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tao-qi-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柴静的片我没看,但大家都在说我也只好假装看了

感谢

@Crescent Sung

如何评价2010年柴静采访丁仲礼的视频? - 如何评价 X

问题下的邀请,现一并回答

------------------------------------------------------------------------------------------------

看过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想》听过刘若英的《后来》

多丽丝·莱辛

说:在过了某个特定的年龄之后——有些人可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我们生活已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动物、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或是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它们全都曾经戴上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服装,用另一种国籍、另一种肤色出现过。

在我看来《穹》不过是中国版的《难》

戈尔和小布什竞争,几票之差。错失总统宝座,后发表演讲,大意是不认可判决结果,但自己首先是一个爱国的美国人等等

在此之后,重新进入我视野的,是他推出了《难以忽视的真想》,一部反映全球变暖的记录片,依靠此片,戈尔获得了巨大的人气,其后便是科学家开始批判作品中的错误,政论家开始分析戈尔是否会重新参加选举

我要说的正是这个:他没有

而原因是:难以平衡或是撼动的各方利益,不如见好就收

所以当我听说了《穹》,看到那么多评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呵呵”

——————————————————————————————————

我并不怀疑此片所能带来的正面意义

且我要表达如下立场:

@李宇晖:最讨厌的四个字就是“从我做起”。什么都可以从我做起,公共池塘问题就不存在了,政治学院系可以关门大吉了。如果说国民性有什么问题,需要的不是道德提升,而是去道德化。合格的公民不该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而恰恰相反,应该理直气壮地把一切恶性归咎于政府。


user avatar   KonnyY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下已经有接近两千答案了

此篇全部干货 3分钟后多图预警 请允许我来一段小慨叹热热身

刚看完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只能用惊异来形容我内心的感受。

3.1早上一位在业内应该算得上资深人士给我打电话问我对这个纪录片的看法,我就说觉得有点怪怪的,然后这位人士简单分析了下这个片子的来龙去脉,验证了我一开始对此片拍摄意图略带阴暗面的揣测。接完电话我就苦逼的去单位开会了(周日),会前我们还聊了聊这部纪录片,感觉同事们和我的看法都差不多。

我是从事建筑节能相关工作的,说属于环保领域不为过,几年间,适逢有人问我是什么行业的,我如答“环保”,必将从对方眼中get到关怀满满的“你真的有饭吃吗?”的目光。环保行业在中国的现状一直就是这么尴尬,在相当大一部分人眼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似乎停留在“公益范畴,概念领域”,可以说就是一个说起来好听,看上去体面,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绿茶行业”

在中国,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从柴静的记录片中可以看到,多方的言论,我也在知乎的这小两千答案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就是拥有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群体,没有决(tou)策(piao)权,拥有决策权的群体,以及所有在环境、能源相关产业链上的“团体”几乎都是li yi 导向。而我们全体人,并不是在一个完整的利益链上,而是每一个或每几个环节,都能单独梳理出一条利益链。

我们单位,去年11月-12月之间,做了北京范围内将近200家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我自己的组负责了其中的60几家,说实话,一开始做的时候,真的是有抵触情绪的,因为这个行业大部分行为都只是在“做面子”

上百家单位做下来,也果真就是如此:

你说他能耗太高,他怪他设备太老,你说可以做节能改造,他跟你哭他预算太少,你承诺由你搞定前期投入,他又扯他懒得弄后期维护,你跟他说后期完全依靠能耗监控管理平台系统,实现节约物力财力解放人力的维护管理,他又跟你说一切要看领导想怎么管理,领导想要管东你不能管西。

So~那一开始你让我跟你谈个马海毛?!审计个捷豹?!好不容易碰到愿意跟你谈节能量的,节少了人家觉得太折腾没意思,节多了人家又嫌投资回收期过长。因吹思听啊~你怎么不看前期谁给你花钱换的设备?你怎么不看你的投产比?你怎么不看你节约的能耗能间接少制造出多少雾霾?

