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顶端人才比不了西方? 第5页

                    

user avatar   li-gou-dan-gao-fang-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还有人问这个问题就挺离谱的。

这个问题的实质内核实际上和“中国人这么聪明,为什么古代没发展出科技”一致。

有三个原因,但我只能说两个。

差不多两千年多前吧,西方就有米利都学派总结出了哲学诞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1. 惊异,对事物有惊异感,即问题意识
  2. 闲暇,有进行思考的物质条件
  3. 自由,即思考的自由

“惊异”这点很容易做到,“闲暇”和“自由”在996都是福报的今天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简直扯勾八蛋。

那么你也可以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聪明却没有在古代发展出科技”了。

毛泽东曾经说过

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可是,中国自从脱离奴隶制度进到封建制度以后,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就长期地陷在发展迟缓的状态中。这个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

为什么呢?

地主阶级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的穷苦和落后,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

第二点。

我说个暴论:

从一个国家的首富是干什么的就能看出这个国家靠什么发展。

在之前是谁?

王健林?他又是干什么的?

聪明人都去搞这个了,你指望我这智商的去“顶端”?

我连明天的饭辙都得现琢磨……

再看抖音,这玩意收割的都是些什么人?

不是,吸引的都是些什么用户?

像这种,就提莫的你这种进厂打螺丝都得走关系的主,搁着琢磨和美女翻译的婚后感情问题?你在逗我吗?

世界名著《3X怎么来的》

看看万恶的美帝,比尔盖茨是干什么的?

马斯克又是干什么的?

聪明人永远知道干什么能挣钱。顶端人才有几套房啊?


user avatar   enoch-94-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到底,还是工人科学家没地位。

科学家老老实实干二十年科研,连自己家都养不好。欧美见面说自己是工程师脸上都带着自豪,中国呢:你是机械工程师啥意思?哦哦就是机床工呗,一个月工资还没我卖两份保险赚的钱多。

整个社会都这么轻浮,没人沉下心来。现在世界太吵,让安静的人显得有些傻。我们以前穷所以饿着肚子搞科研搞原子弹搞两弹一星。但现在不一样了,不能再期盼科技行业饿着肚子搞研究。在中国 实干误国 房产兴邦 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公平”亡国灭种】中国人智商不差的。以世界青少年智商为100,中国青少年有103。但是,中国人喜欢“教育公平”啊!所以,完了!

一、过去是,“阶级成分不好”,不让读大学。“阶级成分不好”往往是父母聪明,发了财,做了地主、资本家。这基因太好了,但是无产阶级硬不给他们机会。屠呦呦是地主家的漏网之鱼,祖上在宁波富着呢。

二、现在,又从上海把高考录取名额拨走。全国初中生智商103,上海学生115。拨给浙江倒能让人服气,上海学生智商115.3,浙江智商115.8,压了上海半分。何况宁波还培养出个屠呦呦。可是“公平”给其它任何省,那不是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了吗?

---- 只有把好的教育资源,给你们最妒忌的人,才能拿诺奖。你们愿意吗?

======

(1)我可没下判断!我是让你选!你要打土豪分田地?还是要中国出亚洲首富?这事情只能二选一。一边说让矮子作为弱势群体在篮球界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一边说CBA水平什么时候能超过NBA。好人全让你做了。但这可能吗?

(2)有人问我数据是哪里来的。《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第25卷第4期。(“表1”)你要笑死,说明你被传说骗太久,对现实国情,几乎一无所知。

(3)看到“表1”,又有人说笑尿了,跟我强调了后天因素,还要求我来个显著性分析。那么就补充一张“表3”。PISA测试,世界一张卷,上海学生世界第一,都知道哦。看“表3”中,在上海的外地学生,先天、后天加在一起,跟上海本市学生的差距。显著性 p < 0.001。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根本就不养科学

中国有句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科学不是用来恰饭的,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现在花钱最多的科研项目都是毫无实际用处的,天体物理找黑洞,量子物理的找上帝粒子,花的钱都是天文数字。

