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振兴东北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算东北振兴? 第1页

     

user avatar   hai-kuo-tian-qing-ren-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北的今天就是中原及西南地区可能面临的明天。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认为国家讲振兴东北,也是在摸索中原及西南地区以后的出路。

东北有个特点是城市化早,辽宁在1988年就超过了50%,黑龙江1992年,三省中最弱的吉林省为2002年。

相比之下,湖北城镇化率超过50%是2010年,安徽、湖南是在2015年,四川为2017-2018年,河南、贵州是2020年,平均要比东北晚10-20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也就是说东北现在面临的问题——少子化,中小城市萎缩,经济停滞,很可能就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甚至部分东南地区下一代人进入社会后要面临的问题。

以东北的基础若是找不到出路,中原和西南地区恐怕更难。

湖北、河南、安徽、湖南、四川、贵州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快速扩张,这波扩张是以这些省份庞大的农业人口进城为基础的。上述地区的农民90-10年赴东南沿海打工,给自己的孩子攒下进城的资本,他们的孩子又大量涌入城市定居变为新市民,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消费,以及房地产的销路。

相比之下东北90年代就完成了城镇化,虽然也有农民工进城务工,但和关内比,劳动力数量少了很多,大下岗又对城市人口来了一发暴击。等东北把城市失业人口消化完毕,已经是2005年左右了,之后东北靠着最后一波农民进城又续了七八年,等到2014年,基本就玩不下去了,城市的低质量扩张已经走到尽头,于是泡沫破碎,经济倒退,城市人口开始加速外流。

这一问题也是中原和西南地区今后必然面对的——随着农民进城完毕,这些地区的农村也将面临没人口吸的状态。

不能吸农村,那就城市互相吸。

东北目前已经形成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巨头并立的局面,目前经济增速最快的城市是长春(因为发展步骤最为靠后),长春吞并了旁边的县级市公主岭,然后大量虹吸全省各地市的城市人口,目前已经坐拥全省30%的人口和60%的gdp。

很显然,城市互相吸有点零和博弈的味道,甲城市吸乙城市,甲城市发展了,乙城市大片区域变成鬼城,财政难以为继,产业凋零,加剧人口流失。东北地区四巨头形成后,如果还不能摆脱困局,接下来很可能就会变成四巨头互相吸,然后再被东南沿海吸,这种房地产拉动的低质量增长最后就会变成一地鸡毛。

中原和西南地区一些省份是否有这个苗头,咱没调查过,不瞎说,这些省份的同胞们自己心里有数。

所以这么下去肯定不是个事,目前国家给东北开的药方有以下五个,谈谈我的理解:

1.效仿美国中部地区,做国家大粮仓;

2.重建产业链,强化轻工业,回头补齐短板;

3.抓环保,搞冰雪旅游;

4.和安徽等省份一样,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接纳一批重污染高能耗产业。

5.留住一批军工国防相关的重工业,做好压舱石。

这5个药方互相之间有矛盾的地方,例如有3就没有4,有1就没有2。

东北很大,不能一刀切,得自己摸索自己闯。

但五个药方其实都已经有了一定作用,说振兴东北一点没用是不对的。

1-黑龙江、吉林广大农村地区,其实这个任务东北一直完成的很好(ps,凡是说他们不吃东北大米所以东北农业不重要的,属于对饲料粮、口粮、商品粮等概念一无所知,不值一驳)。

2-吉林省辽源市等一批建立了轻工业的城市

3-哈尔滨、长春、漠河等;

4-吉林省白城市等西部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地区;

5-四大城市的旧有基础做大做强

但人才和人口的持续流失,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基建水平提升缓慢,仍然在困扰着东北,也是东北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这是个硬骨头,所以指望几年见成效,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种肯定不可能。东北振兴关乎我国产业转型成败,每一步都是我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宝贵经验。

归根到底就是,野蛮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怎么补齐短板,走上高质量增长,这必然就是个困难重重的问题。

东北需要破除或解决的问题,私以为在如下几个:

1.农村定位,农村真的只能和《我和我的家乡》里一样,做城市的度假村?又有几个村庄有做度假村的区位呢?

