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魏晋时期的司马家族? 第1页

  

user avatar   zhibei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在历代所有皇族中,司马家族,是我最为不齿,最最鄙视的一族。

无大功于天下,以阴谋当国,光天化日弑杀君主,晋朝因这份原罪再不敢提倡所有封建王朝都要提倡的“忠”字,只敢言孝,也算他们还有点自知之明。夺位之后作死不已,凭曹魏数十年积累,一旦偶得天下,就腐败不堪、酒池肉林,王恺石崇相互炫富,载之正史,武帝司马炎还亲自参战,帮助王恺,如此朝廷,也配成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朝廷!?这还不够,杀完了外人自家内部还要互相吞噬,八王之乱、自相残杀,耗尽中原几百年元气,使神州大地一片生灵涂炭,蛮夷戎狄纷纷入主中原,华夏的尊严第一次被践踏的彻彻底底。然后屁股拍拍,跑过长江继续醉生梦死,江南风流繁华地,竟然成为了这帮人渣废物最后的庇护所,江南耻之!

《汉晋春秋》日: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王经日:“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版令投地,日:“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于是入白太后,沈、业奔走告文王,文王为之备。帝遂率童仆数百,鼓噪而出。文王弟屯骑校尉伷入,遇帝于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伷众奔走。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日:“事急矣!当云何?”充日:“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

天子既以帝三世宰辅,政非己出,情不能安,有虑废辱,将临轩召百僚而行放黜。五月戊子夜,使冗从仆射李昭等发甲于陵云台,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戒严俟旦。沈、业驰告于帝,帝召护军贾充等为之备。天子知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日:“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


——(晋书.文帝纪)

“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第一次有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弑君,恶及后世,夫子著春秋而使天下乱臣贼子惧,而晋,君主本身即乱臣贼子,天下是非黑白都由此颠倒,上古以来的千年到魏晋仅存的一点好风气都算被司马家族败光了,罪莫大焉。

晋明帝时,王导、温峤一起谒见晋明帝,晋明帝问温峤前代是怎么得到天下的。温峤还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王导说:“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一段的事,请允许臣为陛下说明。”王导就一一叙说司马懿开始创业的时候,诛灭有名望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晋明帝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宣王创业,诛曹爽,任蒋济之流者是也。高贵乡公之事,已见上。明帝闻之,覆面箸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安得长!”

这是司马家族的后人,听说了当年的事,发出的感叹“若如公言,晋祚安得长!”

弑君罪大,但司马家族真要是明君辈出,立大功于天下,尚可挽回其臭名。唐太宗杀兄逼父以得皇位,但是太宗确实是千古明君,以大唐皇帝加天可汗之名君临四方,擒突厥可汗献俘于长安,万国来朝渭水东,贞观之治冠绝古今。以此功绩,尚且惴惴不安于玄武门之事。而司马家族呢,德既不堪,有罪无功,晋武帝挥霍不已不提,大肆分封诸王,给天下埋下动乱的伏笔。晋惠帝更是有名的大白痴,“官私蛤蟆”,以及那句有名的“何不食肉糜”真是贻笑千古。至于围绕在司马家族身边的外戚宗亲,更没一个好东西,八王之乱你杀我我杀你杀的不亦乐乎,把天下折腾的乱七八糟。

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群胡数万,周匝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晋书·刘琨传》

魏武昭烈这些英雄们,若知道他们奋斗一生的伟大事业,到最后天下却被这样的一群奸诈小人夺到手,还折腾成了这副鬼样,该要气的诈尸吧!魏武帝若知道当年他出塞击乌桓,扬威塞北,短短几十年后,竟然被这群司马猪折腾到整个黄河两岸都是戎狄,不知该作何感想。

“至洧仓,又为勒所败,毗及宗室三十六王俱没于贼。”看见司马氏几十个王全被石勒杀了个光,读史至此,反而心生无比快意。给他们这些渣滓逃了一部分到江南去还活了那么久真是苍天无眼!要我说就该统统被牵到黄河淹死!


