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应该怎样分析甲乙行为,应该怎样判案?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修改:

丙的定性还受环境背景的影响。

1.如果是室内或人迹罕至的旷野的,或者深夜人少时,那么丙应该能意识到自己不救助将必然导致乙的死亡。这里推定一个直接故意应该没太大问题。

2.大白天马路上或公共场所杀的:这里是间接故意,因为丙可以相信别人也有机会救助乙。

而丙承担责任是来源于介入事件这一点,你既然介入了,就参加了因果关系。(为了防止有人疑惑,为啥别的路人不判故意杀人。)

但无论如何不是单纯的教唆犯,因为丙不提供救助这本身是一个行为。单纯的教唆犯本身除了嘴炮是不实施行为的。



1.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解释:

不认定是犯罪中止的原因。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有效地停止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其包含实施行为前和实施行为后的中止。

甲已实施犯罪行为,中止要件就必定得包含: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

从结果看,无效。

因此认定既遂。

2.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解释:

这里不是间接故意的情形。是推定直接故意的情形。

间接故意、一般直接故意、推定直接故意略有不同,

一般直接故意是知道行为可能或必然会引起危害性结果而积极追求;

推定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必然引起危害性后果而放任;(注意【明知、必然】这种情况下只能认为你是故意的了。)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可能引起危害性后果而放任。

丙明知不作为(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以及教唆甲不作为(教唆行为)必然导致乙死亡,却予以放任,应为推定的直接故意。

3.综上,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共同犯罪。甲主犯,丙可以主/从犯。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女子带孩子骑电动车被奔驰开门杀后,被两男子掌掴殴打流鼻血,质疑其碰瓷?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开除三位校外嫖娼的男生,并张榜公告,校方回应「处罚公示仅在校内,未刊发网络」? 
  如何看待南京一职员「以同事为原型写狗血剧」被判赔?如何判定文学作品侵权的界限? 
  作为一名法官,最后判决宣布别人死刑是怎样一种感受? 
  本科东大电子系,考研想转法律专业,求各位大神给点建议和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专家称「游戏账号租售属违法行为,成年人把账号卖给成年人也违法」,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罢工违法吗? 
  如何看待司法部回应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称「条例将广泛听取认真吸收公众意见」? 
  邓飞曝光徐州丰县八孩母亲结婚证照片,目前事件还有哪些疑点? 
  商汤集团宣布将会延迟全球发售及上市,具体情况如何?会给其带来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男子殴打扫地小男孩」事件?
下一个讨论
A强迫B把C杀了,该如何判定?





© 2025-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