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哪些中国的顶级文物被外国收藏? 第1页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1 青铜器套装柉禁,端方旧藏,“青铜铸造且器物完整成套的柉禁,今天几乎难以见到,可谓稀世珍宝”。

1.2 唐代韩幹作品《照夜白图》,后世画马作品的滥觞之一。

1.2 元 赵孟頫 、赵雍、赵麟祖孙三人合卷《人马图》,以赵孟頫为首的赵氏祖孙三人皆为一代巨匠,特别是赵孟頫直接主宰了元明画坛,三人合璧作品,难得。

1.3 宋徽宗《翠竹双禽图 》,注意其右中的“天下一人”画押

1.4 宋高宗、马和之《 诗经国风画意

1.5 北魏太和十年的鎏金成辅弥勒造像(午猷造像)

1.6 天下第一越窑龙纹碗

二、 弗利尔美术馆

2.1、赵孟頫《二羊图》,赵孟頫善画马,此《二羊图》独一无二

2.2 商代青铜器人面盉

2.3 子乍弄鸟尊

2.4 象尊,此象尊出土于湖南,湖南省博物馆亦有同类展品,保存更好,如第二副图所示

2.5 明 永乐 青花缠枝花纹扁壶, 元青花 在明初依旧有旺盛的生命力,只不过明初朱元璋更加喜欢釉里红,下面将讲到。

三、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3.1 小臣艅犀尊,梁山七器之一。“目前在 天津博物馆 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

3.2 后赵建武四年铭鎏金铜坐佛,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

3.3 宋 定窑白釉童子擎荷枕

3.4 明 洪武 釉里红龙纹双耳瓶

四、波士顿博物馆

4.1 元代蓝釉留白的龙纹盘

4.2 五百罗汉图轴:《施饭饿鬼》

五、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

5.1 西汉青铜马

5.2 乾隆御制诗兰亭图大玉山,世界第二大

六、哈佛大学博物馆

6.1 敦煌莫高窟328窟唐彩塑供养菩萨像

注:上述为我在三联中读app收听刘越老师《骨董时光:全球顶级博物馆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的听课笔记,图片绝大多数来源于该课程(部分为我自己拍摄,例如 湖南博物馆 象尊;部分来自于馆藏画册,例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赵孟頫和宋徽宗)。

如果对海外文物感兴趣,推荐一本书,值得一读。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有没有,是太多了。

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唐摹本东晋王羲之《丧乱帖》

大致在唐德宗时期(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时期由日本遣唐使带回日本

日本皇宫

唐鸿胪井碑

鸿胪井碑是唐代石碑刻,该石碑纠正了某些外国学者认为渤海国(我国东北地区)是与唐王朝完全对等的独立国家的错误观点,是一千三百年前大唐盛世时期,我国领土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物证。现藏日本皇宫内。

“鸿胪井碑”正面宽3米,高1.8米,重9.5吨,碑文记载了唐朝中央政府册封渤海王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一事。日俄战争中占领旅顺的日本军队将石碑掠走,作为战利品献给了明治天皇。

2005年7月4日,"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两名副会长张永年、王维明远赴日本东京,探访"唐鸿胪井刻石"的现状。当时,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日本皇室宫内厅委托中日友好协会,将5张"唐鸿胪井刻石"的相关照片转交给了张永年和王维明。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表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已通过函件方式敦促日本归还刻石,下一步还将组织专家赴日本考察。如果通过民间努力不能促成文物回归,还将参照韩国讨要"北关大捷碑"等国际先例,请求政府出面。

日本中日关系研究者表示,比起偿还的要求,更多是想抹黑日本的形象。

宫内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石碑是日本的国有财产,尚未公开展示,对于返还目前无法发表评论。

北京的一位日本问题专家说:“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超过40年,从未发生过要求返还石碑这样的事情。此次由一个民间团体提出返还要求着实奇怪。”

腾讯网↑

其实日本人掠夺中国文物的历史由来已久,单说东北旅大一带,日本人将唐代鸿胪井刻石掠走后,有人发现另外一些重要的石刻也踪迹全无,究竟为谁所盗,明眼人一望便知。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曾到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调查,看到上京城内尽成耕地,所有石件俱被运走。后来他在《满蒙古迹考》中记道:“据闻明治四十年顷将此地之石送往日本内地作庭石者甚多,今竟不留一石础,仅能见石臼之破片,殊属可惜,故城之内,一无所见,白鸟博士当时发见之碑文已运往他处,当时曾掘得许多之古镜,今殆完全取去,已无可寻矣!”可见日本人盗走的不仅仅是“鸿胪井刻石”这样的重要文物,其他一些未知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

古人云:“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历史的教训4不能遗忘,历史的悲剧不应重演!