2.中小城市定位,中小城市只能做农产品及农用设备加工供销平台?与之相关的还有四个大城市的定位,要做都市圈,还是一极?

3.官僚主义及裙带关系,以及国企的定位问题。

东北现在的国企,技术有,盈利能力也有,并非外界认为的吃补贴亏钱货,但被官僚主义和裙带关系制约了市场开拓能力,影响了产品质量。

加上国企自身的优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至于官僚主义,我觉得这也无须讳言,相比于东三省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活跃度,东北就是冗官冗员严重,就算不贪污不讲人情,很多部门对经济的作用恐怕也是负的。东北是真的很需要实打实的放管服改革。

4.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何去何从,大庆向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转型,成效颇彰,但这个利润能跟挖石油比吗

5.东北的科教文卫基础很雄厚,例如东北的四所985,东师附中,化学光机军工各路研究院,一票三甲医院,电影业界鼻祖长影,现在定位却很尴尬,都面临人才流失、投入产出比不佳等问题。

松绑,还是继续政策扶持?还能提供什么政策,松绑又松到什么样?

这些问题哪个不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都不是单纯砸钱能解决的。

东北问题解决好了,中国很多问题都能解决明白。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咱老板也是个院士。

一般去某地出席会议,主持人介绍出席人员的时候,有省级的领导当然是先念省级的领导,然后是地市级的领导,然后就差不多就到我们老板的名字了。再后面要么就是更低级别的领导,或者企业的人士。如果企业是500强企业的经理、董事,通常会有地级领导的前面。

我们老板有时候也会排在地级领导的前面。

总之就是,院士的介绍出场顺序基本和地级领导、500强企业的董事、经理之类的,差不多一个层次。

前不久去东北某城市出席会议,主持人介绍出席人的时候,一直从地级、市级、县级、区级,最后念到处级的科长,完了之后才是念到他的名字。

面子事小。从这件事基本就可以看出当地人的办事风格,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user avatar   da-jia-jiao-wo-wen-sen-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个黑龙江人,从东北到南方工作后,不回去了。偶然看到这个问题,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从地缘,到产业,到百姓观念都讲一下。

一、地缘

北临俄罗斯,南临朝鲜,唯一一个出海口在辽东半岛。

1.俄罗斯经过苏联解体后经济大大衰退,而且毗邻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基本没人什么,如果要跟俄罗斯人做生意要把货物从绥芬河到俄罗斯再走铁路到俄罗斯欧洲部分,期间耗时和运费有时候会比海运都高,所以作为边境贸易没什么优势可言。

2.朝鲜更不用说了,搅屎棍一样的国家。

3.东北三省,顾名思义在对于国内经济贸易活动上也没什么优势可言,同样的一个东西,从东北到全国各省都是费时费力费钱。没有竞争力。

以上说的是基本地理概况。

下面说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无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由于气候原因,东北的水稻,一年一熟,跟南方的一年两熟对比起来简直没法比,虽然口感上有区别,但是产量上不来也是白费,主要作物为玉米,现在玉米价格这么低,貌似都是用做饲料了。优势在于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可以大规模机械化操作。

第二产业:东北的重工业在建国初期是扛起了国家的脊梁,那时候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的援建和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油总有采干的一天,树有砍没的一天,煤有挖空的一天。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原来的笨重机械已经被信息智能化的机床所淘汰。原先黑龙江齐齐哈尔由八大工厂所支撑起来,现在八大厂全部倒闭。和平厂是生产炮弹的,可大家现在都知道谁现在打仗还跟你玩炮弹啊,都是精确制导。所以GG了。

轻工业来说,以纺织品为例:很多纺织品都是以手工业为多,鉴于东北寒冷的自然气候,首先就要厂房厚度足够,而且有取暖,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成本,即使这样,做好了的纺织品卖到全国,咱就拿淘宝来说你的邮费也要比江南各省的邮费高,同样的产品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呢?

