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都吃大米,哪些文化因素造成日本流行饭团子,中国并不流行? 第1页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本来也有团子,但是,你知道中国以前的经济水平,只够拿半碗米熬稀汤大家分,不够拿大米做成饭团当干粮不?


user avatar   li-bu-xu-fa-tan-hua-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粽子:“麻痹,老子这么好吃,有肉有蛋黄,丰腴糯口,粽叶的清香裹着酱香,谁要吃破米饭团子?”



user avatar   bo-hai-tang-zh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都有所了解。

我生长在南方17年,上大学去北方生活了2年多,后来交换留学日本工作至今15年,我的回答应该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我认为中国没有吃饭团的习惯原因有三:

1,米不同。日本人吃粳米,中国人主要吃籼米。

2,做饭方式不同。日本人以前是用铁锅煮饭,中国人以前主要是用木甑蒸饭

3,对冷食的理念不同。日本人对冷食无抵抗,中国人养生讲究吃热饭喝热水。


特别声明

东北地区的朋友,知道你们现在主食是大米而且吃的都是粳米,回去问问你们家80岁以上的人小时候主食是啥?是不是高粱米,小米?

江浙沪长三角地区的朋友,知道你们现在吃的都是粳米,问问你们家用过粮票的人,原来每顿饭吃得起粳米不?对了,还有粢饭团,正宗做法是用糯米或者粳米掺糯米哦。

其他北方的朋友,知道你们吃的都是粳米,中国现在粳米产量是历史最高,也仅占全国大米总产量约三成,北方人口可不止全国人口三成哦。北方大米大部分还都是卖到南方,所以我下文说的南米北面,请不要觉得受委屈了好吗?




  • 先说说大米的不同

大米主要分三种,籼米,粳米,糯米。

其中糯米主要用作糕点和酿酒,籼米粳米才是大家平时吃的米饭。

籼米,米粒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质较轻,粘性较小,碎米多,膨胀性大,出饭率高,蒸出的米饭较膨松。

粳米,米粒呈椭圆形。米质较重,粘性较大,膨胀性小,出饭率低,作出的米饭较粘稠。

从大米黏性上来说,糯米黏性最强、籼米最弱,粳米居中,所以喜欢吃粳米的人最多。因为粳米口感最好,确实好吃。



中国南米北面,大米是南方的主食。

我大学时有一个山东同学告诉我他们那边一日三餐都是吃馒头。我曾去过一个山西同学家玩,他们家包子馒头各种面条每天不重样的热情款待我,有一天我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咱好像好几天没吃米饭了哦,害得人家特地去买米给我做了顿米饭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对不住人家。对了,米饭在北方叫“米饭”,“大米饭”,“白米饭”,或者“大白米饭”。南方就一个字“饭”!这些南北差异都是我上大学之后才知道的。


中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产的是籼米,学名叫做Indica,日本俗称为タイ米(泰国米)或南京米。世界上80%的大米都是籼米。中国十几年前籼米占大米产量也超过80%以上。

中国北方产的才是和日本一样的粳米,学名叫做Japonica。最近几年中国因为流行吃粳米,粳米价格也比较高,所以种植量有所增高,但是也仅占中国大米产量的30%左右。而日本是几乎百分之百的吃粳米。

粳米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有种植,但是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其亩产量不及籼米,在全国范围来看种植量也远不及籼米。籼米产量高,易种植,在南方被广泛种植,但是北方环境无法正常生长。


请注意!上面的地图是现在的大米产区,以前北方的大米产量更少,主要是靠大运河从南方运往北方,所以中国以前几乎都是吃籼米。


籼米虽然口感稍差但是适合南方水土种植,而且产量高,出饭率高。适合制作炒饭,烩饭,煲仔饭等。评论里不少江苏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边吃粳米,从上面的地图上看,江苏地区现在确实是主产粳米,不过鼎鼎大名的扬州炒饭的官方制定的标注中明确指出要用籼米,所以我推测江苏一带更早可能也是籼米产地。


粳米黏性较大适合捏成饭团,籼米饭由于黏性小,不容易捏成饭团,粳米在中国历史上产量很小,而且产粳米的北方地区又多以面食为主,比如东北地区现在主食是大米,但是以前也是以小米高粱米为主。所以中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捏饭团的习惯。






  • 不单米不一样,以前中国和日本做饭的方法也不一样。


这是日本以前灶台上的饭锅,日本称这种锅叫作“釜”

