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经常看论文与偶尔看论文的研究生在科研或工作中会有什么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ouya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pubmed数据库里设置了自动推送,设置的关键词是我认识的所有相关领域专家的名字。每认识一个新的专家,我就会添加进去。

然后每周我都会收到一封邮件把这些人的最新论文推送给我。

一周也就5到10篇,我会挑最感兴趣的几篇读一下,工作量其实也没那么大。

区别就是:

1)对领域内的发展很清楚,而且能启发新的idea,对自己的研究也大有裨益。其实每一个研究者都只做少数几个方向,如果不抬头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视角会越来越来窄。我有几篇论文就是通过看这些论文做出来的,跟我以前做的方向也完全不同。

2)以后你见到这些人就可以说:你最近的那篇论文blah blah。这样很容易拉近关系,不然很多时候就变成尬聊了。学术圈的交往也一样,聊别人感兴趣、熟悉的东西总是容易赢得好感的。这应该算network的一大法宝吧。

3)帮助论文投稿。你了解了别人的工作自然了解了对方的好恶。一般投稿时可以向杂志建议哪些人适合审稿,而哪些人不适合审稿。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论文是关于crispr的基因治疗,你最好不要把文章推给Mark Kay, 他刚开了公司在搞nuclease-free gene editing, 一直对crispr持批评态度。有的时候,我甚至能根据对方的审稿意见猜出对方是谁。

network,论文,和对领域的认知水平应该是找学术圈工作时最重要的三项了吧。是的,读不读论文差距就是有没有可能找到教职的区别。当然,如果你是来自某个量产cns的结构学实验室,读不读论文区别不大,只要会某个技术环节就行了,毕竟老板会想会写就行了。




  

相关话题

  中国药科大宣布允许人才潜心研究 10 年不发论文,可行性如何?如果是你你愿意这样做吗? 
  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 
  你为什么不喜欢饶毅? 
  实验室只有1080的显卡,老师还想让发深度学习论文,也不给配置好的显卡怎么办? 
  课题组里有一个卷王是什么体验? 
  34 岁研究生自习室猝死,曾因冠心病请假被导师拒绝,家属认为导师分配任务过多,校方和导师是否需担责? 
  如何看待饶毅说「证明你的研究不是体力而是智力活动的三种模式」,是其他人没有做/认为不重要? 
  如何评价北科大的“三高”Nature论文——高强度、高塑性的高熵合金? 
  物理专业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劝退贴? 
  如何评价曾武 15 岁上大学,发表 1 篇 SCI,并跨专业直博至清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dota2总出新装备csgo却几乎不出新枪?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有媒体报道未来十年城市人口增加2亿 中国房地产将迎来最后一波增量红利?





© 2025-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