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男生觉得是常识的历史,有的女生却不了解? 第2页

        

user avatar   shenhai18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学弟学妹们对中国历史已经到了无知的地步了。

一百年以内的历史几乎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都不夸张,也就知道是哪年建国了,搞不好以后连哪年建国都不知道了。

亡国先亡史,连课本上的历史知识都已经不知道了,这属于没有常识啊。先烈们要看到这么些个青年,心里估计拔凉拔凉的。而文理分科是一个重大因素,培养了大批只知道技术,不懂政治,不懂历史的工蜂。

中国从1840年以来的历史,是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历史政治教育的弱智化培养出来的人,迟早会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的,就像洁洁良一样。


user avatar   liranm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问:代号407,有什么含义?


女生答:

男生答:

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靖边县交界处。 这就是五胡闹华、十六国分立。


其实,男生也不明白女生是怎么分辨清楚那些口红的色号的。这比十六国还要乱。而女生一笑而过,说认识这些色号都是常识,用不同的色号表达心情心理身体状态才是需要研究的。比如大姨妈来了,就要用更红一点的色号,因为嘴唇会因为失血而苍白一些(我猜的)。


生活当然没那么绝对,男生用口红的也不是没有;女生精通十六国史的也有不少。但我是不可能记住口红的色号了,所以我买口红送人的时候,对柜员说:“来一支赫连勃勃的大夏。”柜员一脸懵逼的时候,我很生气地说:“你这点历史常识都没有,还好意思在这卖货?不买了!”

转身走出几步,柜员才反应过来,对我喊到:“这位兄台请留步,407没货了,您可以看一下404 not found。”

我马上回来,瞪大眼睛盯着柜员说:“你……也是学历史的?”

柜员说:“不好意思,这位兄台,这都是些常识。我北邮的。”


user avatar   grant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你的井口大小,你的井口对着哪片天,以及你是否能意识到自己坐在井里。

而你的疑惑正是因为,你们都坐在井里,看到的天不一样,却都对此毫无察觉。他们从井里能看到“历史都是常识”,但从你这口井里看不到,你只能看到“男孩子都这样”。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基本的历史素养:知道中国近代史的大方向,以及明清的基本情况。

(难度等于泡方便面)

对历史略知一二:知道中国所有的历史朝代,和一些非常非常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

(难度等于自己去超市买清水挂面来煮)

对历史感兴趣了:知道一些关键时期的历史事件,并且有了几个喜欢的历史人物。

(难度等于自己煮面条时,稍微加点配菜)

历史爱好者:开始根据喜好,研究某朝代或者国家的历史。

(难度等于买食谱回来做各种各样的面条)

资深历史爱好者:稍微对历史能有自己的见解了,可以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推演历史进程。

(难度等于自己买面粉做面,开个早点摊没有问题了。)

————————

接下来就是专业面馆、大酒店、资深制面大师的级别了,已经不属于“常识”了。。。。。

————————

补充一个历史发明家

看了几个本食谱以后,异想天开的加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制造的黑暗料理,能够吸引某些口味极其特殊的人。。。。。


user avatar   xian-yi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回答提到了是因为与男生相比,女生对历史不感兴趣。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的确如此。不过我不确定其原因是否是他们说的女生没有代入感之类。

感兴趣必须要有代入感吗?我中学时对物理和化学感兴趣,完全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与这些科学家是男是女没有关系。当然有人可能会说物理化学的内容主要是物理化学本身,而历史和政治的内容则是各种帝王将相的故事。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我的化学启蒙读物是二战之前的苏联科普书《元素的故事》,里面很多内容也是以化学家为中心,比如戴维是如何发现钠元素。当然,这些化学家绝大部分是男性,不过我似乎从来没有代入过自己要扮演化学家的角色。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回想一下似乎与代入感关系不大。我小学二年级开始读《水浒传》,三年级《三国演义》,四年级《三国志》(这个印象极其深刻,因为我是在四年级参加一个亲戚的生日,在该市某个小书店买到《三国志》,如获至宝,总共读了不下三十遍),然后开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不过我的兴趣很快就转移了,因为我非常想弄清楚:主公和谋士的那些密谋,后世的史学家如何知道?每次战役出动多少人,史学家如何知道?于是我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史学史、官制史、人口史、历史地理之类的制度性的问题,也是纯粹为了满足好奇心

