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飞驰人生》?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FFF团长 说得非常好!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情节利用率太低。当然@FFF团长 的原话是“完成度太低”

这么说吧,一个好的作品,它的信息量一定是很大的。但是一部电影只有那么不到120分钟,如何让信息量足够大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情节甚至细节都有多重用途。韩寒的这部电影里面有非常多的琐碎的情景,可是它们往往是跟主线剧情无关的。前面来了一下,后面就再也不提了。

譬如孙宇强的老婆,这个人物出现的唯一意义就是让张弛抱一下,制造一个笑料。这种人物使用率实在太低。回过头来想一下,如果没有孙宇强的老婆,这部剧似乎一点儿都不影响。换成是孙宇强的妹妹好像也毫无违和感。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物可有可无,而且她的角色还能任意替换的时候,这个人物还不如搞一个路人甲。如果仅仅从搞笑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参考周星驰的《回魂夜》,里面有个吸毒仔。总是莫名其妙地就被主角一行人给伤害了,走在大街上也能被扔下来的东西砸伤。非要搞笑不如这样处理,甚至在这个情节上,换一个广场舞大妈来让张弛抱错都比他抱孙宇强的老婆更好。为啥呢?男二的老婆这个人设一出场一般的观影人都会有期待,也就是说这个人物至少在后面还要再出现一次,可是她就真的这么从剧里消失了!!!

此外@FFF团长提到的那个汽修大哥,这个演员是《报告老板》系列的主角。我是很喜欢的,说起来演得也还算好。但这个人物得设置太莫名其妙了!在这个人物出场之前,完全没有给一个跟他相关得镜头!!!其实只要几秒钟,在张弛赛车的时候给几个特写,再给个几秒钟说一下这个大哥当年如何为了张弛而落魄,这个人物就能立起来了。可是啥都没有!这个人物就像是一个工具人,主角遇到困难了,然后蹭地一下子就蹦出来了。既没看出他跟主角感情多深,也没看出他帮主角有啥好处,更没看出这大哥为啥一身本事不去跳槽。种种问题,不解释也不照应,总之就是莫名其妙,想起来觉得这个人物就是为了出现而出现,跟一台电脑一样毫无人性。

腾格尔演的大佬为啥爱看钢管舞?为啥就看哭了?他跟孙宇强到底是啥关系?统统没有交代。此外,孙宇强出意外把赛车弄坏那一段也很莫名其妙。这当然为张弛独自上路创造了条件,但是这其实完全用不着,我的意思是让张弛独自上路这个设定完全用不着。加上孙宇强,两个人一块决定最后冲它娘的其实更能打动人。两个男人为了梦想一同搏命,这比张弛一个人飞出去更有意义,里面还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友谊。但是韩寒却非要让同样甚至更加热血的孙宇强退出。

还有林臻东的导航员,前面的镜头给了好多,感觉上似乎跟林臻东有着满满的基情,后面这个人物就彻底扁平处理了!不用了!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给人感觉特别地业余。也就是说在用写段子的方式来拍电影。或者说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拍成了段子。随便拿出里面某个段子来,似乎都还不错,可是把它们放到一起你发现里面少了很多应该有的联系。

讲句心里话,以韩寒个人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从未演过戏的背景来看,他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如果拿电影这种艺术的标准来看,韩寒这部电影是不及格的。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这个电影的导演不是韩寒,你还会愿意为它买票吗?好的电影是会让人忽略导演甚至演员的。而差的电影就只能靠导演和演员来吸引注意力了。