有的人会说,你在这谈建筑能耗,好像跟雾霾关系不大,跟柴静的穹顶看似也没什么联系。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片子当中 45 分 40秒,柴静电聊中的这位逗比大哥的段子:有人买啊,那~我~我,我们就卖呗⋯

所以,我们浪费能源,提供了畸形的能源需求,使正常的能源需求,变为了“能源需求+++”,必然导致能源供应链的迅速缔结和强势勃起。电从哪里来?在我国北方主要是火力发电吧?火力发电不正是燃煤石油天然气吗?雾霾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火力发电仍有巨大潜力。

到现在百度百科上还有这句话,也不知是谁做这块公共编辑的,是真的不知道神华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多少比国产煤的品位要高到不知哪里去的煤吗?还堂而皇之的在谈1990年年产煤量,90年生人今年都能当爹了拜托,知不知道这25年来煤老板们拿着“上面的批文”已经挖空多少煤窑了?


我们的建筑节能是什么概念?参考国内既有建筑能源审计,既有公共建筑普遍存在(不是绝对存在)30%以上的节能潜力空间。


比如,上海王宝和大酒店,做完建筑节能改造后,年节标煤1000多吨

《穹顶》的内容,拍摄意图,背景,发布手段,已经被大家挖得差不多了,我就说说最让我感同身受的地方,无论怎样,柴静不容易,环保人不容易。可以说,单单从我那不到两个月的能源审计工作中所经历的各种大小事件,我想我这些比柴静所经历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一开始,我拿到了这个(设备箱,重约6斤,里面装有温度湿度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测试仪等)

哎呦我去,这么高大上的装备给我拎着我不得给配一件好风衣么,我幻想着自己身穿风衣手提工具箱逼格满满地穿梭在各个金碧辉煌的酒店间(第一天是去酒店做,这个话好像哪里不对?)

然而第二天我回家脱下衣服,看着我心爱的B牌风衣背后被机房某泵上的油渍侵染的痕迹,我的血槽逼格槽泪槽瞬间炸得连渣都不剩了


所以,我是来显摆的么?呵的十次幂啊!

难道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地方测测温度,量量照度,感受下二氧化碳浓度?


似乎

每个单位的设备房都如我P大/中科院某物业管理下的设备房这般一尘不染?

每间隆隆作响的设备房的墙壁都贴心地安装这种隔音面板?

然而

实际上大部分单位的设备房都是这样的

生活丝带儿

阴暗#%&*>"}丝带儿

鬼蜮⋯丝带儿


为了拍/看/抄设备的一张名牌

爬这种梯子不就跟睡上下铺一样么

这种几米高的地方一只没有任何护栏的小梯子也颤颤巍巍地渡我登顶了

在7级大风中,爬了辅楼壁外挂梯子,见识到了楼顶处的一碧池水


以为接近了目标就能拍清楚抄明白了么。。。

正常来讲,设备名牌都该是这样子的啊

这两张都是一边拿手机手电APP打光一边拿另一只手机拍摄的,第二张我用纸巾蘸着香水擦拭过,对,不擦根本看不清。。别问我为什么用香水啊,当时怎么以为会用到水!身上正好带着香水便携瓶就心疼地喷出来擦了!香水中含有酒精,清洁技能棒棒哒!有一天感冒,纸巾带少了,都舍不得拿纸巾擦鼻子要省下来擦名牌用啊!


如果所有名牌都是上面那样还好,可是我们偶尔也能遇到这样的


谁能告诉我这特么是什么鬼啊?!为什么偏偏是除了参数以外的所有字都能看得清啊?!你是在逗我?!


还有这种

是不是脚着这张照片有点虚啊⋯光学防抖什么的哪去了?我能说,偷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拿着手机惴惴不安地跟在某工身后一路移动拍摄,我的心可比这张照片虚多了好么⋯⋯

然后

说好的北京范围内呢?北京为什么尼玛要这么老大啊苍天!

带着一开始的抵触情绪,胡乱用鼠标在一分钟划啦了一张行程路线规划图给boss看,竟获得了boss的赞许

看看我们都去哪好么!!!基本都无住宿当天去当天回的节奏啊啊啊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来的?