我猜测,女生对历史、政治和科学技术没有男生那么感兴趣,很可能就是因为男女两性的好奇心的确不同。以我所熟知的物理为例。美国顶级大学的物理系男女比例大概7:3,但是对于像高能理论这样纯粹是满足好奇心,没有任何直接价值的问题,男女比例远远超过9:1。很多男生一门心思想学这种只为满足好奇心最基础的理论,认为如果去学其他偏应用或者实验的方向就是巨大失败。但女生似乎并没有这种偏执。从我和她们的聊天来看,女生很多都是喜欢科研本身,或者说科研的状态和职业,而对科研的具体内容却没有男生这样的高要求。


总体而言,男生有更强烈的满足好奇心的渴望,无论是历史还是物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社会原因,(比如女生不擅长物理,不该学物理之类的舆论),也可能是进化心理学的原因。


不过我想指出的是,当前社会舆论有一种倾向,认为历史政治科学技术是boring,喜欢这些的男生是nerd,“直男”,不cool,女生对时尚、追星等事务感兴趣而对历史政治科学技术没有兴趣是正常现象,甚至应该鼓励。我认为,这种舆论恰恰是真女权的最大敌人。一方面这是对那些少数对历史政治科学技术的女生的歧视。另一方面,真正想推动男女平等,应该让女性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对科学技术和历史政治感兴趣,与掌握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意义不言自明。那些女生不应该对科学技术历史政治感兴趣,而应该对时尚、追星感兴趣的舆论,是消费主义对真女权的巨大陷阱


user avatar   wilson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私以为这一现象客观存在。


男孩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源自对考据的兴趣、对甲骨文的兴趣,它更像一种对奥特曼的兴趣:想成为英雄,想成为掌握天下命运的人,想成为战略家,甚至不惜成为野心家。小学时候与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相约读《三国》(且不讨论评书莲花落算不算历史),大家都想象自己是诸葛亮赵云关羽,虽然我们现在更多是羡慕在五关中任正副职的六将(享受科级待遇),但对历史的兴趣却埋下种子。


前一阶段跟一个老领导聊天,他说想进步的年轻人,碰到任何一个机构,做的第一件是永远是思考其组织架构、主事的领导,不要几天就把它摸得一清二楚。而不想进步的,就安于自己一摊事情。其实这道理不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组织,研究领导履历、读史书把自己当前的利益格局代入,都是常见油腻中年男性思想活动。


真的,大家一开始喜欢历史,不就是想当奥特曼么。这也没啥害臊的,就像阳光穿过黑夜,黎明悄悄划过天边,不丢人。家国情怀就这么来的。


很多女孩欠一味药引子,她们上幼儿园的时候,可能没人跟她们说以后得变成一道光打败马古莫星人,得提一把大砍刀过五关斩六将,得羽扇纶巾三分天下。小孩子想法很简单的,大人说他们想要啥他们就想要啥,朋友们想干啥他们也就想干啥。


前人就不说了,对当下的孩子们,我们要教给他们什么,事关重大。在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之前,要授之以对鱼的品味。


知乎上有很多人炫自己宠女儿,说宠成小棉袄、小公主。做棉袄的,当有暖天下寒士的政策工具,做公主的,也曾掌日不落帝国印,这些也不知传达下去没有。穷养儿富养女这种说法更是离谱,女儿没有乡镇基层经验,以后不好任县一二把手,这一点在座都考虑到了吗?