日本以前的米饭是放铁锅里直接煮出来的。


这是中国以前的灶台和“甑”,架在锅里的木桶就是甑,又叫做木甑,饭甑,甑子等,据说用甑做饭的方法在中国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以前的米饭是先煮,煮到半熟后,再滤掉米汤,捞出饭来放在甑上蒸熟的。这种木甑在中国南方种植籼米的大部分地区都曾广泛使用。


不知到现在还有没有人吃过这种木甑蒸出来的米饭,以前的大锅饭都是这么做的。这种饭一粒一粒发得非常大,蓬蓬松松的,饭出得多,吃着顶饱。而且饭香带着木甑的木头香味非常诱人。可惜这饭有一个缺点,口感不是很好(当然也有不少特别喜欢这种蓬松的口感的米饭人)。小时候上我爸妈学校吃食堂就吃过这种饭,我不是很喜欢吃,倒是那个米汤特别浓稠特别香,感觉营养都在米汤里了,每次我都要喝一大腕。



《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描写过一种用糙米煮出来的“楠公飯”。


这楠公饭我一看就觉得似曾相识。


小时候去乡下一家穷亲戚家吃酒席,他们家就是用木甑蒸饭,那个米饭就特别像楠公饭,那次吃的还不是纯糙米,是半精米,饭粒黄黄的,蓬松而干涩,毫无饭味,里面还掺了地瓜,那是我吃过最难吃也最难忘的一次米饭。


咱们中国以前吃的主要是籼米而且又是木甑蒸出来的,所以完全不适合捏成饭团。


但是如果是糯米,中国就有不少和饭团很像的食物了,比如粽子,糯米团子,粢饭团,糍粑等等。这些我想都可以算是饭团的近亲吧。



前面说到了糙米,大家可能知道养生学上都推荐吃粗粮杂粮。我听老一辈人说早先穷人家都是吃粗粮,纯白的精米是有钱地主家才能三餐享用的。其他回答里有人提到日本物产贫瘠所以诞生了吃饭团的习惯,这一点我不完全赞同,物产贫瘠可能算日本古代菜肴品种较为单一的原因,但是日本人吃饭团的习惯,恰恰是他们太爱吃米饭而且吃的米饭太精细造成的。


日本人常说一句口头禅「白いご飯さえあれば他には何もいらない」(只要有大白米饭其他什么都不用)。日本人是真的爱吃白米饭,“饺子配米饭”,“拉面配米饭”这种变态的吃法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出来,我想大家也可以由此感受到日本人有多爱吃米饭。


一般人可能都不知道,日本古代就开始吃精米,他们对白米饭的热爱甚至引发出一种国民病:脚气病


注意这个“脚气病”,不是“脚气”,脚气是真菌引起的脚部瘙痒的皮肤病。而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造成的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等症状。


日本早在元禄年间(1688-1704年)开始流行吃精米,造成脚气病大流行,尤其是江户(东京)地区特别严重,被称为「江戸患い」,到明治末年每年都有6000到15000人死于脚气病,这一状况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有所改观。


这个脚气病我国古代也有,但是似乎没有日本那么严重,我猜想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古代中国的穷人吃粗粮杂粮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不会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引起脚气病,而有钱人虽然吃白米饭机会多,但是我国的饮食习惯上吃饭一定会配菜,蔬菜中含有维生素B1所以富人也不容易患病。



  • 讲到养生和饮食习惯,最后讲讲关于吃冷食这方面的中日差异吧。

有一点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爱喝温水喝开水。日本人平时喝水都是喝凉水甚至冰水。

吃饭也是一样的,中国养生讲究温胃养胃,不能让体内受寒。


日本在东京横滨和神户等地有中华学校,里面学生多是华人华侨子弟,中华学校除了上课用中文,还有一个和日本普通学校不同的地方,就是有专用的便当保温箱,为的就是让孩子们中午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我现在在日本上班,日本人中午吃便当,都是吃凉的,我们公司中午在微波炉前热饭的都是咱中国同胞。爱吃热饭菜这一点我想已经植根于咱们中国人DNA里面了吧?


我老婆是日本人,刚同居那会儿她给我俩中午带的便当是这个样子的:

后来我给提了几个意见

1,胡萝卜啥的别切成心形,同事看了笑话。

2,菜不够吃,水果太多,水果不下饭。

3,水果和小番茄要么和菜分开,要么别放,我没法热菜。


现在我的便当是这个样子的:

水果和心永远消失啦!