第三产业:商业作为工业的催化剂,是要有第一二产业的支撑才能发展起来的,农产品少,工业产品成本高,商业运作再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信大家可以注意一下东北的街边门市,很大一部分都是饭店,这说明什么?说明东北人能吃么?不是的,是说明除了饭店不知道能干什么。

未完待续,后面从政府和民众思想再谈谈,再谈谈自己的一些振兴思路和方法。

政府方面:

1.官僚作风十分严重,当官的看老百姓恨不得拿鞋底看人。

2.吃,拿,卡,要:记得去年回老家,走在路上发现一个盖了一半的建筑,我朋友告诉我,这个是一个外地的开发商盖的楼,楼盖一半政府说不合格,不允许继续盖,各种吃拿卡要,最后开发商走了。试想一下,谁还敢来你这投资???

3.当官的忘记了本质,到一个城市只是拿这里当跳板,做几个政绩工程,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下一任来了把上一任的计划全部取消,又搞自己的工程,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资金,时间就这么白白的浪费掉了)。具体的就不再赘述了。

4.铁饭碗思想:老子干一天也是一天,不干也是一天,工资照拿,尔等屁民之事与我何干?

你这个事管好了我没成绩是我本职工作,管不好这个雷我可不顶,你去XXX,找谁谁谁去,这事不归我们管!!!

我曾经就为了一个房产更名的事跑街道办,街道办让去报社,报社让去法院,法院又让去街道办,来来回回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还没办成。一个个办事的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恨不得用鼻子说话。

5.从来不学习,外面的一切新鲜事物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嘴上说的好听,到做事的时候真是差劲,举个具体例子,我在老家有个以我名字注册的一个工作室,后来来到南方了就由我母亲打理,有一天我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当地税务局要进行实名税务认证,家在外地的也可以登录XXX网站进行认证,我心想还行,还能体谅一下现在在外地工作的人,不错,可是我高兴的太早了。当我正确输入网址后发现杀毒软件提示这是个欺诈网站!!!

后来自己又找了半天百度搜索出来正确的网站后,打开网页我就仿佛看到了一个计算机专业刚毕业不久的作品,业余程度令人发指,当我准备认证的时候系统提示无法连接服务器。你这可是一个省的税务官网啊,你不进行内部测试,就让大家来用?简直玩笑!!!

更多让人生气的事就不说了,其他朋友也有提到,不一一赘述。

百姓思想:

1.去医院看病"找人",考个驾照“找人”方方面面都要“找人”没个人,啥事也办不成,仿佛不找人,这事就办的心里不踏实。这是一种长时间人治社会的病态思维。究其根源就是政府各个部门不作为,推,磨,懒所造成的畸形思维。因为我不找人根本办不了事情。老百姓能怎么办?久而久之,变成了大家都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了。

2.自以为是,看不起南方人,欺负外地人。最简单的例子,来北方上学的南方同学应该都经历过被出租车司机多收钱的经历吧?一听你是外地口音,心里就想,到了我们地盘你能把我怎么样?小南方有钱就得多要点。这不是当年土匪座山雕的现代版么?

3.兜里有两个钱就不知道怎么得瑟好了,可曾知道南方的一个镇子的GDP就顶你一个市啊,你兜里那两个钱在南方算个什么?有钱了就呼朋唤友,胡吃海喝,要知道在发达地区,手里的资金那是要用来扩大再生产,钱来生钱的。

4.还是铁饭碗思想和打工思想,在东北你问人,学习是为了什么?会有很多人回答你找份好工作,考公务员。而在江浙这一代,宁可自己干作坊也不愿给人打工。这就是本质差距。也是市场经济活力差距的重要原因。

5.讲个故事,有个工厂生产火车皮,出口到澳大利亚,车皮到了澳大利亚不合格被退回来修改重新发货。是设计不合格么?不是,是偷工减料么?不是,答案是工人故意给做坏的,因为做坏了就需要修,修的话就要上班 ,只有上班了才能工资拿!!!恶性循环,引鸩止渴,自生自灭!!!

