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程序的回答做一些校正。同为医学生,还都是纸上谈兵,如果仍然有错误还请其他老师斧正。
—————————————————
首先要说的是,我所知道的医院里检查单的参考值都是按照成年人的参考值来的,所以如果患者是儿童,那么下面的结论仅供参考
1.白细胞计数(WBC): 通常白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意义是其数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此外还有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会升高, 其降低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伤寒副伤寒、严重败血症等等。
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细菌感染,不少病毒感染WBC其实并不升高,因此如果遇到一个WBC升高的有发热的患者,通常还会加做PCT,ESR和CRP这类感染指标辅助诊断是否真的存在细菌感染。其次,白血病患者的WBC其实并不总是升高,也有降低的啦,看具体分型。WBC降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药物使用之后造成的粒缺。
2.血红蛋白(Hb)3.红细胞计数(RBC):这两项结合起来看是否存在贫血,以Hb为主要判断依据,后面的15至20项结果用于提示贫血类型(如小细胞正色素贫血,不同类型贫血治疗方案差很多的)。
RBC小于参考值下限即可下诊断“贫血查因”,而后面的MCV,MCHC和MCH往往能提供对于病因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三项都低),对于儿童和孕妇可能要怀疑是否有缺铁,会加做铁代谢,而对于有大便隐血的患者则可能要考虑上消化道慢性出血,可能要加做胃镜。而正细胞性(三项正常)的贫血,可能是急性的消化道出血甚至再障。
4.血小板计数(PLT):大于正常值属于高凝状态,也就是说比正常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小于正常值,提示低凝状态,也就是有出血倾向,比如过敏性紫癜的患者这项数值就更需要关注,另外,结合凝血功能的检查,如果有提示严重出血倾向的,不可以做手术,包括各种穿刺、介入都不可以。
高凝状态这个词似乎有待商榷,因为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比如D二聚体之类的)是不同的概念,也可能是我太抠字眼。但是过敏性紫癜是一个笔误,应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中性粒细胞计数6.中性粒细胞比值 两项结合起来看,中性粒增高 一般来说提示感染为细菌性可能大 ,但除此以外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它升高。
7.淋巴细胞计数8淋巴细胞比值 两项结合起来看,淋巴增高 如果是感染则病毒性可能大,也可能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减少可能存在免疫低下等可能。
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4天-6岁的儿童正常的生理状况就是淋巴细胞较多。而且根据中性粒和淋巴的比例判断细菌或是病毒感染的经验似乎并不如书上描述的那么可靠。
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嗜酸性粒细胞比值 比前面那些要少用,其数值升高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
上面那些同时具有“计数”和“比值”的,一般看第一眼看比值,但是有时候其中某一种血细胞极度升高,那么其他细胞的比值就会下降,但是后者的计数值可能还是正常的,故而“计数”和“比值”两项的要结合起来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而伤寒的特征性血象之一是嗜酸性粒细胞为0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