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华大学国际仲裁和争议解决硕士项目介绍? 第1页

  

user avatar   gilbert-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13/03/2015 一早起来被刷屏。

增加几个细节:

1 2014年的时候,Gary Born将他的著作的中文独家翻译权授予给了清华大学,由已毕业律师校友 教授 项目学生共同翻译

2 Albert Jan的NY Convention网站上有各个国家关于国际仲裁的judgements的interpretation和commentary,中国部分为当年我们所写

3 Albert Jan说NY Convention应有中文简体版本,建议清华发布官方版本

4 收到新消息,2014已推荐5名同学去Geneva和Georgetown,并且正在遴选去ICSID实习的同学。

并且建立一个网站为校友每人准备一个账号,可以review以后上课的视频。

5 转廖老师原话: 郑老师还对你们有大计划呢!以后行走江湖,不论哪个江湖,都会有人支持

瞬间想回去重读一次好不好!

-----------------------------------------------------谢邀。

作为第一届校友,为IADS(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Dispute Settlement Program)自豪。

一、师资力量

1. Teresa Cheng

首先介绍一下该项目的灵魂人物,也是我们最爱的人—Teresa Cheng,SC,GBS,JP(郑若骅大律师,皇家大律师,金紫荆奖章,太平绅士),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主席,国际商会仲裁院ICC副主席,DVC Chambers(香港最好的商业诉讼仲裁律师行)大律师。其他title请看其profile:

Teresa Cheng|Civil & Commercial, Building &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onstitutional Law,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Telecommunication, Town Planning

Teresa非常的严格,在课堂上大家回答不出来她的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她说:im so disappointed with you. 又或者all of you failed the Advocacy. 她上课基本都是要提前把书,rules和case都看完,然后上课主要是和大家讨论case里的issues,是真的跟大家讨论,把大家提出的每一个issue都写在黑板上,然后一个一个去讨论去解决去判断。我们所有人都爱死了她的伦敦音,简直是一种享受。她上完课中午和晚上会跟我们一起吃饭,都是项目为我们准备,就是pizza薯条水果沙拉吉野家什么的,每天还会有tea break和snacks。她会经常跟我们聊天,问我们以后要干什么,或者现在的学习问题在哪里,以及我们出国实习之前,她还会教我们各种礼仪和穿着。Teresa压堂也是出了名的,比如我们周日的课是9-12,14-17,她经常是上到9-13,14-18,我们的大脑容量都已经明显不够了并且当机了,她还没有累。。。

2. Gary Born

相信接触过仲裁的人都知道,Gary Born简直就是仲裁界的上帝,他跟Albert Jan可以说是仲裁界数一和数二的人,他的那本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law and practice应该是全世界法学院仲裁课的通用教材,我们那届他只在清华和哈佛授课。今年当选SIA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主席。

3. Albert Jan van den berg

纽约公约第一人!他自己建立了一个纽约公约的网站,他的课上和我们一起上课的有最高法院大法官,贸仲北仲的仲裁员、秘书长,外所合伙人,央企副总裁等等。这些慕名来听课的人比我们项目成员人还多。Albert年逾70,上课非常有激情,经常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而且自己讲的非常开心,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争辩问题。

4. Justin D‘Agostino

可爱的Justin,global head of dispute resolution team of herbert smith freehills。最受欢迎的课,他带着他整个亚洲的DR team来给我们上课,有韩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的,并且还请了LCIA,SIAC,HKIAC的secretary general来我们讲各个jurisdiction的不同。而且每节课会给我么带来不同的惊喜,比如有的课会给每人发一个内部的关于国际仲裁的要点的brochure,又或者给每人买一个cupcake,或者给大家带macaroon。他的课上永远是热火朝天的讨论,因为都是真刀实枪的他自己做过的case,而且很多case都是他和teresa做opposite counsel的,我们会画图,会讨论不同的issue,会为了不同的意见而fiercely argue,还会分成不同的组,模拟真实情况去argue case,大家无论是讨论还是表达看法的时候,都非常积极。通常情况是这边justin还没有说完,may在那边有开始接着讲,然后yishun就在旁边的小黑板上画关系图。整个课堂所有人都是火力全开的。

