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有相关的应对措施? 第1页

  

user avatar   kaidi-g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推荐学校心理咨询的都不靠谱,不是说咨询师不行,是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很多根本迈不出那一步(找医生)。


我一路看下来这么点儿答案越看越心凉,少,还都没用。

比如,我是在德国的英语项目,每个学期还要挪个城市——所以除了班同学基本不可能和本地人发展很深的好友关系,而班同学本来就20多个,一到毕业论文基本全都四散了。

又因为英语项目,德语水平就A2,搜个什么出来都是德语,越看越懒得看,好不容易找到了英文信息—好多医生预约还只能打电话——电话恐惧,还是算了——可以写邮件预约的——不好意思近两个月的预约都满了。

跟家人倾诉?只会被指责懒和矫情,还是算了。

跟朋友倾诉?人家时间不是时间么?而且看到别人比我开心比我顺利我心理更不平衡啊。

回国看医生?穷逼一个回国机票不要钱么,一想到要花钱还是算了。

吃吃喝喝?德村不要想了连奶茶都买不到。

买买买&养宠物?穷逼外加要随时可能搬家就不要想了,每次看到其他留学生遛狗撸猫我都嫉妒的要咬掉牙。

男朋友?异地/6小时时差。

反正就我的情况而言完全没有和解法子,不管是半年前写论文受挫的时候还是现在找工作受挫都一样绝望无助,

因为每一条能有用的路都要耗费巨大的我支付不起的能量或金钱,除了熬着别死每天挪一点做一件事真是别无他法。最近真的是每天睁眼非要想一下中国人均收入中位数和研究生占比(有多低)才能自我安宁一小会儿。

我在想看到这里的同学大家要不要建个群互相支持一下聊聊天鼓鼓气什么的,我现在觉得安慰和帮助别人是仅剩的还可能有点用的心理转移了(评论里点一下头看看情况吧)。


我能理解很多人觉得死亡并不可怕而活着过于疲惫并且没有人能帮助到自己的感觉,可走上极端的人多数都是有过温暖的希望和强烈渴望的人,我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感觉自己的内心死掉了一小片,并越发视这种极端为伸手可触的简单选择。如果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当然是活着好,哪怕是他们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当然希望没有人会经历这样的情况,但既然已经身在其中了,也就变成板着脸看谁坚持的更久这样一种游戏了。

我在尽我自己最大可能的熬过这个坑,并且一定会在熬过去以后帮助其他深陷其中的人,目前也只能这么说了。




  

相关话题

  玄武门李世民目标为什么那么明确首射太子,亲兄弟啊,这样的心理素质我表示震惊了? 
  弟弟应该去上学还是工作?学技能还是知识? 
  去纽约,有哪些地方不能错过? 
  除了娱乐,你从游戏里获得了什么? 
  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强奸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心理创伤? 
  为什么少有人同情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事件的女主,而多是冷眼咒骂甚至拍手称快的回应? 
  清华妈妈辞职带娃被嘲「再优秀又怎样,还不是在家带孩子」,如何客观看待「全职妈妈」的贡献与价值? 
  发生了对女性的不幸事件后,为何媒体报道会有总结「女性不要单独做某事」之类教训与经验的普遍现象? 
  疫情下去日本留学,什么专业最吃香? 
  如何看待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指南,要求高中历史课要让学生了解中医理论和武术武德? 

前一个讨论
汉语中「量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删除Git里来自pull request的commit中包含的个人敏感信息?





© 2025-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