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达到好莱坞水平?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xiao-b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是两个很大的概念,还真没法直接放在一起比较。从文化角度来说,中国电影是没必要非要达到好莱坞的水平的,因为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无法用好莱坞的那套价值观来衡量的,所以无法也没必要放在一起比较。

如果细化一下,中国电影的「特效水平」什么时候能达到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特效水平,那还可以强答一下。

先说结论,中国电影特效是全世界电影里唯一有希望达到好莱坞水平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中国电影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足够强烈的市场诉求。但这需要足够的时间,乐观估计也得 10-20 年左右。


电影特效分为物理特效和 CG 特效,经过最近 20 年的本土市场培育,中国电影特效在这两个细分领域里都有了长足的的进步,但要说和最顶尖的好莱坞视效电影相比,差距还非常之大。大致的差距相当于我们的物理特效领域差不多还在好莱坞 80 年代初水平,CG 特效领域差不多还在好莱坞 90 年代中期水平。整体差距在 30 年以上。

这种差距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好莱坞电影的视觉特效应用历史有差不多一百年历史了,而且这一百年的发展历史是连续且渐进的,这种时间积累和经验积累全世界独一份,技术优势是无法弯道超车的。而中国电影特效的历史也就最近 20 年才开始从重新积累应用经验,虽然可以通过直接应用最新技术来缩短差距,但应用经验是无法在这么短时间里追赶上的。

对于电影特效来说,用什么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用技术实现什么效果。这个过程是需要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中国电影因为历史原因错过了物理特效的发展阶段,直接从CG特效阶段开始切入,必然就会导致特效水平留有隐患和缺失。

当我们说起「电影特效」时,我们一定要记住,不是只有 CG 特效才是电影特效。最早的电影特效甚至可以从1902 年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开始说起。但那就是一本书的量了……

我们直接快进到 1968 年的《2001 太空漫游》吧。它拍摄制作距今已有五十多年了。NASA 是在 1969 年才完成登月的,当年拍摄这部电影时使用了多种特效手段,包括微缩模型结合特殊效果摄影,但以最终银幕上呈现的视觉效果来说,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都不能百分之百地复刻这些镜头。

这些特殊视觉效果镜头,即使放在今天看,也足够震撼。而这些效果都是靠五十多年前的特效技术实现的。

再往后,就是特效电影史上永远的丰碑,1977 年的《星球大战》,1979 年的《异形》, 1982 年的《银翼杀手》,1986 年的《异形 2》,当年还没有 CG 特效,基本上是实体物理特效时代的巅峰之作了。

到了 90 年代,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进步,CG 特效开始逐渐成为电影特效的主流。在经历了 90 年代的全面应用后,在 21 世纪,好莱坞特效电影主要集中在以漫威电影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上。

但即使到了今天,诸多电影中的特效镜头仍然是物理特效和CG 特效结合的,例如2017 年的《银翼杀手 2049》,里面很多镜头仍然采用了微缩模型。


我上面之所以强调了物理特效的历史经验,是因为现代电影特效最终的视觉效果,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而物理特效的历史经验能够在CG 特效中得到继承和提升。比如合成环节的光影和质感评估等,如果没有足够的物理特效经验,其实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的。

这些技术在目前的中国电影特效中也广泛应用,但因为缺乏足够多和足够有经验的细分领域从业者,在这些特效细分领域的完成度就有明显差距。而这些差距就不是靠花钱能解决的了,必须要花足够时间。


中国电影特效行业的发展说起来也得是长篇大论搂不住那种。简单说,咱们现在国内特效公司的发展也不错,危机之中蕴含希望吧。基本上,好莱坞在用什么技术和软件,我们国内也在用什么,主要的差距还是在人才培养和经验积累上。而这两点都是只能靠花时间来解决的。

之前我曾经说过,电影特效的技术发展要经过「需求——应用——体验——总结——发展——体系」这几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总结发展阶段,如果在未来十年,中国电影市场能够给中国电影特效行业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支持,那么中国电影就有机会发展出一个完整的技术和制作体系。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认真地来讨论,中国电影特效还需要多久才能追赶上好莱坞特效水平。

从目前的好莱坞特效电影的规模来说,因为好莱坞电影有全球市场,所以视效电影成本基本稳定在 1.2 亿美元左右,其中能够用于特效制作的部分基本能占到 50%甚至更高比例。虽然有购买力因素的差异,但仅从成本角度来说,中国电影在短期内是无法企及的。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特效行业可能都要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用好莱坞特效电影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成本,完成七成甚至更高比例的视觉效果,中国视效电影才可能在本土市场上和好莱坞视效电影互有攻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看未来十年中国电影行业能否像中国制造业那样,快速完成供应链的本土化建设了。

回到开头结论,如果中国电影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经过 10 年的市场培育后,中国电影特效行业就有机会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细分电影行业,然后再经过 10 年左右的应用和提升后,重点解决基础性的专利技术应用环节的核心问题后,我们才有机会期待中国电影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堪比好莱坞视效电影的中国视效电影。




  

相关话题

  《我不是药神》是否过誉了? 
  如何看待迪士尼以 713 亿美元收购 21 世纪福克斯的影视部门?这将对两家公司会带来什么影响? 
  有没有一些被大多数人称之为『烂片』的电影,你却特别喜欢? 
  在电影《教父》中,婚礼片段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距离《让子弹飞》上映已经 10 年了,十年后再看你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为什么《教父 1》桑尼在谈判时多插了一句嘴,就害了教父? 
  为什么日本美国的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清晰的不得了,国产电影九十年代的电影粗糙的不得了,感觉还不如前者? 
  电影、游戏里被主角随手干掉的守卫、保镖、小弟,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罪应至死吗? 
  如何评价《好莱坞往事》被撤档? 
  陈凯歌是怎么变成艺术成就上的“瘫痪大师”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出差途中昏倒抢救多日后死亡,人社局和两级法院不予认定工伤后抗诉成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教育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1-2 项艺术特长?在美育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落实?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