以上就是东北经济状况缺点不足地方的一个简单概述,如果从上面的体现来看,东北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死局。

但是,古人云:致之死地而后生,要有壮士断臂的勇气才能活下去。否则东北会再度沦为北大荒。

光是输血是不管用的,要让这个人能造血还能救得活。

怎么造血??????

我个人认为休克疗法不可行,会造成动乱。

分几步走,慢慢的会好起来,其中一些步骤只是我等屁民YY一下,能听就听,不能听全当我犬吠深巷。

1.东北三省加上内蒙东部构建统一经济大区,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统一规划,避免各省,各自为政,勾心斗角。

2.以辽宁出海口为基准,构建对外经贸辐射区。修建出海货运专线。

3.租赁俄罗斯海参崴(这个有点YY,但是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4.试想一下,现代工业中哪些产业对地理,气候等因素依赖较小呢?信息产业!!!软件,游戏开发,并且据我所知,长春的游戏产业还是有点基础的,尤其是外挂产业,这个不得不吐槽一下,长春的外挂工作室很多。虽然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至少也是有那么点基础的么。

5.食品深加工,木材深加工,东北盛产优质食品粮食,但是都是以基本原料的形式出售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些小麦玉米,做成包装好精美的食品再出售呢?打造自己的品牌,木材也是,以前也是东北的木材拉到南方加工后做成家具,然后再卖回东北。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做呢?不会?去学,去请!

6.如果只是对国内贸易,那么是支撑不了东北三个半省经济多久的,要走出去,要走到国际上去,一个武功高强的人,不止要修炼剑法,还要修炼内功,只有内外结合才能在武林有一席之地。1.是拉到国外投资。2.是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展示给世界。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的外语人才和外对外经贸人才。

7.发展新型保暖材料,降低厂房和取暖成本。

8.发展旅游业,正规化,专业化。甚至国家可以开放一下政策,开放狩猎等旅游娱乐行业。(当然此处的狩猎是和畜牧,生化产业相挂钩的)

以上说的都是外功剑法。下面说说内功

1.壮士断臂,断哪个臂?断着帮吃拿卡要的蛀虫的臂。公务员实行高压的绩效制度,从低到高,从上至下,出了问题一个不留。每年淘汰一大批不作为,懒政的人。即使留下的人,也得勤勤恳恳,战战兢兢,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的水,谁才是舟。

2.广泛吸取各方建议,全社会征集各个行业的整改方案,切实可行的,给予奖励或者重用。破格提拔人才,打破陈规旧俗,让那些年轻有想法敢做敢干的人能施展开手脚,不要怕失败闯祸。让那些想为家乡做贡献的人有地方使劲。不再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3.办公透明化,群众监督化,中央直接派专员常驻。让找人办事,办不了事,一切按规矩办事。

4.每年到南方学习,这里的学习不是住酒店不是观光旅游,是吃住都在公司工厂,学习人家的管理模式,学习人家的生产流程。放低姿态。

5.扭转本地思想,尤其是服务行业,多进行专业培训,从说话到做事,如有欺压外地游客的一律开除。扭转东北人的大东北思想,要有危机感。这个可能没有十几年的功夫做不好,但是不做更不好。

6.地方提供住房,户籍优惠政策,就拿今年的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来说,为了吸引人才,有文凭有技术,直接可以落户,买房有补贴,租房有补贴。