这是我对刘备的评价为什么说 60 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 知北游的回答

这是我对曹操的评价近几年社会对“曹操”的推崇,是否是中国社会偏离传统“仁智礼义信”的表现? - 知北游的回答


公众号:知北游(zhibeiyou94)

微博:知北游很酷(weibo.com/xuweiluwx

会在上面固定写一些关于历史、文学和生活感悟的文章,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liu-xuan-hong-02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家族是对三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家族。

在汉末三国的舞台,司马家族孤注一掷,全部出仕于曹魏,并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由于司马懿的名气太大,司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为他的附庸和延续,但事实上他们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选择。

1.司马家族的渊源

司马,上古官名,在原始社会,这个职位负责掌管火。夏朝时,司马负责军事。周宣王时,担任司马这一职位的人名程伯,字休父。由于程伯在征伐徐国时立下大功,就将其官职赐给他作为姓。

2.殷王司马卬

战国时期,司马家族出了很多剑术高手,是赵国享负盛名的武术世家。战国末年,有一个叫做司马卬(音通昂)的年轻人凭借武勇当上了赵国的将军,却恰逢秦始皇灭六国……

秦朝末年,司马卬瞅准机会,跟随项羽灭秦,平定了河内郡(今河南省焦作市),受封为殷王,与汉王刘邦一样成为了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

两年后,刘邦要渡过黄河和项羽死磕,河内郡是必经之路。司马卬的都城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相信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和《封神演义》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没错,就是那个既充满艺术魅力又霸气绝伦的商朝古都——朝歌。可是朝歌的辉煌距离当时已经是八百多年前的事了,司马卬拿什么去跟已经占据富庶的关中地区的刘邦抗衡?他的地盘转眼就被汉军占了个精光。司马卬是个现实主义者,立马投降,表示坚决服从刘邦的领导,一起讨伐有恩于他的西楚霸王。

谁能想到到刘邦领导的五十六万诸侯联军竟然在彭城之战被项羽的三万人马打得大败亏输,司马卬很不幸的成为了唯一一位在此战中战死的诸侯王,没能看到后来刘邦阵营的绝地大反击。司马家族就只好在河内郡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三百年的时光。

3.征西将军司马钧

东汉中期,司马家族终于又出了一位大人物——征西将军司马钧。自匈奴衰落之后,东汉王朝的主要外患便是羌族,前后打了一百多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战争。司马钧将军戎马一生,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汉羌战争,他经过不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汉羌战场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将,因为他每战必败,胜率为零,是汉军避之唯恐不及的灾星,敌人却着实喜欢他得紧。

一个战绩如此不堪的武将,却能坐上征西将军的高位,这说明他一定有别的本事。司马钧的本事在于,他不知用什么方法,紧紧地抱住了当朝最粗的那条腿,邓太后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鸷的大腿。那么问题来了,司马家族当时也没有什么财产,邓鸷身为朝廷事实上的一号人物,手下也不至于缺人缺到这个地步,司马钧这么一个常败将军却能得到重用、提拔,这其中的原因限于史料不足,姑且理解为人格魅力吧……

可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就算朝中有人好做官,你也得差不多点儿!由于在公元 115 年的汉羌战争中表现的太不像话,司马钧终于迎来了下狱问罪的一天。司马将军虽然胜率为零,却也有着飞将军李广的骨气,他不愿受刀笔小吏的侮辱,在狱中自杀。

虽然司马钧结束了他并不光彩的一生,但他的人际关系是很不错的,由于交友广泛,他的子孙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4.豫章太守司马量

司马钧的儿子司马量,官至豫章太守。这就是史书上对于司马量的全部记载。或许是由于老爹的名头儿太响,司马量没脸担任武职,捧起了书本,孜孜不倦,终于当上了文官。虽然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重文轻武的时代,做文官一则安全好混,二则可以提高家族地位。司马量是给司马家族改道的人。

5.颍川太守司马俊

到了司马量的儿子颍川太守司马俊,已经是博学好古、倜傥大度的文士派头,唯一与他形象不大符合的是他一米九一的身高。

司马量继承了家传的人格魅力,从家里的亲戚到外面的邻居、老乡都表示大哥我以后就跟你混了。虽然司马俊和他老爹一样只做到太守一级,但这两个太守的实际能量可不能同日而语。

