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衡水中学?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什么“上升通道”“改变命运”,对不起我笑了,各位真的了解衡中现在的生源么?

衡中如今生源无非这么几类。

一,各市的尖子生

二,成绩不够好,但“有些门路”,勉强也要

三,本地人

请问,衡中改变了谁的命运呢?给谁制造了上升通道呢?当衡中把高考做成产业,开始在这个领域富集自己的优势时,那些县里中学的孩子的“上升通道”变宽了吗?恰恰相反,他们的机会,在这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小,这对他们来说,能说是“自作自受”吗?那些城市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十三四岁就要离开家到外地上学,他们的家庭为此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的积蓄,这都是必要的吗?

衡中过去,现在,未来,都只不过是特别善于研究高考罢了。它从来没有“提高了本省教育水平”,它本身是一个错误,早就应该被终结。


user avatar   xun-xuan-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吐不快。

我所在城市教育局,像许多地方的教育局一样,曾经组织若干批教师和校长,前去衡水中学取经。

回来之后,学到了什么?

“人家跑操整齐,咱们要学!”于是,纷纷开始学密不透风式的跑操队列。

“学衡水中学教师的奉献精神”于是,组织若干次分享会,专讲衡中教师如何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一心扑在伟大的教育事业上。

“学衡水中学的励志特色校园文化”于是,校园里墙上,楼上,甚至台阶上都是数学公式物理定律英语句型。

唯独一样,他们不学。

精准化备课,完善的教科研体系。

考完试之后,立刻出成绩,开会分析。不是比谁比谁高了几分,而是研究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以及下一次出卷的内容。从教案到习题,甚至知识点讲解的过程,全部一致。学校的作息制度,看似严苛,实则保证学习效率与休息时间。

这种模式,是以教师的高薪为支撑的。参观的领导对此视而不见。

由此可见,众人关注衡水中学,很大程度上是猎奇心理。

人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有需要的那方面。至于它成功的因素中,真正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统统视而不见。

评论里一位朋友说得很对。

这正是所谓科研立校。

可惜现在校领导中真正做事情的,少之又少。更有甚者,鄙视教科研的,大有人在。在这些人眼中,只要给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压力,就能出成果。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把整个河北都带进坑里的学校呗

高考的录取是划取分数线的,分数线怎么算?举个例子,如果清华想要招人,那么久根据该地区的总人数,假如是取千分之一,那么就是最前面的几个人的最后一位为分数线

而衡水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分数更好,采取了地狱模式,但是河北其他高中的本来应该有名额的就被衡水夺走了,那怎么办?如果不加入这个模式,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没有办法跟衡水竞争,因为人数是定死了的,所有人就必须为了这几个人数挤破头

不得不说,衡水开了一个坏头,高中时的学生,叛逆,不知道规划未来,有个老师能帮忙,也是很不错的,错就错在衡水做的太过了

我们在旅游的时候,衡水在刷题,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衡水在背单词,我们洗澡的时候,衡水在背公式,这种工作方式,996的确是福报了


user avatar   darthandio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先标明户籍所在地


user avatar   revolution-5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苦难当正义来宣扬,把悲惨当坚强来布道,这是一种恶毒。恶毒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恶毒的就是赞美苦难。” ​

衡水中学带了个坏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表明观点:

衡中是教育行业的失败。

先说我对衡中管理最质疑的一点:吃饭洗澡洗头三选一。让学生可以吃饭洗澡洗头对学生学习有任何负面影响?一定要搞成三选一?扣出学生那点时间有意义?

然后今年衡中还不让寄东西,说是会计入违纪,我可真是挺服这个学校的领导,以为自己玩古拉格还是集中营?当个学校领导很厉害?

再说某地教育局,保乌纱帽求政绩可以理解,衡中给衡水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看到,但是为了政绩抛弃基本的道德底线未免过分了吧?

有人会说衡中让贫穷家庭有了翻身的希望,这点我不否认,但是在目前咱们国家教育行业规定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衡中带了一个坏头,说简单一点,恶性竞争,本来河北省的高中都是比较正常,你这么玩,利用规则的灰色地带,榨取学生的最大利益,逼着别的高中参与进这种恶性竞争中,说你是罪魁祸首有任何问题?一方面是规则的漏洞,另一方面不就是衡中校领导放弃道德底线?这个模式跟996有任何区别?

为什么说衡中是教育行业的失败,因为他是这个行业第一个玩规则和监管漏洞的学校,有人说什么不应该怪学校应该怪应试教育这种模式,对此我想说:老祖宗留下“始作俑者”这个词是有原因的,任何一个行业它的行业业态和行业参与者之间的反馈都是双向的。所以,你说始作俑者是不是应该得到这样的评价呢?



