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道理,请先想一下这个问题:自秦朝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间,为什么中原王朝从来没有完全征服过朝鲜半岛?
这当然不是因为半岛上的政权有多强,文化有多特别,同时从绝对距离来说南朝鲜也算不上非常遥远,但依然没有被直接纳入版图。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何相同方位的辽东公孙氏可以蹦跶那么久了。
辽东及朝鲜半岛和中原之间有许多天然阻隔,第一重是辽西走廊。辽西走廊夹在蒙古高原和渤海之间,长约200公里,宽约10公里,是中原通向关外的要道。但问题在于,这条道在三国时期比后来要难走得多。
由于当时气候环境和现在不同,且辽东地区开发不足,导致辽西走廊在夏秋雨水季节长期处于泥泞状态,难通车马。而且因为积水不够深,也通不了舟船,使得大军通行和后勤保障成了难题。
曹操北征乌丸时因为连日大雨外加敌军派人把守这条道,导致大军连续两个月动弹不得。最后只好请当地人田畴带路,从卢龙塞绕过辽西走廊,沿山路行军五百里才到达敌人的大本营柳城,田畴在事后也因功受封五百户[1][2]。当时曹操麾下的荀攸乐进只有七百户,曹纯仅三百户,夏侯渊甚至没有户数记载。
即使在进入下辽河平原之后也不代表可以松一口气,汉代时期辽水经常泛滥,有“潦水”之称。在其常年冲刷下,辽水以西形成了东西宽约二百余里的大片沼泽,被称为辽泽。虽然因为环境变化,辽泽范围一直在改变,但直到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大批闯关东的移民对当地进行开发才完全消失。
唐太宗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来回路上都经过了辽泽,为了在这片区域行军,先后让将作大匠(工程部长)阎立德[3]和太子太师长孙无忌[4]进行大规模填道造桥,自己还亲自前往巡视,大军才得以通行。而且辽泽并不是这一带唯一的沼泽,在辽水流入渤海的区域同样有着大片沼泽(这片沼泽至今依然存在),因而大军通常只能选择中间的辽隧行军。公孙渊自然也对此心知肚明,于是在辽隧(又称辽队)一带布置了数十里的围堑[5]防止魏军渡河,并在此击退过魏军的进攻。
而如果是要继续征讨朝鲜半岛,在越过襄平(今辽阳)之后就要进入广阔的山区地带,经过约300公里的跋山涉水之后才能到达平壤平原。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时征发113万大军,是中国史书里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主力宇文述(宇文化及之父)一路连战连胜,但因为后勤问题导致粮食耗尽,最后大败于乙支文德,三十万五千人的部队仅剩二千七百人[6]逃回,三十多年后唐军经过辽泽时还将暴露于荒野的隋军尸体进行了掩埋。
李世民时期三次大败高句丽,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但都没能完成灭国,而且唐军的马匹损失也很大。后来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明朝派兵支援,也因为后勤问题导致大军迟迟无法完成集结,入朝作战后又因为粮食衣物问题和朝鲜方面产生各种纠纷。
到了建国之初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入朝初期的后勤供养也很成问题,不仅要挨饿受冻,受伤之后还难以得到及时治疗,出现不少非战斗减员,战士们不得不依靠缺乏营养的炒面(小麦、大米配黄豆杂粮制作的面粉团)来补充能量,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个难题直到入朝作战的中后期才得以解决。
辽东公孙家的势力是深入朝鲜半岛的,因而司马懿在征讨辽东前,认为公孙渊的最佳方案是弃守襄平选择后退,拉长魏军补给线,其次是在辽水一带抵抗魏军,最差的做法是坐守襄平。[7]结果公孙渊一开始在辽水抵抗魏军,被司马懿击败后又选择防守襄平,最后城破被擒。
东北地区的冬季有接近半年之久,辽宁在公历十月也就是大约农历九月时日均最低气温就可以达到4℃,到次年公历三月依然会出现零下的气温。
