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宋徽宗的书法并没有被高估,相反是被严重低估的。
艺术的发展都是不断向其边界挑战的。但是中国书法在魏晋时期定型,隋唐时期完善,后世的发展就仅仅是风格上的一些变化,很难再有更底层的改变。魏晋之后对于笔法和字法的比较大的创新也就只有颜真卿了,但是颜真卿字形外拓的灵感也还是来源于小王的。可见书法被开发到了一个大家都很难再去找到新大陆的程度了。
难度摆在这里,再回头看看赵佶。瘦金体的结体是书法上被认为极其俗的形式,中宫收紧,撇捺开张,极其不符合以往古朴的审美标准。用笔上蜂腰鹤膝,钉头鼠尾,也都是书法中公认的败笔。但是赵佶把这些别人都不敢碰的东西整合到了一起,创造了一种自己的风格,展现了一种极致的华美。
现代书法界还是普遍认为瘦金体格调不高的,但是从这个角度看,瘦金体是被严重低估了的,他是唐代之后一千多年里书法界最具新面貌的字体了,这个难度上绝对应该是要有额外加分的。
唯一可惜的是瘦金体一路过于各色,学瘦金体很难与其他人的风格融合,所以极难走出来。类似于柳体无大家,瘦金也像是一条死路,因此学的人少,发展也就更少了。
最后再补充几句,我一直觉得赵佶的草书用笔是更接近小王的,因为他见过小王的草书真迹,而且就风格而言,他的风格相较其他的草书书家变化更少一些。所以我觉得他的大草千字文对于大草的学习也很有参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