当然,我还是认为韩寒的电影是在进步的,如果他一直坚持我相信有一天他能做出很不错的电影。但是这一部作品显然还不够火候。

如果实在想抬杠,看看《无间道》或者看一部同样是拍赛车的《极速风流》,然后就能很明显看出韩寒这个片子无论是在叙事节奏还是在对赛车的拍摄上,都差了不止一点。

我觉得韩寒最幸运的地方就在于他是韩寒,观众对他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宽容,宽容往往是一个导演最终成长成好导演的必须。这一点上来说,韩寒是真的好幸运。


user avatar   Ezrea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信大家跟我都有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在迈进电影院之前,我会以为《飞驰人生》因为有了沈腾,将是一部充满笑点的喜剧片。但是在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它应该是目前国产电影中拥有最密集、最硬核赛车知识点的竞速类电影,当然,也有不少笑点。

对于赛车迷而言,《飞驰人生》绝对是一步看着又爽又好笑的满分电影,但是对于许多非赛车领域的车迷而言,里面的有些汽车知识就显得有些过于硬核了。因此我挑出了一些我认为可以展开说说的汽车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在为大家科普一些赛车知识的同时,也让各位更能领会韩寒导演在电影里想要传递出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大部分的拉力赛车都是两厢车?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沈腾的座驾是由大众POLO改装而成,而许多其他选手,包括最后遗憾坠崖的眼镜小哥的斯柯达晶锐,也都是两厢车的布局。而像林臻东这样驾驶雷凌/卡罗拉这类三厢车型的选手则少之又少,甚至在电影中只有他一个人的赛车采用了三厢+大尾翼的布局。

其中的缘由,很多朋友都认为是两厢车在车身结构上优于三厢车而导致的,但事实上不全是。

首先我们要知道,参加诸如WRC这类拉力赛事的赛车需要基于特定量产车型升级改装而来,因此决定了其采用何种结构的,应该是一台赛车对应的民用版本。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出于环保的考量,作为拉力赛殿堂级赛事的WRC将赛车的动力规格从2.0T发动机下调至了1.6T,而当时诸如翼豹和EVO在内的诸多三厢车型,在量产版本上并不具备更小排量的版本。

因此,各大车队才转向采用排量更小的两厢车型作为赛车的基础。这也才有了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大众POLO、斯柯达晶锐、福特嘉年华以及雪铁龙C3等可爱的小钢炮,在赛场上奔驰的场景。

不过在机械层面,小钢炮们相对三厢车而言确实也有部分的优势。就比如它们天生具有更短的轴距,在漂移过弯的时候重心偏移的幅度更小,也就能以更加犀利的走线过弯。同时,由于车长更短且摆脱了尾厢的束缚,车手能够更加自由的采用各种激进的过弯策略,而不用担心车辆发生磕磕碰碰。不过说实话,个人认为三厢赛车在拉力赛场的环境下会更具观赏性一些,毕竟,谁不乐意看见EVO和翼豹在尘土飞扬中激烈厮杀的场景呢。

张弛动用的蓝皮书条款真实存在吗?

电影中,在最后的大决战中,张弛因为领航员无法参加比赛而动用了蓝皮书四十八款三条的规定,在没有领航员的情况下完成了绝地翻盘。但在实际比赛中,这个条款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对于拉力赛车手而言,领航员是万万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队友。

做个比较形象的类比,赛场上的车手做的是对于每次过弯的完美执行,而领航员所做的则是对于赛段执行的提前规划。因为,单站拉力赛的赛道长度短则几百公里,长则如电影中的巴音布鲁克一样,达到上千公里。其中涉及到的弯道与地形及其多样且异常复杂,每过一个弯,都需要考虑刹车点、油门开度和车身走线。

将这些考量放大到整个赛段中,再加入每个弯之间的配合,便是海量的操作数据。对于单人驾驶而言,几乎可以说是无法精确记忆的。而领航员的作用,就是在车手比赛时,用信息详细的路书,将这些数据直观呈现给车手,使其能够进行实时、精准的驾控判断。

但是,如果有人真的就像张弛这样天天练习,最后做到了把每个弯熟记于心呢?如果真有这样的天才车手,那他也仅仅是对客观上的赛道了如指掌,而非比赛当天那个特定的赛道。换句话说,赛道的情况是会根据温度、天气和突发情况的产生而发生改变的。就比如下雨会导致路面更滑,事故会导致障碍增多等。有些情况可以通过经验解决,但是实时发生的事故则需要领航员实时通知给车手,并做出相应的操作判断。

而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所展现,赛事后半段,林臻东的领航员告知道路中有障碍使其免于事故,而张弛则因为没有得到有关信息而撞碎了刹车盘。或许这也是韩寒导演在电影中想和人们传达的信息:虽然没有领航员能够减重几十公斤,但是真的很危险!