同时,从东汉末年开始我国就进入了历史寒冷期(现在是温暖期),长江黄河都多次出现在战争中结冰的记载,因而魏军在辽西辽东的行军及战斗被限定发生在农历三月到九月以内。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九月征讨完乌丸之后就选择立刻撤军,没有继续追击袁氏兄弟和公孙康,结果在撤军路上遭遇严寒加干旱,只好杀马数千匹作为军粮,又凿地三十余丈寻找水源。曹操在回到老家后厚赏之前劝谏其不要征讨乌丸的人,认为自己得胜只是侥幸[8]。
事实上曹操这次北征乌丸的行动在军事指挥上表现相当出色,干净利落地斩杀了乌丸首领,而他之所以如此后怕,只能认为是恶劣的气候条件给军队造成了大量损失。曹操手下大将张绣和军师郭嘉都在这次北征过程中去世,很难说和气候没有关系。如果曹操坚持把战争延续到十一二月,届时将迎来零下十几二十度的气温,他本人能不能回来都难说。
无独有偶,东征路上稳扎稳打的李世民重挫高句丽之后也选择在九月撤军,以此避开严寒,但回师路上依然遭遇了暴风雪,导致一些士兵沾染湿气死亡[9]。一千多年后的拿破仑和希特勒不肯信邪,一定要在严冬时节作战,结果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
实际上司马懿平定辽东打得非常不易,他于正月从洛阳出发[10],六月才走完辽西走廊抵达辽东,全程花了约一百五十天,这时离辽东的冬天只剩下三个月,而且公孙渊也已经准备好了围堑[11]。等到魏军渡过辽河包围襄平后又遭遇三十多日的大雨,导致辽水暴涨[12],公孙渊的部队自以为胜券在握,甚至出城砍柴放牧。
司马懿的部下对此感到十分焦急,希望他尽快发动进攻,因为战争要是拖到冬天魏军必然遭遇惨败[13]。包括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洛阳群臣听说辽东大雨之后,也纷纷奏请撤军[14],前一年幽州刺史毌丘俭征讨公孙渊时就因为大雨导致辽水暴涨而被迫撤退[15]。
司马懿在出征之前就清楚公孙渊有意识地将战争拖入冬天,但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急于求胜出兵惊扰敌军,而且算准公孙渊缺少粮食[16],远在洛阳的曹叡也始终相信司马懿能够取胜,没有下令撤退。最后公孙渊果然因为粮尽准备弃城而逃,在八月丙寅夜被擒杀,离司马懿到达辽东仅两个月[17]。
即便司马懿取得如此神速的胜利,依然出现了士兵受冻的现象,而他选择当场遣散这些士兵[18]。可以想见,就算司马懿不遣散他们,也免不了会有大量士兵逃亡,如果司马懿迟迟没有解决掉公孙渊,令战争时间延长,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公孙渊的爷爷公孙度当年以铁腕政策统治辽东,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威行海外[19],拥有十分雄厚的实力,其不但占领了整个辽东半岛,还深入朝鲜,并获得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支持[20]。公孙渊的父亲公孙康在位时,因为高句丽数次入侵,公孙康直接攻下了高句丽的都城,迫使其迁都请降[21],公孙家族可谓名副其实的东北亚霸主。
公孙度的势力之大连中原地区也有所耳闻,名士管宁和王烈就因为中原大乱而前往投奔[22],其他来到辽东避难的还有太史慈、刘政、邴原、国渊、凉茂这些青州名士。虽然史书上记载这些人并没有投身公孙度麾下,但反过来说,加入了公孙度的人本来也不会在史书中留下名声。公孙渊后来向曹叡上表时,作为部下参与的有789人[23],司马懿灭掉公孙渊后,斩杀其公卿将官有二千余人[24],公孙度能够称霸辽东,其麾下必然是有不少人才的。
公孙度的野心很大,早在初平元年(190)诸侯讨董时就有称王之心[25],还派部下渡过渤海进攻山东半岛,并设置营州刺史[26],甚至于曹操上表封公孙度为乡侯时,他还表现得非常不满,直接把印绶给扔在了储藏室里[27],颇有后来丰臣秀吉拒绝万历册封时的风采[28]。顺带一提,公孙度死后曹操把左将军一职封给了公孙康,等于是朝廷不认刘备这个左将军了,所以刘备自称左将军是不合法的(虽然没人在意这事)。后来公孙康在朝鲜半岛设置带方郡,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对三韩和倭国的影响[29]。
公孙度获得了来自的中原和异族的人口,而中原却因战乱十室九空[30],大大缩小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得到四万户籍,三十余万人口[31],蜀汉灭亡时的人口为九十四万,孙吴为二百三十万,公孙渊虽不及吴蜀,但也不是能够轻易消灭的势力。
