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穷人普遍更能吃苦吗?为什么有的穷人吃不了苦?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说我们村的农民家庭吧。

以前穷人吃的苦,是生产力低下,一家人有一个吃闲饭的,别人就要少吃一口,所以必须全家都要进行重体力劳动。孩子多,劳动力就多,十几岁的下地干活,十岁的做饭,七八岁的带弟弟妹妹,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不是父母非要虐待孩子,也不是非要生孩子,因为地力低,又没有化肥,必须要这样搞群体劳动,那时候穷人的孩子吃苦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还是有孩子和我上面说的一样,生在老少边穷地区,不得不吃苦。但是还有另一种农民,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他们有了生产工具和更好的生产资料,已经不用一整天靠在田里,而计划生育的执行,使得农民家庭由原来的四五个孩子一下子下降到两三个、一两个,父母分在孩子身上的爱就多了,天性爱孩子,有了条件叫孩子不吃苦,为什么还要人为的培养孩子吃苦呢。

不仅如此,父母还会有一些报复性溺爱,尤其是70后的父母,他们会把自己小时候没有享受的好处一股脑都给孩子,逢年过节县城里的大商场,都是些十来岁的农村孩子,一身名牌,再加上教育又没跟上,反而更加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由此也有很多不买手机就跳楼的新闻,这些孩子别说吃苦了,吃力的活都不干。

由此便产生了脆弱敏感,爱走极端,随波逐流,冥顽不灵,花钱又大手大脚的矛盾性格,如果又加上学习不好,年纪轻轻进入社会,就走入死胡同。题主碰到的应该就是这种人,有些难以理解,那就不要理解了,也没规定谁和谁必须做朋友。

回忆我小的时候,扛玉米秸,摘棉花桃,趟麦子,搂蚂蚱(蚂蚱可以卖钱)都干过,干的还不错,但是并没有感觉这些体力活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中国人很容易歌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文形象,认定了劳其筋骨必能天降大任,认定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其实都是哪跟哪啊,本来养蚕的位于生产链底端,她就应该穿不起绫罗绸缎,通过饿其体肤来找大任,饿死的人也肯定多。

时代在变化,吃苦的也应当有更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指体力活。比如我今天开了一下午会,就觉得跟人讲道理真是苦的不行,比小时候干活累的多。你伺候了一下午领导,想必也不会觉得跑上五公里更加操蛋。

逆境磨炼成才,大部分都苦死了。顺境激励成才,也有不少人觉得来自父母的压力很大。题主,正好是关键时刻,你就不要管别人了,自己好好学习比啥都强。


user avatar   kong-chao-qing-nian-qi-shi-tuan-tuan-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佛譬喻经》里有则寓言,小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个游客在沙漠里走着,忽然后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他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惊,拼命狂奔。就在饿狼快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井,一口未知的井,便不顾一切跳了进去。哪料井里不但没有水,还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来,正昂首吐舌,热切地引颈以待。

他大惊失色下,胡乱伸手想抓点什么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竟天从人愿,他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间横伸出来的小树,把他稳在半空中。

这时,上有饿狼,下有毒蛇,不过他虽陷身在进退两难的绝境,但暂时是安全的。

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刻,奇怪的异响传入他的耳中。他骇然循声望去,魂飞魄散地发现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齿啃着树根,这救命的树已疲惫不支了。就在这生死一瞬间,他看到眼前的树叶上有一滴蜜糖。于是他忘记了上面的饿狼,下面的毒蛇,也忘了快要给老鼠啃断的小树,闭上眼睛,伸出舌头,全心全意去舐尝那滴蜜糖。

 ——《禅宗佛理》

(注:这则寓言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后来被人改的面目全非。)

小时候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此危机重重,这人不该抓紧时间,想尽办法,拼尽全力脱困么,去吃什么蜜糖啊,不要命了么。

在困境中摸爬滚打了几圈之后我才想明白,这人不再拼力脱困,是因为他已经不再去想那看不到希望的未来。

幸运的孩子不努力,是因为还有退路。

苦难的孩子不努力,是因为看不到未来。

当身后只有饿狼在追的时候,谁都知道要拼命奔跑。

当被重重苦难围追堵截时,人们会纷纷选择坐下来舔舐仅有的蜜糖。

苦难越多,看不到希望的人越多,坐下来的人也就越多。

题主的这位同学,现如今就是在,不愿回首的过去和毫无希望的未来,两者中间的夹缝中喘息。学校就是供她喘息的那根快要折断的树枝。

她的潜意识里早就给未来判了“无希望”的刑了,如今只想着抓紧时间舔舐一下能寻找到的所有蜜糖。

所以她睡觉,看小说,乱花钱,绝不肯吃苦......