赛车手都像林臻东一样家境殷实吗?

电影开头,在林臻东初次亮相的时候,有一段在他的车库中接受采访的画面。能够看到,其中不乏各类超级跑车和顶级豪车,甚至连幻影都有一二两代,可以说是典型的有钱不知道怎么画,家境极为殷实了。林臻东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付出的金钱和精力是成正比的,获得成功也是理所应当。不仅很自然地告诉人们自己有着“钞能力”,也仿佛在说其他车手的经济条件并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在张弛的回忆部分,我们也能看见他的座驾包含了法拉利458 Spyder。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绝大部分能够在国际级别赛场上角逐的车手,或多或少都用有着经济条件极为富足的家庭氛围。其中的原因,就是赛车人才的培养成本极为高昂。

首先,能够在大赛上登场的车手基本上从极小的年纪开始,就需要在赛道上磨炼驾驶技艺。而就算是最入门级别的卡丁车,车辆费、耗材费、场地费以及各种时间成本,即使单次练习都是普通家庭难以负担的巨额支出,更何况每周数天的高强度练习。而随着车手年龄的增大,从卡丁车到房车,从GT到方程式,车手的培养成本都是呈指数级别上升的。一般的富裕家庭,应该都驾驭不住这堪比烧钱的支出速度。

顺带一提,林臻东的原型车手张臻东也是家里停满顶级超跑的爱车人士。992 turbo S、法拉利F12以及GTR等等,甚至拥有一台几乎能够完美还原赛场驾驶感的模拟器,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的短视频平台个人账号。

影子模式

在点电影中巴音布鲁克决战的尾声,我们看到了张弛驾驶赛车冲破林臻东座驾幻象的情节。在这看似是简单的超越背后,还是韩寒在向赛车游戏中经典的影子模式致敬。

在许多赛车游戏中,一位玩家在某张地图的最快圈速奖将被系统储存,并在其他玩家的后续挑战中以“影子”赛车的方式和他们同场竞技。这样互不影响的设计,不仅能够直观的感受挑战记录时的紧张刺激,相较于同场竞技和更加公平。

再加结尾彩蛋部分对于守望先锋游戏的致敬,可以看出来韩寒不仅车开得快、书写得好、片拍的妙,游戏应该玩得也不少。


说完车聊聊人。

电影里没有坏人,所有的7个配角全都对主角释放了善意。

第一个汽联主席,当年主角嘲讽过他,但是他不仅没记仇,指出法无禁止即可为,还提醒主角重返赛场的注意事项。
第二个是主角原来的观察员搭档(包括他的妻子),主角给他打电话,当时电影放到这里以为会有什么波折,结果是一句很直接的“兄弟,这个电话我等了5年”,相当nice。
第三个驾照考官,他没有为难主角,主角顺利拿到了驾照。
第四个是汽修中心的经理,虽然表达了赞助商给了压力(暗示资本),不能给主角用车了,但还是偷偷提醒主角原来的车架子还在那,晚上偷的时候小心些,这是他立场上唯一能帮主角的地方了。
第五个汽配高手,当主角去偷车架子的时候挺身而出,后面还帮主角配好了车。
第六个是腾格尔,他赞助了主角。
第七个林臻东不用说了,从头到尾暖男到都不像反派了。

