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人是不是真的能解读甲骨文?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下载孔夫子网,在搜索栏输入甲骨文三个字。


user avatar   zhang-yi-yi-77-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能,你甚至可以一眼看出“一、二、三、四”“京”“宫”“商”“眼”“酉”“日”“月”“天”这些简单而象形的文字。

如果你稍加训练,你可以进一步看出“唯”、“贞”、“鼎”、“甲”—“癸”的十天干,“子”—“亥”十二地支,这样你就可以初步释读甲骨文上的语句了。

假如你想再进一步,比如粗通《说文解字》,那你就可以看懂“河”、“岳”、“祖”、“伐”、“王”、“燎”、“羌”、“马牛羊犬豕”等名词和动词,然后你就大致明白这些王八壳子是大商哪个先王和神仙精怪显灵,想吃些什么口味的祭品了。

至此你已经大致可以看懂甲骨文上30%的内容了,剩下的那就要专门训练才能加以读通多20的内容。至于剩下的那一半,要么是家族的族徽(通常也是金文的组合艺术字),要么是人名,要么是已经失传的地名或者事物,已经不再重要。

对了,要达到第二步的水平你只要百度一下说文解字,读书耗时三天。


user avatar   wen-zhao-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对这个问题有点悲观。

首先我们知道,现行汉语汉字直接源头是周朝,而甲骨文记录的是商人商朝的语言文字。商人的来源有很多说法,个人比较认同红山文化之说。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在我们今天的西辽河一带,内蒙与东北交界的地方。周人的先祖倒是争议不多,普遍认同他们来自于甘青地区的先羌集团。

语言的推广普及是非常困难的事儿,就算在今天,仍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比如江浙地区据说隔几个县就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远古时期文化交流困难,在千百公里范围内在林林散散的部族集团内统一语言文字更是天方夜谭。所以商人和周人的语言应该大为迥异,就算周人后来长期作为商朝的封臣部属,也不可能改变这点。

而商人(红山文化人群)的语言,我认为与现在的东北—内蒙地区的土著语言亲缘最近,属于阿尔泰语系。周人的语言则比较清楚,应当为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与汉藏语系差异巨大,语序、构词、发音、词语都大不一样。甲骨文当然记录的是商人的言语,我们所继承、熟悉并且用以破译甲骨文的,却是汉藏语系语言。但是周人作为落后部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而是借用商人的文字书写记录自己都语言。就好像历史上日本韩国越南啥的,借用汉字搞自己的一套东西。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周人的上层社会以会说商语能读甲骨文为荣,自然而然的就用通行甲骨文来做记录,一如朝鲜越南的历史。但占少数者的上层社会人群,很难让广大地层人民都一起改变。比如法国佬在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建立了一整套的封建体系,上层社会都说法语,很多国王甚至一句英语都不会,最后还是庶民使用的英语成了通用语。

不论如何,周代商是场文化剧变,如果不说是断裂的话。这场涉及语言文字的巨大转变必然会造成现代人对甲骨文的理解困难重重,甚至于不可能。想象一下,如果汉语汉字都失传,就靠日本的平假名或者越南的喃字来识读汉语古籍可信度有几分?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即中原地区的语言文字体系并没有因商亡周兴的朝代更替而改变。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很常见,外来征服者不过是武力强势,自身文化发展程度不高,人口又少。被征服地区马照跑舞照跳,时间长了反倒把被征服者同化。甲骨文因此与现行汉字并无隔断只是持续演变,这样的话现在的甲骨文识读可靠性就高了很多。

大名鼎鼎的镇国神器“司母戊方鼎”到底是“司”还是“后”现在都还搅不清楚。著名湿尸原本识读其名为两字的“辛追”,现在有人认为应该是一个字“避”。可想而知,我们对甲骨文甚至对更晚一些的文字,都还处于比较入门的阶段。由此,我们对现在的甲骨文解释抱有怀疑态度是正常的。


user avatar   feng-xiao-mo-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中国人用了百余年的时间进行甲骨文的释读,至今已经不成问题,我主要来打消你“不相信”的疑虑。甲骨文与商朝历史基本上是相互印证的,并且提供了很多史书上没有介绍的细节,所以十分珍贵。

从王懿荣和刘鹗将甲骨文的发现发展至甲骨学的开端以来,中国(以及外国)的学者将甲骨文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举个例子,1917年,王国维发表文章称:

据《殷本纪》则商共三十一帝,共十七世。……今由卜辞证之,则以《殷本纪》所记为近。

按照王国维的考证,甲骨文记录的祭祀事件中,商朝历代王的名字出现较多,可以梳理出来,并且证明《史记》中《殷本纪》基本属实。这是甲骨学的一大突破,也是甲骨文可信、可证的里程碑。

1921年,王襄的《簠室殷契类纂》中,收录识别出的文字873个。1923年,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中,收录识别出的文字789个。这些字典都是早期的文字学家用心对比和梳理的成果,后来有些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大多数都经过反复对比,与出土文物印证,基本成为学界公认的解释。

今天我们能确认地讲,中国人能解读甲骨文。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并不能确认所有的意义准确,比如有些字已经在历史中不再使用,没法与今天文字对应。而且有些甲骨碎片只有一两个单字,则不能释义。

近年以来,国家启动了许多研究工程,其中就包括“悬赏”释读甲骨文的人。识别出来一个未被解释的字,可以有数十万的奖励。这也侧面说明,绝大多数的字已经有解释了。这些奖励也不容易拿,毕竟释读甲骨文不是猜的,得有理有据,有深厚功底才行。

2019年3月更新。最近和老师聊天,提及最新一批甲骨文释读奖励发出一份,释读出来的是“蠢”字,蛮有意思。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网络上使用拼音缩写的人越来越多,其隐患是什么? 
  还有什么字可以拯救 《谭》这个高贵的字吗? 
  能否用两个字证明你是哪个省的,不能出现地名? 
  外国老爷子纠正高晓松早年关于汉字“射”与“矮”字义的讲解,获赞无数,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越南和韩国废弃汉字,废弃汉字对他们是否造成影响? 
  类似于巭这种的组合字 有没有“公主”的组合字? 
  米粉的粉和粉色的粉为什么是同一个粉字?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简化字是合理正确进步的? 
  钟鼎文和籀文的关系如何? 
  「yyds」这种烂梗到底为什么这么火?难道中国汉字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日常的表达需求吗? 

前一个讨论
河北博物院里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文物?
下一个讨论
请问亚历山大帝国有任何考古支持吗?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