人民网↑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商虎噬人卣

据推测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最初是归德国商人EdgarWorch,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交战,法国政府没收并拍卖虎卣,法国赛努斯基博物馆于1920年购入。

另一件虎卣原本收藏在晚清高官盛昱家中。1899年盛昱死后,此卣流入日本。1903年住友春翠斥巨资4000日元从藤田弥助手中购得。


法国枫丹白露宫

清景泰蓝麒麟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2015年3月1日清晨6点被遭窃,现下落未明。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

夨令簋

中国西周早期青铜器。又称作册夨令簋,1929年出土于河南洛阳邙山的马坡。

郭沫若、陈梦家均将夨令器定为成王,但唐兰先生根据夨令尊彝铭文中的“康宫”,提出他的“康宫”原则,认为乃康王之宗庙,故凡有“康宫”之器,年代必在康王之后,故改定为昭王,参见他的《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和《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二文。唐先生之说后已得到多数学者赞同,且近年考古新发现也一再证明了他的看法。

【铭文】隹(唯)王于伐楚,白才(伯在)炎,隹(唯)九月既死霸丁丑,乍(作)册夨令(尊宜)于王姜,姜商(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公尹白(伯)丁父兄(贶)于戍,戍冀?乞(司讫),令敢扬皇王宁,丁公文报,用稽後人亯(享),隹(唯)丁公报,令用靖长于皇王,令敢长皇王,宁用乍(作)丁公宝簋,用尊事于皇宗,用乡(飨)王逆复,用缵寮人,妇子後人永宝,隽册。

(上图好像是把这件青铜器的两面合并在一起了?)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

唐绢画降魔成道图

此图为伯希和盗取敦煌藏经洞的珍贵画作。全图描释迦摩尼降魔成道的内容,佛陀结跏趺坐于画面中央,手施降魔印,头顶上有巨大的华盖。在上方云彩之上有三面八臂明王(降三世明王),四周描画的是魔罗率领的众魔军,为阻止佛祖成道向其进攻的场面,画的两侧从上到下分绘各种姿态的佛像,以此表明佛超常的法力。全图场面宏大,内容繁多,但描绘不失工整谨细,人物构图排列有条不紊。唐代,绢本设色,144.4x113cm,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吉美博物馆收藏有不少中国瓷器,这件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堪称是极为珍贵的精品,它代表了元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由于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密切,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中西亚,打通了中西文化要道。所以在元朝时,景德镇采用了新的制作工艺,将从伊朗传入的“钴”料作为呈色剂融在釉中,烧制出了美若星辰大海的深邃钴蓝

此物全世界据说仅存二件半,扬州博物馆所藏最好。颐和园所藏为残品。(但马来西亚好像也有一件)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

山西天龙山释迦牟尼佛坐像

来自中国山西天龙山石窟第21窟;21窟北壁原有一组一佛二菩萨雕塑群。这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就是这一组雕塑中的主尊坐像。这组雕像中西侧菩萨的头像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侧菩萨的身子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东侧的菩萨头像,现藏日本根津美术馆,一佛二菩萨竟被两个国家四个博物馆所瓜分。这尊释迦牟尼佛坐像是当年日本山中商会从天龙山掠夺盗走的众多佛雕之一。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唐菩萨坐像

日本人自己保留着的罪证






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元代壁画《朝元图》

20世纪30年代被日本商人盗运出国并转售给加拿大。壁画自1936年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从日本人手中购得后,经历过多次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存放在万里以外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怀履光主教展厅中。一说盗自山西平阳万圣观,一说盗自晋南某道观。

壁高3.20米,长10.37米,集中表现朝元的主要神祇与部属。西壁以勾陈星官天皇大帝、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和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为中心。前导者为天猷副元帅、佑圣真武、九官太乙,后随十二元神,精美绝伦。

(局部)





(原大复制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北魏弥勒金铜立像

身高140.3厘米,据说铸造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公元486年,是世界上现存的已经发现的“尺寸最大年代最早的青铜佛”。(另一说,此像莲座周缘刻发愿文,难于通读,但仍可辨“太和圆(元)年…… 造弥勒像”数字。即此像铸造于公元477年)

这尊青铜大佛保存完好,从背部特征来看,原来应该有背光或身光,可惜的是早已遗失。佛像身后的洞口,为古代给佛像装脏用,内藏的佛家七宝和佛经等也荡然无存,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此佛的艺术价值。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

北朝造像碑代表作,被誉为魏碑之冠。此碑的刊刻从北魏永熙二年(533)起,至东魏武定二年(543)止。石碑原在河南淇县浮山封崇寺,民国十五年(1926),金石学家顾變光发现并公布了此碑,一九二九年即被军阀一分为二后盗卖出国,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子弹库帛书(楚帛书)