这些工作,不光花钱,而且耗尽数万计科学家和工程师一生的心血。做这一切,需要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要,包括但不限于,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

社会对科学家的要求是,淡泊名利,不计名利。社会上搞科研的就是卢瑟,成为被愚弄嘲笑的对象,就这样还想在科研上超过西方?做梦吧。


user avatar   chen-yu-60-56-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牛顿是做神学的业余时间发现的三定律

爱因斯坦是前妻牺牲个人时间照顾他才有的时间研究

魏格纳是生病没事干的时候发现的大陆漂移学说

爱迪生是做了资本家把员工发明冠到自己名下成为的发明大王

天天996,007,你什么都发现不了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有大佬扒过,之前的顶尖人才大多被外国挖走。国内论文上科学杂志都能上cctv。


现在的顶尖人才还在成长。诺贝尔奖又有一定延后性。


二,这都是人评的。

众所周知。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都很呵呵。

其他奖项,虽没那么夸张,但依旧受人的主管因素而影响。


user avatar   feng-jie-44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重视基础。

在各行各业都有一种情况,很多人并不在意基础,不在意专业,而是考虑别的。

游戏行业,做不出火爆的游戏,就抄其他市面上火爆的游戏,实在不行把制作公司买了。

足球行业,商业化不彻底,投资人投资打水漂,行政措施拍着脑袋来,球场上的位置也是瞎指挥。

运动行业,砸钱搞冷门项目赚金牌,热门项目放一半抓一半,把花钱的部分放开,把赚钱的部分抓住。

电视剧行业最明显,无论什么职场剧,就是恋爱剧加上一些奇思妙想的工作内容,换点用词似乎就专业了一样。

在各种行业里套考核标准这一套,瞎搞。

各种跑动的销售人员和对接其他单位的办事员,要求上下班来公司打卡,导致效率低下。

写代码的程序员,考核要求处理bug多少个,优化代码多少条……导致先写垃圾点以后好改,但是谁会记得半个月前自己写了多少东西。

教授之类的高端人才,想要经费,要开会,要定期出结果,要上课,要考核。如果研究成果靠考核能做好,那就不是研究了,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不同的人擅长的方向不一样,师范专业的核心是如何把自己知道的内容教给别人,而不在于自己有多少知识。

天天开会,一次会开半天,还舔着脸布置任务,一边说:这个活很紧要3天干完,一边天天把人拉来开会,根本没时间干活,3天的活不留3天的时间,自然干出来就是质量差。

社会大环境如此,日剧有专业人员写专业内容,美剧有专业人员作为提供技术支持,TBBT这个剧错误不少但是背后的专业人员也不少,说起TBBT,几个主角放中国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成绩,经费都要不到。专业人员不纯粹,专业技术不纯粹,那就不专业了。


user avatar   yang-tang-ail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拿西方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人才,本身就是一种谬误、一种不公正。

西方的物质发达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其他民族的痛苦不幸之上,不是建立在他们的高科技之上。

事实上,西方也没啥可吹的,如果没有中国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西方至今会停留在中世纪,贪婪卑鄙的教士抱着笨重的羊皮《圣经》给愚昧无知的农奴洗脑。

20世纪世界民族解放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这些殖民野心家,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像当年的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一样,一去不复返。

当今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加深、贸易全球化不可逆转,第三世界的人民渴望安定自由,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的世界正朝着鸡犬相闻的地球村稳步前进,任何违背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野心图谋必将失败,被历史的洪流无情的摧垮。

我们有自己的历史,有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我们有沿用至今的方块字,我们有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我们有唯美的四六骈文,我们有震古烁今的万里长城和隋唐大运河,我们有纵览欧亚、光耀千古的丝绸之路,我们还有精美的陶瓷、数不胜数的小吃、雕梁画栋的名胜古迹、冠绝世界的庞大体量和高度集权下的大一统格局。他们有吗?

难道只有那些研究杀人利器并且用来殖民扩张的人是高端人才吗?