因为颍川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京师洛阳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这里是夏朝的龙兴之地,更出过吕不韦、韩非子、张良、晁错等历史名人,之后即将在三国舞台上表现活跃的的荀彧、陈群、徐庶、司马徽、郭图、郭嘉、钟会也都来自这里。尤其是颍川荀氏和颍川陈氏更是天下豪门大族中最具影响力的顶级世家,由于颍川世家在数量上的优势,足可以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并驾齐驱。

如果说毗邻京城洛阳的河内郡可以比作如今的天津,颍川郡更像是今日之上海。继承了家传人格魅力的司马俊担任了颍川太守,自然是与几大家族都建立了深厚的交情甚至是实在的亲戚关系,经过司马俊一生的奋斗,河内司马氏跻身于当世一流门阀之列。

6.京兆尹司马防

司马防,字建公(149-219),颍川太守司马俊之子,司马八达之父,官至京兆尹。

由于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司马俊将河内司马氏引入了一流门阀的行列,司马俊的儿子司马防的早期仕途一帆风顺。他年轻时在州郡做官,26 岁就被调入中央担任尚书右丞(中央政府副秘书长尚书仆射的助理,主管钱粮)。当时官员升迁需要有人推荐才可以,在尚书右丞的职位上,司马防保举了一个 20 岁的年轻人出任洛阳北部尉(洛阳市公安局北城分局局长),让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坐上了领导岗位。这是一次改写司马家族历史的举荐,因为这个年轻人,叫做曹操。

司马防 39 岁时,董卓入京、独霸朝纲,杀人如麻,倒行逆施。有的忠臣义士仗节死义慷慨赴难,有的则是腹有良谋,曲意逢迎、暗自谋划。而司马防只是眼睁睁看着董卓为所欲为为所欲为为所欲为……

42 岁,为了躲避反董义军,董卓迁都长安。司马防当时的官职是治书侍御史(皇帝的秘书),乖乖地跟随董卓入长安。对于为数不多的这样老实听话的官员,董卓表示欣赏,将司马防提拔为洛阳令,到了长安就改作京兆尹。司马防虽然没有反抗,但也不想真心追随董卓。他的长子司马朗带着全家躲避战乱投奔他,他让司马朗收拾行李,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家乡再乱,也好过董卓的魔窟。然而,现实的司马防也不敢得罪董卓,所以他让家人离开归离开,自己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走。

43 岁,董卓遇刺身亡,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杀回长安,李傕挟持天子,郭汜挟持百官。司马防还是乖乖得当他的人质,还是什么也没有做。

47 岁,李傕、郭汜败亡。汉献帝被曹操接到许昌。估计是不愿给自己举荐过的年轻人下打工,司马防以年老为名,挂着一个骑都尉的头衔开始了养老时光。

64 岁,曹操称魏王,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想起自己担任的第一个官职,请司马防一叙。酒过三巡,曹操很有兴致地问道:「孤现在还能当分局长吗?」司马防不卑不亢地回答:「当初举荐大王的时候,做分局长很合适」。

除了举荐曹操,司马防在事业上实在没有什么作为。但他在家庭教育上却很有一手。他的八个儿子(司马八达)在他面前,老爹不说进来,儿子就不敢进来,老爹不说坐下儿子就不敢坐,老爹不提问,儿子都不敢说话。他即便是参加宴会也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从来不开玩笑。平时就喜欢看《汉书》中的名臣列传,能背诵几十万字之多。

可是,无论司马防多么严肃、多么性直方正,也无论他是不是整天在家里背诵《汉书》,他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那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的态度、处处以保全性命、保全家族利益为优先选择的人生哲学才是他留给他的八个儿子,尤其是三个较年长的儿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最深刻的印象吧。

7.兖州刺史司马朗

神童

司马朗,字伯达,(171-217)司马防长子,司马懿之兄。官至兖州刺史,司马家族人格最伟岸的人,没有之一。

从《三国志·司马朗传》来看,司马朗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8 岁时,有一位和司马防同辈的朋友来司马家作客,在交谈的时候对司马防直呼其名。在古代的中国,只有皇帝、长辈、老师才可以对你直呼其名,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如果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司马朗一本正经地对客人说:「不尊重别人的亲人,想必也不会尊重自己的亲人吧。」(真怪了,不是说老爹不问话,儿子不敢说话吗?难道是司马防问:「儿子,你怎么看?」)客人被这么一个八岁孩子不软不硬地教育了一通,闹了个大红脸,连忙道歉。