补充回答:

否定衡中模式不代表否定普通人靠努力改变自己生活,更不代表完全否定应试教育模式。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句话,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还是那句我说过很多遍的话,河北高考恶性竞争已经很多年了,没有衡水中学也会有别的中学。

关于河北教育史,我原先写过,手机放不了链接,有人要看的话评论区,我可以复制过来。

至于你说如何评价,不要随便评价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我是认真的。举个例子

请以是或者不是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一个学校单靠严格管理可以考出很好的成绩吗?

2.你认为高考中最重要的是努力吗?

3.你认为单纯的严格管理可以强迫人努力吗?

如果你的三个回答都是“是”,河北有无数县中可以用来打脸……

1.单纯的严格管理是绝对出不来成绩的,在河北,衡中管的绝对不是最严的,最多算中上,我猜你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管的最严的是县中,从我爸妈考大学那会就严……

2.老师出于安慰学生的目的,永远不会告诉学生,有的学生考不上是因为脑子不好用……老师是不可能承认学生间智商差距的,但是不承认不代表不存在,智商会封死一个人高考成绩的上限。

衡中的学生,也绝不是省里最努力的学生。

老师只会承认方法的重要性,可是有的学生脑子不好用,就是搞不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样的学生,你们猜我见过多少?算了,数不清……

并且在衡中也见过不少,嗯。

3.第三个问题回答“是”的,我觉得不太好沟通,算了……

我只能说我认识很多县中的学生,他们在更加严格的管理下,死气沉沉,没有斗志。

衡中从来不会限制学生思考,学校需要你思考,需要你想明白你想要什么东西,想要什么生活,然后为之努力。

浑浑噩噩的努力永远是效率底下的。

我们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些人已经构思好了后面几十年生活的蓝图,努力高考,只是兑现第一步。

有这种想法的人,第一步大抵是兑现了的。

妈蛋我又扯远了……扯回来扯回来。

衡中和大学一样,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平台,让你一步一步实现未来生活蓝图的平台。

被平台同化了,甚至改造了,说明你只是这种程度的人。

不过倒是不用担心,与众不同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有“众”在衬托,反正大多数人都这样,就伴的人很多。

我这人嘴臭,凑合着听……

任何一个平台的正确使用方法,都是思考这个平台有什么可以强化自己的地方,学习过来。

所以你问我,如何评价我经历过的一个平台,我会说

这个平台帮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东西,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为我将来得到我想要的生活打下了一部分基础,认识了一群很好的朋友。

至于这个平台本身怎么样,真的很重要么?

——来自悠闲度过大部分衡中生活,最后一段时间努努力考了六百出头的学渣。

有人看的话可能会补一些过去的小花絮

——————这是故事的分割线——————

在教室里吃零食的方法,最初是我下铺,同时也是我们班长发明的……

他一开始去医务室买果维康来当零食吃,这种口味略显变态不做太多评价,因为果维康一天三四片可以,吃多了口感很涩。

不过老师看吃的是维生素,就没管,嗯。

后来我回家找了仨维生素瓶子,装各种小球状的片状的零食课间吃=_=

自以为得意。

直到后来有一次换座位被换到后排,新同桌上自习课公然掏出个梨来啃,我才明白我真是Naive……

别问我为什么老班不管,我也想知道……

我们老班是不管谈恋爱的,爱谈就谈,唯一一次管是高考前,把所有谈恋爱的集中到办公室,告诉他们要分手考完再分,维稳第一……

别的老师都坐的那瞧新鲜,哎这个班这么多谈恋爱的=_=

后来呢,班里有一对比较嚣张的,就叫A男和B女吧,在食堂一块吃饭,被主任逮住了,这个是要处分的,跑不了。

为了防止学生谎报身份呢,就把你直接带到一个地方,刷一下你的饭卡,就能知道你是谁了,这么一个确定方式。

结果那男的,用我们的话说,“缺”,他哥们C在旁边吃饭,他临被带走赶紧跟他哥们借饭卡去刷……

后来主任告诉我们班主任,说你们班C和B谈恋爱,班主任懵逼了,谈恋爱的不是这俩啊?

我估计班主任那一个下午能脑补出一部狗血电视连续剧的内容来……

后来这事在班里传为笑谈,理由是没见过这么二的→_→

后来处分下来,A回家反思两周,B回家反思一周,C回家反思三天……

这被称为我们建班史上第一大奇案……明明没泡到妹子还给开回家去了……

另一奇案就是我们宿舍的。

某日一条新班规,说一周内违纪第一次写检查,第二次开回家。

我们回宿舍就开会,表示大喜过望,理由后面会说。

我们寝室有一个人,性格沉默寡言,声音也不大,以至于不少同学对他的说话声音都没有印象……

他唯一一次通报违纪,是怎么一回事呢,罪名是“晚休时间大声说笑”……

那天课间我和我们班长都有事,通报贴出来才看见这个事,回去我俩一起对我们宿舍长发动技能——怒斥……

“你脑子进水了吧?大声说笑这种事找他顶缸?!咱班主任虽然人傻点,但是好歹上过大学啊!”