7.精简审批程序,一个地方一个事,没用的章取消,各个职能部门敢于承担责任。

8.养成多读书,加大科技教育,减少甚至取缔一些三俗文化。

我去··········写了这么多,快成论文了。虽然有点YY,有些太浮夸的夸夸其谈,没什么具体数据作为论点论据,但是能体现一个在外漂泊的东北人对家乡的爱。

转眼间距离回答这个问题过去已经三年多了。这期间我去了很多国家,工作也转到了经济更具活力的浙江。

家乡还是老样子,回去之后看到更多的公务员辅导班……每年看到东北各省经济增速垫底,人口外流的新闻很沉重。

再回看一下这三年期间很多人喷我,说我根本不是东北人,数典忘祖。 我不在乎,因为这些人就是东北经济起不来的另一个因素。如果我不是东北人,不会写这么多瞎操心,因为跟我没关系。

目前来看东北经济:无解(至少10年以内),没必要关心那么多了,每个人把自己日子过好。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东北地区是熟人社会。

首先企业家到一个地方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如果你诚实守信,规范经营。你很容易会被同行击败。因此上想赚钱,必须打一点法律插边球。例如加班。

你以为经济振兴困难重重的只有北方?例如,广东地区分为广府,客家和潮汕。这三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都是东北土著们心照不宣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不说别的,就是旧式的官僚主义,就是东北的重灾区,很大程度上都是手握资源,但是没人办人事。全特么在吃以前的老本,而偏偏这些老本还是当年的工人们累死累活攒的。无论是文化还是产业,要投资没投资,要办事,也没人,而且偏偏还是关系社会很浓厚的地方,没关系没背景,在东北办事几乎是寸步难行。甚至是你托了无数关系,总算有点起色了,有收益了,然后就是一大堆比你更有背景和关系的人都眼红你这块肥肉,都盯着你干下来的底子,都巴不得把你挤兑走,然后他们来坐享其成,瓜分你费尽心思才有成效的业务。这种事在东北的国企都是很常见的事,于是又有一个心照不宣的事——那就是如果你真想做点事情,千万别来国企,这地方就不是办事的人该待的地方。具体的表现就是,手握资源,然后没人想着去拿着这些资源多扩展点业务,创造更多的岗位和收益,全都是握着宝贵的资源吃混吃等死,时不时的拿着自己手里的资源对外吃拿卡要。尤其是这点对外地来投资的,更加上地狱模式,如果没打好关系窗口,基本就是几个处长就能玩死他们。于是就出现了另一个奇葩现象——那就是穷的都负增长,揭不开锅了,还在那混吃等死搞地方保护主义呢。很多时候,东北穷不是因为没资源,而是根本就是没有带头办事的人,这也是为啥东北几乎留不住年轻的人才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方面有才能施展不开,其次就是你的才能都施展好了,然后跟你没啥关系了,那最低的工资待遇,干一线城市的创造性含量搞的活,也就是拿3000块钱的工资,干一万块钱的工作量。干得好,那都是领导大方向正确,失误了,那就是你承担一切责任.............。总之,各个单位都是一副抢现成的都是我来,背锅的事全都你去。这也是为啥很多东北的年轻人宁可去北上广996遭罪吃苦,也不愿意回东北创业,工作的原因。因为回来,一身能力全都是给人家几乎无偿白嫖了,还怎么留人才呀。


user avatar   nsy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可以振兴东北,我也可以画大饼啊。


user avatar   miao-ye-7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可能对恶性循环缺乏深刻的认识。

我建议你们看看美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什么叫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简单介绍下。

从整体上说,地方经济失去产业集群后,东北没有足够的支柱产业在市场上抢占盈利空间。必然导致地方财政问题,地方财政问题带来的结果是进一步恶化地方建设。

失去了产业,没有企业提供优质工作岗位,那么就会失去人才。人才分化的结果是,走出去的东北人积极开明,留下的东北人趋向保守。这种变化有很多先例。比如广东潮汕地区,潮汕人是出海广泛的。但是潮汕留下来的,甚至在2020年左右还有童婚。


从市场经济角度说,不是你所谓的“自身努力”就能够扭转的。

占据了市场份额和发展蛋糕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不仅仅是在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更会因为资本发展垄断进一步压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空间。国家反垄断在逐步完善才能够打破这种局面。

而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早就不是80年代产业转移的风口,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你甚至都没法指望人口老龄化的东北像发达地区搞血汗工厂,因为人不够),高科技产业又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恶性循环下哪有本钱搞?

