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发现我妈妈偷偷教孩子背《弟子规》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yinglao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呐……

没有生在自由资本国度的命,却生了自由资本国度的病。

《弟子规》被拿出来鞭挞,好像也就是十几年前才发生的事儿。也是一篇类似那个最高赞回答的博文到处流传,大意是当得知幼儿园教孩子弟子规的时候,气得浑身发抖,觉得这是要把孩子教育成迂腐的、没有创造力的、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双目无神眼神涣散的行尸走肉……最后彻底毁了孩子。

至于吗?

请某些家长告诉我。

你能做到不对孩子说一句下面的话么?

要孝顺哦,要听话哦,要乖哦。别偷偷出门哦,回家要打招呼哦。别偷东西哦,玩火玩炮玩水一定要小心哦,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哦,别挑食哦,别浪费哦,衣服干净整洁就好,别看牌子哦,小朋友不能喝酒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哦,拿东西小心别打碎了哦,遇到事要不慌不忙哦,忙很容易出错哦。不要怕困难哦,小事也不要敷衍哦,别靠近打架吵架的场面哦,借别人的东西要礼貌的提出来哦,借了东西要及时归还哦……

懒得打字了,上面的都是出自垃圾弟子规里面的,你有本事来反驳一下上面这些来晒晒你的三观,看看你是什么高等种族。

至于糟粕,废话,当然有,而且很多。

一本三百年前的、封建王权最集中的朝代所编造的小学生行为守则如果能适用于现在,那革命也就白搞了。

但要知道,这破玩意并不是大白话,其中还有典故在。你让小孩子背了,如果你不解释、不强行督促他就能领会并贯彻,那我只能恭喜你生了个天才,而且还是古典意义上的圣人天才!那么黄河治理就靠你了!圣人出,黄河清嘛!

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让孩子记住小孩子应该记住并遵守的东西,其他的就可以把他当典故啊、历史习俗之类给孩子讲,还能顺便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和历史兴趣,岂不美哉?

至于也有答主说的,让孩子背弟子规的都是有控制欲望的家长。不管这个观点正确与否,但无非是下面两种结果:

如果你是一个有控制欲望的家长,那么就让娃儿背弟子规,然后控制他嘛——假如能做到的话。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控制欲的家长,那么你娃儿背了弟子规,你也不会变成一个有控制欲的家长嘛。

所以有啥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小孩子的教育,又不是小孩子的家长的教育。

有问题的是那些危言耸听的、以及看都不看一眼弟子规的、或者看了也看不懂的人跟风在黑而已。

我女儿小时候非但背过弟子规,还背过三百千呢。大了之后诗词这些就不说了,还背了半本古文观止,甚至连中庸都背了。

结果呢?除了语文成绩不让我担心之外,其它的好处完全没看到。一天到晚耍得飞起,喊她洗个碗要她老命,甚至不惜给我发100块红包让我帮她洗……你说她一句,她要试图找一万个理由说她没错,稍不如她意就白眼给你一翻。

所以教育这东西,你认为一本弟子规就把你娃给毁了。那我只能说……

图样图森破。


user avatar   ge-lei-si-chen-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事

孩子看不懂的

我小学倒背如流

我也不懂啥意思,也不敢问


user avatar   ft11146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小孩背《弟子规》就是背着好玩的,你还真以为能影响他的三观不成,别说小孩背了不能理解,你妈能不能理解都不好说。《弟子规》也好,《诗经》也好,唐诗宋词也好,在没有接受系统教育之前,背这些东西都只能是背着玩,小孩根本理解不了,除了在亲戚朋友面前背几段显摆一下之外,没任何意思,更谈不上毒害孩子。

说真的,小孩的教育,特别是低龄段的小孩,更多的是你作为父母平时做了什么,你们的身体力行才是对小孩最直观的教育,而不是枯燥的文字教育,更不是背了什么他们自己都不能理解的弟子规,道德准则什么的。


user avatar   zhang-li-51-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弟子规》三观挺正的啊,虽然有一些事情不合时宜了,我觉得日常生活没有这些规矩小朋友自然不会去做,里面很多道理浅显易懂,也都是正确道理,儒家君子修行一辈子也就修个温良恭俭让,不至于成为毒害吧...