这里7个配角,有成功人士有土豪有普通人也有loser,但凡有一个人搞事情,主角就得GG。从解禁到重返赛场,钉子是碰了一些,过程和结果还是很温暖的。

可是,一旦上了赛场,主角就只能自己独自上路了,即便之前给过你再多善意的人,也无法直接帮助你了。镜头和旁白反复描述了比赛路段的凶险与残酷,有的车辆故障退出了,有的抄近路可能被判违规,有甚者翻出轨道身亡。最后冲刺时改装师提醒主角你的轮胎数据到极限了,主角回了一句:我心里有数。
电影大概想说的是,你所有遇到的人事物,都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是配角。最终你只能是自己的导演,自己演主角,自己当司机又当领航员,去独自完成属于自己的“飞驰人生”,而对手,也只有你自己。

(其实韩寒主题曲歌词也说了:我的一半人生,冷暖就让我自己过问,有热爱有恨,有未知的前程......)


user avatar   san-qi-y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好找个地方写小九,我觉得这个整个电影最大的败笔,可以说,有这个问题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电影根本就没有弄好。

这个角色太失败了,她太平淡了,完全没有一点特色,堪称全片最大的花瓶,我猜测这是导演刻意所为,导演就不想让小九有太明显的个性,甚至都不乐意把她画得更漂亮点(老天,这好歹是纣王口口声声的爱妃,开篇的成年版妲己还算可以,你搞个萝莉版妲己不过分吧),从一开始就不想让观众在底下给他们组CP,我明白导演的意思,他想让姜子牙的形象更加高尚,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觉得这个女孩好看,这个女孩讨喜,所以才去救她,而是为了“大义”“大爱”,所以必须只能是出于“救一条生命”,才去救小九,但是导演明显没有弄明白的是,观众根本就没法和这种“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想法产生共鸣,况且本身电影表达这种想法的同时,也没忘记自己是个商业片,所以搞得不伦不类的,就好像一个人装高冷,又怕别人真就不去搭理他,于是时不时又赔笑脸,说自己是闹着玩的,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老老实实走大众路线,挣钱嘛,媚点俗,不寒碜,但导演明显是懂了一半,他宁可给你看四不像卖萌,给你看绚烂的画面,都死活不肯给你把小九的故事讲清楚,把小九的形象给塑造好,顺便画好看点,看到中间揭露小九身份苏妲己时,刚开始挺高兴的,居然用了原著的设定,

苏护被这阵怪风吹得毛骨耸然。心下正疑惑之间,忽听后厅侍儿一声喊叫:“有妖精来了!”苏护听说后边有妖精,急忙提鞭在手,抢进后厅,左手执灯,右手执鞭,将转大厅背后,手中灯已被妖风扑灭。苏护急转身,再过大厅,急叫家将取进灯火来时,复进后厅,只见众侍儿慌张无措。苏护急到妲己寝榻之前,用手揭起幔帐,问曰:“我儿,方才妖气相侵,你曾见否?”妲己答曰:“孩儿梦中听得侍儿喊叫‘妖精来了’,孩儿急待看时,又见灯光,不知是爹爹前来,并不曾看见甚么妖怪。”护曰:“这个感谢天地庇佑,不曾惊吓了你,这也罢了。”护复安慰女儿安息,自己巡视,不敢安寝。──不知这个回话的乃是千年狐狸,不是妲己。方才灭灯之时,再出厅前取得灯火来,这是多少时候了,妲己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

这是写苏妲己美貌的

话说那妲己绑缚在辕门外,跪在尘埃,恍然似一块美玉无瑕,娇花欲语,脸衬朝霞,唇含碎玉,绿蓬松云鬓,娇滴滴朱颜,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乃对那持刀军士曰:“妾身系无辜受屈,望将军少缓须臾,胜造浮屠七级!”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的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几个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瘫作一堆,麻酥酥痒成一块,莫能动履。