嗯,事情是这样的……

因为违纪两次才会回家,所以我们当天晚上约定的是,宿舍整体违纪的话找身上没有违纪的顶缸,我们宿舍是违纪重灾区,所以身上没有违纪的人是优质人力资源,要省着用……

虽然那天晚上大声说笑那个沉默寡言的兄弟也有份,但是谁能想到会发生这么二的事……班主任根本不信啊……

我们宿舍这几个人,收到处分的次数远远小于违纪次数,主要原因是班长是我们在老班那的间谍……

有什么风声我们可以提前知道。

我三天两头犯事,但是没被处分过多少次,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衡中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有漏洞可钻,其二,摄像头有很多死角,其三,有个主任很赏识我,我俩关系不错……

(有一次我午休不睡觉,躺床上看报纸吃橘子……他进来表示午休不能看报纸,把我报纸收走了,我顺便把橘子送给他吃了……)

写到这思绪突然回到了13年的一个深秋,宿舍的空气里是尘土的气味,还没到雾霾的季节,阳光懒懒的,从宿舍到教室脚步匆匆,脑子里把上午做错的一道数学题重新算一遍,在教室门口也许会碰到那个关系不错的女孩,坐到我那个靠窗的座位,静静的写,太阳慢慢西沉,笔的影子慢慢旋转,有时候也会停下笔看看窗外,看看夕阳。

天气渐凉,生活可是从来没有凉过。

有时后面会传来一张折起来的答题卡,打开是个谈心的字条,会心一笑,在字条上几笔勾出一个笑脸。

有一个同桌会画大马猴贴在她的文具盒上。

曾经坐在斜后方的男生水杯上贴了一个“儒”字。

经常抓着我校服袖子喊老大的那个小姑娘也已经准备出国了。

高考完那天,我在我用来记录这些事的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

“结束了。他们都走了,只有我就在原地,带着我记录的历史。”

说实话,挺想念那些人的,愿你们安好。


user avatar   chi-se-xing-ling-zuo-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提出了教育是要培养“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问题。他指出:“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业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门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些精神”;“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在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应当反对向青年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

——前言


衡水中学的名声几乎无人不知,它大张旗鼓吹着号角,它的洪水淹没了整个河北省,波及了全中国。因此,衡水中学的问题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更好的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批判衡水中学,并不是因为看见“衡中”这个符号而头脑发热,也并非是针对衡中校方或是捞取流量,而是想通过衡中这个切入口,彻底砸碎这个旧的教育秩序,不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再受折磨——不破不立!

一、衡水中学存在的必然性和条件

为什么在如今社会中孕育出“衡中模式”?原因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有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特权阶层的存在和阶级的固化、封建思想的余毒这四点。

2016年北京市的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分别是河北省的约3.5倍、4.3倍和4.7倍。[1]北京市不但起点高而且增速更快;另外在高校发展水平上,河北省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国内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特权阶层的存在:在资产阶级教育的内部,有一部分人由于父母亲戚把持了教育体系的关键权力部门,于是获得教资倾斜,这就是教育的特权阶层。所谓一人得志,鸡犬升天,郗太子便是明证。

阶级的固化,使得必须有一个事物在形式上调和阶级矛盾。整个社会必须使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有互相转化的机会,来维持整个社会的同一。资本主义的教育承担了这个其中一大部分责任,衡中则是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让农村的土猪拱上城里的白菜”的一个。

封建思想的余毒:在“高考改变人生”的语境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成了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座右铭。封建时代描述科举制的“学而优则仕”,却成了新中国高考制度下许多青年的想法。

不管衡中自己承不承认,这些铸就“衡中模式”的原因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不会因为解释方式的而不同改变。

衡中在实际上依仗它通过资本运作积累起来的教育资源、教育经验和优质师资、生源,几乎垄断了衡水市乃至河北省的高考高分学生。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所以,资本的教育目的是让青年受资产阶级奴化。衡中,作为一个“救星”,它似乎给了学生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但实际上它所灌输给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只是让学生去服从学校和老师这一类上位者的安排。当衡中在受污蔑诋毁时,总是有一群衡中学子站出来,用各类衡中官方常用的理由来维护母校的名誉,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使用了“衡中模式”的学校时时刻刻告诉他们:个人奋斗是可行的!学生的脱离生产,更使这样的观点能够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同。毕竟“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它使学生幻想着能在步入社会从事生产后从资本家那边分一杯羹,这样才能时刻不断地掩盖阶级使命,强调个人奋斗。这种种原因和条件条件,使得衡水中学得以存在。

二、衡水中学之内

1.衡水中学是为谁而准备的?