当然,我们下一代还是有进步的,未来可期。保卫地球,人人有责。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绝对,但男生喜欢历史的比女生喜欢历史的多,这是肯定的。

男孩儿们看历史故事,看武将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看文人运筹帷幄,算无遗策。看帝王执掌天下,统御万民。女孩们,真心很难感兴趣。毕竟主角基本都是男的,动不动还有谁娶了七八个老婆之类的描述。

男孩儿们看王侯将相的故事容易有代入感,我个人经常意淫自己成了帝王将相会怎样。女生们大概率不会想这些,可能大概率想象的是宫那样的场景吧。男孩儿们喜欢拿个棍子当宝剑,女孩们喜欢披个床单扮娘娘。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不少人都是半桶水,比如有些人喜欢明朝,有些人喜欢唐朝,很多男生也不会什么历史都懂的,像春秋,南北朝,五代十国很多人就并不了解。我这里推荐一些b站上历史大佬的视频以及一些纪录片,有些估计很多男生也不太了解。我也相信所谓不喜欢历史的女生们,在跳出枯燥的课本看了这些视频后会爱上历史的!

1、史图馆:春秋风云人物合集

真正的镇站之宝!对于想了解春秋历史的朋友很有帮助,秦晋楚齐吴宋郑,东周的历史很有意思。

2、安州牧:两晋十六国合集

又一镇站之宝!很多人为了明清这两个朝代彼此在网上打破头,皇汉满遗的互相叫,但是中国历史不只有明清,还有风云诡谲的两晋南北朝,我相信对这个时期加深了解后,很多人会有新的想法,现在更新到北魏孝文帝汉化了。


3、安州牧:西北有孤忠

看完归义军的历史,我觉得自己还是更愿意喜欢唐朝,有生之年我要去一次敦煌。

4、史图馆:抗日战争全程战线变化

勿忘国耻!

5、沙盘上的战争:沙盘推演系列

红军万岁!红军指战员们绝对是轻步兵之王!








6、四月是我的生日,史图馆:抗美援朝合集

新中国立国之战!

7、何解毒,史图馆:当代地图解说

可以看看你家乡的省份当年刚建国的情况,人文地理与历史的巧妙融合




8、小约翰可汗:奇葩小国系列

看完我觉得还是生在中国好,200多斤的乌干达大力士总统;3个人分一个碉堡,一人头上有几十支AK的阿尔巴尼亚,生在这些国家真是有些危险。





9、央视纪录:如果国宝会说话

神仙文案,见微知著,从精美的国宝背后的一个个小故事里表现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很有人文关怀的纪录片。

10、杨利辉,史图馆:五代演义

相对小众的五代史,如果你能忍住声优与个别字幕问题的话,这个视频对了解五代史挺有帮助的,UP主仍在更新现在到后汉了。

11、史图馆:商周风云

更小众的商代历史,现在已经更新到武王伐纣了。了解这段历史后能嘲讽很多自以为很懂历史的人,前提是你有耐心看完……

12、大关毛:太师传奇

人工ai读稿虽然很尴尬,但是视频内容能整活把短板弥补了不少,关毛现在知乎账户不怎么更了,但他在b站搞的这一系列视频却是一直更新着呢。视频内容干货不少,包含了元明清时期的新疆乃至中亚,西亚大量历史事件,值得推荐一下。

【【明代新疆传奇1】放羊娃中兴察合台,帖木儿出山展雄威-哔哩哔哩】

13、大关毛:李成梁传

虽然有部分为了整活搞的演义化的小剧场,但是这个系列也有不少打脸所谓“了解历史”的明粉的东西,我是觉得活挺好。我也不禁想起一句话,其实以色列的极端犹太民族主义分子并不是反纳粹,他们是反对屠杀犹太人的纳粹,但等他们去屠杀巴勒斯坦人时他们可是比纳粹还纳粹的。看了一系列视频我觉得介绍李成梁用词可以如此——人间之屑、清野祖、超长待机,噶人头狂魔。

【【李成梁1】复杂身世,中年就业-哔哩哔哩】

14、训练有素的将军:罗马史

虽然up主是个鸽子,但是不得不说视频质量很好。本系列很用心的介绍了罗马的社会制度和军事政治,值得推荐。

【罗马是如何建成的?【罗马史1】-哔哩哔哩】

【凯撒如何靠演技秀翻老贵族?【罗马史12】-哔哩哔哩】

15、TomCat团座:国军到底怎么了?