1、入则孝一章应该是封建糟粕比较多的,要求对父母态度恭敬,晨昏定省,不过这些规矩我觉得日常生活没要求孩子并不会学,孩子学的还是态度,这里教导的对父母的态度还是正确的,爱惜身体,孝敬父母,而且也不是愚孝,里面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句说父母有错,孩子也不是愚孝的,要劝谏,但是要注意态度与方式。后面说父母生病与丧事子女的态度,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我觉得文字比较夸张一些,但是一是这只是一种态度,不是教条,二是小朋友还小,以后真到父母疾病死亡时他已经长大了,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了。当然态度上,我觉得大家肯定是希望孩子好好照顾病重的自己,为自己的死亡伤心的.....

2、出则弟这一章节,几乎就没有糟粕了。有些经验还特别有意义,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教导孩子不要太看重财物,不要争一时话语之快。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叫长辈上级别直接叫名字,见面要打招呼,这些规矩,如果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之辈,还真是有用的....

3、第三章“谨”,简直超好好吗,言语简单的教孩子一些基本道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早睡早起,注意卫生。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勤俭节约,严于律己。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注意仪态。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行事谨慎。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行事光明磊落。

4、此后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几个章节,如果真能被洗脑,真的做到,题主绝对是家门有幸。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贤思齐。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重视德行。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亲贤人远小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用心读书。后面这几部分跟前面一样,文字简短,所以肯定是要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操作性的指引。

所以我觉得整篇《弟子规》看来,如果真能被洗脑,洗出来的也是一个尊敬父母师长,友爱兄弟同学,重义轻财,行事端正,修德修文之人,实在到不了毒害的地步。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妈想教孩子学习是好事,语数外里面老人能教的应该也只有语文,语文里面这几年炒的最热的是国学,所以你妈教孩子《弟子规》很正常。老年人对家庭有责任心,对孙子不是一味哄着逗着,而是让他学习,这是好事。至于说老人家的认知有限,这个不可能苛求,老人要是认知比年轻人都强,那社会就完蛋了,等着一代不如一代吧。


反过来说,《弟子规》是糟粕,不代表国学都不是好东西,国学也是有精华的。你需要的是设法把精华和糟粕分开。你这么硬怼父母,只会让他们觉得你不信任他们,看不起他们的判断。双方就从教育孩子问题变成了认知不同的较劲问题。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给父母推荐别的国学经典,比如《三字经》。这样做,等于是告诉父母有更好的适合小孩子读的书:你看古代那些圣贤们,小时候读的都是三百千,没人读弟子规,这说明人家筛选过,三百千之类更适合幼儿国学启蒙。这么做,等于把矛盾变成国学经典和伪经典的矛盾,而不是你和父母认知的矛盾。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题主你到现在,不过是网上发泄一番,让大家迎合你一起批判一通弟子规,实际上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只能说明你到现在都没看清楚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自己跟父母沟通不畅,三观不合,貌合神离,关《弟子规》何事?

如果你跟你母亲关系融洽,这种小问题就是说一句话的事儿。但你自己非要跟老妈较劲,非要跟她斗争,非要把她喜欢的东西视为糟粕,非要鄙视她,嫌弃她,你怎么能指望你母亲尊重你的意见?

最可悲的是你跟你母亲还把孩子当做了发泄情绪的工具,试图掌控孩子,把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分别灌输给孩子。在孩子身上见输赢。说实话,《弟子规》那点儿糟粕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完全没有你们两代人用矛盾价值观折磨孩子的影响大。而你也不过是拿孩子当借口,说白了就是想跟母亲较劲。可是你跟母亲较劲又有什么用?你纠集一帮人把你亲妈口诛笔伐一顿,她纠集一帮老人家再把你口诛笔伐一顿,最后分出输赢又怎么样,你赢了又怎么样,这个家还是个家吗?

