!所以对待印度就不能仅仅是一个边境问题了。要全局安排,既要保证印度的经济腹地和发展势头,又要确保印度在地缘政治和军事上不足以对中国造成威胁。这个问题就大了。

很多人都提到了肢解印度。确实如果印度能够分裂成为几个独立的国家,那么对中国来说确实是最好的安排。一方面既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一方面又没有了有实力的政治对手,这个对于中国营造自己的地缘政治安全空间和国家发展空间都是很重要的。可是肢解一个印度这样体量的国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花费的代价也许远远超过很多人的估计。

可以说目前针对印度采取拉拢和冷处理边境问题的唯一原因就是外部的美国因素。在战略威胁的能力和意图上讲,美国仍然是天朝最大的外部威胁,是当前的主要政治矛盾,也是当前必须应对的外部力量。所以我们讨论的如何赢得中印领土的事情是在一个大的前提下讨论的,就是中美对亚太和亚洲的政治角力有了一个缓和或者分出了胜负。美国作为亚欧大陆平衡者的角色,决定了美国不会允许亚洲出现一个主导性的强国,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而发生中国灭国印度这样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恐怕是任何美国政治家都不可能接受的。俄罗斯和日本,乃至于欧洲都会因为无法或者足够的战略利益而采取反对立场。这里重点不是讨论这个问题,所以就假设我们可以专心布局应对印度了。其实战略角逐无非是力量和利益的问题,即便是美俄都反对,这事也不是不可以做,也不是绝对做不到。

如果从战略目标上讲,最优目标应该是肢解印度为几个中等国家,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南地区的战略威胁并减少了一个国际竞争对手;中等目标也应该是保持印度东北部的独立性,隔离中印东部边境,并在西部将拉达克地区划入境内、并入巴控克什米尔或者保持独立,实现地理隔绝;最次的就是占领藏南,与一个地区大国在不利地理条件下长期鏖战。当然最次的是连最低目标都达不到,玩现了。

我们说说最坏的情况。以中国的实力,如果与印度的竞争没有取得胜利,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毛主席曾经说过无非是丢了西藏。其实在现在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不考虑核力量,仅仅是现有的交通和军力安排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丢失西藏给印度。最坏的情况恐怕也就是现在的情况了。可怕的是如果热战失利对中国的政治地位和国势的影响极其负面,恐怕会引来群狼撕咬。这也许会打断中国崛起的节奏,虽然可能性很低。

以下就是对战略目标进行的战略推演了,纯属意淫,看着就图个乐吧。关键是开拓思路吗!我反正是当做锻炼想象力了。

我们先以最高目标为选项,看看能够做什么,需要多大的代价。

肢解一个大国,有一个例子,就是苏联。乌克兰体量小很多,印度还不至于这么不值钱到当小棋子的地步。参考苏联较好就当杀鸡用牛刀吧。看苏联解体的过程,会发现有一个利令智昏的机会,天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苏联是在美国越战失败后全球战略退缩中开始狂的,既反美又抗中,以一当二,浑然不自知斤两。而中国的反水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几年间苏联竟然没有任何拉拢中国的尝试,反而培养越南搞对抗。等到邓小平访美并发动中越战争时,苏联就开始进入衰亡环节了,也真正体现了被捧杀又棒杀的纸老虎是什么滋味。由于没有救越南,深刻地伤害了苏联的政治地位和威信。而这之后为了瓦解苏联的国本实力中美又挑起了多场战争(中越轮战、两伊战争、柬埔寨、第五次中东、非洲的一些内战等等),苏联自己为了挽回面子打了最消耗的阿富汗战争。几场战争都是苏联在拼血拼内力的支撑,而外部金融和石油的阻击,系列组合拳极大地加大了苏联的战略负担,消耗了北极熊的实力,加剧了其对内部国民的压榨,最终导致了苏联整个体制的无可挽回地败落。参考这一个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要分裂一个国家首先要让这个国家进入错误的发展道路,运用全方位的组合拳,使之既要为了一个不可放弃的利益而消耗不止,又要使其造血和补血能力减弱并丧失,直至经济上不可支撑。那么民族、宗教、阶级、腐败、政党、人权、体制、思想意识形态等等,各种问题都是俯拾皆是的肢解刀口了。

比较中印,我们显然是占据优势地位的。我们先看下天朝的优势有什么: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基建能力,自主的军事和军工体系,相对多元的能源来源,巨大的战略腹地,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我们要用足了相对于印度的优势来与印度博弈。具体的策略就是抓住印度的弱点,诱导印度过度扩张并消耗自身的实力,同时在印度内部制造混乱,通过各种策略组合,削弱印度中央政府,支持印度地方政府。