你要问:她不是说她想考川美么?

那是为了维护她仅有的尊严想出来的言辞,难道要她亲口承认她就是不如你们,她的未来就是毫无希望么。

多说几次自己的理想,说不定她能骗过自己,为渺茫的未来奋斗一丢丢。可是题主你让她认清现实,别再骗自己了。当然,这绝不是在说你做的有错。

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会想:“啊,这一刻,就只这一刻,让我好好享受一下这难得的轻松吧,不再努力了。”

我知道有过这种想法的人很多,而且一旦真停下,坐下来舔舐一口蜜糖,想再爬起来好难。

努力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很好很值得骄傲,独独不该对着在苦难中不肯前进的人炫耀。

你如果不同意,就想一想堕落后的骆驼祥子,想一想他的一生。

我们是一个勤奋的民族,我们又是勤奋的一代人。

(我也喜欢和大家一起嘲笑有些国家年轻人的堕落。)

大约很少人能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想象的勤奋,是中国的大崛起赋予我们的。

“大崛起时代”让我们只要努力就多少能够看到回报。

等“大崛起时代”结束,时代的焦虑蔓延,再看看还有多少人像如今这样努力。

如果想不出来的话,就看看现在日本的年轻人。

肯“努力”有的时候也是一种运气。

“努力”和很多优秀的品质一样,是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对他人的。



以上,是对这个问题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以前,有的人活的优哉游哉,却去指责底层的人活得不好是因为没有拼尽全力。

以前,有的人享受着唾手可得的资源,却痛心疾首得指责底层人抓不住机会。

今天好么,在这个平台上,有人说,穷人不够努力是因为还不够苦。让他们更苦一点就知道努力了。

这个说辞竟然还得到了最高赞。

我震惊得在电脑前呆坐半天,从愤怒得咬牙切齿,到心酸落泪。

我痛恨没有辩才的自己,不能漂亮地反驳,指出这种想法的恶毒。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苦难本身毫无意义。

苦难的意义,是从苦难中厮杀出来的幸存者,在炫耀战绩。

从来不是苦难把人变强,而是那些幸存者们本身就足够强,他们幸运,有天赋,有心性,能够从有限的苦难中厮杀出来。

即使没有苦难,他们也会成功。

对那些在苦难的漩涡中挣扎的人来说,苦难就是苦难,它毫无意义。

每给他们多加一层的苦难,就多一层的人被苦难压倒,再也挣扎不出来。

放过那些在底层挣扎着受苦的人吧。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不养懒汉,作为一种激励措施他得有一个反面。那么勤快人你养不养?你也不养。呵呵。


user avatar   lin-zi-n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每个孩子独自面对一颗糖果,如果能忍住半小时不吃,可以额外获得一颗糖果作为奖励。二十年后的回访中发现,能忍受糖果诱惑得到奖励的孩子,在收入、学历、社会地位等等方面普遍优于当初无法忍受糖果诱惑的孩子。

看起来这似乎证明了成功者是由于独特的品质、思维、性格、自制力而成功的,但这些忍住诱惑得到奖励的孩子中大部分出自富裕家庭。

与其说有的穷人吃不了苦,不如说为什么穷人更难抵御诱惑。

1.沙漠里的一杯水

初中毕业时,有一个同学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孩,却决定放弃学业,进厂打工。

她离开时告诉我,她家一年难得吃几顿肉,每天五点就要起床割草喂猪,然后走十几里山路来上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坐在同一间教室,吃着干粮咸菜享受着同样的午休。

她也想穿漂亮衣服,也想吃肉,不但想自己吃到肉穿上新衣服,也想要父母和弟弟也吃上肉穿上新衣服。

如果继续读书,这需要好几年才能办到,甚至等弟弟也上学之后,日子会更苦。如果进厂打工,全家人都能吃上肉,都能穿上新衣服,而弟弟也能无忧无虑的上学。

这段话我当时并不能理解,因为我不觉得肉有什么好吃,更喜欢瓜果蔬菜。学校可以学到有趣的知识,可以有小伙伴一起玩耍,我宁可不吃肉也要上学啊。

回到家跟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跟我说,你不会觉得眼睛可以看见颜色有什么珍贵,也不会觉得耳朵可以听见声音是多么重要,更不会觉得可以跑可以跳是令人羡慕的,但身体残缺的人却愿意为了获得这些付出一切。