现存最早的古代帛书于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本来是遭盗墓贼之手。传到湖南大藏家蔡季襄那里,遂以3000元价值一并收买成功。他还对子弹库楚帛书展开研究,于两年后的1944年撰写出版了《晚周缯书考证》,其后,帛书字迹漫漶不清一直困扰着他。有人建议他赴上海寻求红外线拍摄扫描,结果在上海遭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即柯强)以帮助拍摄为名骗借不还,迅速携往美国,蔡季襄望洋兴叹,1946年—1948年之间多方托人和写信索讨,均未成功。1955年湖南省人大会议,他以列席代表身份揭露被骗经过。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此图为横卷,画中一只鹦鹉立于一斜枝上,鹦鹉得意自适,似与人语,俏姿可掬。正是春光明媚之时,杏枝抽条,白花朵朵,欣欣日上。可以看出徽宗“妙体众形”的深厚功力。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在宋徽宗时达到顶峰。

图上御制御画并书(仅存“制”、“并” 二字及画押)。画卷上钤有元文宗“天历之宝”印,清初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

此卷在元代经文宗收藏,明末清初为戴名世所收,又经宋荦收藏,乾隆时收入内府。民国初年此图为山本悌二郎所收,流入日本,著于《澄怀堂书画目录》中。山本卒后,他所收藏的《五色鹦鹉图》不久即流入美国,为波士顿美术馆所收。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下寺元代药师经变图

这幅《药师经变》壁画,长15.2米,高7.52米。 1928年,美国文物贩子华尔纳、普艾伦、史克门等人发现广胜寺下寺后大殿(大雄宝殿)内的元代壁画,遂与当地豪绅李宗钊等人联络,登门求购。寺僧贞达认为,与其等大殿坍塌、壁画随之毁坏,不如舍画保殿。在与地方官员、乡绅们商议后,将四壁壁画分割剥离,以1600银元出售。在整个卖壁画的过程中,赵城县的县长张梦曾和当地的乡绅张瑞卿、王承章也都参与其中。(广胜寺始建于东汉,现存建筑是元代重建的)据说此壁画因保存不善,有褪色的现象。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菩萨头像

1914年通过该馆的罗杰斯基金(Rogers Fund)购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菩萨头像。

偷盗昭陵六骏的不法商人卢芹斋于1951年捐赠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唐韩干《照夜白图》

《照夜白图》以富有弹性的、道劲的线条和略加渲染的绘画技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骏马的矫健和奔腾之势,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画马的精品。

《照夜白图》左上题“韩干画照夜白”六字,系南唐后主李煜题字。左边上方有“彦远”二字,似为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的题名;左下有宋米芾题名,并盖有“平生真赏”朱文印。南宋贾似道的“秋壑珍玩”、“似道”等印及明项子京等收藏印;卷前有向子湮、吴说题首;卷后有元危素及清沈德潜等11人题跋和乾隆弘历诗跋。

历代帝王、名士的手迹让《照夜白图》跳出单纯的绘画范畴,成为了集绘画、书法、印刻于一身的国宝级文物。

晚清时期,此图流入恭亲王府,上面有“恭亲王印”字样,后传至恭亲王奕的孙子溥伟手中。

溥伟变卖王府的藏品,张罗成立宗社党,妄图恢复清帝国,后将《照夜白图》放在了弟弟溥儒家里。溥儒又名溥心畲,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画家。当时日寇占领北京,局势紧张,溥心畲担心家藏的文物会被日寇觊觎,加之家中贫困,就打算变卖部分家藏。英国收藏家戴维德得知消息,委托上海古董商叶叔重前往北京求购名画《照夜白图》溥心畲的哥哥溥伟正愁没钱,于是就欣然同意。叶叔重就以一万大洋的高价,从溥心畲手中买走了这幅名画。从此,《照夜白图》流落到海外。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元缂丝大威德金刚曼陀罗

此画是目前尺寸最大的元代缂丝作品(纵245.5横209厘米),又是唯一带有帝后供养像、还是唯一有题记、并可以通过供养人形象和题记确认其宫廷艺术性质的缂丝作品,更是唯一可以明确纪年(约公元1330-1332年)的元代缂丝。