关于组合拳的具体办法,有些就是现在正在做的,比如一带一路政策,在印度洋持续保持军事存在,形成包围印度的战略假象。目的是诱导印度进行军备竞赛,尤其是在昂贵的海军和空军领域进行军备竞赛,由于印度军工和重工业不行,军备竞赛基本上是要消耗印度的硬实力的。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促成印度的财政出现问题,一旦国家财政有了问题,金融和经济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了。热钱炒作哄抬房价、股价、汇价,然后再撤离,庄家吃闲家的玩法并不困难啊。拼钱也是拼硬实力的。

还有就是要搞乱一个国家的内部,有一个外敌的话大家会同仇敌忾的,我们不能做这个敌。而一国内部的纷争和混乱却是可以利用的。有以下几个点是印度必然要保住的。一个是海洋上的能源通道,一个是克什米尔,一个是东北部阿萨姆,一个是穆斯林问题。在印度内部还需要煽动和资助分离主义进行武装斗争,比如印度东北部,比如一些穆斯林激进分子,比如一些左派武装力量,只有是对印度中央政府不利的都可以支持啊。一个国家如果陷入了一定规模的内战,其内政外交都将陷入不稳,而且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打断既有成效的发展路径才是关键。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诱导印度参加一场外战,前面说了,内战在东北部最合适,而外战在西北部就最合适了。支持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继续的硬碰硬是一种策略,但巴基斯坦毕竟体量不够,不足以威胁到印度的安全,也不会消耗印度多大的力量。那么还有哪里合适呢?其实就是多开几个战场,刀口小不算什么,刀口多才是问题啊,流血也不会少的。比如中东国家尤其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沙特有大量的印度劳工,中东是随时可能乱掉的,尤其是ISIS的崛起。比如印度与缅甸也是有潜在的争端可能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就可以做文章,那加兰和曼尼普尔也可以算缅甸的地方啊。在能源安全的迫切压力下,如果中东有了一定规模的动乱,印度很难不做出什么动作。

还有一个办法是在我们国内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战争的基建准备,这就要发挥天朝的投资和基建优势了。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西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加强新疆与印度洋方向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油气管道,都是必须的,这可以加强在战时通过巴基斯坦方向投送兵力的能力。二是在西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藏铁路,川藏铁路都是要开始建设的,而且日喀则到樟木到亚东的铁路、拉萨到林芝到波密的铁路也是必须的。还需要几个前线机场。三是云南到缅甸方向,一个是昆明到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还有油气管道。另一个重要的就是云南边境到印度东北部的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和公路。到葡萄,到那加兰,到曼尼普尔,这是应对印东地区的战略部署。如下所示:

这些办法老祖宗都玩遍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可言。

如上所示,一带一路包括军备发展都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通道的保障也是发展所必须的,而在印度洋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和保持持续的军事存在,也是中国保证自我能源通道安全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保证一带一路政策所需要的。而这些都会刺激印度采取对应的反应,他们不可能袖手旁观让中国在家门口保持军事存在的。而在北部边境地区的持续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刺激印度持续的增兵防备。目前印度就已经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了超过30万军队,是中国的8倍,高原高寒地区,交通不便,这些人的补给是非常花钱的。如果继续加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印度方面肯定也得对应建设,以印度的效能,这样的花销是非常大的。而且一旦中印边境印度一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也是对中国的一种便利。

如此就以中国之长处消耗印度之短处,消耗到一定阶段,印度自己就会支撑不住。是谈是打都有一个相对和平而必要的前期安排。可能都不需要热战,就可以在中印关系中取得相对的主动权,如果配合热战,可以更加获取到主动权。基本上主要的目标就是要以分裂肢解印度为目标,以冷战加遏制的办法博弈印度,综合应用正反各种手段,组合配合达成战略目标。

其实从战略目标的可行性来看,还是中等目标适合实现。野心太大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一口想吃成胖子,日本就是先例。日本当年如果能据有东北朝鲜和台湾,徐图中原,未必不可成。要知道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从来都是龙兴之地。而看印度,会发现西北方向是印度的命门,所以只要巴基斯坦不受印度掌控,印度的地缘安全永远是无法保障的。而巴基斯坦是中国的盟友就永远是悬在印度头上的利剑,长期来看,印度是没有足够的本钱与中巴联盟叫板的。

从战略目标出发,对印战争必须大打,小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说最下等的战略目标,只取藏南是容易的,即便62年也几乎做到了这点。但是不消除印度持续的战争潜力,就会在藏南陷入拼后勤的消耗战。如果我们是指望跨越喜马拉雅山的补给,以成本论,即便我们几倍于印度的经济实力也不是可以长期支持的。所以不打则以,打则必须大打,否则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至少是需要通过战争建立一个足够的战略缓冲地带的。无论是分裂还是自决,我们需要在阿萨姆和克什米尔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地带。也可以通过扩大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的领土做到这一点。看怎么谈。

