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凤雅事件家属正式起诉作家陈岚?从整件事情看,各方会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第1页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湖南电视台最伪善的节目不是《变形记》,而是一档把贫困孩子请到现场主打慈善的《心得乐》。

一个成熟的社会,连接捐助者与受捐者的不应该是道德审判机制,而应该是成熟的慈善资金监管审计体系。

众筹与传统公益慈善最大的不同在于捐助者与受捐者之间没有承担道义上的第三方。

如果善款筹集不到位,社会可以向红十字会、壹基金之类的机构施加舆论压力甚至追究法律责任而不是把冷血的指控抛向不确定的大众;

如果善款使用不善给了不该给的人,舆论谴责最重的也是慈善组织而不是对某一个受捐者进行围剿。

慈善组织作为中间机构缓冲了捐受双方的道德压力。

在这种机制下,捐助者与受捐者是隔开的,不会出现一方不得不接受道德审判的情况。否则要么是捐助积极性被打击、要么是需要帮助的人慑于道德压力而不敢积极求助。两者都是违背慈善初衷的,会造成慈善公益文化衰退。

施与者、被施者的关系直接建立在道德优越感与道德审判机制,是一种落后的现象,会导致两种恶果:

乞讨心态,卖卖惨就能骗得廉价的同情

生意慈善,用慈善的道德优势争名逐利

两者都是病态的,在利益驱动下总会演化成道德绑架。

既然人们喜欢施于轻易又廉价的善意来获取道德满足,那么就会有人去运作它。职业乞丐村的怪象以及陈光标、陈岚这样的所谓明星公益人就是这一现状的两个方向的畸形产物。

当这个道德感优越被别用有用心者运作到极致的时候,就连小额捐款都不需要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进行道德审判、获取廉价的正义快感。

真正人道主义的慈善,应该在人格尊严上保护受捐者的隐私、在自愿自主上尊重捐助者。这一点在红十字会这样的专业慈善机构信誉崩塌后被完全抛弃了。中国慈善事业为此直接倒退回“X大善人”的时代,只不过这种道德病态优越感借助网络传播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相关话题

  云南曲靖 20 岁女孩跳楼致重伤,曾遭两男子拖拽并被男友掌掴,情况怎么样了? 
  如何看待西雅图抗议者宣布成立“自治区”? 
  如何评价文章《给民间中医留一条生路》,为「非法行医」叫屈? 
  如何看待十五名院士联名致信最高法,呼吁尽早审结李宁案? 
  如何评价绍兴某保龄球室内运动馆实行性别价格歧视,女性两小时只要20元,男性两小时要100元? 
  如果只要犯罪就是死罪,还有人敢犯罪吗? 
  为什么李银河可以公开讨论别人的性生活,但我们公开讨论她的性生活却是不合适的? 
  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九旬教授维权获赔 70 多万,怎样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知识成果? 
  如何看待锤子科技被告一事? 
  怎么看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 

前一个讨论
应届毕业生今年将入职银行,看到网上这么多消极情绪,难道银行真的一无是处吗?
下一个讨论
口红效应通常出现在经济萧条时期,近两年国内口红大热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