衡水中学是为了中间阶层而准备的,动辄数万的学费并不是普通无产阶级家庭能够付得起的,但是这个学费却使中间阶层能够承担。那些中间阶层不甘于身处于社会的中间位置,但是对资产阶级又望尘莫及。“改变命运”的旗号迎合了他们进入更高阶层的愿景。

但是在衡水中学中,实际上大不乏一些富人家的孩子。

衡水中学他作为衡水的中学,理应能够给衡水的孩子足够的教育机会,但在衡中四个校区里,衡水本地的学生却占了不到1/4。它在衡水下设的县里的招生越来越少,并且其他省市县也在努力争取保住优等生。衡水中学为了一劳永逸的防止公办高中不能跨市招生的局面出现,还早早办起了初中部。

它为什么这么害怕失去外部生源?

没有优质的生源,高考考砸了,名声一坏就不免被同类采取“衡中模式”的学校大肆打击。行业内部的竞争使它必须实现对优质生源近乎垄断。

它又怎么来扮演一个穷人救星的角色?

不过是迎合中间阶层的口号却让一些穷人也动了心,误以为衡中真能帮助他们跨越阶级。

2.衡水中学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

它在表面上做了一个社会矛盾的调和者,但实际上做了一个矛盾的加剧者——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衡水比全中国小得多。它所塑造的数量庞大的高分,非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源不可,而其他地方普通的中学,又哪有这样的基础?衡水中学的教育资源和经验积累是其他学校望尘莫及的。

一句话,它激起了自己与其他普通中学和中学生的对立。

它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要和学生签保密协议。它几乎垄断了河北省每年的中高考状元。在2021年中考中,衡水中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衡实”)[2]前19名连号状元,桃城区前105名,衡实占96人,前319名衡实占249名,满分650分状元644分(十五分加分),裸分状元639分。

由上述可见,它是矛盾发展的推动者,是教育资源的垄断者。

3.衡水中学之功

衡水中学在教育业上仿佛起到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似乎提出了一种顺应国家考试制度的教育模式,给了学生高分通过考试的渠道。但实际上,它使得整个衡水市乃至河北省的教育通货膨胀。

笔者不否认的是,衡中的确给了很多人改命的机会,教师和学校塑造起的人文环境作为一个配菜来说已经做到了极致。他给了很多人一个锻炼专项冲击高分能力的良好平台。

同时笔者不同意“衡中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这种观点,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以为经历过高压的学习生活就不会被社会生活的实际压力压垮。但参加生产才是复杂社会生活的正式开始。这种观点是幼稚的。

它建立了消极的体制(指过于让学生被动化的体制),它的精细化管理确实让一些学生学会了自律,学校将个人作息全盘包办,的确可以省下不少心,并让学生实际上只需要学习。

4.衡水中学鼓动了什么?

(1)社会达尔文主义

过于强调竞争,张口闭口“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残酷竞争”,由于这种残酷

的竞争,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互相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同学情过于冷淡。卢梭认为偏执妒忌的性情在于自私,他曾说“自私之心使我们同他人进行比较……要使一个人在本质上很善良,就必须是他的需要少,而且不事事同别人进行比较”。毫无疑问,这样的制度肯定引起了学生互相之间的妒忌心理。而忘记了他们本来是同一战线上的人。

(2)精致的利己主义

它以个人奋斗、实现个人梦为表,以利己为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惊人世道和老成,善于表演和配合,故作一副“忠诚”的姿态。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有很高的智商,有很好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

一己利益几乎是他们全部做事的动机,为他人做事甚至于都是在投资。他们由于智商高而且适应体制,所以效率也高,就这样一个在畸形的圈子中打转的学生,被它一批批培养出来。

(3)排他的集体主义

它对衡水二中的宣传几乎都是负面宣传,不断地嘲讽衡二,在这同时,衡水二中也不断地想尽各种办法“污蔑”衡中。毕竟是礼尚往来嘛!