这件缂丝属于藏传佛教卷轴画(唐卡),可以体现元代宗教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现代藏传佛教卷轴画按材质和工艺分成丝绢唐卡(“国唐”,工艺包括织、绣、贴、印)和绘画唐卡(“止唐”,本地包括布本、绢本、纸本,工艺除手绘外,也包括版印)。缂丝应用于唐卡,是“国唐”的一种,因其昂贵,产量和存世量都很少。最早的实物是在宁夏黑水城出土的一些唐卡及其残片,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四位帝后供养像分别位于《大威德金刚曼陀罗》的左右下角,据藏文题记,左下角两位男子分别意为“图帖睦尔皇帝”和“和世王束皇子”,即图中身穿白衣的元文宗和身穿蓝衣的元明宗,右下角两位女子分别意为“卜答失里皇后”和“八不沙皇后”,分别为元文宗和元明宗的皇后。

有意思的是,元文宗和元明宗之间混乱的关系:元文宗是弟弟,元明宗是哥哥,题记里元文宗被称为皇帝,元明宗却被称为“皇子”。可是按《元史》记载,元文宗和元明宗皆为元武宗之子。

1328年7月,泰定帝崩,丞相权倒剌沙没有迅即立太子阿速吉八为帝,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燕铁木儿伺机在大都(今北京)发动政变,谋立元武宗的儿子为帝,但武宗的长子和世王束当时远在漠北,燕铁木儿为了抢占先机,至建康(今南京)迎其弟图帖睦尔。

图帖睦尔于8月赶至大都,9月在大都即位,为元文宗,年号天历。泰定帝的太子阿速吉八则在倒剌沙拥立下即位于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双方爆发战争。

10月,上都一方兵败,倒剌沙奉皇帝宝玺出降。文宗则屡次遣使迎请长兄。1329年正月,和世王束即位于和宁之北,为明宗,不改年号。4月,以皇弟图帖睦尔为皇太子。8月,明宗到达王忽察都(未建成的元中都)。

20多年前,武宗入京前曾在此停留观望,确认在大都控制了局面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是真心迎他入都即位的,才大胆入都。后来武宗即位,立弟弟为太子(即后来的元仁宗),兄终弟即,皆大欢喜。

历史似乎要在中都重复兄弟温情的一幕。但是明宗在与文宗和诸王、群臣宴会后4天就“暴崩”,传为燕铁木儿毒杀,文宗至少是默许的。文宗随即复位,到1332年去世。明宗皇后八不沙也于1330年4月去世,据说是被文宗的皇后卜答失里谋害。元文宗死后无子,皇位传给元明宗次子元宁宗,宁宗在位53天即早逝,皇位又传给元明宗庶长子元顺帝。此二人不可能将自己的父亲称呼为自己叔叔的儿子,所以正是由于题记中特殊的称谓,可以判断这幅曼陀罗制作的准确年代。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元边鲁《孔雀芙蓉图》

边鲁(生卒年不详),字至愚,号鲁生,约活动于元代中期,原籍北庭,自称魏郡(今河南安阳)人,官至南台宣使。善画墨笔花鸟竹石,工书古文奇字,造诣颇深。元人工笔设色花鸟已趋程式化,边鲁的此幅巨幅花鸟,构图表现还是继承了宋御画院高度优雅的绘画传统。

美国堪萨斯 纳尔逊阿特金森博物馆

五代/后周 坐姿观音像

来自河南温县慈胜寺。 慈胜寺这批壁画是公认的同时期壁画之冠,绘画水平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均极为难得,当然盗卖文物的卢芹斋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批壁画自到了他手里便一直存放在他位于巴黎的家里,晚年才慢慢出手,目前慈胜寺这批壁画分散在欧美7家博物馆.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森博物馆

辽代彩绘木雕水月观音像

被卢芹斋贩卖至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说真的这家伙真是个罪人。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明正统仿宋天圣针灸铜人

“明正统铜人”,即“明正统仿宋天圣针灸铜人”的简称。该铜人是现存最早的针灸铜人,是考察宋天圣铜人以及后世针灸铜人源流的依据。 明正统八年(1443),为了恢复宋天圣铜人的原貌,明英宗于是下令仿制一具新铜人——明正统铜人,以代替宋天圣铜人。

明正统铜人铸成后一直藏于明、清太医院署的药王庙内。明末李自成起义时,北京的官府民宅都曾遭洗劫,据说这时存放在太医院中的明正统铜人的头部被毁伤,直到清初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才重新修好:“自明末流寇之乱,京师官署,悉遭寇扰,太医院之铜人像亦被毁伤头部。顺治中修复之。” (《太医院针灸铜像沿革考略》)。清光绪“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1900年),被俄军掠走。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太医院中的明正统铜人及铜铸的三皇像,均被俄国的军队抢去。当时太医院的医官们为了要回这座铜人,曾和俄国军队进行了多次交涉,最后,仅把三皇铜像赎回,而明正统铜人则未予归还。