这就是慢一步,步步慢。不光东北,在座的各位欠发达地区都是如此。最终沦为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粮食的底层供应方。

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经济发展的规律,一是先发优势,二是马太效应。如果你看懂了这种大的局面,那么再回头看看东北振兴的道路。

全球蛋糕,美帝占据7成,欧洲2成,中国1成,1成还集中在江浙沪珠三角。这就是存量市场。不是三十年前跑马圈地。在新的风口出现前更是没有新的增长点。

发展对日贸易,这原本是优势方向,这不你们也看见了吧,19年关于振兴东北座谈会上,关于申建中日自贸示范区的规划中,面对的不只是日本右翼,还有国内民粹和背后宝岛反串黑抗着爱国大旗搞舆论压迫反装忠。这条路谈何容易?

东北发展军工,我们又不是美国,让你军工复合体胡作非为卖军火?卖军火也得有需求,需求干嘛?解放台湾,这条路,凶险不?

所以,东北振兴为何困难重重?因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内到外都到要面对硬骨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硬骨头,是人类文明在当前生产力下和资本主义利益分配的硬骨头。


此外,我再补充一些。

这些内容很重要。

现代中国的经济学体系都是西方的那套。形容东北落后往往也是基于这个价值体系下讨论gdp,实际上这种价值体系有很大问题,也不可衡量中国。因为中国有很多东西无法用gdp衡量的。比如大连造的辽宁舰,你用gdp怎么衡量?辽宁舰有市场价格去衡量吗?他对于中国整体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间接催生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又如何衡量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东北振兴的困难,在于国内尤其是长期在私人资本话语和价值观体系下谈东北的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上。恰恰这些人的思想观念需要改变而不是一些东北人。

这些人以为他们比起东北人富起来是靠个人奋斗,却忽视了辽宁号这种建立在社会主义政权下的非市场要素。不能只看到个人和眼前利益的追求,讨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民生。

这种观念的错误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就是,在讨论东北如何如何“落后”,“gdp增长又降低”,不如“南方的营商环境”的时候,却看不到南方营商环境只是为少数人谋取利益,多数人是这种营商环境的受害者,比如著名的马某人喊着996福报的言论和一些这类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在杭州经济看起来很不错的整体下,是广大杭州人民买不起房的现实。

再比如广东这个gdp龙头大省,省内的gdp极度不平衡,梅州等地区的gdp甚至不如广西贵州平均值。

这种所谓的“经济发达”,本质上并没有比东北好到哪里去。中国整体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也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而已。因此不论是东北还是全国,都要面对当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所以,东北发展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所谓“自己问题”,“官僚主义”这种表面的现象。


user avatar   tangxiao-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学了点地理,你都不会在这问这种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人的问题


首先,我们知道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交通。

打开地图

我们可以发现,从地理上,东北基本处于被包围的状态

东边和北边是俄罗斯,朝鲜,两个穷邻居,

只有内海出海口,没有外海出海口。和外部海上交流基本被阻断。

和内部交流呢?基本也被一道大兴安岭山脉阻碍

从交通上来说就不太方便。

东北自己内部交流其实应该还是挺方便的,地形平坦。

奈何,东北执政者并未给东北规划建设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从图中你可以看出,和东部沿海及北京天津相比,东北的铁路网是相对稀疏的。

丝绸之路的繁茂,可以让一个楼兰古国从沙漠中诞生

丝绸之路的阻断,也可以让这么一个国家消失在历史中

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交通的不足,也就意味着东北在对外贸易上丧失优势

东北在外贸上虽然可以运用铁路和俄,朝交易,但是显然这两个穷邻居自顾不暇,俄罗斯远东人烟稀少,朝鲜则根本不愿意打开国内市场,更何况他们捉襟见肘的购买力。

而说到海运的话,日本的东京港,韩国的釜山港,我国的上海港,显然都比东北的港口更具有吸引力,东北也就只剩下一个大连港尚可。


再来谈谈工业

东北的工业地位在改革开放之前曾经很高

但是在改革开放后急速下降

原因无他,东北生产不出有竞争力,有技术含量的消费品了

东北人常说,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下岗之类的问题导致东北工业受到了伤害。

然而这种说法,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甚至有甩锅之嫌。

问题在于,即使有三线建设和下岗问题的存在,东北当初的工业底子仍然强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

那么为什么东北会被这些改革开放时仍落后东北的省份超越?