全方位无死角的揭露国军的黑历史,说实话有些“很懂历史”的果粉对于这些史料可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他们可能更愿意去阴阳怪气什么内战。但是我觉得这些史料才应该是常识,那些右转为果粉者如果对此熟视无睹的话,非蠢既坏!

我是由此视频入坑的↓

【“还乡团”为什么如此残忍?-哔哩哔哩】


【国军的壮丁们去哪了?【战争智熄操作6】-哔哩哔哩】


【国军的飞机去哪了?【战场智熄操作13】-哔哩哔哩】


【抗战期间国府放黄河大水阻挡日军,起到作用了吗?【战场智熄操作15】-哔哩哔哩】

【兰封战役——谁是中央军(向后)最速传说?【战场智熄操作16】-哔哩哔哩】


【地主家小姐的口述历史:民国中等地主家庭的真实生活和春节【新春特别加更】-哔哩哔哩】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怎么记得历史考试得高分的基本都是女孩子比较多?


本质上我觉得这是个游戏口味的问题吧,你是不是整天玩恋爱养成的游戏不玩三国志帝国时代啥的,你跟三国志玩家讨论历史他当然会觉得三国历史是常识……


user avatar   fu-chou-zhe-16-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评论区杠精多某些人还不信。

我从头到尾那句话说过我说的这些内容是常识了?

这些内容,我都称之为入门级知识。

常识是什么?

战国七雄的名字,这叫做常识。

就像我说的那样,常识是建立在初中和高中历史课本内容上的东西。

但是一旦你认真开始讨论历史,认真开始学习历史了,你就会知道,所谓的历史常识,根本就是历史这门学科外围的不能再外围的内容。

而一旦你开始接触入门级知识了,你就会发觉,历史这门学科,深的无法想象。

打个比方来说,民国史,剑桥的民国史是民国史的入门级别读物,基本上很多网络上的撕逼都要扯上这本书,然而现实是,网络上撕逼民国的,五十个里面可能连一个看完这本书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现实。

你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们觉得你们不应该对历史这么无知,你们觉得你们了解的够多了,是么?

当然不是。

因为你们了解的不过是皮毛中中的九牛一毛,而当你们跨过着九牛一毛,你们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无知,就开始了解什么叫做历史,不是电视剧里面的戏说,不是知乎那几篇文章的描述,而是一大堆数据,理论,研究结果,那个时候,当你畏惧历史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了解历史了。

而在此之前,你连个历史爱好者,都算不上。

——————————————————

得,我算是长见识了,看到自己无知还要嘲讽别人的。

我都说了,是对罗马史稍稍了解的人,又不是一般人。

你们呢?揪着这是外国历史不放,成,那我们拿中国历史举例子。

民国史诸位都不陌生吧。

抗战历史对于中华儿女应该是耳熟能详吧。

远征军诸位都听说过吧。

我的团长我的团看过的也不少吧。

那么问题来了,诸位别百科,回答我一下,

戴安澜是谁?

他参加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他的主要战功有哪些?

他是在那里战死的?

这可是民国史中的抗战史,是发生了还不到90年的事情,然后呢?

我说句不好听的,能把上面问题回答清楚的青少年还不如能回答奥古斯都和凯撒关系的数量呢。

我估计嘲讽我的有一半压根就不知道戴安澜是谁,另外一半也就知道戴安澜参加过远征军?

对历史无知就是无知,不分中国历史外国历史。

不是看两个网络段子,看一本戏说历史的杂书,或者看两本小说就能了解的。

说白了,诸位,承认吧,你们对历史就是很无知,不论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从来,都不是常识。

————————————————

历史是常识?

谁给你说的?

我就打个比方来说,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史,在正统的西方历史爱好者里面够简单的了吧,基本上是入门级别的外行人读物,但是你问问有几个普通男生读过?

