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应该怎样分析甲乙行为,应该怎样判案?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修改:

丙的定性还受环境背景的影响。

1.如果是室内或人迹罕至的旷野的,或者深夜人少时,那么丙应该能意识到自己不救助将必然导致乙的死亡。这里推定一个直接故意应该没太大问题。

2.大白天马路上或公共场所杀的:这里是间接故意,因为丙可以相信别人也有机会救助乙。

而丙承担责任是来源于介入事件这一点,你既然介入了,就参加了因果关系。(为了防止有人疑惑,为啥别的路人不判故意杀人。)

但无论如何不是单纯的教唆犯,因为丙不提供救助这本身是一个行为。单纯的教唆犯本身除了嘴炮是不实施行为的。



1.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解释:

不认定是犯罪中止的原因。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有效地停止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其包含实施行为前和实施行为后的中止。

甲已实施犯罪行为,中止要件就必定得包含: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

从结果看,无效。

因此认定既遂。

2.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解释:

这里不是间接故意的情形。是推定直接故意的情形。

间接故意、一般直接故意、推定直接故意略有不同,

一般直接故意是知道行为可能或必然会引起危害性结果而积极追求;

推定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必然引起危害性后果而放任;(注意【明知、必然】这种情况下只能认为你是故意的了。)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可能引起危害性后果而放任。

丙明知不作为(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以及教唆甲不作为(教唆行为)必然导致乙死亡,却予以放任,应为推定的直接故意。

3.综上,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共同犯罪。甲主犯,丙可以主/从犯。




  

相关话题

  法学专业的课堂有哪些有趣的案例? 
  如何看待大学生售卖27(25只未遂)只鹦鹉一审获刑6年? 
  我该怎么回应他的威胁? 
  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承认法律,却要遵从法律? 
  一个女人不想生孩子,并且已经决定不生,是犯法了吗?? 
  网传 58 同城裁员 20%,单方面强制停薪留职 2 个月,是真的吗? 
  如何看待 6 月 9 日特斯拉维权女车主深夜发文,称「自身因维权遭受人生攻击与污蔑」? 
  如何看待「温州一批 20 年产权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须按房产价格三分之一缴费」? 
  你对青年警察有什么建议呢? 
  钱宝网的用户如何挽回损失?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男子殴打扫地小男孩」事件?
下一个讨论
A强迫B把C杀了,该如何判定?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