随着ddl的无限逼近,以及对这项工作意义的深入了解,我开始逐渐地用心对待我的这份工作

这是顺义区为期三天的计划,10个项目,后来顺利完成了。


亦庄区一天当中的行程路线计划 当天完成了3#5#2#7#


如果仅仅是去郊区也就罢了

有时候,我们会去这种地方

当天如图所示,12月2日,拖APEC蓝的福,我们没有如柴静般行走在雾霾中。但是这天北京降温了,6级大风助攻热烈迎接APEC,我和我的同事两个人打车到了这个位于顺义区某板材厂附近,司机就不愿意往里进了,也压根没法进厂区,遍地都是施工设备和板材。我们只能一边打电话找设备房,一边在厂区里行走在这些石林群中,从A厂走到B厂,半小时,从B场走到设备房,四十分钟,一路上我的手暴露在外打电话,进到房间里,好心的接待人员递给我一杯热水,我的手因为冻僵没拿稳,将杯子直接摔地上了⋯

12月17日,大风,我和同事打车至某厂,完毕后发现打不到车返城,走到这片荒林的时候已经走了20多分钟,我们查地图发现约5公里外有一个返城公交站,此情此景,我突然心旷神怡,拿起手机拍下了这片荒林,意外地把穿得像个蠢肥鹌鹑般的自己也拍了进去。约四十分钟后,我们走到了公交站,忘了什么时候,我们回了城⋯


有些地方不像厂区这般考验耐力,体力槽,而是这种

看见墙上都快摞摞的蔓藤和无玻璃的窗户了么。。。这是个废旧的厂区,楼里面更。。出于礼貌我没有拍摄内部 总之 感觉仿佛进入了威廉古堡 其实这的风景还是挺有感觉的 当时有个有文章参演的剧组在这儿拍摄 没意思,要是有陈道明的话我还愿意多转悠一会儿⋯ 估计你们的注意力都在门口处的男生身上,这位长腿偶吧款男生是我当时的partner,一个研二暖通专业学生,感谢他后来一路把设备箱的设备转移到他的双肩包里背着。


ddl催死的情况下 最怕的就是生病什么的。。


第二天的我居然如有神助地爬起来了!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较多位移!

有时候真的快要放弃了,这时候boss赶快迎头抽一鞭

没大没小的吐完了槽,马上又滚去屁颠乐颠地做计划了⋯

我,好像真的是爱上了这个工作呢。。。


感谢在这次项目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北科大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以及他们在这次工作中的无私奉献,他们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大局观



身处这个行业,经常参加一些行业展会论坛

某年某地,前某部长仇博士就在一次关于供热体制改革的报告中说道:

今年全国要节约2点几亿吨标煤(小数点后是多少有点记不清了),其中建筑节能要达到1点几亿吨标煤占40%,供热采暖必须承担至少三分之一的任务指标。(据说这个任务指标至今未实际完成)

经常听这些话,真的有点麻木了,简单的说,就是不再有任何期待。身处在这个大环境下,就好像嫁给了一个成天跟你许诺让你过上好生活的男人,然后没过上好生活不说,他祖上抢了你家的地,压根没打算还过, 成天跟你要家用拿给情人花,家里如何花钱,怎么雇佣,雇佣谁,你都没有发言权, 然后现在因为某些原因, 你经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男人表面上继续甜言蜜语,嘴上说着定会彻底搞掂这些事,有选择性地“打爹骂娘”,实则你也许自己都听惯了那句“爱过过,不过滚”的旁白。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抵触审计工作的原因之一。

现在,柴静的《穹顶》被各种角度各种力度推上了风口浪尖,我忽然意识到,我一直所不屑的“做面子”工程,我早就深入其中,尤其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下,我真的听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处于环保这个尴尬行业或行业边缘的同仁们的心声。

真心的感谢 @习惯君@刘虓震@Cecilia@秦枚等等所有我赞到的没有来得及赞的同行们,你们的答案,让我看到了知乎不只有它所谓的“政治正确”,还存在着“多元正确”,我从未有一刻如此刻,为自己身处在这个行业而感到骄傲。