11 岁,司马朗参加朝廷举办的神童考试——童子试,报名年龄限制在 11-15 岁。考官看司马朗身材高大,完全不像 11 岁的样子,怀疑他虚报年龄。司马朗正色回答:「我家上上下下几代人都身材高大,我只是基因遗传的好,发育得早罢了,虚报年龄以作弊这种事情,我是不屑干的」。结果司马朗被录取,11 岁进入了当时全世界的最高学府——东汉洛阳太学。能够在东汉成为太学生,万里挑一,能够在 11 岁进入太学,绝对是神童。

归去来兮

19 岁,袁绍组织的义军即将与董卓交战。司马朗预感到家乡要出事,就以司马家长子的身份,提醒临县的豪族首领李邵:越是危机时刻越要稳住本地民心,父老乡亲可都看着咱们呢。咱们两家要是乱了,两个县就没有主心骨了。李邵不听,率先搬家逃跑。李家一跑,全县都乱了,良民逃跑,刁民趁火打劫,再加上盟军的散兵游勇到这里打秋风,司马家遭遇了打砸抢。司马朗带领全家进京投靠老爹,千辛万苦,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把全家平平安安带到了洛阳,老爹却让他回家。可人家董卓的势力范围,哪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早有密探把司马朗要出京的事情报告董卓,董卓震怒,亲自审问司马朗,打算杀鸡儆猴。(我很想问一下司马防,老先生,这时你在哪里?主意是你拿的,出事儿让你儿子一个人扛?)

面对杀气腾腾的魔王董卓,司马朗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沉着冷静。

董卓看到司马朗气度不凡,不禁另眼相看,先问了一个很有长辈风范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

司马朗不卑不亢:「虚度十九。」

「哦?」董卓突然有些感伤:「我儿子要是活到现在,也是这个年纪啊,你跟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我那些该死的手下却差点把你杀你了啊!」

司马朗本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没想到因为年龄的巧合触发了董卓少有的人性光辉。他决定撒一个谎,夸赞董卓品德高尚,但在迁都时搞得人人自危与董卓一贯光明磊落、卓尔不凡、英明神武的形象不符,使董卓羞涩得红了脸。最后,司马朗还安慰董卓,只要你改正错误,就能成为与日月同辉,与伊尹、周公一样的大圣人。

听完,董卓决定,放人。

但放人不等于允许你出城。


user avatar   albert-ale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抒个情。

先汉时代是一个贵族的时代,夏商周秦以及各路诸侯们都是神话时代的后裔。所以他们身上总充满了浪漫与骄傲。虽然浪漫的宋襄公与骄傲的楚霸王都最终失败,并最终开启了庶民的时代,但这股子贵族的气息却被士大夫们完整的继承了下来。两千石高官如被下狱,往往宁死也不肯受辱于小吏之手;而如陈汤这样的微末之人,也能慨然以身赴天下任。

尽管不为皇权所喜备受打压,但这股气质毕竟还是顽强的撑到了三国。独汉以强亡,强的不仅是武力,也是这骨子里的高贵。

三国之时足以媲美先辈们的英雄有不少,刘备不甘为人下百折不挠;赵云千里追随不离不弃亦视富贵于浮云;而关羽和曹操更是联手演绎了千年历史最浪漫的篇章之一。当他们全都死去,将浪漫、勇敢、坚定与骄傲溶于一身的诸葛亮就此登场,成为这段原本灰暗悲伤的时空的北辰星。

而这个时候,司马懿出现了。

这是个乱世打造出来的斗争机器。尽管他在汉朝待的时间比诸葛亮还长,却和那个如烟花般绚烂也如烟花般逝去的时代做了彻底的切割,旧时代人视为生命的光荣与骄傲对他来说一文不值。

