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从可口可乐在印度遭遇就知道了。
1977年,可口可乐被当时的印度政府赶出印度。直到10多年后才回来。
2006年,某环保机构声称可口可乐中农药残留物过多。于是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可口可乐交出配方。
到了2017年,印度南部部分地区又把可口可乐抵制了,顺便还收拾了百事可乐。
理由是两家公司滥采地下水,农药残留超标。
一个连可口可乐都容不下的国家,你怎么指望它能容得下其他的来印度做代工的企业。比如三来一补、富士康一类的。分分钟血汗工厂,欺压印度的帽子整死你。
印度煤炭储量世界第五,居然高票说印度没有煤炭,这是什么鬼。
印度办工业,在土地这一项上就卡死了,土地全在地主手里,你连地都征不了,还怎么搞工业?外国投资者可以提供资金,可以提供技术,可以提供设备,甚至连员工都能自己带,但是不可能给你搬块土地过来,你总得出个地吧。
这么说吧,一个人有多大成就往往要看他做事情的顺序。
凡是先难后易,把硬骨头放到眼前来啃的。只要运气不太差,几乎必然会比把硬骨头放到后面啃的人发展得要好。
我还是要强调一句,有个前提是“运气不能太差”。这个前提很重要!
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建国,但是中国啃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虽然很多人把原子弹,工业基础建,抗美援朝当作是硬骨头。但我觉得真正难啃的硬骨头是愚昧!!
愚昧有多个方面,首先是识字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5亿多人口中有超过4亿人口是文盲,文盲率高达约80%。
其次是封建意识
尽管,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饱受争议。但打破宗族传统,破除封建迷信,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别的不说,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可能是世界最高的。达到了70%,这已经是许多发达国家都不能望其项背的。
反观印度,在破除愚昧的道路上印度选择了“慢慢来”的方法。以下是印度的识字率。
反观中国,一建国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到1978年
全国文盲人数将近2.4亿、文盲率达25%
识字率已经达到75%比2018年的印度还要高。
在2000年中国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3.38%,
到2015年中国人的识字率达到96.4%
96.4% VS 74.34 这就是差距!
人民如果愚昧,如果不能接受现代工业文明,如何能指望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如果多数人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如何能指望能成为世界工厂。
不要洋洋得意,哦不,不要中中得意的样子。觉得这不是好事啊。
一、说明中国工人便宜。也快被更便宜的东南亚替代了。
二、现在印度是世界服务业外包基地。你说服务业跟制造业,哪个跑在产业发展的前列?不说软件开发外包这种高级的,就说低学历的客户呼叫中心。印度人高中毕业,就坐在印度的空调办公室里,代表美国银行接美国客户的咨询电话。而中国高中毕业,要么去没空调的车间,要么做中文客服,根本接不了外国的生意。
在从厦门到成都的绿皮火车上,和车厢里的人唠嗑。
这些人大都是出川务工的农民工。
其中一个五十将近六十的婆婆说起了她小时候在生产队上夜校的经历。
她在四川广元的一个小山村,中国西部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却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我想象出这样一副场景:数亿的年轻人,经过最基本的教育,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克服了小农社会农民的懒散,学会了纪律与遵守,只等着国门一开,涌进血汗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用他们的血汗驱动着中国不可阻挡地前进。
共和国工业化的种子早在改开前就已经种下,印度还是先解放最广大的群众再说吧。
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其受过教育的国民。
行不行,看大炮。
1980年?中印差距1960年代就逐渐拉开了
1962年那次战争,解放军拿着自产56系列轻武器,对还在成片装备英国二战老枪的印军打出数倍的交换比
再看1979到1980年代的中越边境战争……别说啥飞机导弹,也别说什么机械化信息化,自产大口径火炮群,大规模火力输出,印度今天都整不利索,中国那时候就可以
成群的大口径火炮背后是冶金、机械,要能喂饱这些火炮的弹药,还得有足够的化工、金属加工水平……基本就是常挂在嘴边的基础工业
大炮真的是检验标杆,新中国前往前一二十年,民国也有号称黄金十年,结果像样的大炮造不出来,75山炮当宝,豆战车能横着走,就知道这十年是啥货色。拿大炮检验印度,也是差不多的事。
不说太多历史、民族背景了,我们说说最直接的原因:改革开放和土地财政。
1、改革开放,在邓小平同志“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的原则下。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就是GDP。导致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特别的重视。
我们可能习以为常。觉得招商引资理所当然。其实全球很多国家,对外国人进去是比较冷淡的。比如说印度、印尼我们的很多全球性的企业过去,给他们带去几亿美金的税收,至今,需要给签证官塞钱,而且还拿不到工作签。
到了地方上,没什么优惠,就是正常的公司。移民局隔三岔五来扫一次,抓几个人等着你们公司来赎人。