我想起了那个走在大风中的自己,带着哭腔说再给我多少钱都不做能源审计了。

而现在,我想我也许是选择性地记忆了《穹顶》带给我的正能量,我希望,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环保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也许是该有个结尾了,突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做环保我骄傲,我为地球节能耗~

我做环保我骄傲,我为群众省口罩~

就这样吧!


user avatar   huang-ji-liu-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拍的很好啊,以这部片子作为武器,环保系统终于赢得了久违的……话语权。

这部片子,利用了所有人本能的对污染的厌恶,达到了该有的效果。所有能说得上话的人一定会情不自禁的按着她期望行事,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所以你再讨厌她,也不得不听她的话。

她的背后,还站着很多不希望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彻底僵死的好人。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段时间因为工作,把环保历史理了一下,大致回来聊聊吧。

1、《穹顶之下》纪录片播放时,时间进程已经是我国大气治理中期了

我国大气治理起步大约是在2005年左右。

届时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刚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环境保护。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新建燃煤电厂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加大污染防治的力度,大气治理进入建设期。

但大气污染治理前期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国产设备生产能力弱,大量设备需要进口,设备成本高
监控能力弱,企业偷排现象严重
领域主要限于火电,其他行业较少
范围以重点区域为主,大量地区未覆盖
…………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2013年我国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气十条」。

2013年开始,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额骤然增加至上年两倍以上,当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我国工业废气中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治理也开始精细化,从燃煤电厂逐渐拓展到其他领域。

各省也开始出台配套政策。

细分行业(横向)+地方配套(纵向),保证了大气治理效果。


2、但2015年确实是我国环境形势最恶劣的一年

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摘录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加之一些地方环保责任不落实、执法监管不严、基层能力不足等问题,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巨大,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付出艰苦、长期的努力。

我来分条解读一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环保历史欠账大,污染物总量排放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历史排放物依然在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未来污染物排放可能还将持续上升,工业化会产生工业污染,如工业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污染、一般工业固废与危废等;

城镇化会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2015年我国垃圾焚烧率大概只有20%,各地填埋场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且垃圾填埋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以火电为主,火电以燃煤电厂为主,但能源需求还在不断提升,而节能、脱硫脱硝除尘能力当年还不足,导致污染物,尤其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还可能持续上升。

一些地方环保责任不落实、执法监管不严、基层能力不足等问题

环保与地方经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工业环保会上设备,增加运行成本,甚至涉及到工艺改造,导致一段时间内停产,地方原有中小型工业企业动力不足,地方GDP压力巨大。市政环保会增加地方财政支出,财政能力薄弱地区压力也非常大。因此导致责任不落实、执法不严问题。

3、随着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增强,我国环境已明显改善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节能环保相关内容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2035: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拿水举个例子,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是一级A和一级B水质排放,一级A约等于自然水体的V类差一点,属于自然能修复的状态。如果长期排放不达标,那排放口及下游水质就会受影响。而整体来看,目前水质情况比十几年前好多了。这才有了长江的江豚重新可以被人看见: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孙慧、邓晓君)如何尽快让江豚重返武汉?应优先修复哪些水域?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也是长江江豚保护日,武汉长江江豚科考在汉启动。科考活动由武汉白 豚保护基金会主办,中科院水生所支持,武汉禁捕办指导。
  近日,一群江豚在武汉城区长江水域频繁出现,视频被百万网民围观。记者获悉,在武汉水域看到江豚有望成为常态。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江豚是长江唯一的大型旗舰物种,是长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江豚以鱼为食,对栖息地环境有较高的要求。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农业农村部的三次大规模长江淡水豚科考,均未在武汉江段观察到江豚。近期武汉城区江面看到江豚,普通市民切身感受到长江大保护成效。