开玩笑啦,上面是11月22日日本的非传统节日“好夫妇节”老婆给我做的爱妻便当。谢谢老婆大人这么多年每天早早起来给我做的可口饭菜。



咱中国人吃热饭菜其实是有道理的,古代缺少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加热,加热的食物不但更可口,而且能杀菌消毒,有益健康。


而日本人爱吃冷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細菌在35度左右最容易繁殖,而65度以上基本上都会杀死。饭菜在半温不热的环境下最容易变质,所以如果外出没有给饭菜保温或加温的条件下,彻底凉透的凉饭凉菜反而更好。也是古代日本人的生活智慧经验得出的结果吧。


说到米饭保存,古代没有冰箱,那如何使米饭不容易变质呢?日本人是用这么一种木桶来装着。

木桶有自动调节湿度的功能,木头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用木桶保存米饭不容易变质,而且不容易变干,口感好还带木头香味。去过寿司店的人应该看到过这种木桶。说到这里不得不赞美一下咱们祖先的智慧了,日本人用铁锅做饭用木桶装饭保存,咱们的木甑又能做饭又能保存,一举两得!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日本的米饭黏性足所以即使凉了也很好吃,捏成饭团便于携带,里面包一点菜就是有菜有饭了,省时,便携,好吃,方便,所以日本人特别爱吃饭团。而中国以前大米种类不同,做饭方式不同,而且对吃冷饭也有抵触,所以饭团以前没有在中国流行起来。



但是,你们知道真正好吃的饭团是什么样子的吗?

我老婆家是开旅馆的,她家旅馆的料理长给我们捏的饭团子那是真好吃。

那个料理长是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头子,现在旅馆数他辈分高,其他人都毕恭毕敬的尊称他「料理長」,只有我老婆叫他“欧吉桑”,我老婆上中学时吃他做的便当比她妈做的还多。老头也特别疼爱这个从小看到大的「お嬢様(大小姐)」,每次回去都给我们做好吃的,他做饭个团子都特别讲究。

用「土鍋(日本砂锅)」煮的最高级的新潟产的越光米,煮好的热腾腾的饭,手上沾点清水,拍一点盐,趁热捏三下捏成正三角型,准确的说应该是饭团在手上转了三圈,因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魔术一般,只两三秒钟即成。这个饭团力道特重要,非常见功力。饭团饭粒蓬松再少一分力道饭团便会松散无型,然而再多一分力道又会让米饭过于紧实口感打折。


将有明海产的特级海苔放在带铁丝网的烤肉用木炭小火炉上快速来回烤炙两三次,经这到工序之后海苔越发笔挺香脆。


将两者分开摆放,端上来让我们吃时自己包裹饭团,这样的饭团一口下去,海苔香脆,米饭松软,入口之后饭粒自然散开,口感极佳。米饭的淀粉和唾液化学反应形成糖粉让嘴里充满温柔的甜味。米饭的香味,海苔的香味结合着米饭的甜味,盐的微微咸味,形成绝妙的平衡感和组合感。无须在米饭中夹裹任何其他食材。吃过这饭团子,你才会知道真正的Simple is best 是什么意思。


你看,说来说去,日本人其实也还是懂得热饭团的味道是最好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料理长捏的那个饭团子只比他们“大小姐”给我捏的饭团子差一点点了。


user avatar   su-fe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日本人「穷」又「没文化」啊。

中国自古以来在世界上属于又富饶又发达的大国,这话不是白说的。

而日本,直到明治维新以前,都只是个又穷又贫瘠的小国,跟着中华大哥屁股后头混日子学东西。

就拿离明治维新已经很近的江户时代来说,日本社会分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士就是武士,已经算是最高级的贵族阶层了。但即使成为武士,大部分也只能分到大米而已,根本算不上有钱。如果家里地多,那还可以开垦一些菜园子种点菜,吃完拉倒。

开荤?不存在的。牛肉猪肉是不能吃的,肉类只有鱼。鱼又特别不好保存,价格变动很大。普通的武士,一个月只能吃上两三回鱼。

再穷点的农民,那是连白米饭都吃不上的。毕竟大米饭在过去也算是一种比较精贵的主食。所以那个时代的日本,生活稳定,三餐也就是腌菜+米饭+味增汤。过年了有钱了吃顿鱼而已。