妲己被九尾夺舍的片段就那么一点,然后关于妲己的故事就啥也没讲,全程喊了半天的阿父连个正脸都没给,导演拼了命地想淡化小九的形象,“就是个无辜女孩,over,就这样,别整得花里胡哨的”,可是这真的搞错方向了,你想把姜子牙搞成那种对事不对人,救小九是出于自身信念,而不是出于小九本身,这没问题,但是你想让观众跟你一起苍生大义,这办不到,也不可能,观众想看的是这个小九本身也没有讨喜的地方,然后才决定支持或者反对主角的行为,就像保护濒危物种都是拿大熊猫来做广告,而不是其它又丑又怪的珍惜动物,这个跟烟熏妆哪吒不一样,况且哪吒还有成年版,小九就真的没有哪怕一点点重现王妃形态的机会,那你给的很多特写镜头,就毫无任何触动人心的地方,导演可能觉得这是真善美,但是看上去就是假大空,不是说要写成言情那种,而是说真的哪怕花一点心思,把小九的形象刻画得可爱讨喜,造型换成萌妹,真的效果会好上很多,至少能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毕竟大家都看脸,而不是谁都不去刻意迎合,希望唯美的特效能征服所有人的心,顺便靠萌宠卖点周边。

原著里苏妲己本人的剧情从夺舍处就已经完结了(人类苏妲己早就死了),后面全是九尾干的,那么姜子牙要救的这个原版苏妲己,就真的是个啥事都与她无关的纯·工具人,跟士兵甲,百姓乙没啥区别,所以说怎么想都很奇怪,无辜≠啥事都与我无关,这个角色有潜力,很明显不能作为支持姜子牙舍弃神位,全程护送直到转世的对象,但是既然电影魔改成两人元神拴在一起(虽说不明白为啥这样搞,感觉硬是想给你搞个电车难题),人类苏妲己没有死,但既然都这么改了,那为啥不直接改成一直是九尾操控着苏妲己在做一切事情,那么王妃妲己至少能保住(也就是会有成年形态),效果应该也会好很多,两个成年人至少能有交流,以及更加有意义的互动,而不是像个孩子一样胡闹,而且全程就姜子牙一人在那里苍生苍生地讲,如果把王妃妲己加进去,另一个角度讲苍生之类的,可能会更有意思些。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并没有什么影响。

光绪皇帝亲政遭遇甲午战争惨败后,提拔了一批新党主持改革。一群愤青改革中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很强大的旧党阻力。

康有为和光绪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坚信是皇帝的知音,并脑补了是慈禧太后在暗中破坏戊戌变法,于是派人连夜通知袁世凯,想通过政变杀死慈禧太后。

袁世凯一听这还了得,表面应付一下赶紧通报荣禄,要将康有为一伙人一网成擒。

康有为事先逃亡,在海外骗钱为生,编了很多的政治斗争故事(还搞出一张和光绪皇帝的合影)骗取赞助,在海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度过了一生。

时人嘲讽他: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user avatar   cmf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毁三观的故事,怎么看怎么像编的。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人生》? 
  如何评价电影《飞驰人生》? 
  沈腾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人,是否实至名归? 
  对《飞驰人生》的结局的看法,张弛死了吗? 
  不相信韩寒代笔的人需要什么证据才会认为韩寒确实是人造的? 
  怎样评价韩寒电影《乘风破浪》主题曲《乘风破浪歌》的两版歌词? 
  7 月 24 日韩寒赛车出意外事故,摄影师疑被撞重伤抢救,目前情况怎样了? 
  如何评价张佳玮、韩寒、郭敬明?他们输出的价值观分别是怎样的? 
  你觉得韩寒指导、沈腾刘昊然主演的《四海》的票房最终能够达到多少? 
  如何评价李开复台湾大学毕业演讲? 

前一个讨论
如何创作一个多线叙事结构?
下一个讨论
如何成为提前布局者或者又了解到大势、新兴的机会?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