为什么很多省份也曾遭遇过工业打击,但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恢复,而东北在一次打击之后就彻底丧失恢复能力了呢?

答:东北没有好好抓住改革开放的时机,更没有抓住高新技术产业迭代关键期。

虽然东北人很喜欢拿南方说事,他们口中的南方通常是指江浙沪,深圳,厦门这些地方……

不过这里为了避免争议,我们拿四川和东北做一下对比,毕竟东北人总不能说四川人也占了他们多少便宜,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多少政策偏袒

四川一个内陆省份,交通极其不便

资源禀赋也绝对比不上东北,东北人时常自豪于东北的地大物博,什么石油煤炭黑土,这些东西四川都不可能和东北比

然而在改革开放40年中

四川省的领导不断地调整四川的产业规划,积极布局调整四川的经济活动,削尖了脑袋,让四川融入进整个东南经济圈,哪怕是给别人做配套,也在所不惜。小小的一个西南内陆省份,搞出了J20和王者荣耀,发射了嫦娥探测器,高温超导磁悬浮,空间站核心舱,建设了华龙一号核电站。

而东北呢?

虽然东北还有沈飞,大连造船厂这些国家项目,但是在高新科技民用化,产业化方面举步维艰。

今天的东北,提到工业,依然还在用已经日渐失去竞争力的传统工业苦苦支撑。

这些传统工业,污染大,提供不了多少就业岗位,吃的是资源饭


而东北如今那点资源,也剩不了多少了……

黑土早就失去了肥力

石油早已枯竭,直至今日很多今天的东北人知道大庆石油枯竭的时候,居然还一脸难以置信

还有煤炭,矿产……今年东北大停电,很多人应该还历历在目……

那么东北的这些资源是被南方占了便宜吗?

答:除了少部分供应了华北外,绝大部分仍然是东北自己用掉了。

东北的那点儿自然资源只是相对于我国其他省份而言较为丰富,但要想和中东波斯湾或者澳大利亚那些大佬们一样靠卖资源过日子还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东北没有抓住改革开放的风口,没有积极改革,对外开放,没有积极引进来,走出去。

高新产业,轻工业发展不起来,提供不了就业岗位,人才留不住,人没了,内部市场起不来,外部市场也打不开。

最终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天的东北已经吃光了,建国是日俄留下的老本,只剩下传统工业苦苦支撑,东三省gdp加起来已经比不过一个西南内陆的四川了。


今天的东北,还可以生产出航母用的特种钢,但已经孵化不出王者荣耀,大疆,阿里这些互联网和新兴民用消费品了……


东北的农业倒是还行。

因为东三省平原地形适合使用大型机械农具,加上黑土这些原因,东北农业放在全国来说都不错。

可问题是农业这东西他不赚钱啊。

也没有多少年轻人心甘情愿的愿意去当农民啊。

东北目前的产业结构就是在我们所谓的行业剪刀差的最底部,位于利润链条上的最低端。


再来说说的问题吧,东北的网友们总在网上抱怨,自家的官员怎么怎么样,都是从外地来的。不行。

可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本地官员必须去外地任职的规定,不是只有东北一家是这样。

四川的官员也是外地来的。

东北人或许应该思考思考,为什么这些官员去了外地就能够。发光发热,在本地却经常爆出很多腐败问题呢?