这个腌菜+米饭+味增汤,又被称为"一汁一菜"。味增因为是豆酱,所以也能较久保存。

换句话说,新鲜的食物,在以前的日本是非常匮乏的。

但是武士都是士兵呀,要上战场要打仗,吃不饱就没劲儿。所以领主就给他们发大米。很多武士几乎没什么钱,只有大米,就每天吃米饭。寒碜的撒点盐,稍微有宽裕了就放个梅子,这都是现代日本料理的原型。

为啥日本崇尚极简主义,崇尚性冷淡风,我觉得都是长年穷出来的……一个富到流油的国家是不太可能催生出侘寂这种哲学的。

拥有大米的武士们上战场打仗,带的也是大米。为了方便携带,就把大米捏成了饭团子,然后用海边可以随便捡到的海苔包上,这就成了日本饭团了。这种为了行军打仗方便携带的的饭团,就叫做"屯粮"。别看寒碜,相对来说已经很好了,毕竟不是贵族就只能吃粗粮……


其实中国古代行军打仗,吃的也差不多就是这类东西。粗粮干饭,大饼。菜和肉很少,因为不容易携带和保存嘛。

只不过,日本后来不知怎么的把饭团就这样传承了下来,还变成了一个有特色的民族食物。而粗粮干饭大饼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是很难站住脚的,就这样被淘汰了,而只有像渍饭团这种有一定制作技巧和调味的好吃饭团才在中国生存了下来。

说到饭团,其实就可以说说另一样流传下来的日本民族食物——寿司(此处指大家比较熟悉的握寿司)。这样东西也是以大米为主的。握寿司在从前的日本也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它的存在和中国烤串,或者说韩国的大妈炒年糕差不多,就是一种路边摊快餐,在江户特别流行。

现在,比较正统的日本寿司店都是客人坐在台子前,和大师傅面对面,并且口头向大师傅点单,吃的过程中还会和寿司师傅聊天。这些其实都是传承了最初路边小摊的形式。只不过搬到了室内,换了一套精致高级的家具。

想象一下,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一屁股坐到车拉的小摊前面,询问摊主今天都有什么鱼,然后现场决定点哪些寿司,现场用手拿了蘸点酱油吃掉。这才是寿司最原初的形式呢,还挺亲民的。


回到江户时代的武士,因为吃白米太多而蔬菜和肉类摄取不足,导致很多人缺乏维生素B1而患上了脚气。有的人甚至严重到无法走路,只能自己做个"轮椅"。这也算是古代的贵族病了吧。


但是日本还有个地方的人比较奇葩,他们不像其他日本人喜欢吃冷饭团。很多都是要热了再吃的。

那就是传说中的大中华冲绳省。

冲绳这个地方无论是生活习惯,饮食,语言,都有太多太多像中国的地方……从他们吃猪蹄和猪脸就能看出来了。关于这个话题,哪天可以再开答案详聊。

综上所述,日本流行饭团,或许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菜肉匮乏和领主向武士直接发放大米导致贵族阶层大量食用米饭
  2. 因为易于保存,饭团作为军粮在武士阶层成为一种重要的食物
  3. 日本饮食文化的匮乏,使得饭团这种小角色有机会被流传到了现代并发扬光大

当然了,现代的饭团大部分都极尽奢华,有肉有鱼有调味,所以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最后本着实用性的原则,就给大家推荐几个来日本推荐尝尝的饭团吧。

首先,在便利店和超市可以买到的饭团基本上有这样几个种类:三角的,圆圆的,袋子方的,但大多数普通饭团包装都是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里面什么样子。

而高级饭团的特点就是,它们的袋子一般都是方的,而且不透明!!!还画着特别诱人的原材料照片。遇到这种饭团就勇敢买来吃,不会辜负你的。它们的价格也比一般饭团贵那么一丢丢,但总归还是不超过200日元的。

在这其中又数鲑鱼子饭团(いくら)最好吃。因为这种高级饭团里面的料都会给的很足,甚至占一半以上,所以吃起来口感和其他饭团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一样我喜欢的就是半熟玉子饭团,很适合当早饭,里面的腌鸡蛋叫人十分满足。