4、但这不代表环境已经非常好了。

目前我国土壤治理还没有开展大规模修复

国内是2014年才开展的普查,后边财政上中央+地方大概每年100亿上下,主要做尝试性修复,第一个相对大规模的应该是2013年从湘江开始的。

大气治理中

VOCs、非电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等还在探索或者建设期。泥萌闻到的臭味,大多属于VOCs,二氧化碳中国已经是第一大排放国家,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任重道远。

水治理领域

农村生活污水覆盖率还比较低,工业废水处理效率偏低,还存在部分城市黑臭水体。

固废治理

工业领域,大量尾矿因为冶炼和运输成本,还在堆着;危废领域,光是山东就贮存数百万吨氰化物没处理;市政领域,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经济,地膜、农药、化肥污染还大量存在。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5、《穹顶之下》的诞生是必然的。

唯物史观来看,即使没有柴静的《穹顶之下》,也会有其他类似报道或新闻。因为2015年就是我国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一年,没有人会真的坐视不管。

但近十年,我国节能环保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不能忽视。


就酱。谢谢观看。


关于我国环保领域其他的参考:


user avatar   male-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报告文学。

答毕


user avatar   fengd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刚挤牙膏一样看完,第一观感:


1. 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数字媒体表达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但苛刻点看有些堆积感,像刚上手的拼贴,不恰当的比方是汪峰用无人机求婚的感觉。但好处是每种新手段实际都有一群固定粉丝,这种拼贴其实暗埋了连接点。


2. 政治上取态非常正确,甚至到演讲词中提到变化时都不忘加上“三年来……”这样的前缀,狠打的是能源这样的落水狗。


3. 亲情切口是传统优势,但新意在于,每一次展示专业图表时,都不忘加上“我也看不懂”的前缀,强化观众共鸣。


4. 叙述主体的第一人称,也就是传统新闻报道禁忌区,与上述的手段配合默契,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环境报道在专业性和贴近性之间的平衡问题。


5. 演讲语调的控制明显见功力,控诉时刻意柔化,亲情时的渐强,似乎应该是广电系统的传统功底积累?


6. 文本上也有一些新意,改变传统倒金字塔结构,更像剥洋葱的手法。以前我们讨论过这种方式,但当时的结论是在印刷媒体上,甚至包括网站上,速度太慢,黏着读者有困难。她们的这种尝试挺成功的。


user avatar   sosore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认真学习领会到很多PPT/Keynote的制作和演讲技巧。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姿势分子。


孩子肿瘤了,妈妈晚育的原因是雾霾的100倍。

但是我们一定要反思雾霾哦。


+1,这段我要注释了:这是讽刺。并不代表晚育的原因是雾霾的100倍这么准确的倍数关系。


+2,另外,那些觉得柴静没有联系肿瘤和雾霾的。那么柴静特别列出其怀孕期间的PM2.5

只是提示提示什么呢?


+3,对于质疑我没看过片子的。我请大家在视频中找一找雕牌牛腩。因为雕牌牛腩,锤子手机,左小祖咒三件套,我找到了两了。


+4,其实柴静还是认为雾霾导致孩子肿瘤,只是为了不显得不客观,所以不说。呵呵。



方舟子:

据这个南方周末记者说,柴静就是因为认为自己在2013年那场雾霾中怀孕导致女儿得良性肿瘤,才去调查雾霾的。后来没有在视频中强调二者的因果关系,是不想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失去客观。但仍然暗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补充两句。

首先,原答案只是想补充一下环保的代价。但我想了想,柴静这个片子很扎实,其实避开了“环保的代价”,而是谈没有代价能不能改善。例如她谈可以关闭高污染产业,是因为产能过剩,也就是关了也没有经济代价;再例如她谈为什么不采用清洁能源,是因为中石油的垄断,也就是并不是因为清洁能源贵。这个片子逻辑上还是很缜密的。

其次,我强调的环保的代价,其实是有感而发,因为我接触过我们市两个高污染的县,我知道他们其实是主动要求高污染的。像这样的华北平原任何比较优势都没有的城市,想要发展,唯一的比较优势就是可以忍受高污染,唯一能够引进的投资就是高污染钩子,对于他们来说,环保确实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很大。中国太多这样的小城镇,不怕大城市治理环境,盼着它们治理环境,一治理环境高污染行业就过来了,他们就能发展了。这个逻辑就像发达国家把高污染行业转移到中国,才带来中国的发展一样,现在中国部分地区发展了,还有没发展的呢,还得转移。

