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什么是你去了北京才知道的事情? 第2页

        

user avatar   ling-zi-chen-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去北京实习过好几次了,每次我都在想:

  • 整个北京是不是就没便利店啊?

因为我平常在通勤的路上或者游玩的路上基本就没看到几家餐馆和便利店,我如果想到路边买瓶水,买个奶茶,买个面包,吃一碗小面,我基本找不到能够解决我需求的地方。

北京的餐饮娱乐十分集中,你想吃饭,除了小区门口的零散的几家馆子(有一些还没法提供晚餐)以外,你只能去一些商业中心,例如西单,芳草地等。

我走在路边想买一包纸,对不起,旁边只有一个KFC,想买纸你还得顺便多买一个汉堡。

  • 而且北京的交通发育不良

这一点是我个人的感觉,总的来说就是北京的立交桥和天桥太多,地下通道较少,如果人们想要从街的一边到另一边会十分的不方便,这样人们往往只会在道路的一侧通行。同样的过马路也是如此。

同时北京的交通只注重了主干路交通的发展,反而忽略了次干道以及一些羊肠小道(就是除北京外每个城市都大量存在的小巷子),这就导致车辆基本都只能堵在主干道上面,而不能通过次干道和一些小巷子来分流。同样的,次干道和小巷的缺失也使得 便利店 无法大规模的存在,变相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而且据我所知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交通曾三次濒临崩溃。第一次是在1984年,由于机动车的猛增,北京落后的城市道路系统完全无法承载50万辆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导致了在这个时期频频发生大规模拥堵。而到了1996年,以及后面的2003年,都是因为机动车的大规模增加,使得北京道路不堪重负而造成了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而这些都和北京的城市规划模式脱离不了干系。

首先是北京的单中心发展模式。北京从之前的二环一路扩展到了六环,而且七环也即将建成。这些环线的核心是处于二环的老城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这个仅有62平方公里,仅占总市区面积12%的地方承担了北京行政、商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的重要功能。这些重要功能集中出现在一起使得老城区的交通负荷过重,十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这与东京在城市规划历史上因“一极集中”引起交通拥堵的情况很相似。

而为了减缓这种交通压力,自1993年以后,北京市政府在四环、五环设置了多个新区和卫星城。但是这些城市实际上并没有为北京分担太多的压力,这些卫星城只是作为居住而存在,白天的北京人依旧陷在交通拥堵的旋涡中无法自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北京的主要功能区依旧在往老城区集中,虽然近几年三环已经成为了北京新的中心,但是这其实也是因为中心城区放置不下新出现的功能而顺势延伸出来的而已。

而且根据个人在北京曾经实习过的感觉,北京的大部分工作人群都集中在三环边上,而这也正是和北京绿化带所造成的迎风通道所契合,但是吊轨的是,这个通道其实并没有解决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反而让北京的高尔夫产业又蓬勃发展,这和2012年北京所提出的关闭高尔夫球场的政策是背道相驰的。

而且这一部分的绿地规划又占用了一定的道路面积,北京的道路面积率是12%,和其他国际大都市动则30%以上的道路面积率相比完全不够看。而且北京在建设过程中主干道和快速路的建设速度很快,但是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却很慢,这直接导致大量本来应该由支路所承担的交通功能被转接到了主干道和快速路上这使得本来就拥堵的主干道变得更加拥堵。一般来说国际大都市的路网结构都呈“金字塔”式,其中支路是基础,但是北京却与之相反,主干道和快速路占据了北京道路的发展的主要份额。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北京每年道路的增速是3%,而反观机动车的增幅则是每年15%。例如北京用了48年的时间从1949年的2300辆汽车发展了1997年的100万辆。而从100万辆发展到2003年的200万辆,却只用了6年时间,而到2015年底的560万辆,则又只用了多余的10年。

同样的,北京的房价也一直处于一个飞涨的阶段。而且飞涨的房价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北京的整体活力。现在北京的房价均价在56000元左右,但是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郊区房价,真正对北京人影响最大的房价存在于三环和四环,而三环与四环的均价都在10万元以上。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很矛盾的情况,想要在北京扎根就必须买房,而买房又很有可能耗空“六个钱包”,甚至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耗空六个钱包还不一定能够在北京买上房子。