他们的衰落就在眼前,他们已经彻底走下神坛,面对平起平坐、日益强大的亚非人民,他们心有不甘,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不了我们的崛起,他们更不能容忍我们威胁他们的霸权,贸易站就这么爆发了。

历史和现实表明,该轮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扬威立万了。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大部分观众和演员知道的世界是长得像香港和韩国的那种。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得出了如题的结论。


user avatar   bei-ming-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人口的绝对数量比不上美国,顶端人才就不可能比得上美国,更不要提整个西方了。

先抄一段马前卒的数据:

1951年到1956年,小学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
1957年到1968年,初中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
1971年到1976年,高中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
2001年到2008年,大学毕业生从每年100万增加到500万!
2015年,预计将有749万大学毕业生,50万人获得硕士学位,5万人获得博士学位。


作者:马前卒
链接:zhihu.com/question/24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相信大家对于中国教育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了。当然,由于基础教育各个国家的政策不同,比如中国高中是三年制,美国高中是四年制,中国从大专到清北都算大学毕业生,美国是2年制社区学院到哈佛耶鲁都算大学毕业生,这就不太好比较。而谈到尖端人才,比较博士是相对合理的,毕竟像诺贝尔科学奖级别的人才,没有博士学位的才是少数。

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5期文章:《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统计分析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中统计到,1901-2011年一共有549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获奖者比例分别是94.57%、2.90%、2.36%。古列尔莫·马可尼(1909年获物理学奖)是唯一没有学位的人,但他实际上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旁听过。

既然博士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教育科研实力,那让我们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博士毕业人数。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美国自有数据统计的1958年开始,每年的博士毕业人数从8773人缓慢增长到2017年的54664人。

而中国的情况呢?我在教育部网站上没查到历年统计,但是搜狐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做了很多统计。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恢复研究生教育。

1978年,是我国博士培养的起点,那一年仅仅招收了18名博士生。四年以后,1982年6月16日,我国首批授予6人博士学位。(突然有点心疼剩下的那12个人)这里也可以看出博士教育的残酷,66.7%的淘汰率啊。

那么请问,1982年美国博士毕业人数是多少?答案是31108人。是中国的5185倍。

随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高速发展,大学不断扩招。终于在2006年,有36247名博士毕业,超过了美国1982年的水平。2010年,中国博士毕业48987人,超过了美国48029人的成绩。直到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人数是58032人,同年,美国博士毕业人数是54664人。

如果考虑质量,中国博士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1万扩招到2011年的5万花了12年,美国从1961年的一万增长到2012年的五万花了51年。再考虑历史累积的研发经费数目差距,中国博士教育的平均质量远逊于美国应当是一个较为公平的结论。

(此统计图来自搜狐的那篇文章,若有侵权,请私信我,立即删除)

行文至此,我想结论已经非常清晰。中国的人口虽多,但是受过顶端教育的人却很少。考虑到诺贝尔奖超过90%的博士比例,中国博士的绝对数量都远低于美国,质量也没道理比美国更高。凭什么你的顶端人才会比西方多?

想要提高顶端人才,先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投入。人口是潜力,是上限,中国的潜力远高于美国,但是你不去真抓实干,那这个潜力就永远只能是印度式的。不追求科学理性而喜欢盲目幻想,那中国的未来也只能是印度式未来。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关话题

  每天能写文章(博客、微信公众号)的人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如何看待西南大学农业专家研发出「低碳蔬菜」,这类蔬菜未来前景如何? 
  越南新娘是否算是人口拐卖? 
  一百多年前的科技、工业就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了? 
  人工智能将会为教育带来哪些改变? 
  省级人口计生条例陆续修订,陕西三孩产假拟增至 350 天,此举能否促进生育? 
  你有喜欢的球员或运动员的亲笔签名吗?如何得到的? 
  有哪些值得购买的防晒霜? 
  文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看待台湾人口负增长? 

前一个讨论
如何回答华为公司面试题「一头牛重800公斤一座桥承重700公斤问牛怎么过桥」?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广西梧州学院以东航乘客需要献血为由号召学生献血?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