5. 陶景洲

不多说了,李总理的上铺,现在非常活跃的一位著名跨国律师,法国的很多世界500强都是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中国的,现在Dechert的Asia managing partner

6. Meg Kinnear/Andrea K. Bjorklund

Meg是世界银行下属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的secretary general,Andrea是Yale JD,Investment arbitration著名的practioner,也是Mcgill的教授。非常的学术派。

7. 张月姣/吕晓杰

张月姣老师是前商务部条法司司长,中国入世的主谈判,WTO上诉机构7位大法官之一的首席大法官,年逾70每天仍高效工作10+小时,给我们讲的case全部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种经验在全世界也不可多得,我们也是非常幸运有机会能聆听到老师几十年的经验。非常严厉但又和蔼的人。

吕晓杰老师是女神,只吃素,本科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的,思维非常敏捷且环环相扣。她有一次在一个国际法会议上发表讲话,结果后来shock到底下的听众,被国外学者称才思敏捷,逻辑严谨,一环扣一环。吕老师很淡泊名利,她自己能不太费劲想清楚的东西,她从来不发表论文。她每周都会带所有的研究生开组会,单周专业课,双周讨论任何文学书都可以,她用自己的钱给同学们报销每周买书的费用,但她也要求同学们不能出去实习,要以学习为主。

另外除了这些老师,项目还配备了两个秘书。还有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老师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一心全扑在项目身上,为了项目操碎了心,小到学习生活,大到实习工作,她都管。

随后附上师资力量的官方介绍:

清华大学法学院

二、生源

第一届是从各个专业选拔出来的。分为笔试和面试两轮。笔试是把一个treaty interpretation的50多页的paper, summarize within 500 words。通过笔试进入面试,面试环节就是一般的对话,不会问很学术的问题,但是会问思路。笔试的卷子和面试的record都会邮寄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那里出最后结果。

但是现在听说是跟国际法一起笔试面试。

项目每届15个人,12个推免,3个全国联考。推免者里大概7个+为清本。

三、课程及学习

项目所有作业、课堂、讨论、阅读全部为英文。

而且大概有20多个外国的LLM会来旁听,其中不乏Harvard JD(来清华交换),课堂上那些仲裁员,律师,秘书长,法官,央企领导也都会发言,跟同学们一起讨论。

课堂大概就是和美国JD差不多,有大课,就是前面所述的老师来上,课后有seminer,都是清华比较资深的校友来当lecturer,帮大家解疑消化课堂上的知识。这些lecturer包括magic circle和top tier 美所的senior,Yale SJD,清华国际法的教授等等。

每节课之前要把textbook,arbitration rules以及case都读完,大概几百页。。。基本上你没有说中文的机会。

下课之后,作业是按照小组交,我们通常每个组的topic不同,自己写自己的,然后大家share一下,我们通常都是讨论topic的时候,会brainstorm,画一黑板,全是法律关系,然后梳理出来之后,每个人分自己的issue,交给组长,然后缕顺,修改句子和格式。

我会说有一次我写作业写到早上6点然后9点接着去上课嘛!!!因为我们有严格的deadline,那句话是没错的,死线是第一生产力!

为项目配备的相关课程还有legal writing,老师原来是new york state 的prosecutor,还有common law,还有高西庆(原中投总经理,清华独家)老师和杨国华(商务部条法司司长)的相关跨国并购和wto的课程。

四、实习

实习第一届全部去香港实习,有CC,FF,HK High Court,Vault 30美所,DVC Chambers,Herbert Smith Freehills,HKIAC,DLA Piper,minter ellison,pinsent mason等等

我写过一篇帖子关于在香港的工作情况,请参见:

在外资律所工作是怎么样的? - Gilbert Han 的回答

另外,下一届已经可以去SIAC,SCC,LCIA以及美国,日本等实习。第一届项目开始的时候,正在和Geneva U的master in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项目谈半年交换的事情,不知道现在谈的怎么样。但是在法学院,只要你想交换,你就可以去,每年都有剩余的名额。

交换学校见: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上述只是学院的交换协议,当然也可以走学校的交换协议,去哈佛牛津剑桥什么的,只是比较麻烦。