在司马懿讨伐公孙渊之前,魏国就派过田豫[32]、王雄[33]、毌丘俭[34]前去讨伐,但都没有成功。大概正是这几次经历以及连日出现大雨,使得公孙渊和部下产生了轻敌情绪,认为魏军无法拿下辽东,再加上对襄平长久以来的经营以及自身缺粮的状况,因而君臣迟迟不肯下定决心放弃人口和城池选择逃跑。此外,魏国还发动了鲜卑[35]、高句丽[36]等部,以及幽州[37]青州[38]诸军一同参与这次作战,对公孙渊形成了包围态势,这可能也是公孙渊选择困守襄平的原因之一。
另外,史书上并未说明公孙渊为何会缺粮,我只能做出一些个人猜想:其一是下辽河平原开发不足产粮较低,明朝万历末年的下辽河平原被记载为“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的荒凉之地,公孙渊连续两年抵抗魏军,必然导致军粮入不敷出;其二是公孙渊在这期间举行称王,同时派遣使者联络孙权,还引诱鲜卑侵扰曹魏北方,中间应该会产生不少粮食开支;其三是魏国联络诸多势力断绝了公孙渊通过交易获得粮草的可能,这些势力也对公孙渊领内进行了掠夺;其四则是公孙渊粮食耗尽选择逃跑的时间正是农历八月的秋收时节,也许公孙渊原本寄希望于秋收补充粮草,结果却被司马懿用兵阻断,这才令公孙渊不得不放弃守城。
总的来说,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使得辽东地区在当时难以征讨,而公孙家族本身又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实力,这些都是在游戏当中难以还原的。司马懿能够一举荡平公孙氏,除开他本身过人的军事才能外,还因为魏军做好了充分准备,曹叡前一年就开始大造海船[39],后来又发动多支人马,而公孙渊面临着缺粮困境并对形势产生误判,使得司马懿在大雨连下三十多日的不利条件下仅用两个月就将其击败。
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一战有非常高的评价,他如此称赞司马懿: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你模拟的游戏不对,建议利用玩三国志的闲暇时间再去玩玩文明五。
当你同时和两个强大的对手开战,东线的佩特拉神城在敌人主力舰射程内,西线五个冲击麦膏腴之地连着遭遇数波诸葛弩海,你是绝对不会有心思拉出宝贵的机动兵力去打20格外的冻土城,哪怕那个城一个守兵都没有。
因为土地和土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曹魏最后灭公孙调动了四万中军,用了一年时间,还是司马懿级别的统帅指挥。要知道,公孙家位于一个独立的方向,只能作为独立目标攻略,不能顺路产生别的附加价值。四万中军作为纯机动部队远征一年,这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投入。如果不好理解,可以这样对比下,作为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巅峰期能调出的机动部队上限在五万左右。
然而,付出这么巨大的成本,收获如何。是的,有30万人口,但这些人能产出的剩余价值很有限。辽东缺乏高产值商品,比如锦缎或者珍珠,最多搞点兽皮和弓箭材料,而在那个中国人口密度比现在澳大利亚还低的年代最不缺的就这两样。而从辽东运税粮回中原,扣掉路上人吃马喂不倒贴就不错了。实际上司马懿选择掳掠人口回来是最符合收益原则的方式。还有战略价值,辽东的战略价值就是牵制北方部落。问题是这事公孙氏自己就干的挺好,灭了增益也不大。
考虑成本和收益,整个三国中前期,调兵征辽东都缺乏价值。公孙瓒自己扛袁绍就吃力无法分心,袁绍主打曹操对北方很明智的维稳为主,曹操收到袁家二位公子人头很满意宝贵的兵力要去打富饶的荆州。到了三国鼎立,曹魏就没闲下来过,先是解决西北问题,然后曹丕这文青折腾几回浪漫主义南征,再然后吴蜀结盟曹睿在两条主战线上来回微操。诸葛亮病死蜀汉消停下来前,围绕中原地区、江汉平原、关中平原、淮河流域等远远比辽东富饶的土地上的激烈争夺始终处于白热化状态,公孙家龟的五十年里有四十多年纯粹是因为强大的邻居始终有更重要的目标。
等其他地方局势稳定后如何呢?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以本人病死结束,几大主战场进入战略均衡。237年,曹睿腾出手对公孙渊下手。238年,公孙氏灭亡。
挺了四年,抵抗了一年,这才是公孙氏称为攻略目标后的真实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