我不觉得吃肉是一件有诱惑力的事,是因为我想吃就能吃到,正如可以经常吃到糖果的孩子更能“抵御糖果的诱惑”,都是因为并没有把它当做诱惑。

如果有人给我一千万,并告诉我如果忍住一年不花会再奖励一千万。(笑)我绝对忍不住直接拿钱去买房(๑•́ ₃ •̀๑)。

2.沙漠中的一杯尿

午餐被同学安利了脆皮鸡。等到小哥把外卖送到后,同学吃的香甜。我也食指大动拿起了筷子,但吃了一口就皱了眉头,这鸡肉肯定不新鲜。

鉴赏力其实和嘴刁一个道理,吃习惯了好吃的再去吃垃圾食品,味如嚼蜡。

便宜、量足、口味重是快餐的特点。

如今每年出产的网络文学,比几百年前全世界的书籍还要多;如今每年出产的图像视频,比几十年前全世界所有电影还要多。

以前因为数量限制,人们只会去欣赏那些可以反复咀嚼的经典;而如今即使每天吃脆皮鸡一般的“快餐”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以前的穷人是吃不饱饭,下班只能对着墙壁发呆;现在的穷人,每天可以吃到脆皮鸡,读着《霸道总裁爱上我》,看着《孤芳不自赏》,一脸幸福的做梦,一脸幸福的活着。

你可以鄙视他们没有追求,像《骇客帝国》中被圈养的人类一样,被多巴胺所支配,放弃寻找真实,沉醉于虚妄。

有的人是在生活,需要的是更高的品质;

有的人是在活着,需要的是更少的痛苦。

快餐(食物、文学、影视等)就像吗啡一样,对我们来说它是摧残生活品质的毒药,但对有的人来说是镇痛的良方。

脆皮鸡至少比窝头咸菜更美好一点。

3.沙漠中的一杯血

杜月笙说,一条鲤鱼跃龙门,失败了还是一条鲤鱼;一条泥鳅修炼千年变成鲤鱼,跃龙门失败会变回泥鳅,如何能不谨慎。

有人说,泥鳅吃不了跃龙门的苦,鲤鱼吃不了在污泥里觅食的苦。所以鲤鱼跃龙门,泥鳅只能泥里打滚。



真正的情况是穷人在冬天的冷风里等公交车,下车再提着大行李走了很远的路,回家路上发现一个渺茫的机会,在四处打探消息,硬着头皮学习,起早贪黑准备,同时抵御着财米油盐的滋扰,才有可能成功。

富人只需要像“陆涛”一样《奋斗》,不用品尝生活的苦,也不用烦恼财米油盐,更不用担心失败的退路。

不知何时起,贫穷成了原罪。若没有钱,就安静的去死。穷人不该婚恋、不该生育、不该进城、不该受教育、不该抱怨贫富差距、不该存在,这些观点在知乎上都获得过高赞。

嘲笑穷人的贫穷是因为不努力,就如同北京考生嘲笑山东考生清北录取率低是因为不刻苦一样好笑。

带血的馒头并不好吃,为了缓解所谓的中产焦虑去贬低穷人是没有意义的。

4.沙漠里的毒酒

当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初中同学已经寄来了喜帖。

两年后,我问她,早早的步入婚姻,后悔吗?

怀着二胎的她,说不出的寂寥。

我不像你是读书伢子。在北京是打工妹,在广州还是打工妹,再挑不也还是打工仔?

可以不结婚啊!

不结婚,有病有灾谁管?

不生娃,老了谁来养?