国家竞争就要考虑到战争的风险问题。印度是拥核国家,但是印度只有原子弹,而且投载工具并不先进,考虑到与中国的核力量对比,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双方都不会使用核武器。再说回来,即便印度使用核武器,以中国在西南地区的战略纵深和放空防护,也是有足够的能力阻拦数量和质量都不算高的印度导弹的。除了核战争的考虑外,还要考虑到外部势力的介入。在现代战争模式下,短平快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中越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俄格战争都是典型的成功案例。而长期战争基本证明是愚蠢的,苏美在阿富汗,美国在伊拉克,在越南,都证明了,无论多么大的军事经济优势,都不要在一个战场上长期鏖战。战争是手段,要达到的是政治目的,达到了就可以退出。中印之间要使用战争也是要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这个政治目的可以是分裂印度,可以是扶持反对派,可以是占领领土,可以是打破平衡,也可以仅仅是消耗对方力量,甚至只是为了制造紧张气氛。而现代战争打的是科技、后勤和指挥体系,这些方面中国都是有优势的。我们需要在战略上要更有主动性,在战术上更有灵活性。

下面说下战术问题,一个是进攻的方向。印度方面长期的战争准备都是在应对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军事威胁,其作战计划也多是针对藏南和拉达克方向,针对西藏腹地的补给线而计划。全部立足点都是在一个局部战争的层面上。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本人是很不建议从西藏方向发起进攻,对于青藏、新藏和川藏漫长的补给线来说,这样的战争对我们来说不是对等的。

从上面的中印边境地图看,从西藏亚东出兵西里古里走廊是必要的,而从藏南出兵和从阿里出兵肯定不能是主要进攻方向,那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不适合大规模用兵。主力进攻应该是绕过喜马拉雅山从东西两翼进攻印度本土,从海上进行配合。东部应从缅甸方向进入到阿萨姆地区,如同当年绕过马其顿防线一样绕过印度经营多年的藏南地区防御。而西部则从巴基斯坦方向进攻,一马平川可以直接到新德里城下,对印度来说威胁更大。东西两个方向进攻进行的就是灭国战争,这个需要提前做很多的准备,也需要政治外交斡旋。尤其是要绑定缅甸和巴基斯坦的利益,对中国来说这两个国家非常重要,无论有没有印度存在。

最后补充说下藏南地区的移民问题,其实也不复杂,只需要边境紧张再打几场小规模的冲突就可以吓走很多移民,如果再有些民族区别对待的谣言,足够让移民自发迁移了。

从中国的长期国家战略目标出发,有必要有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

其实当前由于世界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各个国家都在向保守化方向发展,无论极左还是极右,极端主义在各个国家都是有足够的市场的。这说明世界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动荡年代了。旧有的雅尔塔体系无论如何都是要解体的了,西边的欧洲已经在变天了,中东也已经具备了动乱的种子,东亚也在失衡过程中。美国人还在中东瞎搞,如果没有什叶派的伊朗顶着,恐怕ISIS能够一统中东也未可知。北非到中亚的伊斯兰世界恐怕才是亚欧大陆的最大的变数,印度方面恐怕是首当其冲的。天朝也不能幸免。

当各个国家都更加保守的时候,美国人主导建立的理想主义大同世界的体系恐怕要走回头路,虽然天朝是这个自由贸易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真是要美国垮了,恐怕以天朝一己之力是无法顶住美国失去的权力真空的。所以美国人搞小范围的TPP,中国人搞小范围的一带一路,都是在为了未来做准备呢。未来谁知道呢?


user avatar   aod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拉萨有什么值得看的景点? 
  媒体爆「俞敏洪称华为芯片中间一半专利都来自美国」,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应如何理解? 
  《博伽梵歌》表达了什么? 
  西藏冒险王遗体确认,从冰层打捞出的男尸为王相军,当时情况可能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英国同时得罪中俄欧的现状? 
  印度孟买核心地带的房价为什么比北上广周边郊区高? 
  大国崛起与人民尊严什么时候成互斥关系了? 
  传印度监管机构将加快重启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亚马逊亚洲市场能够成功吗? 
  印度 10 月 15 日起开放国际游客入境,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外交部副部长谢锋表示:中美关系目前陷入僵局,根本原因就是美国一些人把中国当作「假想敌」? 

前一个讨论
你怎么评价林妹妹,宝姐姐,和史湘云三人?不准偏向林妹妹?
下一个讨论
中国古代某朝官方如何称呼与自己相同国号的前朝?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