自衡实成立以来,衡一和衡实一直在闹矛盾,据可靠消息,今年衡实和衡一矛盾闹掰,衡一要求分家(所以目前衡中资源倾向于衡实),改名衡水泰华学校,倒到衡二一边,但是市政府方面不允许。

对学生不负责,追求学校自身利益的态度,由此可见充斥于衡中管理层内部。可以说是好好地打了鼓吹大衡中主义之人的脸一巴掌。

(4)所谓的感恩教育

郗XX不断鼓吹“六知六爱六荣”(知我爱我荣我,知师爱师荣师,知班爱班荣班,知家爱家荣家,知校爱校荣校,知国爱国荣国),对家庭和老师的感恩成了学生们前进的暂时坚强的精神支柱。

在根本上,他在塑造的是前反思的人(即不为衡中制度这一预设进行反思的人),毕竟我们还“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5.后勤、老师、高层干部、学生和资本财团

后勤、老师和同学之间一点残存的人文关怀,成为了学生与学生,检查与被检查,压榨与被压榨之间的调和者,一个缓冲剂。不得不说,这一点还是做得不错的。它的确给了学生倾泻压力的途径(如跑操喊口号等)。

高层干部的官僚主义严重

请自行移步知乎搜索郗XX和张hh,以下节选一段:“教授历史的王主任,……上课讲三俗内容、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对女性鄙夷的父权视角……手握权力便少不了索贿受贿,王主任小心谨慎,从不收取任何转账,只接受现金和礼物。没表示过的孩子自然得不到青眼”[3]

甚至郗XX在其主编的《衡中名师经验故事》里大出狂言:“私立学校才是教育界自由的天空”。

郗XX为躲避河北省严重的内卷竞争让郗太子高考移民,还偷设西藏班,调入实力教师和尖子生,老师们也调侃此为“太子班”。

张hh更是毁掉了多少个姑娘的青春!

很多老师还是从别的学校挖过来的,而老师一入职,学校便收起其教师证,以免其跳槽离开衡中。

高干和资本:学阀官僚和资本合流!

郗XX上台以来,老师福利减少了,还大搞个人崇拜,张贴标语和个人肖像、引发讲演材料。

在本月中旬风波之后,校方又要求老师和家长转发郗XX洗白文,我们也不知道是造谣者是谣言还是辟谣者是谣言!

而那些临近中高考转来的学生,通过我们的询问得出:是学校打电话请求他们去的。那请问,学校哪里来的其他省市县的尖子生的电话?对于转校生中考进入衡中的要求更是特别宽松,收取费用也极低。什么叫做不公平,这就叫做不公平!

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甚至不惜以某种明令禁止的行为为学生多涨几分。

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费(每学期,一学年两学期)连年增长,从刚创办时的6000余元到8000余元到9000余元直到12000余元。[4]

而在贫困生助学金公示时,居然都是年级的前几百。难道尖子生全是贫困生吗?

7.毕业生毕业前后对衡中态度的变化和衡中之过 [5]

毕业生毕业之后,面对新旧思想的交锋,很多人对衡中的评价从积极变成了消极,他们在毕业之前往往因自身分数的提高赞赏衡中的管理,在学校时他们会出于各种主动或被动的原因顺从衡中的管理,并且利用教师、家庭、活动等渠道来缓和衡中内部矛盾,但慢慢地学生不会再无脑维护。

这也能证明一定问题。它所提倡的近乎传销的“万念归一”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人不可能为了学习而长时间的压制其他生活活动。衡中所构建起的消极的制度只能

维持一阵子,并且它只是为这一阵子而构建的。

它只会培育出没有批判思维、前反思的人。

衡水中学对于学生,只重视作为“经济的人”的学生,功利地曲解化教育,重视教给学生提分技巧,而不重视作为“社会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的学生。当我们指责他是狭隘的应试教育时,衡中会摆出各种精彩多样的活动来反驳我们,“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但是,校方专断的活动绝不是素质教育性质的,而且必定是形式主义化,并不贴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这样“多元的活动”只是对矛盾的暂时性调和与缓解。

衡中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官吏”,忽视了个性化发展。

衡中造成了学生的一元化发展,自我封闭式阻碍了社会交往。衡中学生的社交圈可能只限于衡中同学,尤其是线下社交。它制造了衡中学生与其他地方学生的矛盾。

衡中危害心理健康,据笔者调查,衡中的近视率介于89%~93%之间,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的封闭和监管下,导致很多同学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三、衡中在外有何作为?

1.在内缓和矛盾,在外榨取利润

衡水中学大办分校,(这并不是他发几篇《严正声明》就能掩盖的)。他们在外收取的学费往往比在内收取的学费高得多,并且资本化运营,进行上市操作,教育产业化、教育资本化,不能不让人担心。

2.造成了远远比衡中内部更严重的内卷

有人针对所谓“改命“骂得好。“你改的不是你自己的命,你改的是别人的命!”。

因为衡中的教育条件是其他地方望尘莫及的,改命的基础也就水涨船高。尽管衡中外部分校的高考分数可能没有衡中那么高,但是衡中外部分校所属地区的内卷肯定会因这一所教资优越、名声显赫的学校出现而更严重,躺平心理也会在学生中更普遍,孕育在增加的内卷中。

如此一来内卷几乎被扩充成了无限增长的巨兽,猛烈地吞噬其他学生。

四、从何着手?