我们的地方政府:给地、免税、政府投资、企业注册加速、通关加速。几乎就是地方政府能做的,全部都给到位。只要GDP能上去,能解决就业,我一分钱不赚你,还倒贴。你要10万人?没问题,我从大中专强制拉人,发动村民过来上班。(还有多年前存在的,牺牲环境、动用特权....违法或者灰色区域的包容。)
这就导致,大量的工厂移到了沿海地区。
2、土地财政。光有第一点,实际上只会吸引国际品牌的代工厂。不会存在和今天一样,大量的小工厂、专业的工厂(比如只生产某种螺丝、某个金属件)
之所以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世界供应链云集珠三角的核心原因是土地财政。这是一个非计划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搞土地财政,初衷不是为了建立现在的世界工厂。
土地财政是为了缓解中央财政的措施。当时发现,所得税全部归到地方政府,导致中央没有钱,无法号令地方。因此把印花税、所得税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为了给地方政府填空(没钱了),所以中央允许地方收土地税。然后有了两个巨大的影响:
1、房价高涨,并且明显没有人口增长和房产需求的城市,也在疯狂建楼。
2、沿海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工业园和厂房。其中大部分是地方政府为了民营、外资企业投资。这些工业园的选址其实完全脱离需求。政府为了投资款、就业,企业为了地方的优惠政策。
也导致了,一段时间,珠三角堆积了大量的空置厂房,这些厂房非常便宜,有很多小工厂就在这些工业园里建立了起来,接一些外贸的配件、零件。
时间长了,由大厂为核心,小厂就出现了各种零部件的供应商。国际品牌觉得,同一地区供货,价格便宜,就废弃了原有的那些小供应商,改为都是中国采购。慢慢的珠三角就变成了世界制造业的核心。甚至拥有世界级的供应链。
因为革命啊,把上面的人都砍了,然后下面的人看到了上升的希望所以拼命干啊。建国久了,阶级开始固化了,就搞SSXX啊,搞W……G啊,总之不能让你们一代一代屁股不挪窝。然后才有改革开放的全民拼命干啊,才有了世界工厂,才有了基建狂魔啊。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去工厂了,因为产能不扩张了啊,以前生产线干两年就能干线长,再干两年产能扩张就能干组长,再扩张还有机会进军中层领导,现在产能稳定了,甚至开始下滑了,所以大家也就没干劲了。也就没人再愿意长久干下去了。
为什么华为牛逼发展快啊,就是因为上面的人不可能坐一辈子啊,35岁就要滚蛋啊,年轻人拼一拼就能上去啊,为什么国企年轻人不这么干,因为拼命也上不去啊。
印度的老爷们,人家都坐在位子上几千年了。除非天灾和革命,不可能下去,凳子就这么多,上面的人都不够用,下面的人就想都不要想了。
所以印度人民都在苦练投胎技能,有能耐的当世重新投胎(移民),没能耐的,准备下世投胎(信教),所以努力是不可能努力的,就算努力了,还是给你们努力的,何必呢……
秦人不暇自哀……
一。热
在那种地方的夏天,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空调就是第二生产力。
二。没有有力的政府。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各种指标都是赶不上印度的
化肥,印度是中国的两倍
铁路,比你长
飞机,呵呵,。周总理出门都得找印度借飞机···
公路、城市化率、识字率、等等,都是比中国要好的·····
也就是说,当时印度要当第三世界的头,是真的没什么问题的,但是···········
但是!
60年代中印开打,我们都半自动了,印度还是手拉机,找谁说理去啊···
一、当时中国从苏联拿到的援助不到三十亿美金,还有一部分要还抗美援朝时候的军火费用
印度从苏联美帝左右逢源,拿到的援助那叫一个多,还有大量贷款(住:苏联解体后,印度用贬值的卢布还了贷款,当然,后来在航母潜艇等项目里,貌似又都还了回去)
这就要说一个原因的
总理去苏联和大林子谈的时候,大林子说起你们需要什么什么工厂,总理说是啊,我们正在修,现在还需要什么什么,需要苏联的帮助。
国民党去苏联的时候,大林子说你们需要什么什么工厂,国民党外交部长说是啊,但是我们现在需要什么什么军火·····
印度也差不多,
比如化肥,当年印度化肥还是中国的两倍的
但是中国是什么,对,七十年代初的四三计划,大量进口生产化肥的机器,并自己研究,在八十年代才开始投产,等到取消粮票都90年代了,见效都是二十年了快。
明白了吧,我们是都有一种,即使十几年后成功,那时候我都退了我无所谓的精神。
印度是直接进口化肥,当时产量就增加,至于后人,后人比我们聪明,肯定有办法的。
二、教育,古代十年生息十年生聚就能报仇,然后盛世,现代,你二十年你大学都还没毕业呢……
而印度教育最好的,妇女识字率最高的几个邦,还是当年印度共产党统治过的几个邦,比如喀拉拉邦等等。
三、种姓制度,这特么是一个天坑·······我估计老毛过去都没办法···主体民族几千年被少数民族统治····讲真,要是没有明朝,窝囊宋之后直接元清,,那中国也差不多,能把忽必烈捧为儒家宗师,。能跪舔蛮夷的儒家,在自己阉割自己上边,那天赋是很高的··
四、中国改开后其实利用外资并不多,那时候外资投资只能占百分之五十好像,一直到九十年代以后才大规模进入,加入世贸之后才巨量的,扩大的。
五、基础建设,你觉得没有中国便捷的交通,马云起得来吗?快递起得来吗?
你一个地方隔三差五停电,什么工厂受的了?
六、产品你是要卖出去的啊,不卖出去工厂怎么活下来?
可印度贱民,有几个有消费能力的?
卖给外国人?那你刚开的工厂怎么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东西能比外国几十年的老工厂生产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低?
外国人来这里投资,倒是好办法,但是又回到起点了
完整的基础建设、庞大的有素质的就业人群
缺一不可
工厂都是有集群效应的,比如我需要一个产品,我在华强北跑一天差不多就能凑齐几百上千个零件。
我在印度开厂,我需要的几百上千个零件印度只能提供十几个···那我搞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