我无言以对。

明白再多人权与自由,却抵不过两句现实。

曾经一位女社会学家去体验底层的生活,同样陷入了每天工作收入勉强足够支出,她所具有的所有学识、修养、品格、性格、习惯、思想都不能帮助她脱离这种循环。如果不工作去学习,就没有收入;如果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晚上就会精疲力尽;如果租房,无法存留现金;如果不租房,就会面临流浪汉的骚扰与抢劫。

最终只能继续这样的生活:工作,薪水支付房租后所剩无几,筋疲力尽无力提高自己,吃饭,用光薪水,第二天不得不继续循环。直到有一天失业,流落街头,领救济粮。

就像沙漠里快要渴死的人,即使面对一杯毒酒也只会一饮而尽。

高票答案中的蜜,换成是毒药一样有人会喝。


user avatar   douzishu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姑,她大约已经死了十年了。三十多年前,她就对知乎上所言的“好日子”“有品位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那时的农村不比现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脑,就算电视机也不普及,每逢阴天下雨还要停电。苦日子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我祖父为此买了一头骡子,因为骡子耐劳,比驴力大,又比马便宜。本指望这头骡子能让地里的活轻松一点,可它很快就被累死了,我听说最终它的肠子都绞在了一起。

没有骡子,那人就得当牲口上。诗人说丰收是喜悦的,但丰收的过程很不喜悦。麦忙和秋收的时候,大人全都在场里熬,这是所有农人苦不堪言的记忆。清朝一个文人的笔记里说,农人四十岁,比不过城里的六十岁,这是真的。

长年累月,积劳成疾。常听说有谁劳苦了一辈子,被送往医院,一听要花很多钱,是他/她一辈子都赚不了的钱,就偷偷喝农药自杀。说实话,如果你说的是这种苦。不光我的小姑受不了,我也受不了。

我相信你也受不了。

我也问过我的父母,如果是三十年前那种累,现在回去,还能受得了么?他们说,不用现在想,当时就已经受不了。

所以有见识的家长,一定会让孩子去上学读书,期待有朝一日不必在田间劳作。他们自然不懂什么教育方法,而乡间学校的老师,也不如京上广老师的水平,因此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就是不认学就揍。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人提倡素质教育。说要让孩子不光知道学课本,会考试,一定还要对其他方面感兴趣。可是素质来素质去,乡村孩子的素质,无论如何比不过城里孩子的素质。倘使高考开一门钢琴,那我就考零分,富裕的我则会考满分。高考又不考种地和做活,那么我们终归会一败涂地。

到了中学,所有人都紧着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就很有面子。这意味着辉煌的未来,而不认学的同学,就会被家长和老师说成是“不努力”。如果你说的是这种苦,那我可以说一说我的见解。不论贫者的后代还是富人的后代,都有懒惰和勤奋之分,富二代懒惰,尚有美好出路,穷二代懒惰,必继续遭穷。

这里还有个共识,那就是勤奋和智慧可以改变穷人的处境,因此才会有“为什么有的穷人反而吃不了苦”这种问题。

我的小姑属于那种“非常想改变现状”,“可就是不愿吃苦”的类型。坦白讲,没有几个赤贫之人不想改变现状。有智力不逮者,这无可奈何。但如果勤快一些,就比懒惰的温饱。她吃不了苦,就和多数人不愿意劳累一个道理,你不必摘取散文诗里的温情片段为她开脱,也不必对她最终的疯掉落井下石。

类似的状况还出现在我伯父身上。我的伯父当年当了红卫兵,对闹革命非常感兴趣。分地以后什么活都不愿意干,日子越过越惨,到最后守着数亩良田,竟饿肚皮了,这在和平年代是会被村民瞧不起的。这就属于拥有智力,却懒得彻底了。所以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你把穷人当成了机器,没首先把穷人当成人。

穷且益坚的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人不信什么狗屁天命,中国人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比不努力的自己过得更好。计划经济时代都穷那是没办法,知乎人膜拜者的时代苛捐杂税多受穷也是没办法。但从那以后,但凡我所见,只要努力一些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话说回来,如果是在知乎这一特定环境问穷人为什么不吃苦,兴许还有栽赃的成分在里面。

知乎上有些人有个很无耻的结论,是说“穷就是因为懒”“考不上就是不努力”“稍微努力没有上不了本科的”,将“少部分”化成了“全部”,并骂得心安理得,仿佛掌握了人间的真理。旁人本就苦难,想要通过努力改变生活,又遇不公的对待,最终落一个“不努力”的评价。

加上“有的”这个词,就皆大欢喜了。会是我没考上大学的小姑,也会是我把地都荒了的伯父。他们本可以憨厚如牛,意志如铁,晨兴荷锄,月下垦荒。抑或抱冰握火,十年寒窗。唯有“吃不了苦”四个字,还偶尔能让人想起“他们还是个人”的现实。


user avatar   ouyang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大部分穷人是吃不了苦的,你之所以认为穷人普遍能吃苦,是因为你身居城市,身边的都是凤凰男女。他们走出大山,就读名校,除了能有天赋之外,也普遍能吃苦。