穴眼为1-1.5cm深,内端为盲端。腹部(正当左“通谷”穴处)有一直径约为2cm圆形,似弹痕。颈部有明显的通贯断裂伤痕,疑为联军入侵北京时所伤。

铜人高175.5 cm,除冠172 cm。头围(经两耳上际)62.5cm;胸围(经两乳头)86cm;底座长73cm,宽48cm,高32.5cm。

腧穴总数:654穴,352个穴名(会阴、涌泉二穴在铜人上无法表示,故缺),经穴间无连接线。双字穴名一般从右至左书写,穴眼两旁各一字;空间不够时,则于穴眼下书写(如极泉、阴都、四满等)。三字穴名,一般右二字,左一字;穴名采用楷体阴刻,穴孔直径约2.5毫米;有少量穴位左右位置不完全对称。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番汉合时掌中珠

1909年俄国探险家柯兹洛夫从西夏黑水城遗址(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荒漠)盗走,也是现存的唯一一本西夏文/汉文双语字典。

该所图书馆收藏有科兹洛夫从黑水城盗取的文献约15万面以上,8000多个编号,系中国宋夏金元时期的汉文及其他民族文献的写本和刻本,并以西夏文文献居多。

俄罗斯藏西夏某皇帝的画像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宋摹本北齐杨子华《校书图》

不知流失海外的经过

(局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宋摹本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1931年美国人denman Waldo Ross购得,后捐给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局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唐摹本王羲之《行穰帖》

《行穰帖》为唐代双钩廓填王羲之草书作品,2行,15字。《行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宣和书谱》卷十五著录《行穰帖》帖目,有“政和”、“宣和”及双龙小印,可证《行穰帖》为北宋宣和内府所藏之物。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汪珂玉于吴江周叙仲舟中获观此帖。汪氏说:“止存二行,约二十余字,在黄麻纸上,书法精彩异常,惜无前贤跋。后项子京自叙数行。黄玄宰谓:此帖所至处,常有青云覆其上,但肉眼自不见耳”。后入清内府,上有乾隆御笔“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

近代为合肥李氏(李经迈)收藏,后经张大千流往日本,再辗转入藏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被誉为美国收藏中国书法第一名品,。这件书帖有徽宗御题,董其昌审定,历代诸家大多视为羲之真迹。但朱省斋先生则笃定认为:“我们对于王羲之这件《行穰帖》的结论,虽不敢断言它确为唐人模本,但决不能是百分之百的真迹原本”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鸮卣

这件鸮卣传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晚期的佳作。也是又一件卢芹斋经手文物,一九四二年,由其售予弗利尔美术馆,由弗利尔捐赠基金(Charles Lang Freer Endowment)出资收购,成为该馆收藏。

我快对卢芹斋这个名字麻木了……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令方彝

西周早期,盛酒器,1929年河南洛阳马坡出土,通高34.1厘米,口长19.3厘米。四阿式盖和盖钮,侈口束颈腹微鼓,盖和腹部饰大兽面,颈饰双体龙纹,圈足饰凤鸟。

盖底各铭187字,记周公子明保赏赐矢令,矢令乃作器颂扬。盖内及器内底各铸铭文一百八十七字,记述周公子明保在成周举行祭祀,并受命[尹三事四方](任命成周百官及亡商诸侯)。明公对尽力于此次式典的亢师和矢令分别赐以□、金、小牛,并任之以新职。矢令乃作器颂扬明公。铭文对研究周初历史有重要意义。

“隹八月,辰在甲申,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丁亥,命夨告于周公宫,公命告同卿事寮。隹十月,(十)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出命,舍三事命,遝卿事寮、遝诸尹、遝里君、遝百工、遝诸侯、(诸)侯甸男,舍四方命。既咸命,甲申,明公用牲于京宫,乙酉,用牲于康宫。戊既,用牲于王。明公归贝王。明公赐太师鬯,金,牛曰用祷。赐令鬯,金,牛,曰用祷。乃令曰今我唯令女(汝)二人大遝于乃寮乃友事,作册令,敢扬明公尹人贮,用作父丁宝尊彝。敢追明公赏于父丁,用光父丁,隽册。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春秋晚期子乍弄鸟尊

鸟尊的颈部的四字铭文“子乍弄鸟”。“子乍”是器物铸造者的名字;“弄”字有玩弄、把玩之意。连贯来看,这几个字的意思是专门用以倒酒而作的酒器,是供人们玩乐使用的。

子乍弄鸟尊通体黑色,而且鸟眼两边镶金。据弗利尔美术馆中国美术部研究员司美茵(Jan Stuart)介绍,这件青铜器,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这只鸟尊是很特别的一件,可能是清代乾隆时期存放于中国的宫廷之中供皇室把玩的器物。这一推断的依据是,乾隆皇帝收藏了很多青铜器,并且,他希望这些青铜器都干净漂亮,故而将其涂黑、镶金。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青铜器专家李先登先生介绍,为了对古代的青铜器进行保护,避免它继续生绿锈,就在表面,把土等一些东西清除以后,在表面打蜡,这是明清时期采用的一种保护青铜器的方法。无论如何,这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鸟形青铜尊的巅峰作品之一。