“若问这种行业为什么如此兴隆,那就要看看苏修的教育制度了……苏修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早已成为进入特权阶级的阶梯。……可不能小看这种新行业。特权阶级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禄传给他们的子女,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一途。

……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

苏修统治者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宣传,公然要青年人树立‘合理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并且毫不隐讳地对他们说,‘学习、掌握知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是一个将能产生高额利钱的贮钱匣’。’……

亏本的生意谁会去做?这种腐朽透顶的‘教育’,是一个黑色染缸,别说特权阶级的子女,就是少数劳动人民的子女进校后,也必然要受到腐蚀和毒害。它只能培养那种以赚钱赢利为人生哲学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即培养特权阶级的接班人。

于是苏修报纸也不得不说上几句对此表示不满的话。这当然只是装装样子、骗骗群众而已。他们心里明白,擦掉主人身上一点儿浮油,根本不可能触伤老爷们那肥胖的躯体。那些真正敢于揭露这种丑恶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不仅文章登不出,恐怕连作者都早已被关进了疯人院’。而经过精心筛选后登出的那些不疼不痒、避而不谈问题实质的文章,简直无异于莫斯科街头的广告。”[6]

教育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社会是我们的的社会。衡中式的教育只是资本教育的一个特殊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是必然要灭亡的。

当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当然会有一部分认识到真相,经历了欺骗后醒悟的人感触则会更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到社会矛盾彻底暴露时,欺骗者只能颜面扫地。它越发展,越扩张,它的学生中自己的敌人也就越来越多。它越欺骗,越把自己陷入旋涡,物极必反,这么做只会把自己搁到人民的对立面去。

醒悟了的青年必然会和那些封建、自私的观念做最彻底的决裂,认识到自己的阶级使命,不再囿于个人奋斗的谎言,不再想把别人“比下去”,不再认为资本主义的竞争观念是整个人类历史固有的,不再想当“人上人”,而是追求阶级解放,他们即使把人类解放的真理藏在一个不起眼知识点里,也是不能掩住他们的光辉的。

为了改变这个教育模式,就要彻底摧毁他所产生的条件,同传统的所有制和所有观念作最彻底的决裂。要摧毁它,就必须有人的物质力量,也就必须先让人们在思想上意识到:这不是上帝的意志,也不是固有的规律,更不是经济效率社会发展的必然代价,掌握了这个思想,人们付诸于实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

五、结论

衡水中学及其体制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导致了衡中,衡中报复了社会。它的确培养了很多成就优秀的学生,让许多学生实现阶级跃升,改变命运。但是,它在教育青年时倡导扭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或变相的压榨,在教学活动的背后谋取利润,为特权阶级——即学校高层和背后资本——谋福利,都是在违背教育的初心。

它作为畸形体制的顺应者,同时也加剧了体制的畸形。这种畸形的“衡中教育模式“必然会随着旧秩序的崩裂而消失。

我们相信新时代的青年在认识到社会的问题后,会有解决问题、改变社会的能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参考

  1. ^ 曹浩文对京津冀地区2014 年~2016 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数据分析
  2. ^ 衡水中学分别有四个校区:河北衡水中学(本部)、衡水第一中学(南区)、衡水滏阳中学(滏阳)、衡水中学实验学校(衡实、中区)
  3. ^ 知乎匿名回答“如何看待文章《衡水中学郗XX被网暴的前2000多天》”
  4. ^ 初中无公费
  5. ^ 姚一洁《成长的局限:精细化管理下的学生发展需要要求——基于衡水中学学生的视角》
  6. ^ 节选自《红旗》一九七五年第十一期阳戈《请看苏修的新玩意儿》

user avatar   lu-ye-xian-zong-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六七年前,甚至十年前,我就跟朋友同事讨论衡水中学,我对衡水中学的升学数据仔细研究过(那会,他们官网有每年升学的人名,学校,班级)。那会,他们的考入好学校的学生还主要出自复习生。

我的观念一直没有变,多年前,我把我的看法说给周围的人,他们甚至觉得我说得耸人听闻,而且很多人觉得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对很多同学是好事。

我当时就说,如果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不能得到河北省教育部门的制约,如果河北省教育部门不能很好的引导省内的教育方向,那么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会泛滥,会成为全省孩子们的噩梦。因为这种模式,对于进入衡水中学的个体来说,的确有一定益处,无论这三年过得多么没尊严,多么辛苦,多么…,它可以送你去更好的学校,今后的生活可以上一个层次,更上一个层次的生活可以有希望让自己的下一代摆脱这种模式的教育。