民间也不是没有人想改变这一切,也曾有人一腔热血带着资金技术想到东北去设立企业,但是这些人往往去了之后遭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和黑暗,被吃干抹净之后,这些人灰头土脸的走了,留下了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

从此,民间企业家对东北望而却步。


user avatar   pao-diao-de-melk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东北的自然禀赋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天气寒冷缺少海岸线都是致命缺陷。很多所谓的“能源丰富”,只是因为东北工业基础好,开发的早罢了。

2.从康熙封关到同治开关,东北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为未来的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黄白两大帝国主义在东北的角力,新中国建国后的“一边倒”外交策略,让东北抢战了历史先机,率先完成了工业化。

但是这个历史先机,历史上仅有一次,别无分号

3.工业化必然导致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和未来的老龄化,东北地区率先完成了工业化,也必然率先面对人口问题。

4.东北在发展优势期,因为国家战略原因,把大量的资源用于支援全国的建设,未能及时进行产业升级。

5.八十年代后,中国政治和经济方向转型,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与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叠。无法在新的世界贸易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反观东南沿海地区找到了出卖廉价劳动力进行产品初级加工的模式,迅速完成了第一波积累,并逐渐进行产业升级

6.从此以后,只要哪个国家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冲突,那么这个国家就对因为利润下降而导致经济危机。于是有人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事实上东南沿海才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很不幸,东北就是第一个被“粉碎”的发达“国家”。

7.不过这些问题的并非东北特有,很多地方都遭遇了类似问题,但是他们都被迫在八十年代进行破产转型。但是东北的企业因为家底厚,很多坚持到了九十年代和本世纪,错过了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8.但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能直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调拨资源,也不能阻止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于是东北陷入了人口持续流失的死循环中。

9.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考核政绩的原则一直是“唯GDP论”,这也影响了民间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事实上,GDP只是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参考指标。

这也是很多东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远高于GDP水平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南方官员到东北之后折戟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人认为东北的问题是“经济落后“,而事实上经济落后和经济萧条是两个概念。

综上所述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禀赋本身就是中等水平,只是特殊的历史原因让他爬到了一个远高于自身禀赋的水平,现在正慢慢回落。

二.又是一系列特殊的历史原因让东北没能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也未能完成自身的经济转型,让本就下滑的东北经济雪上加霜。

三.GDP并不能准确反应一个地方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综合实力。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是自身经济素质不行。

前段时间在看2022年的一些布局准备信息,顺便看了下地区差异。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东三省的日流水都在倒数10名内,跟哪些省份或者地区在一起呢:甘肃、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和青海,其中黑龙江是东三省垫底,基本倒数三四名的位置。这是什么概念?老少边穷待遇。

诚然,东北的地理位置、周边政治格局限制了其社会生活经济脉络,但是,作为近代开化、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之一,自然资源相对平衡,这个结果拿出来的确有点让人想不通。

细节见下面的链接:

这样看来,东三省向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输送人口是正确的,貌似哈工大还跟清华在深圳建了研究生分院,挺好的。

总量上不去,提高人均也是个法子。

如果有人想批判东三省,你就谈美国的铁锈带,基本一个处境。

总结下来,北边的确不是发展经济的好地方,经济素质决定的。不要说什么初心、奋斗精神,当南方的成本是你的70%,人员沟通效率还高,老老实实按经济规律做选择,没有例外。




     

相关话题

  键盘侠所说的「抛售美债打垮美国」战略是否可行,为什么? 
  近一百年来,地球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哪个,为什么? 
  朱镕基的改革措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分析下日本还有那些产业没有衰落,只剩汽车了吗? 
  如果资本消失了,真的人人都可以富裕生活吗? 
  中国大型企业为什么难以全球化? 
  如何看待茅台经销商集体宣誓:不加价销售、不囤积居奇? 
  为什么电影里美国人开的车都很一般? 
  如何搞垮 bilibili?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时期,抢滩登陆的进攻方,他们的轻步兵真的可以用敌方布设的反登陆三角锥来挡住机枪子弹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朝鲜战争美军的失踪人数比例这么高?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