尖喙,鸟首与身分体,用榫卯结合,可开合↓



1988年3月,山西太原赵卿墓被发掘,赵卿墓中出土的鸟尊,有三条腿↑第三条腿是一个卧着的老虎造型,小巧可爱,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而美国收藏的“子乍弄鸟尊”只有两条腿,很可能是辗转过程中弄断了,因此原物不易站稳,展览时需加支柱帮助保持平衡↓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唐代 金银平脱凤鸟纹方镜

尺寸:边长15.9厘米

这件铜镜上的凤鸟纹和花卉纹,既精美又完整,至今依然熠熠生辉,体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堪称盛唐时期金银平脱艺术品的代表作。不知道如何流失海外。

金银是生活中常见的贵金属,在古代,我们的先民发明了很多令人惊叹的金银艺术品。从商代的金箔,战汉的错金银,到唐代金银和漆器的巧妙结合,无不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汉时期就有贴金工艺,由于仅仅是附着在器物表面,所以容易脱落。

金银平脱工艺可以说是升级版的贴金,是利用金银很好的延展性,首先将金银反复捶打成极薄的薄片,修剪出各种形状,并錾刻出所需的花纹图案,再用漆黏贴在镜背上,之后经过反复地髹漆打磨,直到金银纹片显露出,突显出漆地上的金银图案,以取得华丽夺目的艺术效果。这种工艺不仅比普通贴金复杂,而且所用的金箔也比贴金的材料要厚,因此还可以在上面雕刻出纹饰,形成更加精致华贵的视觉效果。由于金银纹片和漆面平齐,所以叫“金银平脱”,

著名的法门寺地宫,就出土了两件金银平脱越窑秘色瓷碗,除此以外,这种工艺更多用于铜镜制作。安史之乱后,朝廷下令禁止生产这种工艺复杂且成本昂贵的艺术品,后来逐渐绝迹,并被相对简单的戗金和描金工艺取代。

金银平脱铜镜也代表了中国铜镜铸造的工艺达到了顶峰。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商晚期小臣艅犀尊

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寿张县梁山。犀尊内底有珍贵铭文27个字为:“丁巳,王省夔京,王赐小臣艅夔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铭文记述了商王征伐夷方的事情,有关这次战争也见于殷墟卜辞。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明宣德金胎錾龙纹嵌宝石器

目前最为精致贵巧的明初金器皿之一。其与美国弗利尔的宣德金胎錾龙纹嵌宝石盖罐、2008年HK苏富比1.168亿港币成交的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一共四件,同属一个来源,均为英国乔治·尤摩弗帕勒斯(George Eumorfopoulos 1863-1939年)的收藏。如今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但要说起他的另一个头衔——东方陶瓷协会(Oriental Ceramics Society)首任会长,那在古陶瓷领域可真是如雷贯耳。他的收藏在他去世之后,一部分通过拍卖散佚在市场,另一些则入藏欧美各大博物馆,比如这组宣德金器,胜过目前出土的明初金器太多了。这批金器是1938年其联络北京的盗墓贼从明景陵盗的……









美国哈佛艺术馆

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玉牙壁

新石器时期神秘的环扉棱造型玉牙壁,暗示着这类带出戟附饰的环壁绝非普通矿物饰品,而是象征着某些精气神灵,或有史前社会宗教祭祀之内涵,有通天礼地之说。这种繁密的扉棱设计随后也为主宰中原的统治者所继承,作为一种高规格的象征,在商周铜器、玉器上常能见到,在某些宋明复古作品上亦能看见出戟装饰之残留。美国哈佛艺术馆藏,Grenville L. Winthrop 1943年遗赠。


大英博物馆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

这件玉琮,呈深绿色,高49.5厘米。器身内部为圆柱形中空,外部作粗细递减的方柱形,横向分割为19节,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良渚玉琮之一。1936年出土于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1937 年南京失守,日军主力南下直扑杭州,正在进行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考古队员们由领队施昕更率领,在英美外交使团的帮助下,携带着考古出土的文物,历经千难万险,极其艰辛地撤往抗战的大后方,其间施昕更不幸牺牲于温州瑞安。就是在这一时期此玉琮由英国的外交人员辗转带离硝烟弥漫的中国战场,后于1937年被收入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西周邢侯簋