这在心理学上被叫做“幸存者偏差”,相比于那些身在大山的延续着贫穷的人,他们身上并没有故事,也上不了知乎,他们不值得被报道。


前一阵知乎上有个回答火了,名字叫北上广是否透支了年轻人的生活?匿名三个高赞答主是清北的博士,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哪怕是精英,身处时代,所有人都被裹挟。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畸形的婚姻观。


里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阶层的连续性。


贫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贫穷的主要原因就是上一代的贫穷。


2、


去年,有一篇最悲伤的语文作文火了,看了我不禁泫然。无华丽的辞藻,更无掉书袋般的堆砌。歪歪扭扭的小字上写下确实令人怜悯的生活状态。




你却没见到凉山的另一面。凉山不仅穷,最重要的是困。


有一篇腾讯新闻这么写的。链接:腾讯新闻


一封突然而至的信,字字句句击中网民的内心,持续搅动着网络舆论。虽然凉山官方回应孩子有补助,作文是照着支教老师整理的抄写,但网友的爱心连同捐款还是汹涌而至。微公益迅速发起的募捐“帮帮大凉山的孩子们”,既定目标5万元,不到一天时间就达成了。截至8月6日15时,捐款已到47万多,目标完成943%,而爱心还在继续。网友们1块、10块、1000块的捐,似乎“捐钱”是减少大凉山孩子们“悲伤”的根本方法。甚至,有人老调重弹责怪起政府,凉山这么穷为什么还要申办冬奥会。

不知道的人跟着起哄,知道的人却摇头叹气——最悲伤作文是新的,但凉山的问题却是老生常谈。也许你不知道,办冬奥会政府仅补贴不到6亿(预估),而凉山州政府在2007-2012年累积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过往也有不少揭露性报道提到,“国家级贫困县”凉山不仅有来自政府的资助,还有不断涌入的慈善捐款。当地的人已经习惯于领援助,不愿外出打工,反正躺着也能有饭吃。懒惰还滋长了吸毒贩毒、拐卖儿童的恶习。这也是为什么网上有人对最悲伤作文态度强硬,“凉山得到的援助够多了,不要再捐款了”、“你的钱都捐给懒人用来买毒品了”!

从大凉山的一页来信,大家看到了那里的穷。可那里的困,却更加复杂。本文就带大家来看看凉山来信的第二页。

只见凉山穷,不见凉山困

最悲伤作文是如何走红的?媒体上最早的报道,来自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深入大凉山后写的文章,文章写到小学教师分享了这篇《泪》的作文。但其实,这篇作文面世的背后推手是索玛基金会的负责人。新华社的文章被热传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老邪哥哥 再三向记者要说法,称这篇作文并非记者走访大凉山发现,而是自己“7月8号在看望宝石小学支教老师时发现并拍摄的。请二位新华社的记者给出合理的解释”。今日,@老邪哥哥 又在微博向《新闻1+1》讨说法,因为昨晚播出的节目质疑了该基金会处理善款的方式。

四川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前身是索玛花,两年前因捐款账目不清被质疑得一塌糊涂,后重整注册成非公募基金,不能公开在网上求捐。目前基金会以支教助学等公益项目的组织为主,但如果你想捐款可以留言,@老邪哥哥 会给你他的个人微信。你的捐款信息会汇总在索玛花官网的财务公开中,财务每天公示一次,包括捐款人、金额、用途。

虽然索玛基金会是在做慈善,但制造煽情热点来吸捐的行为仍然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反感,尤其是在大凉山这个特别的地方。

大凉山,属四川彝族自治州,地方偏僻。爱心人士提起凉山,总喜欢用数字开头——“2007年,凉山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口高达1.3万多人;检测出HIV感染者已超过6000例;孤儿有8000个,而能够得到救助的不足2000人。”