胜利就是一切,为了扼杀对手哪怕一丝一毫胜利的机会也可以不计代价。

所以他围困公孙渊之时宁肯让士兵泡在水里也不肯移营;所以他宁可被天下嘲讽也坚决避战;所以他高平陵之变后果断翻脸食言族诛曹爽。

从头到尾都只有精致的算计与冰冷的抉择,严谨而无情。

他送走了旧时代最后的捍卫者,从此亲手埋葬了旧时代的躯体;他又斩断了旧时代最后一丝影子,从此彻底吧旧时代变为纯粹的记忆;然后他和他的儿子们又屠尽了所有敢于缅怀旧时代的人们,把这段记忆也深深地塞进了时空的缝隙里。

他仿佛是天派来埋葬无比辉煌的秦汉帝国的,埋葬的非常干净。然后他建立了新的游戏法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再无任何中间地带可容纳不愿站队的温情和坚持。

于是活下来的人们苟且偷生,他们只敢偷偷发出世无英雄的哀嚎,却绝不敢再去做一个注定要被毁灭的英雄。所有人都沉溺在玄幻的清谈来逃避命运和责任,而边塞的号角已经响起。当一个羯人都敢任意臧否汉家天子并表示不屑时,我们就后知后觉的感受到,时代真的已经变了。

石勒与刘裕一直都仰慕着汉帝国的荣光,但当他们从梦里归来,却只能按这新世界的法则举起冰冷的屠刀来捍卫脆弱的权力。所以他们无比痛恨司马懿的家族,并把自己最大的凶恶宣泄在了他的家族身上。

他和他的家族踩着旧时代的灰烬为新世界厘定了规则,并最终献祭了整个家族。

求仁得仁,如是而已。


user avatar   si-l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篡魏和曹丕篡汉,虽然曹丕才是始作俑者,但大家好像反而对司马要讨厌些。究其原因,大概曹操的三分之二天下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汉献帝流落洛阳的叫花子朝廷,是被曹操扶持起来的。换言之,曹操只是把汉献帝这块牌位给迎到了自个亲手搭建的庙宇里,然后到曹丕时候又把这块牌位给推倒了而已。而司马家,他们是生生通过内部政治斗争,把曹魏家的皇权给篡夺了的,这就更让人不齿。至于其中的阴谋诡计、心狠手辣,反倒不是主要矛盾了。而且司马懿父子三人在用人、治政和打仗方面,其实都有过人才能的。

再说西晋。西晋的司马炎,其实还是算一个多方面挺不错的君主。军事方面攻灭东吴,完成了三分一统,这也是中国在数百年乱世中首次重新统一,意义很大。太康之治也不是说着玩的。作为皇帝也算比较仁慈,不喜欢奢侈。一帮子权贵玩奢侈把戏,现在看着很过分,其实当时统一了,节约下来军费,这么闹闹对国家算不得伤筋动骨。司马炎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但皇帝多玩几个女人其实无关道德。他最大的毛病是在继承人上,玩了命的护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逼死了能干的弟弟司马攸。于是等到他自己死后,爆发了权贵争斗的八王之乱,西晋很快就不光是烂到骨子里,而是骨头被少数民族打成渣了。

综合前面司马懿父子三人的夺权,和司马炎死后的迅速崩坏,这也是西晋成为历史上评价最低的统一王朝的原因。

至于东晋王朝,虽然奉有华夏正朔,但从王敦起兵开始,皇权就已经旁落。各大军阀轮流欺负,皇室自己也不争气。谢安在的时候还能协调,等谢安退了,就只能沦为鱼肉。于是东晋这百年历史,其实司马家族仅仅是个配角罢了。


user avatar   dao-you-qing-liu-bu-7-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相关话题

  Frums的VIS::CRACKED好听吗? 
  晋朝到底凭什么活155年? 
  如何评价今石洋之和他的动画? 
  如何评价三天两觉的作品? 
  如何看待山东又女子连续两年高考被顶替,其中一位顶替者系其班主任女儿? 
  《三国演义》里关羽一刀劈死了颜良,颜良文丑几个回合就打败了徐晃张辽,为什么关羽打徐晃还那么累? 
  如何看待评价郑爽父亲郑成华? 
  如何评价 2015-2016 赛季 NBA 季后赛西部决赛勇士 VS 雷霆 G3? 
  如何评价李陵这个人物? 
  罗振宇与高晓松相比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雷军被《TIME》选为百大影响力人物?
下一个讨论
你在牛市中是如何亏钱的?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