该青铜器内有铭文68字曰:“隹三月,王令荣 内史曰 井侯 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拜稽首,鲁天子 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对不敢 ,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 是邢侯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1921年流失海外。


大英博物馆

隋阿弥陀佛立像

在大英博物馆的楼梯间,矗立着这一尊高达六米的白石阿弥陀佛立像。中国古代白石造像以出自河北曲阳者最为著名,这尊隋代开皇五年(五八五年)的佛造像巨作也不例外,它来自曲阳县韩崔村崇光寺。阿弥陀佛原本尚有观世音、大势至两尊胁侍菩萨构成「西方三圣」,其中观世音菩萨流落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大势至则下落不明。大英博物馆的这尊阿弥陀佛是由不法商人卢芹斋切割成三段盗运出国。

卢芹斋……


大英博物馆

唐•《敦煌星图》

此《敦煌星图》(甲本)是迄今为止存留的最古老的星图,大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此卷绘十二时角星图各一幅,北极区星图一幅,展示了从中国可见的整个北天星空,标注了约1339颗星星的位置,另有云气图二十五幅,附占文,星图后还画有一电神。

星图,是恒星观测的一种形象记录,它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星图是不同于传统地理图集或者天体照片,星图是把夜空中持久的特征精确描述或绘制,例如恒星、恒星组成的星座、银河系、星云、星团和其它河外星系的绘图集亦即是“星星的地图”。14世纪以前的星图,只有中国保存下来。此图为斯坦因掠获。






大英博物馆

唐《释迦牟尼灵鹫山说法图》

是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经研究,这件巨幅刺绣画被认定制作于八世纪左右,约在唐代。其高为241厘米、宽159厘米,是目前所见中国古代刺绣中最大的一幅。 陈列于斯坦因密室​,为其所掠取。




大英博物馆

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

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琉璃厂被英国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大维德购得。(当时中国人普遍认为元代无青花,所以认为这对花瓶是赝品……)

大英博物馆

东周黄金剑柄

20世纪初期流失海外



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

明永乐剑

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在1991年出资十万英镑购入一把命名为“永乐剑”的艺术收藏品,并被誉为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古兵收藏品之首。这把宝剑是1420年明永乐皇帝赠送给西藏活佛的宝剑。后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时被掠夺走。


大英博物馆

明 三世菩萨像 壁画

来自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清凉寺建于金,修缮于明,其中这批精美的壁画亦绘于明.此幅三世菩萨像为寺内后殿北墙上的主画,1926年寺内诸多精美壁画被当地官员卖至英法等国.日据期间清凉寺被毁,如今已荡然无存.关于盗卖壁画的详情,可戳:t.cn/a0l4pe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汉青铜摇钱树

不知道如何流失至日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宋李迪《红白芙蓉图》

此画代表了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原藏自圆明园,火烧圆明园后几经辗转到了日本。《红白芙蓉图》两幅画本来应为各自独立的册页,但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审美观所诞生的“唐绘”鉴赏,因而被改裱成一对挂轴。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一说为宋摹本)

在《天王送子图》,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等人“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开创了兰叶描。《天王送子图》开创了中国宗教画本土化的新时代,给日后的宗教题材绘画尤其是佛教壁画带来深刻的影响

20世纪初,日本著名藏家澄怀堂主人山本悌二郎在中国闽、浙、京、鲁一带搜购书画时,购得《送子天王图》,并携回日本,藏于自家澄怀堂。此画后经阿部房次郎递藏,后归大阪市立美术馆。









日本泉屋博古馆

唐贴银镀金双鸾走兽八花镜

唐代名镜。系指镜背贴以银板,金板或镀金,其上刻出各种图案,或在青铜镜背上起的纹饰上,贴以金银片。由于捶贴的金银片易于脱落,此类镜子传世或出土极少。不知如何流失日本。




日本永青文库

东周错金银狩猎纹镜

1928年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等在洛阳金村发现并盗掘八座东周王陵,不完全统计共盗走文物数千件,此物即后被日本人购得。

洛阳金村部分文物照片




大英博物馆

唐代摹本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军抢走,后在日本顾问的建议下此画被裁开,如今因保存不善此画有掉渣现象。

(局部)


大英图书馆

唐刻本《金刚经》

存于世的中国早期印刷品实物中唯一的一份留有明确、完整的刻印年代(唐咸通九年,公元864年)的印品。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一次到敦煌时将其掠去。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清乾隆大玉山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抢走,是现存最大的和田玉雕艺术品,重640磅。


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

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美国人普爱伦勾结北平琉璃厂的古董奸商岳彬从洛阳龙门石窟盗凿而去,现存品极有可能是被严重破坏后的复制品。