哪怕不知道这些数字,光看小女孩木苦依伍木的《泪》,任何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会忍不住想伸出援手。但估计很少人知道,凉山几乎是中国NGO去得最多,也是公益资源最多的地区,光大大小小的基金会就有几百家了吧。知名博主@花总丢了金箍棒 24日晚在微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的确,据观察者网查询,专门关注凉山的基金会有:凉山州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凉山州教育基金会;凉山汉达社工服务中心,关注社区发展、老人儿童;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等等。还有一些大的基金会,对凉山医疗、教育的捐助力度也非常大,比如中华红丝带基金、索玛慈善基金会。据《公益时报》2015年4月报道,中华红丝带基金目前在凉山州共捐建了50多个村卫生室,每个造价10万元(其中8万元为基建费用,2万元为配套设施),包括一间诊室,一间注射输液室,一间医务人员工作室和卫生间,截至2013年底投入530万。另外,在不定期举行的慈善拍卖会上,基金会入账几百万是常事。

这些来自社会的善意,时常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抹黑政府的不作为,制造一种凉山被政策遗忘,进而感染更多人慷慨解囊拯救凉山的穷困。然而,据《环球时报》报道,官方数据显示国家在2010年~2013年间,仅在凉山10个扶贫项目中就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而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递增,一路攀升。2011年至2013年,分别达到49.5213亿元、66.0375亿元、70.8406亿元。凉山州政府2012年的报告显示,当地在2007~2012年这5年来累积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

这么多钱投入了,为什么凉山还是那么穷?

20多年的扶贫开发,没有改变大凉山普遍贫困的现状。这与大凉山贫穷的多样化不无关系。自然条件恶劣,地远路偏;交通闭塞导致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的困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比经济更贫困的是教育的贫穷,由于民族生育政策的宽松很多家庭都生育了多个孩子,但这些孩子接受教育的却不多。即便众多的NGO、基金会解决了当地家里没钱、山区没学校的问题,观念的落后,仍然在阻挡着孩子受教育。

从大凉山走出来的网友@变幻莫测的万花筒 也承认这点:“我自己来自于大凉山,所有的贫穷与落后均源于知识的匮乏,法律意识的淡薄,走出大凉山,不是为了衣食住行,而是为了求知。一次,二次的往来,给大家的感受就是这里最直观的穷、苦,所有人包括政府都明白教育是根本,唯有教育可以改变现状,可是太难,路还很长。”

2012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探访了凉山发现,凉山彝族人的生产方式还处于原始落后的阶段,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广种薄收却生活安逸。这种自给自足的心态,加上源源不断的扶贫资金和爱心捐款,导致了当地人发展成两个极端。

发展好的地方,当地人积极接受现代文明,努力改造自然,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发展差的地方,当地人固守传统恶习,不思进取,吸毒贩毒,坐等扶贫资金。

去过大凉山的网友@毛肚咸鱼 深有感觉:“因为工作原因在西昌(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待过四年,我觉得当地彝族连赚钱的欲望都没有,稍微有点钱就在城区干道上三五人聚在一起吃土豆喝啤酒”。网友@昵称不能为空咯 同样见过:“前年去西昌螺髻山沿着山路上去,老老少少都坐在家门外扎金花打扑克,当时我就笑了,谁说凉山人民穷,炸金花都是五块钱起的。”

网友@最美季节:“凉山彝族要融入现代社会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吸毒贩毒,艾滋病,拐卖小孩都是大问题,不知道在现代社会,为什么当地几乎处于奴隶制似的?有次回老家在火车上看到一个抱着幼儿的妇女,刚下火车就被警察要求打开随身携带的行李检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妇女一定是带毒品。可惜的是她带的那名幼儿,以后命运该如何?紧挨凉山附近的地方,一些彝族妇女常去医院偷新生儿,譬如攀枝花的一些医院就有几个彝族妇女在妇产科中午时刻大声喧哗,和新生儿家人假装熟识,趁人不注意偷走刚出生的小孩。”

你可能会说这些亲身经历只是个例,那再来看一组数据。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的公开资料,随便翻几个县的起诉书,就知道有多少跟毒品有关的案件。作家@葛巾玉版 在微博呼吁,“不要因为简单的同情,随意地将钱物捐给信息不透明的某些慈善组织,那样是在助长毒品泛滥。”

捐款有害无益,为什么还要捐?

慈善救不了贫穷。不难发现,捐款对解凉山之困明显弊大于利。但扎根于这里的基金会们还在不断呼吁捐款,为什么?