所以现在一直在支撑北京不断发展的北漂一族其实是无根一族,他们怀着对北京的向往来到了北京但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也就注定了他们只能在北京租一段时间的房子再回到它的故乡,北京在压榨了年轻人的活力之后再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他们。

这些在三环四环边上租房的年轻人化成了一股汹涌的人流,他们通常五六个人挤在一间小的出租屋。每天北京公共交通所要承载这些年轻人就达到了1300万人次,而这已经达到了北京的一半人口。不过目前来看,北京尚未能够解决这一股人流的诉求。

不过现如今的北京雄安新区以及通州的类似东京的“多中心”规划正是北京对自己的一次自我的改革。“单中心+环线”的模式在北京几乎已经走到了极限,类似日本那样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必然是北京未来的改革之路。

当然我确实认为北京是一个好地方,北京给我的机会确实比其他城市要多得多,但是这种行政资源所带来的机会我总觉得并不是一项长久之计,城市本身的完全发展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


完.









.


user avatar   ha-fei-n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高考报志愿,父亲让我来北京读大学,我自己的想法是去别的二线城市,因为去北京能读的学校的排名相比要低,最后我选择了妥协来了北京。到现在我非常非常感谢我父亲给我做的这个决定。


user avatar   dai-san-ge-biao-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帝都到处都是武警。

2.国家部门真的离人民很近,那天路过商务部,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大楼,以前一直以为和外面是有结界的。

3.感觉所有路人都只在弄自己的事,像机器人一样目不斜视,但是整座城市秩序尽然,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精密仪器,没有一个人打破规则。

4.但是晚上的北京尤其是王府井这些地方之类的,会感觉穿越到当年那个热闹的北平。

5.北京口音自带嘲讽效果。

6.没有6,只是觉得6比较吉利。

7.(想不到吧)曾经在北京地下通道看见一个弹钢琴的小哥哥,不像是在卖艺,周围人来人往没人理他,但是他自己还是在那弹,感觉就是奔涌河流中突然出现一截早已破败的桥墩

8.想尝尝闻名的北京豆汁爆肚,结果被一个老北京同学告知你们外地人最好别尝试,这味道只有北京人吃得惯。

9.我现在在西安上学,西安地铁和北京地铁完全就是新手级和地狱级的难度差别。

10.当时夏天去的北京,一向方向感极强的我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因为没太阳……(不是雾霾,那时候还没有雾霾,更何况是夏天)

11.原来北京火锅是铜锅啊……我还以为是和四川火锅一样的咧……

12.女生好看吼吼吼,而且自带帝都的那种傲气。(喂?亲爱的,我在电梯里遇见俩2B)


user avatar   zhuo-zi-26-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user avatar   lao-ke-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张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user avatar   xi-lily-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希望成年后的每个决定都由你亲自完成,这件衣服要不要买,这顿饭跟谁一起吃。什么时候开始婚姻,要不要生小孩。外界的任何声音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

—微博搞笑排行榜下面的某条评论


2. “如果亲吻不到想亲吻的人,祝你们能亲吻到想要亲吻的人生。” —出自某音


3. 在迷茫的人,没关系,慢慢来吧。

一年一年都过的挺快的,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来,也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做,慢慢的提升自己的效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很迷茫,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随记


4. 对待家人和朋友,处事一定要“心硬口软”。嘴上说着温柔、鼓励的话,原则问题一点也不放松。

如果你“嘴硬心软”,无论你在对方困难的时候帮了他多少、苦口婆心教导了多少箴言真理,对方记住的往往只有你在他低谷时期对他说出的伤害的话。

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出出气,关键时候心一软还是会原则退让,对方除了了解利用你的秉性,还会对你产生感情淡泊——埋怨你得理不饶人,还“关键时候对其不够严格”。

同理,我们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时刻记住:真正的敌人是不会摆出一张敌人脸的。

—随记


5. 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利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缺点,欣赏别人的好就够了,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再好的关系,合不来的地方就模糊,往合的来的地方发展。

人和人之间就是求同存异+包容。然后这世界最对的法则是:自己开心就好。可以配合他人演出但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必非要委屈自己去配合,然后还要被埋怨,自己玩吧。这世界上没有特别适合的第二个人,一切都可以拒绝的。—自己的随记。


6. 你只管朝前走,碰到什么是什么。


7. 总有人问:“女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努力?买车买房不如找个好人嫁了”