学院为该项目准备了专门的基金,3亿人民币,cover同学们实习的一部分费用以及为出国攻读SJD,PhD,JD的人提供全额奖学金。

五、视野

进了这个项目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坐在你旁边上课,跟你直接面对面谈话,问你问题跟你讨论问题的都是各大top所的合伙人,香港律师协会和大律师公会主席,最高法庭长,贸仲北仲HKIAC的秘书长,央企总裁等等等等。

项目经常会跟各大律所贸仲北仲举办国际级的会议,我们就穿梭在各大酒店之间,负责接待陪同从世界各地过来的最牛逼的practioner以及各国司法部部长之类。

我曾经带过Gary 游玩故宫颐和园,跟卖画小贩讨价还价;陪Andrea和她老公登长城,带他们吃火锅;跟HKIAC秘书长聊人生理想和未来发展;和Justin以及HSF 负责Asian recruitment的par一起喝酒唱K到凌晨两点,然后他们送我回家跟我拥别;曾经跟一个美所senior在兰桂坊喝酒聊天;曾经跟着supervisor出席香港高尔夫球会高级会员spring ball,见识到香港政商界人士。

当然,我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我的,而且他们对我nice也主要是因为他们人好,但是起码这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我曾经觉得能去国开行总行或者中信证券就很好了,但是看见他们在国际舞台上为客户defense,为了国家的利益代表国家defense,我就知道,以前的我眼界有多么短小。

六、就业

第一届里,国际章同学因为shock到Justin,直接拿到HSF四年项目全奖,第一年英国GDL,第二年HK PCLL 第三四年HK trainee;还有一个同学被某央企副总裁带走;还有一同学被金杜叶渌大par带走(不知道叶渌的请自行百度)。

其他的同学有在top外所的,top内所的(在金杜跟叶渌大par,跟baker做co-counsel等),有在美国top6 LLM的,有在中石油负责国际石油合同谈判的,在北京城建马来西亚负责商务和法律的,有在华为工作了不到半年就派去美国负责并购的,有在VC的,有在SHIAC做case manager的,有在商务部的。做律师的最多,大家还是不忘初心,一直保持着对国际仲裁的热爱和向往。

项目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深爱着它,跟普通的研究生不同,你两年或者三年的时间全部跟同学们在一起,每天一起上课,一起讨论topic,一起写作业,一起吃饭,一起参加高大上活动,一起去香港实习在香港过年,总之你感觉的是满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前一阵子,举行了2014 alumni gathering,小伙伴们从全世界各地回到学校,跟师弟师妹一起吃东西聊天,大家都竭尽所能为师弟师妹答疑,在实习问题上,我们能帮忙的也毫不犹豫,有个同学在他们所(美所)就解决了三个实习名额。我们爱这个项目,所以也要爱师弟师妹,他们好,项目才会越来越好。哈哈哈。

前天在北京的小伙伴们又聚了一次,给海外的同学们羡慕坏了,看见他们发过来的照片,大家都很激动。

我们都说会好好努力,希望以后跟别人提起我们是Teresa大律师的学生的时候,不会给她丢人,我们希望在她66大寿的时候,能全体都到香港去给她祝寿。

这个项目里不仅仅是学习,这里面是两年的陪伴,一生的感情以及更宽阔的心胸和眼界。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高三男生对同班女生下春药,并在事后威胁如果告发就下砒霜」的欺凌事件? 
  北京 400 多分能上清华北大,是不是事实? 
  如果在公共场所食用螺蛳粉致他人死亡,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在美国留学生绑架案,如果发生在中国将会如何判罚? 
  我父亲和她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某些原因,法律上我们没有亲属关系。我们非常相爱,可以结婚么? 
  《绝地求生》当中伞兵未落地射杀后,是否违反《日内瓦公约》? 
  性别歧视行为是否是趋利的,发达国家应对歧视主要使用经济手段还是法律手段? 
  林生斌事件能不能重审? 
  如何看待渔民帮捞尸体要 1.8 万? 
  司法部规划到 2025 年,全国执业律师达到 75 万名,这意味着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网传“清华大学能源72班手游网游公约(草拟版)”内容?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王俊凯十八岁生日应援?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