最后,说环保没代价,或者有代价也要环保的。虽然你们不能改变一个城市,但是你们可以改变自己啊。北京污染那么严重,搬出去啊。但为什么每年无数的人涌入北京,他们就是宁愿忍受污染也要获得好处的例子啊!很多人认为最穷的人才能忍受污染换来经济利润,每年涌入北京的可不是最穷的人啊,设想让你当国家主席,你说北京污染,我喜欢大理?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冲突,一个社会有人比起环保更偏好经济,有人比起经济更偏好环保。最好的结果是他们可以各自消费自己的,然而我们却不得不呼吸同样的空气。加入空气有产权,想要经济的人向想要环保的人买污染环境的权利,或者想要环保的人向想要经济的人买清洁环境的权利,市场就能调节这个冲突,然而我们不能。这时候只强调一方,是不全面的。

以下原文:



感觉同样是自费拍片子,文科生去探讨一个科学问题,柴静做的比崔永元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个演讲和片子很棒,从里边可以看到清晰条理的脉络,从雾霾这个问题出发,层层推进,然后果然把问题的答案指向了“体制”,最后不但提出了“政府怎么做”的建议,更重要也提出了“我们该怎么做”的建议,虽然比起前者,后者太微小了。

里边科学的东西我不懂啦,看起来还是蛮客观的,采访了不少专家和政府官员。

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和严重啦,大家都知道,但是谁说为了经济牺牲污染就一定是错的呢?谁有说为了环保牺牲经济就一定是对的呢?

我觉得柴静也好,科学家也好,都站在一个精英主义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环境污染是很严重,是会死人。但是值得不值得为此话这么多钱?不知道。人命不是无价的,是有价的。曾经一段时间,美国高速公路最低限速低了点,然后又恢复了,人们发现,在那段时间里,高速公路交通死亡率显著下降了,那么为了那些人不死,我们再限回去好吗?不行,因为交通速度提高带来经济收益。所以有好事者测度了交通速度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除以限速减少死亡人数,算出了人命的价值。。。。

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们家有个县,其他兄弟县都穷得不行,它是全国百强,无他,电解铝,高度污染,癌症发病率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远超其他县,它的临县发展也不错,造纸,当地政府从来不喝自来水,都是喝纯净水。

你问,这样值吗?人家回答,值!

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可能最大的价值是说明了一些现象,例如污染是如何产生的,颗粒物如何进入人的身体的,以至于产能过剩、能源业的垄断问题、执法环节的主体缺失问题等。当然它宣传了一个价值观:保护环境。有资本的人可以听听,没有资本的人,就只能是肉糜了。

和那个应然的世界相比,人类为了活下去是如此的不堪。

ps:写了之后我感到有点不安。我想想这个片子价值比我这个答案说的要大很多,因为仅仅从环保上看,其实很多认为为了经济可以牺牲环境的人来说,他们其实并不知道他们失去的是什么(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被政府和企业蒙蔽、或者仅仅是从来没有费心考虑过这个事情),所以他们的看法和决策也都是有偏的,柴静的片子可以让我们认真考虑一下,代价究竟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去追逐那些眼前的,可以辨认的收益,而抛弃了那些长久的,不易辨认的收益。


user avatar   fe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选择的真相,有理性的忽悠,有意义的里程碑。


①片子的目标听众是谁?

②谁有能力解决问题,是片子的目标听众吗?

③雾霾是环保的全部吗?

④能源结构如何转变?

⑤失业真的不是个问题?

⑥钱从哪来?

⑦个人能做什么?

①片子的目标听众是谁?

从片子的结构来看,目标听众明显是普通大众。

也正因如此,无论本片动机为何都会成为转型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吗,呵呵。

②谁有能力解决问题,是片子的目标听众吗?