为什么努力!当我有房有车有存款我能理直气壮的要求未来的那位,需要他拥有什么条件,符合我什么想法,希望他有趣而且必须足够有资本维持生活。他不需要比我优秀太多,但至少要与我相配。

我可以挺直腰杆直接说,因为我有底气,他们不会只是觉得“这个人只知道钱,特物质”,而是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太无能,要么上进努力要么直接退缩消失。

———自己写的随记


8. 成长大概就是在外面受了伤害,会想家,想妈妈,理解她的不容易,知道她永远刀子嘴豆腐心,有更多耐心去跟他们相处,长大之后看过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他们为我避开了很多暴风雨,给我撑起来的那片天,曾经是我想挣脱的禁锢,现在是我所有的眷恋。人嘛,所有的耐心最应该留给的是家里人。

这是今日想法,来自2018年12月6号的周同学。





user avatar   caozhi7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希望成年后的每个决定都由你亲自完成,这件衣服要不要买,这顿饭跟谁一起吃。什么时候开始婚姻,要不要生小孩。外界的任何声音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

—微博搞笑排行榜下面的某条评论


2. “如果亲吻不到想亲吻的人,祝你们能亲吻到想要亲吻的人生。” —出自某音


3. 在迷茫的人,没关系,慢慢来吧。

一年一年都过的挺快的,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来,也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做,慢慢的提升自己的效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很迷茫,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随记


4. 对待家人和朋友,处事一定要“心硬口软”。嘴上说着温柔、鼓励的话,原则问题一点也不放松。

如果你“嘴硬心软”,无论你在对方困难的时候帮了他多少、苦口婆心教导了多少箴言真理,对方记住的往往只有你在他低谷时期对他说出的伤害的话。

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出出气,关键时候心一软还是会原则退让,对方除了了解利用你的秉性,还会对你产生感情淡泊——埋怨你得理不饶人,还“关键时候对其不够严格”。

同理,我们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时刻记住:真正的敌人是不会摆出一张敌人脸的。

—随记


5. 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利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缺点,欣赏别人的好就够了,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再好的关系,合不来的地方就模糊,往合的来的地方发展。

人和人之间就是求同存异+包容。然后这世界最对的法则是:自己开心就好。可以配合他人演出但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必非要委屈自己去配合,然后还要被埋怨,自己玩吧。这世界上没有特别适合的第二个人,一切都可以拒绝的。—自己的随记。


6. 你只管朝前走,碰到什么是什么。


7. 总有人问:“女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努力?买车买房不如找个好人嫁了”

为什么努力!当我有房有车有存款我能理直气壮的要求未来的那位,需要他拥有什么条件,符合我什么想法,希望他有趣而且必须足够有资本维持生活。他不需要比我优秀太多,但至少要与我相配。

我可以挺直腰杆直接说,因为我有底气,他们不会只是觉得“这个人只知道钱,特物质”,而是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太无能,要么上进努力要么直接退缩消失。

———自己写的随记


8. 成长大概就是在外面受了伤害,会想家,想妈妈,理解她的不容易,知道她永远刀子嘴豆腐心,有更多耐心去跟他们相处,长大之后看过外面的世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他们为我避开了很多暴风雨,给我撑起来的那片天,曾经是我想挣脱的禁锢,现在是我所有的眷恋。人嘛,所有的耐心最应该留给的是家里人。

这是今日想法,来自2018年12月6号的周同学。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Andreas-Vladimi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她的正义之所以能够声张,

是因为她本身足够强大,

还是仅仅因为她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相关话题

  「北京有 6000 『中介业主』手里有 300 『间』房屋」的说法真实吗? 
  北京极限可以住多少人? 
  如果在北京一辈子租房,会比买房差在哪里? 
  你看过哪些宠物蠢萌的瞬间? 
  北京为什么不能建更多高密度的高楼? 
  怎样文艺的表达“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办公室必备的好东西有什么? 
  坚持或支持丁克主义的人是怎么想的? 
  明朝若始终把南京作为首都,北京作为陪都,是否更妥当? 
  部分地区 60 岁以上老人已接种新冠疫苗,并将根据国家意见适时全面开展,老年人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成都放开摆地摊,两个月增加 10 万多就业?地摊经济的价值有多大?可以复制吗?
下一个讨论
假如一夜之间,全人类只剩下北大清华的数万师生和肖战及数千万粉丝,且人造物体全部消失,会发生什么?





© 2024-06-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