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得分时间看。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时,英法的看法是苏联只是准备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并试图谋求最大好处。在9月3日宣战德国的时候一起宣战苏联,道理上站不住,舆论和民意也不会支持。
但是,到了苏联进军波兰东部的时候,英法才觉察到苏联很可能和德国有什么秘密约定。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波兰尽管还未投降,局势却已经注定,仓促宣战已经来不及,而且某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猜测还不足以作为开战的理由。
但你要认为英法没有打算对苏联宣战,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苏芬战争开始后,英法几乎可以肯定苏德结盟,同时英法美国内的工人阶层开始出现明显有组织的怠工、罢工等阻碍战争准备的行为,这更增加了英法对于苏联的作用的担忧。1940年春,法国正式向中东地区增派空军部队,准备在40年底或41年初空袭苏联巴库油田。这个空袭真要执行的话,你说算不算宣战呢?
5月开始的法国之战打断了本来应该出现的英法对苏德宣战的进程。法国在6月投降,空袭苏联的计划告吹,英国忙于本土防御,也无暇接替法国执行这个计划。更重要的是,随着8月的东欧危机,英国敏锐的觉察到苏德矛盾正在突出,英国对苏宣战的必要性大大降低。11月,德国撤回了部署在荷兰、法国等地区的登陆设施,宣告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取消。英国根据同期苏德会谈的情报判断,德国将在1941年对苏开战。至此,英国已无必要对苏宣战。
九月十七日
莫洛托夫宣布“没人知道波兰政府的下落”,红军向波兰进军。
美国大使比尔德报告:“人民接纳了俄国人,认为他们是‘在执行维和任务’。”
九月二十七日
美联社电讯 :“对俄国的尊敬已经大大增加了;毫无疑问,农民们宁愿要俄国人而不要德国人呆在他们的边界上”。
九月二十八日
苏德划分了分界线,红军死737人,伤1862人。
同日《纽约时报》电讯:
伦敦方面认为“苏联人的行动已经制止了希特勒对于罗马尼亚所抱的任何野心”。
英国前首相劳埃德·乔治致函波兰驻伦敦大使称:
“俄罗斯军队开进了这片本不属于波兰、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波兰军队以武力强行吞并的领土……对英法舆论来说,两次事件的区别(德国人悍然侵略波兰和苏联军队入驻西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越来越明显。将两者相提并论是及其不理智的行为。”
1939年,被波兰和乌克兰百年恩怨困扰的利沃夫迎来了苏联人。
苏军行军纵队被欢迎苏军的人群拥挤到彻底瘫痪,苏军政治工作人员只好从车窗爬出来站在车顶上抛洒传单、发表宣讲。
十月一日
丘吉尔在广播中说:
“苏联军队应该进驻这一地区,这对俄罗斯抗击德国的威胁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怎样,俄国人已经夺得了这一带的(防御)阵地,并形成了纳粹德国不敢贸然侵犯的东方战线。”
“苏联人已经在波兰东部挡住了纳粹分子;但愿他们是作为我们的盟友这样做的。”
萧伯纳在《伦敦时报》上对斯大林“欢呼三声”,因为他使希特勒遭受了“第一次挫败”。
十月二十六日
张伯伦首相在下院说:“红军进占了波兰的一部分来防备德国,这是必要的。”
是不是感觉特玄幻?某种意义上波兰在英法对苏外交政策的分量中还没曼纳海姆芬兰大。(苏芬战争爆发后,英法操纵国联开除苏联,向芬兰提供军火和所谓“志愿军”)
即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1939年8月签署,但此时的英法(不知道在想啥)还是乐见于苏德接壤而后两国爆发冲突……
特别是在法理上,苏联的“解放进军”并不构成对波兰国家的“入侵”,因此苏军的行动不足以触发罗-波、法-波和英-波签署的一系列军事同盟协议。甚至都不足以触发对苏联进行外交抗议。(见文末)
再者说,对于英国人和法国人而言,有盟约就要一定履行?慕尼黑协定了解一下,当时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可是有着正牌的“盟约”,而捷克斯洛伐克也的的确确遭到了德国的军事入侵。
希特勒:“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人不同意(慕尼黑协定)怎么办?”
达拉第:“阁下,您问如果他们不同意怎么办?他们必须同意!”
……我们如何知道对这些事件的解释是真实的?我们如何知道在波兰把自己软禁在罗马尼亚之后,苏联于1939年9月17日开始占领波兰东部之时,苏联没有进行侵略或“侵犯”波兰?这里有九条证据:
自然地,一个国家不能“侵犯”另一个国家,同时却仍旧自信满满地宣称在涉及与那个国家的战争时它是中立的。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宣称苏联是一个交战国。甚至在巴黎匆匆搭起来的波兰流亡政府也没有对苏宣战。
195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乔治·金斯伯格(George Ginsburgs)发表了一篇文章考察德波战争中苏联的中立表态。在参考了那时的国际法和当事人的陈述后,金斯伯格总结认为,苏联确实是中立的,并且这种中立(态度)被国际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