北魏帝后礼佛图

(局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唐昭陵六骏之二

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勾结国内不法文物商人卢芹斋在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砸碎后盗走,另四件石刻当时被追回

卢芹斋也因此事闻名,得以遗臭万年。

拳毛騧

飒露紫

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

徐渭《蕉石图》

徐渭存世有多幅《蕉石图》,可见他对于这一题材的偏爱。蕉石更便于发挥他大写意水墨的特性。 图中,隆石纯以水墨用笔纵横抹出,浑厚华滋。石后芭蕉, 间以梅竹,相互映衬。渴笔潇洒灵动,逸气豪发。 图右上自书七绝一首:“冬烂芭蕉春一芽, 隔墙似笑老梅花。世间好事谁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青藤漱老墨谑。”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青藤道人、天池山人,浙江绍兴人。曾作浙闽军务总督胡宗宪幕僚,后胡入狱,惧祸而发狂。中年始学画,涉笔潇洒,天趣抒发。尤擅长花鸟,作画时情感泻于笔锋,水墨淋淳,浓淡相间,变化万千,多豪迈、率真之气。是明代中期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杰出代表,并对以后大写意花卉发展影响巨大。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盗自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德国保存的此洞壁画在二战空袭中大多被毁。

此佛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也是规格最高的一座,它曾经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


被盗凿后的壁画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好像是二战胜利后,苏联从德国博物馆抢走的。




user avatar   niu-tou-ma-mian-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就有很多啊,甚至有些连我们国内都没有。

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了九千多件宝物,其中有近一半都来自中国,正仓院建于奈良时代,那个时候正是中国的唐朝时期,中日往来频繁,很多日本僧侣掀起东渡热潮,就这样从大唐往日本运了很多佛经、医药、书法、各种器物等。

正仓院约有75件唐代乐器文物,不少我们国内都没有。比如这张非常有名的唐琴——金银平文琴,就被视为国宝,不管是讨论唐代的漆镶嵌工艺,还是提及唐代的古琴,几乎人人都会拿它举例。

这张唐琴被认为是流传有序——唐代时期东渡日本的船载品,据载是在公元814年传入日本,其装饰艺术璀璨夺目,上刻有十六个字琴铭:“琴之在音,荡涤邪心。虽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雅却郑,浮侈是禁。条畅和正,乐而不淫。”

琴的名称“金银平文”其实是指它的工艺,此为髹漆工艺的一种,在我国叫“金银平脱”,是将髹漆和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平脱螺钿漆器》这本书中描述过这种工艺:“剪金银薄片为种种花鸟等画片,贴于糙漆之上,然后敷涂以漆,再磨出其金银花,平者,与漆面齐平;脱者,其花自漆中脱露也。”

文献中说这种工艺在唐代非常兴盛,但也极为耗时费工,唐代宗还曾下令禁止制作,现如今能看到的遗物非常少,而日本保存的这张“金银平文琴”极为精致华丽,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孤品。

还有这张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装饰奢侈华贵,上面还有胡人弹奏琵琶图,色彩绚丽夺人。

这种五弦琵琶曾在大唐十分盛行,至宋后就已失传,现在仅有此一把实物藏在日本。

在正仓院内,珍藏的唐代宝物件件璀璨动人,好比下面这个平螺钿背八角镜。

简直美丽精致到让人失语。贝壳、珊瑚、青金石、绿松石……这来自不同地域国家的诸多宝物,都被镶嵌在一面镜背上,它是仅存的传世螺钿唐镜之一,也是繁华大唐的体现,耀眼夺目。

还有不少人都知道的“碗中宇宙”——曜变天目茶盏。宋代由好茶之风气而创造出来的黑釉建盏,流传到日本后立即被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器物得之不易,现今全世界仅存3只半曜变天目茶盏,只有那半只是国内的。

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宇宙,方寸之间便能叫人看见璀璨星空。


user avatar   wen-ge-hua-de-xiao-mai-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




  

相关话题

  历史学中有哪些错误和早期说法在我们大众间广为流传? 
  中国古代贸易是贸易顺差还是逆差? 
  冯巩算是相声大师吗?他为什么不说相声了呢? 
  常州现在是什么情况? 
  明宪宗朱见深,在历史上是昏庸软弱,还是一代雄主? 
  暴雨对河南的考古和文博工作有哪些影响? 
  阿⻄莫夫三定律,会不会被打破? 
  国内有哪些皇陵曾经被盗?遗失了哪些著名陪葬品? 
  那些年你逛过的博物馆,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 
  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城是如何容纳超过百万人口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山东小伙娶回俄罗斯女网友#新闻底下女性对于小伙的辱骂?
下一个讨论
阿富汗现在官方语言是啥,有没有好的学习渠道。1年的时间能入门吗……?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