再比如说,塔西佗的罗马编年史,够入门级的了吧,真正的历史系的学生们不知道批判过多少次的东西,然而我就是啃不下来,而且我相信不单单是我,一般男生也不会去啃,大概率更不会知道这本书的存在的。

历史是常识,本质上建立在日常教科书级别的历史知识上,问题是:

那些对于历史本身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从初中到高中所有历史知识加起来,不过等同于我们小学时期前三个学期的数学知识一样,因此才显得简单。

而换句话说,你让这些人,从历史爱好者变成历史入门者,都不知道要淘汰多少人,更不要提真正能把历史当做自己常识的人了。

我说个最简单的例子:

请说出克劳狄王朝五位君主的名字。

很简单是吧,只要对罗马史稍稍了解就能知道的对吧。

然而现实是,能把这五位名字说出来的男生,十不存一。

而能把这五位关系捋清楚的,更是二十个里面没有一个。

而实际上,真正的学历史的讨论的并不是这些。

他们讨论的是,这五位君主时代的战争,民生,文化,科技等内容。

例如,张晓笑的罗马近卫军史纲是我最近刚看完的书,里面讲述的就是罗马帝国时代近卫军的相关内容,但是,这种不到三百页的入门级别读物,下面都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有些页的一半都显示作者引用的资料数量,所以,真正的历史,是何其严谨的东西,可不是男生们最里面的戏说和吹牛可以代表的了得。

说了这么多,我要说的其实就一句话:

历史不是常识,从来都不是常识。

把历史当做常识看的,要么就是门外汉,要么就是吹牛者。

要知道:

当你知道的越多时候,你就会发觉,自己会有多无知。

————————————

评论区出现没有阅读能力的杠精:

我都说了,是稍稍了解罗马史的人,能够说出克劳狄王朝五位君主的名字。

当然不了解罗马史的人自然不会理解这五个人是什么人。

但是,稍稍了解罗马史的人就知道,克劳狄王朝是罗马帝国的第一王朝,地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秦朝的地位,你说你喜欢中国历史却不知道秦代皇帝的名字,你在逗我么?

更何况,从屋大维,到提比略,到卡里古拉,克劳迪乌斯,再到最后的尼禄,你告诉我这五位那一位不是西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了?

这五位可不是一般君主,也不是随便一个王朝的五位君主,这五位代表的是罗马帝国的开端,所以,评论区的杠精歇歇吧,别丢人现眼了,杠都杠不对地方。

——————————

今天我算是见到什么叫做杠精了。

题主标题里面有说中国历史么?没有。

标签中有中国历史么?没有。

描述中有提到中国历史么?没有。

某些杠精可真会脑补,脑补出题主说的是中国历史,不是西方历史。

而且说白了,西方史并不是冷门的存在(而其中的罗马史更是中国网络满地的罗马吹),打个最典型的例子,二战历史,你随便找人,让他们说十个欧洲战场的名将,再让他们说十个亚洲战场的名将,你看看那边说的更多?

尤其是年轻人,知道戴安澜的并不比知道隆美尔的多,知道山下奉文的也并不比知道朱可夫的多,知道古德里安的更是比知道冈村宁次的人多得多。

更不要提你如果文岗村宁次最出名的事情和古德里安最出名的事情,估计前者更没人知道,后者倒是有不少人知道。

所以某些杠精请不要以为西方史冷门,那只是你的错觉罢了。




        

相关话题

  蒋介石为什么不退守海南岛? 
  为什么湖北六千万人可以支撑起除武汉外的两个副中心,河南一亿人口却只有洛阳一个副中心城市? 
  2022年是日共百年了 该如何系统性的回顾其历史,它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日中关系中又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唐朝和明朝都是军人世袭制,为什么唐朝最后藩镇尾大不掉,而明朝就没有很强的地方割据势力呢? 
  和氏璧主要成分为斜长石(硬度 6.0-6.5),蔺相如以将它砸大理石柱(硬度为 3.5-5.5)来威胁秦王,何解? 
  马镫到底对骑兵影响有多大? 
  近现代波斯帝国有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样被列强肢解? 
  杭州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有何意义? 
  美国有哪些称得上是“国士无双”的人物? 
  有哪些影响世界走向的会议/会谈? 

前一个讨论
敦刻尔克撤退中,希特勒为什么下令停止进攻,不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下一个讨论
日本的三国动画里为啥总是黑朱儁?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