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成功,而且是大成功。
王安石是什么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顶尖的学术宗师。
以本朝建国后对数理化重视大于文教的程度,王安石活在本朝必然专攻数理,能专攻到一朝前五的那是什么级别?
我列几位你们感受一下:
华罗庚
李四光
邓稼先
钱三强
钱学森
袁隆平
一代宗师著作等身,完了还能执政在地方上成绩斐然。以现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坐上前三排以前早就成为全民偶像了。
别说他变法让国家得了好处,就算他真要把国家往火坑里引,有的是脑残粉跟着他去死。
不会
政治的基本原则,提出一个政策的同时,必须有相应且合理的考核措施,而王安石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以青苗法为例,来解释这一点:
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青苗法,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常平仓里的粮食以较低的利息贷给贫民,等到秋收的时候通过加税收回本息。青苗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根本没办法进行合理的考核,因为官府根本不敢把钱贷给真正的贫民。
和银行打交道的朋友都知道,凡是需要回收的贷款,借款人必须有充足的抵押担保,而真正需要政府赈济的贫民根本不可能拿的出担保。因此,地方官员绝不会冒着损失本金的风险把粮食贷给贫民,而富户有不需要贷款。
怎么办呢?
摊派给富户呗!
青苗法执行的结果就是,有门路的人赚了一笔利息差,没门路的人多了一笔附加税。这和后来的小微企业贷款一样,既要求收回本金,又不能要抵押担保,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还有保甲法也是,让保长自行阻止农民训练?
这个想想就能知道会发生什么,没野心的保长会把农民当做免费苦役,有野心的保长会趁机组建私人武装。保甲法实施之后,北宋军队战斗力没啥增长,叛军倒是一个比一个猛。
王安石变法,无非就是两个字“敛财”,所用的方法也没有多少创新之处:
方田均税法无非就是清丈土地,扩大税基,这个历朝历代都在做;
均输法,市易法就是官府垄断贸易运输,以此获取暴利,春秋时期的管仲就已经很擅长这件事了;
免役法其实就是借力役为名加税,租庸调从唐朝开始就实施了,按道理根本不该有所谓的力役,有谈什么免役钱?更可笑的是,免掉差役又被地方官以保甲法的名义变相恢复了,农民等于交了两份免役钱,还要继续服役。
此外,王安石变法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太过重视钱的作用;在前现代国家,实物征收永远是第一位的,哪怕是新中国,对实物的征收也一直持续到了九十年代。而且,北宋本身就是一个缺有色金属的国家,张居正能实行一条鞭法的前提是大量美洲金银流入,而王安石时期,铜银都是外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