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审稿意见应该怎么写?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cao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导师跟我说的一句话,我觉得也很适合这里,原话忘记了,翻译过来大概是。

请一定记得,写审稿意见的时候,你在帮助作者提升论文,而不是在评价他们的成果。


以影响因子评价杂志好坏是不对的,这篇文章能不能发表在这个期刊上,不是审稿人的主要工作。审稿应该专注于文章本身的语言是不是易懂、技术是不是合理、有没有重大问题,并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给作者合理建议,帮助作者提升文章,而不是站在反面。

作为作者,发文章是为了介绍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作为审稿人,评价别人的工作(注意不是文章)是不是有创新性,请一定要谨慎且公正。如果你已经了解了这个小领域的大部分组的工作,才有一定资格 建议 别人在创新上做改进。


额,需要更新一下背景,再多说几句。这是我读博第一年第一次被邀请审稿时候,导师给我的建议。当时大概跟题主一样少不更事。

如果你对自己的领域有很深入的了解,那么应当不会迷茫,会有自己的判断。不过即使如此,审稿意见的主要侧重点依然应该是提升论文。

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不占审稿意见很多篇幅,但是不论何时都应该公正(毕竟有好几轮可以让作者按多个审稿人意见修改论文)。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很赞同楼上观点。

审稿的价值不仅仅是帮助作者提高工作,同时也是帮助编辑决定是否要接收这篇稿子。而后者,很显然才是编辑让你(或者你的老板)审稿的主要原因。毕竟投稿跟高考一样是零和的,你多发一篇别人就少发一篇。那么确保每一篇稿子都得到公正的评价,好的工作得以发表传播,差的工作被挡在门外,有潜力的文章收到合适的修改意见,才是审稿的关键所在。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的,是值得被接收的?除了硬性的质量问题(可靠性,逻辑性等)外,科研品味也很重要。就比如题主所说的创新性不足,什么样的算灌水,什么样的算创新,其实很多时候不同的审稿人会给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对这个领域的文献大方向都不了解,是很难给出中肯的评价的。所以其实我一直觉得,让没看过几篇文献的低年级研究生审稿是一件略不负责任的事。

审稿意见的具体格式反倒不是问题,我一般套路就是开头说一下文章内容和亮点,指出最关键的不足,给出接收还是拒稿的建议,后面再分条列出意见。对创新性和数据可靠性的质疑最好能给出参考文献,表明哪一篇文章做过很类似的东西,哪一篇文章的结论和这里的数据相悖等。不放心可以找老板要一份他过去审稿的意见做模板。各大出版社也都有参考,不放心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比如elsevier的这个:How to review

突然发现还有tutorial,闲着无聊可以去玩玩:Becoming A Peer Reviewer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网传中国工程院调查院士李兆申疑似涉嫌剽窃论文? 
  自然科学领域,什么样的研究才算是有「好品位」? 
  网传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约 47 篇论文涉嫌数据造假,你如何看待? 
  论文投稿被拒2次,再找第三家的时候突然想放弃怎么办? 
  背景提升对于出国留学很重要吗,想要提升背景需要做哪方面的准备以及努力呢? 
  单纯为了记笔记看论文,有必要买ipad pro吗? 
  国内博后的出路是什么? 
  如何评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高会军 ? 
  读博去大课题组好还是去小课题组好? 
  刚研一,导师直接给我提了一个论文的方向,而其他同学导师私信问有没有想研究的方向,是因为我笨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瑞克和莫蒂》里的瑞克很痛苦?
下一个讨论
把现在的猫科和犬科放到恐龙时期,能竞争过食肉恐龙吗?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