从片中反复强调的两个要点:1 环保缺乏执法能力 2 能源体制阻碍了环保措施的推行

目标听众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至少直接不能。

那么片子的目标听众为什么设定为“不能解决问题的普通大众”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要为某些动作制造舆论铺垫。

环保这一块儿片中已经提示了几处:1 新的大气污染法 2 民间组织可以通过司法渠道进行诉讼

这两处提示也显示了本片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发布的,可以有效的宣泄民众对政府不作为的情绪。

能源体制这一块咱就不妄自猜测了,不过片中展示了一张反腐图很有意思,又反复提到只有1家经营天然气也很有意思。

③雾霾是环保的全部吗?

雾霾当然不是环保的全部。片子把整个语境限定在雾霾这个特定话题上是非常讨巧的,既避开了更为难以解决的污水污土问题,又能牢牢把矛头锁定在能源体制上。

④能源结构如何转变?

片中提到中国能源结构时所采用的论据非常让人意外,因此而特别具有深意。

只是笼统的提了一下有22%的天然气没有勘探以及只有3%在开采。

先不说这些设计国家能源安全的数字被公布出来是否真的没问题,单单这后面的逻辑就很难有说服力。理由再简单不过,勘探了就一定有产量?有产量就一定成本合理?

如此明显的避重就轻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也不过刚刚搞定了中缅管道和中俄管道,但是离有能力大规模使用天然气恐怕还远得很。不过片中提示了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成国哦。

另外注意片中那些污染超标的电厂的布局,基本上都是在沿海呢。

呃,是不是应该买点有能力造LNG船的公司的股票了。

其实更快捷的改变能源使用结果但是却更容易伤民意的措施:比如更严格的限车限行、更多的核电水电、民退国进拆小锅炉,这些东西全都没提。

⑤失业真的不是个问题?

片中采访了两个英国人,一个是能源大臣声称旧产业的退出同时也伴有新产业的崛起,话虽然大体上正确,可是两者需要的技术结构是否能够代替呢?今天是煤矿工人,明天就变成了环保产业工人?

环保产业刚好就建在废弃的钢厂煤矿所在城市?因此失业工人骑个自行车就去上班了?

被访的那个煤矿工人则说了大实话,需要重新找工作了。

不过后面出现的有钱付账那一句则非常之奇怪突兀,考虑到片子是经过剪辑,则更让人思考这一句放在这里是想传递什么。

⑥钱从哪来?

片中实际上几处提到钱的问题,但恐怕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吨钢的利润不过一个鸡蛋,一吨煤的利润不过一杯可乐。其实我严重不相信,难道这两者不应该都是负利润吗?

无论如何吧,毕竟片子传达了一个信息,污染大户都没钱。

那么,搞环保,钱从哪来?钱自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片子没有给出答案,可是看得激情澎湃的互联网用户们,你们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⑦个人能做什么?

片子前面各种数据分析,到了个人这一块却完全诉诸情感。换句话说,个人做了这些对改善雾霾有多大影响,避而不谈了。

当然这是好事,群众么本来就是被用来忽悠的。 被女神忽悠总比被政府忽悠容易接受得多。




     

相关话题

  如果女朋友、女同学、女同事问你如何看待杨笠,你该怎么回答? 
  如何评价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说的「你不能占用了国家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最终又离开了培养你的国家」这个观点? 
  如何评价国内的船舶设计水平? 
  如何评价雕爷孟醒在领袖年会上对质疑雕爷牛腩的反驳? 
  如何评价ypg 叙利亚人民保卫军6月1日越过幼发拉底河,发动河西战役? 
  怎样评价马伊琍和文章的婚姻? 
  如何评价微博用户无为李爷? 
  如何看待苹果日报刊登文章:“我们上等人不用支付宝!”这件事? 
  如何看待深圳市民抗议建设高架磁悬浮? 
  如何看待「格斗孤儿」事件大反转,被「遣送」的孩子可以继续回来训练? 

前一个讨论
如何优雅地吃方便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弟子规》?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