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普通人对汉语语法知之甚少?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语语法的一大标志性特征:介词短语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前置介词(preposition)和后置介词(postposition)呼应,而世界上大多数主流语言只需要用到前置或后置介词的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SVO语言多使用前置介词,如英语的in、on;SOV语言多使用后置介词,也可以理解成方位名词+助词或单用助词,比如日语的“XXのうえに”或直接加に。虽然英语可能有“from then on”这样的结构,但通常会把后置的on理解为副词。所以英语里对介词的用语就是“preposition”,即默认了介词的位置在前面(pre)。

但汉语的介词结构在世界语言里非常独特。汉语的介词结构通常是由位于名词前后的两部分组成:位于名词前的“在、于、从、与”等,语法上可以称为“前置介词”,但它们带有动词的特征,西方语言学常把它们称为“coverb”;位于名词后的“上、下、里、前”等方位词,意义上接近西方语言的介词,但它们本身是名词,又和一般名词不同(比如跟在名词后面时可加可不加表从属的“的”),西方语言学有时把这类词称为“locative particle”(方位助词)。

汉语常规的介词短语结构需要由前置介词、后置介词和名词共同组合而成,比如英语说“in the house”,日语说“部屋(のうち)”,但汉语的标准表达就得说成“房子”,需要前置介词“在”和后置介词“里”配合。所以中国人学外语的时候,为了转述外语的句型往往会需要大量使用省略号,比如转述英语的“in front of”,为了严格对应就必须写成“在……的前面”

然而问题在于,汉语这个前后呼应的介词结构有时候可以省略,至于省略前介词还是省略后介词,这一点又有很多的语法规定。比如上面的“在房子里”,当用于存在句时可以去掉“在”,如“房子里有一个人”;如果不需要特别强调方位,也可以省略“里”,如“他在那座房子”。而且这个后置介词不一定是方位名词,也可以是副词、代词甚至动词,如“和……一起”“从……开始”等。前后介词之间“夹”的也不一定是名词,可以是短语或句子,这使得前后两个介词的距离会变得很远,甚至可能导致说话者忘记后面的呼应。

汉语这种高度强调“呼应”的语法结构,就是“普通人对汉语语法的了解”的很好例证。介词结构分前后,这是我们在母语习得的过程中就掌握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于是在学外语的过程中,我们会下意识地把外语的类似结构转换成汉语的前后呼应形式。但另一方面,对于汉语语法这种微妙的前后呼应思维,如果没经过后天训练,在复杂的书面表达中很容易出错,即使母语者也不能幸免。

所以高中语文考试的“病句”部分一定会提到一个极为关键的点——句式杂糅,这个语病就是很多未经语法训练的汉语母语者极易犯的错误,比如说到后面忘记呼应、说到一半改变话题、不能呼应的前后介词错误搭配、不该呼应的地方过度呼应、多组介词结构在复句中呼应混乱等等,而且很多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犯了这个错误。举一个例子,汉语里最高频的病句(可能没有之一)——没……之前,这个搭配就体现了人们对汉语呼应思想的不敏感,先用否定词“没”限定了一次时间,说到后置介词的时候习惯性用“之前”又限定了一回,导致两者矛盾。而只有单一的前置或后置介词的语言很难犯这样的语法、或者说逻辑的错误。比如说英语的“before the end of this game”,很难被表达成“这场比赛结束之”这样的逻辑矛盾,因为一个before已经涵盖了全部的时间限定。日语“この試合が終わらないうちに””この試合の終わりのまえに”,否定跟时间限定贴在一起,很难产生“ないまえに”这种冲突。

另一方面,汉语的呼应特征又会导致很多人滥用呼应,导致语言啰嗦无条理,有些时候为了拼凑呼应结构,愣是在前后介词之间插入非常长的从句,这和在定语位置放置非常长的关系从句(非常长的句子+的+名词)一样,都是把西式表达硬塞入汉语不兼容的语法框架中导致的问题。

找一份高考的句式杂糅例题看一下就知道了,这其实就反映了我们对自己母语的语法的认识。很多母语者都停留在依靠本能使用汉语,但没有刻意培养语法的观念的阶段,于是就很容易犯这样的想当然错误。

病句中常见的34种句式杂糅及修改方法

句式杂糅与兼语式、连动式的区别_一松柏_新浪博客




  

相关话题

  哪部爱情文学作品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评价电影《立春》? 
  有哪些作品值得作为2022书单推荐? 
  有哪些值得一读的中外文学作品? 
  请问我这文笔能不能吊打部分知名网文作家? 
  你在《故事会》里看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的故事? 
  综合语中复杂的词形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评论《狂人日记》是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为什么郭敬明和韩寒起点一致,却相差越来越远?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二十四史这样庞大的史书集,而外国著名的史书似乎很少? 

前一个讨论
日本(大阪、京都)自由行7天如何安排?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8 世界杯启用的 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





© 2024-04-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