但站位个体之上,站高,把眼光放远,这种模式的确会成为全省孩子的噩梦,它会引导全省孩子的学习模式,使全省的高中,甚至以后的初中小学,都活在全天候的题海中,让孩子及家长形成一种理念,觉得学生就该只有学习,没有生活。学生时期是孩子们三观建立的非常重要主要的时期,这种教育模式会让孩子们有什么样的三观呢,除了功利,除了认可不被尊重和服从(任何时刻都要随时向老师汇报自己的行踪,包括上厕所都要有时间限制…,有同学对这些说法提出质疑,我回来看的确欠妥,不删改,作出这样说的解释,我提到衡水系模式,在有些说法上包括了衡水中学,衡水一中,(虽然这两个学校一个公立一个私立,但大家都知道底里就是一体的,多次被河北省通报公私不分)还有衡二。上厕所的说法是亲戚孩子在衡水一中,因为养成的早晨上厕所时间偏长,而学校各个时间段的事情安排紧凑,使得孩子早晨上厕所有些困扰。向老师报告行踪来自衡二,认识的孩子在衡二,过年回家的几天假期,每天早晨五点多要按要求跑操,孩子家长要录视频发给老师,每个时间段要按要求汇报)除了认可无奈服从,他们该有的乐趣呢,包括该跟父母的温馨,该有的漫画,该有的乐队,该有的旅行,该有的小动物,该有…,所有正常人应有的生活和乐趣,难道因为是学生就不该有吗?正常生活和这种全天候学习题海的生活对一个孩子今后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没有更准确更完整的数据,但我知道,真正接触过一些衡水中学出来的孩子,厌学和颓废的比例大大超过一般的孩子,但没有人关心他们进入大学后的生活,在外人眼里,进了好大学就是happy ending。就象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不需要后面了,默认是过上了长长久久幸福的生活…

但河北省的家长们很多还在要求全国一张卷,一个f分数线,希望全国的孩子都过上他们孩子的日子,唉,真是,无语…

因为这些年河北省教育管理部门对衡水中学教学模式的,怎么说,可以说纵容,使得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真的在河北省泛滥了,现在还在向初中甚至小学泛滥,因为衡水中学的合作学校在招初中生,以后会扩展到招小学生吧…

河北省的教育管理者们怎么想的呢,还是就是不作为?不得而知,结果就是,河北省在高等教育没什么进步,全省没有一所985,一所211还在天津,清北复交,C9,985,211,在河北省的招生名额没增加,但河北省高考进入这些学校的分数是年年大幅提高,有什么用,这些进入好学校的学生比之前的更优秀吗?比其他分数不如河北省的省份的进入同一学校的学子更优秀吗?

那些把衡水模式归咎为国家升学方式的人,难道只有河北省在高考吗?广东省没有吗?其他省份没有吗?当然,任何省份的高考生都不轻松,但…,还有哪个省份这种教育模式如此泛滥?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河北省有什么优势引进高层人才,高层次人才除了薪水,还要考虑孩子教育吧,谁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种教育体系,就是衡水中学考入好大学的孩子们,能不回河北省就不回河北省吧,没有自己的好的高等学校,让孩子们去争取别的省市给的少得可怜的好学校名额,河北省在做什么教育?这种教育有什么前途?

对于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个体的力量是微弱的,他们选择去衡水中学也无可厚非,但衡水中学为什么会泛滥,肯定因为利益呀,把教育做成产业从而获取利益的,我说这些人很坏,纵容这种态势的部门更不可饶恕。

怎么评价衡水中学?它是河北省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失败的产物,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它已经毁了河北的教育生态,毁了河北的孩子们,还在继续,希望不要向更多的省份泛滥吧。

试想,如果全国的学生都在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下,对孩子们,对国家,是怎样的可怕!是怎样的教育毁灭,怕也是国家毁灭的前奏。这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我要说的方面还很多,实在不是这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比如,组织学生高考移民到其他省份,为了利益把本省的教育资源攫取到枯竭,还把手违规伸向外省,这是教育工作者能做的事吗?这个德行是教育学生什么思想?什么理念?

...


2021.8.6

义务教育全部由公立学校承接,这种模式的纵向泛滥终于可以止了。


第四次补充:

因为这个讨论,因为一些衡水中学或毕业生的加入,我想大家可以看出应该更担心的是什么。是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

在这种充满鸡血的环境三年,我想也是洗脑的三年,这种教育模式在给孩子灌输什么理念,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无论你的老师多么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种模式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模式,因为一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造就了这个人。

我看到的绝大部分衡水中学的孩子和家长,还能相对正确评价这种模式,知道这种几乎集中营的模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没有办法,很无奈,想要孩子有好的前程也要一边骂一边硬挤进去。

15岁,好吧,已经有了大部分自己的三观,如果再从初中开始,那就是从12岁开始,六年这样的生活,我的天,这怕不是孩子父母和孩子自身为这六年买单了,是社会要为这六年买单了。

有些人一杆子把这种模式归到国家的政策,归到生存压力,甚至满口粗话,我不希望你是衡水中学出来的,如果衡水中学就把你塑造成这样,这样的视野,这样的修养,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更明显。如果你是故意抹黑衡水中学的,小心衡水中学有人找你。

当然,人活着都不容易,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这种模式的泛滥,背后的利益链条,它造成的影响,波及到的人群…


第一次补充:

请您不要只是站在某个个体的位置看衡水中学或衡水系的教育,衡水中学出来的同学只能站这么高吗?