还有下面这两款,三文鱼以及蛋黄酱鱼肉的饭团,我个人没什么特别的爱,但却是日本人选出的No.1,有兴趣也可以尝试一下。


各种奇葩口味比如咖喱味,炒饭味,蛋包饭味等等,虽然不难吃,但建议慎选。

写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要下楼去买两个饭团吃了,再见。


欢迎来各处找我玩~

公号:苏菲的日本(SophieinTokyo) - 系统整理日本的留学/职场/旅游攻略、日本的社会文化、即时性新闻评论。

微博:猫嘴小超人苏菲 - 在日本生活的日常和琐碎的思考

小红书:苏菲在东京 - PO平日里自己买的化妆品衣服鞋包和吃到的好店。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糯米圆子用油炸了超香超好吃。

比那些不正宗的饭团好吃多了。正宗的?没吃过。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不要只玩梗嘛。我来正经回答一下问题:

元老院的“恶”,大致上和我们这个位面的殖民帝国们所做的恶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元老院能比殖民帝国们好看一点,是因为元老院的“善”比它们是要高出不少的。但是既然问题问的是“恶”,我们就只说“恶”——


1.带有殖民意味的倾销:

糖业战争,以及正式进入广州后带来的小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2.奴隶贸易:

夸克穷的奴隶贸易的专利权证书,前往马尼拉完婚的贵族私生女唐娜玛丽娜·德·阿雷利亚诺小姐的遭遇。早期的生活秘书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奴隶贸易。

3.武装侵略他国领土:

典型如济州岛。同人里就更多了,但没转正不拿出来说了。

4.文化侵略:

借灾荒趁机传播天道教,张教主和崔道长干过的事都不少。当然这种文化侵略带有一定启蒙性质,但此处只谈“做了哪些恶”。

5.滴着血的原始积累:

天地会趁风灾吞并小地主和自耕农土地;赵引弓的蚕吃人;薛岗村的集村并屯。

6.挑拨战乱:

在登莱之乱趁火打劫的发动机行动;插手东南亚诸国的战争;官方同人里还介入了日本的岛原之乱。

7.海盗式的直接掠夺:

西班牙盖伦和部分地区的合理负担(在抢劫盖伦船的过程中还用了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

8.制毒贩毒:

张道长的土制吗啡,工人们的可卡因精力茶。

不过这些罪名,也要看历史的进程,毕竟我们这个位面的灯塔诸国也是干着这些事一路走过来的,如今人家不还一样是人类文明的典范、世界历史的灯塔么。大英……呃,美利……呃,元老院,对尔等落后民族小小的征服,算得了什么?


user avatar   fu-tao-jiu-fe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user avatar   li-xiao-xue-97-5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数据解读完全是错的。
一群人为了一个错误的数据高潮成这样,我也是大写的服。

首先,1月入学,12月毕业的program比例很小(原文为“几乎不会有”,感谢知友@ 吴若凡 指正),而且,这批人也很少有当年立即回国的。换句话说,2015年归国的人,基本上都是2014年及以前就出国的。

所以用2015年的回国人数和出国人数算出来的所谓“归国率”纯粹是瞎几把算。

一般国外本科是3-4年,美国的master是1.5-2年,英国及英联邦是1-1.5年,PhD一般要5年。具体数据没有任何机构披露,但取个平均数2年肯定没毛病。

那我们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5年回国是40.9万,往前推2年,2013年出国人数是41.4万,40.9/41.4=98.8%,远高于所谓的“78%”。
就不用更早的数据计算了,免得说我欺负人。
再退一步讲,假设2015年学成归国的都是英国master(2014年出国),回国率也有40.9/45.98=89%。

所以下次喷之前请先动动脑子,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

有些个大V答题时也请负点责任,不懂不要乱说。


——————

我的公众号还有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详情请移步:数据分析前,先动动脑子




  

相关话题

  这是超市里买的生菜,清水洗后剩下的水,这水里是什么?这样的生菜还能吃吗? 
  如何看待日本动画导演山本宽说侵华「符合帝国主义潮流」? 
  日本的弓道有什么意义? 
  只用烤箱可以做出什么逆天的菜? 
  你或者你的室友带过哪些好吃的去学校? 
  怎么炒好一盘青菜? 
  中国人常吃的「三鲜」到底是哪三鲜?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和纳粹德国国力相差有多大? 
  黄油啤酒怎么做? 
  有什么食物是你一直想吃,真吃到却很失望的? 

前一个讨论
电影院的座位为什么不插空摆?
下一个讨论
安装CAD遇到这个 怎么解决?





© 2024-04-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