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防范儿童坠楼的风险? 第1页

  

user avatar   cecilia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儿童从高空坠落的悲剧,尤其是大人们喜欢开窗通风的夏天。要防范这一危险,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儿童为什么容易从高处坠落。

儿童为什么容易从高处坠落?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高度的恐惧感,从而成为了保护我们不从高处掉落的机制。但相较于成人,儿童对高度的知觉是伴随动作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逐步探索发展起来的。在著名的视崖实验(Visual Cliff)里,实验者将婴儿置于玻璃平面的一侧,下方是以不同深度的红白方格图案营造出不同高度“悬崖”的视觉效果,然后令婴儿的母亲在另一侧呼唤孩子。结果发现,年纪越小的孩子,越不害怕爬过看起来更深的“悬崖”(Gibson&Wolk,1961)。(参考资料:

视觉悬崖实验_百度百科

1. 视崖实验表明,孩子年龄越小,越难察觉到高度可能带来的危险。换言之,对于大多数3岁以下的孩子,今天你可能告诉他从沙发上掉落很危险,但明天他也许还是会从床上滚到地板上去——这是因为孩子对外部世界还不够了解,感受过的危险经验少;同时孩子迁移能力较差,即便察觉到危险,也已经来不及了。就比如有人第一次告诉你:“开水很烫!会让你受伤的!”你可能感到疑惑和奇怪,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记住。但当真的碰到开水时,不一定能反映过来,还是可能被烫一下。这正是因为我们虽然具备了相关的知识,但却缺乏具体的感知。

2. 视崖实验只说明大多数宝宝在到1岁时开始具备对高度的感知;但也有不少宝宝,尤其是患有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学习障碍(LD)儿童在深度知觉的辨别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察觉到高度的差异(就是说这些儿童即使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爬到高处了),更无法躲避危险。

3. 儿童的行为也与其性格有莫大关系!对于生性好动、冲动的宝宝来说,尽管他们也会意识到在高处的危险,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往前爬。(松本道雄在《定本》里面也说了,到9个月时候,有些好动的宝宝一整天都不会停下来,这种宝宝的照顾人会非!常!辛!苦!)也与一些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学前儿童容易从高处坠落是由于其身体活动的高水平(即通常所说的“好动的孩子”)和好奇心,以及缺乏判断所致:一个3岁的孩子也许会认为爬上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去拿一个够不着的东西完全合理(Morrongiello,1997)。

4. 看护人(特别是妈妈)对儿童行为的反馈也会改变儿童的行为。在视崖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如果儿童朝妈妈爬过来时,妈妈采取高兴、不害怕的态度,儿童大多会顺利爬过“悬崖”;而妈妈表现出害怕、担心的表情时,儿童容易待着不动。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对儿童危险的行为没有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则更易导致危险。

如何防范儿童从高处坠落

写到这里,为防范儿童从高处坠落,除了注意看护以外,还需要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训练儿童的空间感(深度知觉)。

爸妈们可以给儿童提供远近不同的玩具或物体供其触摸,训练儿童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2. 帮助儿童建立对危险的概念。

2.1 除了嘴上说说,还有必要通过搂紧宝宝的肢体语言和严肃的语气表情等,让宝宝认识到从高处探出头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2.2 确保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儿童在科技馆或儿童娱乐设施里体验一下“失重”的感觉。大部分人对失重有天生的恐惧感,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2.3 有的家长,尤其是爸爸,喜欢玩将宝宝抛出再接住的游戏,这可能导致宝宝只体验到自由落体的快感,从而丧失对坠落的恐惧感,因此也需尽量避免此类游戏。

2.4 在儿童开始模仿“飞行”的动作时(例如看了关于小鸟的动画、超级英雄的电影后),爸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地板上模仿“飞行”,但务必要使儿童认识到:这样的飞行只存在于动画或者电影里,现实中是非常危险的。

3. 重复告知注意事项,以强化儿童的安全意识。

关于安全问题,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在生活中找机会,多次重复关于“只要高度低于胸口,就不能把头探出去”的概念,以防患于未然。

4. 对儿童的危险行为及时采取正确的态度。

对于性格温顺、听话的宝宝,只需要在他意图爬上高处的时候就及时严肃地制止;而对于性格强烈、逆反心强的宝宝,需要在他每次做出尝试时都及时而非常严厉地制止,让宝宝知道这不同于一般的“不可以”,而是“绝对不可以”。但是,每次在制止后,需要对宝宝反复地解释原因,以便宝宝能真的理解此种行为的危险性,避免宝宝产生“大人在的时候我就不爬到高处去,等他们走开了,我一定要去试试”的念头。




  

相关话题

  婴儿哭的时候可以放任不管吗? 
  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庭有哪些共同点? 
  国家卫健委表示「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了自卑的孩子? 
  哪些绘本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动物? 
  婴儿多大可以断夜奶? 
  一年级孩子看似听课认真,但作业质量却不高是为什么? 
  如何看待「河南焦作一幼儿园老师投毒 23 名幼儿亚硝酸盐中毒」? 
  如何看待石家庄一楼盘文案「从小在花园里做作业,长大知道该和谁交往」 用孩子贩卖焦虑?家长会被打动吗? 
  幼儿启蒙,是先教孩子,还是先教家长? 

前一个讨论
你们一般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网友性别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自己这辈子已经够苦了,何苦生个孩子来世上受苦”这种论点?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