我这个人交朋友往往看别人怎么看问题,凡是总要分个是非对错,总要定个输赢的人,强调对立的,我大都敬而远之。凡是能从不同事物看出共性,强调共性,强调统一的,我都愿意结交。

古往今来的道德规范并没有那么大的出入,在这个时代,谁要是觉得背一本《弟子规》就能发挥多大作用(无论正负),那问题不在《弟子规》而在你自己!孩子从来不会从这些教条里真正学到什么,他们只会从你身上学会如何鄙视自己的母亲。


user avatar   ncyy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可以先去看看整片弟子规,到底讲的是什么。不要跟着网上尬黑。

里面在大多数场景,大多数情况,都是没啥问题的,当然,你钻牛角,非要举特例,那我也没办法。

不排除个别句子,不符合现代当下的时宜思想,但瑕不掩瑜。保守利弊权衡,是8:2,而且还是无伤大雅那种。

你看看,下面的全文,不多是应该遵循的道理,都是糟粕?(当然里面我也有不赞同的,但极大多数都是正能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user avatar   134010099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让我想起了孩子1岁第一次发烧,我们都吓坏了,婆婆要给她脑门贴退热贴退烧,我不让,非得强调贴脑门不管用,要贴后脖子,大腿根!(婆婆是农村不识字老太太 ,我是学医药的)后来发现还是贴了,我就特别生气,还当面提出了,还和老公吵了架。(我就是觉得婆婆不信任我,老公也不站我这边)现在孩子1岁半,我想起这件事,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老人觉得这样好,且对孩子没有伤害,我不就是损失了一贴退热贴的几块钱而已嘛……

题主太焦虑了!

弟子规是糟粕,我们都知道,但他也没有教人作恶。

孩子能让想好好教育的老人带是福气(虽然你可能觉得教弟子规不是好教育,但是老人本心是想孩子学好)。这比给孩子看快手 火山小视频的老人强多了。

孩子还小,他的三观不是背一本书形成的,大多来自家长的言传身教。所以,多陪陪孩子,帮他见识更广博的世界才是重要。至于背了本弟子规,背就背吧。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改成背三百千就好了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我对《弟子规》有了新的看法。

这书既便以古典时代的观点看,也很LOW。文法也无可观之处。

但是啊……我国青年人的平均写作能力简直是有害垃圾。

相比之下弟子规的文字水平算是不错了。

原因呢?我觉得是教材以外的阅读基本为零的关系。

背就背吧。解释批判给他听。

我就想过给我的助理提升点文字水平。读啥?《三字经》……她说我看不起人……结果五句以后典故就开始不懂了。《千字文》?第二句就不懂了。

哎……

《百家姓》不适合这个任务。

然后我就放弃了。

现在想想也许《弟子规》正合适他们。




     

相关话题

  因为先被「欺负」,一年级女儿把同学卷子撕了,该不该批评? 
  把孩子留在老家你们后悔吗? 
  儿子今年七岁,玩《我的世界》,应该阻止么? 
  有了孩子后,你会给他报很多兴趣班吗? 
  明明就是对孩子好的事儿,他们为什么不听呢? 
  弟子规何以代替论语成为了国学? 
  如何看待《小舍得》中南俪教育孩子的方式,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母亲? 
  你怎么看待现在有人利用所谓“国学”作幌子捞钱的做法? 
  给孩子「立规矩」应该从几岁开始?是否真的有必要? 
  欧洲文化是否有祭祖传统? 

前一个讨论
如果你是 Mix 晴子,在这种天降流量的情况下,你会怎样留住这些关注者呢?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可能,氧气是种慢性毒气,通常需要 70-100 年来杀死人类?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