一方面,对凉山贫困的炒作从不曾中断,完全压倒了揭露性报道。2009年,网络红人吴虹飞曾以记者身份到访凉山,并在某著名周刊上发文讲述了“毒品阴影下凉山彝族孤儿”的故事。1年后,吴虹飞再次在博客上发声,称仍感“心里难以平息”,发起资助活动。而直到现在,这篇关于凉山的文章还会在论坛、基金会的宣传中见到。

另一方面,也因为表面上的“win-win”。慈善在凉山成为一种生意,给人消费贫穷获得满足感的机会。只需要省下一点零花钱,就能让山区的穷苦孩子吃一顿饱饭,这种满足和优越感的确让人欲罢不能。

凉山就像一个自然保护区,贫穷成了这里最珍稀、最具观赏性的东西。网友@Brazenbitz 不无愤怒地说道:“大凉山脱贫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经被NGO、洋大人和小清新的爱心、情怀彻底葬送,这个地区已经成为了西方公益NGO及其代理人在第三世界渗透并摧毁当地社会自组织能力,从而使贫困地区陷入永世贫困万劫不复的无数案例的一个中国注脚”。

凉山确实穷,穷可怕,靠穷吃穷更可怕。凉山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秀场,真正的扶贫也不是救穷。越来越多的NGO、基金会,倾泻到凉山的同情心变成了当地人的饮鸩止渴,一定程度上,恰恰是越扶越贫。没有脱贫的志向,再多的钱也只会被挥霍。归根到底,脱贫这事得放着让凉山自己来。


3、


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恐怕是中国阶层变迁最剧烈的四十年,阶层的固化早就是老生常谈。


穷人普遍不能吃苦。


能吃苦的穷人已经在历史的浪潮中走出。



感谢阅读~我还有2个知乎万赞回答,不妨来看哦~


微信公众号【欧阳畅说】(betterlife2019),一起看到更大的世界


1.公号后台回复【词汇】,送给你一个“美国国家语料库的最高词频两万列表”


2.后台回复【大学】,获得国内top5法学院学长分享给你的一点人生经验


3.后台回复【简历】,送给你秋春招必备的简历模板~


user avatar   wang-adaa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情况是,穷人吃不了奋斗的苦,富人吃不了生活的苦。

比如富人可以为了一个渺茫的机会四处打听消息,硬着头皮学习,起早贪黑的准备,穷人吃不了这个苦。

穷人可以冬天冷风里等公交车,下车再提着大行李走很远的路,富人吃不了这个苦。

更新一下:我从来没说穷人容易也从来没这么想,我只是描述我看到的。局限不一定是穷人本身造成的,却不得不支付代价。不想淋湿的话,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加倍快跑。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心灵卸妆间

weixin.qq.com/r/8jrSyrL (二维码自动识别)


user avatar   zhang-yun-2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父母,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外公外婆都有体面的工作。父母是医生,爷爷是工程师,奶奶是中学校长,外公是报社编辑,外婆是印刷厂工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特别能吃苦,所以他们也是被这20年来通胀痛击的人。


2005年左右,爷爷辈的现金就达到了40多万,这些钱是从月工资50、100、1000、4000一路攒下来的。


我爸妈继承了他们的父母的吃苦耐劳品质,把开销压到最低,他们跟我说,他们一辈子赚了300万,结余了100万。


我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吃苦对我来说从来不是难事,因为我就没觉得是吃苦。但是吃苦除了感动自己之外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世界的财富分配并不是也从来不是按照谁更能吃苦来进行的。


爷爷的钱不可能都给我买房,毕竟他有三个子女,所以掏空六个钱包上车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


穷人要想改变命运,谋时不如乘势,与其抱怨命运不公,政策不好,不如研究下如何在现有的框架体系和政策上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正解。


user avatar   wen-dao-wa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ren-yi-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新手通过短视频带货可以赚到钱吗? 
  长得瘦是怎样的体验? 
  淘特的财神送现金,只需要邀请7个新人是事实吗?怎么参与? 
  什么叫做情商低? 
  女孩子长得漂亮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哪些有意思的礼物可以送给女朋友? 
  求问有没有1000-2000之内的性价比比较高的投影仪推荐? 
  中秋了,朋友、领导、家人送什么好呢? 
  如何看待 2021 年我国独居成年人接近 1 亿?大家选择独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某中学老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小屏 Android 机型销量惨淡?是否说明所谓单手舒服操作的需求其实是伪需求?
下一个讨论
用尽毕生积蓄,买了2套被人嫌弃的房子,痛心疾首,夜夜失眠,怎么办?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