请您站在一个要接任河北省教育厅领导的位置来看,站在全河北省孩子的教育角度来看,站在河北省教育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站在全河北省孩子子子孙孙生活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河北教育理念和管理的成功还是失败。

如果你只说自己的孩子上了衡中所以走了更好的学校,所以衡中就是好,我恭喜你,我恭喜衡中出来所有进入好学校的孩子,但如果你还只是站位个体,对不起,我们说的不是一码事,走了好学校要学会忧国忧民。


第二次补充:

推崇衡水教育模式的,如果我说,你喜欢,那让你的下一代再下一代都接受衡水系教育模式,会不会有些象诅咒。

如果你说通过衡水教育的一代可以把下一代带离这种模式,所以衡水模式好,你不觉得矛盾可笑吗?喜欢一种模式是为了逃离这种模式。


第三次补充:

一再有人提到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这个回答不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但我的确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看过某网站一个人的回复,非常激昂的要求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钱,说好学校用的是全国纳税人的钱。如果按这种说法,应该按纳税额给各省市分配指标呀,这怕是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极不利吧。

很多人对北上广深分配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也很是不满,北上广深不是土著人的北上广深,调查一下,有多大一部分是优秀学子奋斗留下来的,这些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这些人不是吃白饭吃到北上广深的。

我并没有说,国家这样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就一定合理,但多年来,普通百姓想到的,国家教育专家历任国家领导人肯定早就考虑到了,站的高度和位置不是我们小百姓能站到的高度。既然国家以基本不变的原则在执行这种分配,那肯定是多方衡量得到的相对合理的方案。

问题是,国家把这种名额分配给了各省,各省如何在这种分配名额下做自己省的优质可持续教育,使自己省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好造福本省人民,使自己省的教育能发展得更快更好。河北省怕是在这方面最失败的省。


第五次补充:

有人提出河北这种模式完全是被资源匮乏逼的,我看了一下2018年的一些数据,没有一一看,山西,河南也没有985的,而且从入取率上,卷一的一些省份清北入取率还没河北高。不过,这能说明什么呢,有人会说,其他省份在比摆烂呀,人生本来就是用来吃苦奋斗的呀……,好吧,不同三观对于同一件事本来可能完全相反的看法……

我没想人生只享受,也不愿人生只有苦累,我也不觉得让孩子们总体这样过上三年六年对社会贡献更大,仅此而已




第六次补充:

和朋友通话,朋友说起前段时间带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孩参观了衡二清河校区,这是个新校区,去年才招了第一届初中生,今年在招初中和高中。看见那么多看起来小小的,稚嫩的孩子穿着整齐的衣服排着整齐的队,背着手,抬着头在念那些励志语录。当时她小孩就抓着她的手说:“妈妈,求求你,别让我来这,你不觉得他们特可怜吗。我不要来这,我以后一定听话,一定好好学。”朋友说,当时她差点掉泪,心里想:这是在干嘛呀,去他妈的,怎么吃不上一口饭。

其实朋友小孩不是差孩子,在50个人的班里,也总能排进前10。


第七次补充:相邻的省份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之耻!




     

相关话题

  因「高考移民」被复旦取消学籍,学生状告学校被法院驳回,如何看待这一判决结果?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的文章《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近期媒体上所谓的「男孩危机」是伪命题吗? 
  重庆男子对 3 岁女儿实行「打击教育」,责骂「笨,什么都学不会」来激将女儿发奋,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式? 
  大家对这种言论怎么看?中国教育真的很low吗? 
  有哪一刻你对中国的应试教育深恶痛绝? 
  如何评价衡水中学张锡峰的演讲?是否存在媒体恶意剪辑? 
  为什么大多数高中宁愿学习衡中,而不愿学习理念更加先进的人大附中? 
  为何很多人认为衡水中学学生是「读书机器」? 
  应试教育和因材施教是不是相互矛盾?为什么在大学前遇到的老师都很古板,都以某一方面否定一个人? 

前一个讨论
《流浪地球》后,郭帆的地位如何?
下一个讨论
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学》这种级别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有多难?发表了意味着什么?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