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天津的道路名称为何多为「某某道」? 第1页

  

user avatar   eintent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前天津大致可分为租界和华界两部分


华界主要是是以老城厢、南市、三岔口为核心的地区。

这些地方的发展脉络大致是,直到解放后,仍是大面积的老旧平房,改开后陆续改造,最著名的是2000年前后老城厢彻底推平,冯骥才等文保人士痛心不已。改造后虽然建筑十不存一,但道路基本有源可寻,大多是沿用清代以来形成的道路。

因此,这片地区同其他城市一样,主要路名都是“路”或“街”、“大街”,而且大多是民众自下而上地自发命名。

除了老城周边,仍有零星的道路以“街”为名。这些也都是源自近现代城市建设以前就存在的村镇。如大直沽等地。



租界是华界以下游的海河两岸,其中存在感最强的,个人认为依次是英、法、日、德,这四个河南岸的租界比较重要(基本就是现在的和平区)。

租界基本都是从荒地而建起,道路都是洋人所新建,不像华界的道路为历史形成。因此,道路由租界政府以本国语言自上而下地赋名,多是外国人名一类。

抗战胜利后,租界全部收回,再次由国民政府统一命名。

这次命名的结果是:

河南岸的英法德日租界,垂直海河的道路为“城市名+道”,平行海河的为“省名+路”;

河北岸意租界,东西为道、南北为路;

河北岸俄租界,以数字+经纬路命名。

此时只有河南岸租界、意租界两块地区以“道”为名。


相对来说,租界对今日天津的城市格局、产业影响较大。

因此,解放后新建设的区域,沿用的是租界的“道”+“路”名,而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的“路”、“街”系统。



1952年的街市图中可以看到

中央西北侧方块为老城厢,老城厢以南是南市地区,第一区大致是日、法租界,第十区大致是英租界,第六区城区部分大致是德租界,第二区南侧为意、奥租界,第五区大致是俄租界。


而1945年民国政府命名路名时,使用“道”,逻辑上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没去找租界时期的地图,但是日本作为汉字国家,日租界明确用的是“街”而不是“道”。我记得貌似有文章认为,“道”是对英法租界“avenue”这个词的翻译,1945沿用之

另外或许有可以区分华界租界的考虑

聊作一说




  

相关话题

  说出三个字,不出现家乡地名,但是立马能分辨老乡,你会说什么? 
  天津图优优怎么样? 
  如何看待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学生宿舍清理工作,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中国有哪些同音不同字的地名? 
  如何评价天津交通广播两位主播因「乾隆白菜是什么菜」争吵,一人直播中摔门而出?主持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最近都再说天津的房价一平米降了5000元,你怎么看? 
  你如何看待天津高校临近结课却强制开学? 
  天津启动保供机制,生活必需品储备达 3000 吨,对当地居民带来了哪些保障? 
  南京有哪些一直沿用的古地名?为什么叫这个?在这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如何看待天津定向选调 70% 都写着“边远乡镇企业适合男性”,剩下的岗位男女比例 1:1 招聘? 

前一个讨论
北京地铁怎么坐最惨烈?怎么坐最舒服?
下一个讨论
本次 TGA 2018 公布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游戏新资讯?





© 2025-04-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