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没有空调的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you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干货更新,谈一谈建筑降温。

---------------------------------------

话说这两天,小优的朋友圈被一种据说是来自孟加拉国的神器刷屏了。


据说这种用塑料瓶做的神器,除自然风外不用任何其他动力,就可以让室内温度降低5℃到10℃,


而且还有鼻子有眼的地给出了原理:

就好像,你缓慢哈出来的气是热的,但是快速吹出来的气是凉的。

这个塑料瓶空调,也是通过让自然风通过瓶口时流速加快来制冷(也就是物理学上所谓的节流效应)。

还据说,发明这个塑料瓶空调装置的,是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同学。

在他和一个社会组织的大力推广下,已有2.5万贫困家庭得以告别酷热,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看起来好牛叉有木有?

这是要秒杀射落9个太阳的后羿同学和发明空调的开利同学的节奏啊!


事实果真如此?


浙江温州有同学做了实验

测试时间:下午2:50到3:50

测试效果:室内温度下降了0.6℃

参照空间:室内温度下降了0.2℃

实际降温效果:约0.4℃

与此同时,网上更多学霸们纷纷从理论上论证这个装置不靠谱。

小优透过一大堆公式和计算过程,为大家提炼了3个核心观点:


01、这个装置减小了窗口的通风面积,而且人为设置了气流进入室内的阻碍,这样,进入室内的低温空气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而会导致室内升温。

02、人嘴里缓慢哈出来的气和快速吹出来的气,实际温度几乎没有区别。你会觉得吹气时凉快,是因为快速气流加速了皮肤表面的水份蒸发。

03、综合上述两条,要通过这个让人觉得凉快,一是要让这个装置的气流量大于窗口的自然通风量,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室内空气的流动。

要说,还真有原理与此相通的生态空调。

先来看个东西

↘↘↘


别小看这个斗笠,它可是集遮阳、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于一体的。


今天所要说的生态空调,原理跟它是一样的。

它长成这样(室外),


或是这样(室内)。


在建筑学上,它有个专门的名字:冷巷。

冷巷的冷,在这里可不是指没人气冷冷清清,而是真的可以给建筑降温。


冷巷有2个特征:一是狭窄,一般都仅容2到3人并排通过;二是幽深,内部很少受太阳直射。


当自然风吹过时,冷巷因为截面积小,风在这里会加速,气压降低,就可以通过伯努利效应带走两旁建筑内的热空气,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


没有自然风的时候,冷巷也因为受太阳辐射少,空气温度低,再加上存在垂直温差,可以和两旁建筑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


冷巷被誉为岭南传统建筑的精髓。

在岭南长期湿热的气候下,通风甚至比遮阳、隔热更为重要,而冷巷,正是加强自然通风的核心构件。

通常来说,它往往需要跟其他3个要素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通风系统。


1、选址:创造有利于导入自然风的环境

珠三角村落大多整体坐北朝南,顺坡而建,前低后高。村前有广阔的田野和大面积的鱼塘,其它三面围有树林。村内的建筑则像梳子一样南北向排列成行。

夏季,东南风起,从村前的田野和水面吹来时已被降温,经过U型迎风口从大空间进入小空间。而在村内,建筑的梳式布局形成了众多冷巷,前后风压差进一步强化通风。


1冷巷+天井:天然换气扇

冷巷分两种,一种是室外的,也叫青云巷,另一种是室内的。

岭南民居一般都会在室内设冷巷,比较典型的是一种叫竹筒屋的建筑布局。

因其门面窄小,开间小,一般为单间,但是进深大,狭长的格局就像竹子一样呈一节一节状,所以称竹筒屋。

竹筒屋进深长,通风采光一般都要依赖天井和楼井。


跟北方比,岭南地区的天井一般开口都比较小,有些天井还带有屋顶和天窗。小天井除了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外,还可以像烟囱一样拔风。

当有自然风吹入时,风从厅这个较大的空间进入冷巷这个较狭窄的空间,风速会加快(是不是就像上面的塑料瓶一样?)。同时,开口小的天井上空有风吹过,也会让天井形成负压,天井同时也会向冷巷抽风(参见伯努利效应),进一步加速冷巷的空气流动,带走室内的热量。


没有自然风时,由于天井上部受阳光辐射气温升高,形成了竖直温差,热空气上升,带动下方的空气向上补充,形成烟囱效应,并通过冷巷抽风,形成热压通风。



1门窗通透:创造更多有利于通风的条件

岭南民居中还有很多具有岭南特色的细节来辅助冷巷的这种自然通风。

比如说趟栊门,既起到防护作用,又趟开通风的门洞。

满周窗(这个不是那种满洲窗哦,别搞混了),整面墙都做满门窗,打开门窗可基本可以实现无障碍通风。


蚝壳或云母石做得拉绳天窗,在补充采光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通风,材质比玻璃隔热。


根据有人在广州陈家祠实测后发表的论文,当天环境最高温为36.7℃时,后东厅测得的温度为32.7℃,温差为4℃


要说那几个塑料瓶做的装置,就能打败这套以冷巷为核心的整体自然通风系统?

你觉得呢?


---------------------------------------------------

当然,这个也是从我们自己的公众号“家优站”(withuhome)转过来的,原创链接在此。

刷爆你朋友圈的塑料瓶空调并不靠谱,真正的生态空调在此!

====================================================


古人不但有空调,还是冰箱空调一体的,自动风扇也有,甚至还有中央空调。

当然,这些都不是用电的。

这里只讲器械用品啊,至于绿豆汤、莲子羹、凉粉等饮食祛暑和悠游山林、江湖戏水等古代避暑的种种入诗入画的行为艺术,在这里就略过了。

神器1:自动风扇

喜欢看清宫戏的,大概对这一幕不陌生。

这个用扇子做成的自动风扇,并不是舶来品。

最晚从唐朝开始,中国就有了自动风扇。

早期的雏形,是风扇车,这是一种人力驱动的鼓风器械,最早用于作战。

然后,军工技术逐渐民用化。

既成为了农用器械,也成了消暑神器。

再然后,水车的加入,让风扇车从人工手摇变成了靠水力驱动的自动风扇。

到具体应用时,又加入了很多细节。

比如,将大型风扇车放在水池后面,这样,鼓起的风就带上了清凉的水气。

再比如,宋代宫廷还加入了空气净化和香薰设备,让风扇对着大厅里摆放的数百盆鲜花吹,“清芬满殿”。

不过,这种自动化设备毕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

宋时一些高档的茶馆酒楼内,设有这种“水激风扇车”,往往会引来众多的百姓前来蹭风纳凉,顺便听人说书。


神器2:冰箱空调一体机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卖冰棍的泡沫箱吗?

放在古代,那就是冰箱,不过古人称之为冰鉴。

冰鉴分里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就可以用来冰镇果蔬和酒了。

冰是严冬时收集贮藏在冰窖里的。

春秋战国时期,冰鉴是青铜的,到后来就逐渐用木头代替了。

同时,冰鉴的盖子上也多也几个孔。这样一来,除了可以做冰箱,还可以通过这几个孔往外冒冷气,变成冰箱空调一体机。

当然,这样冰块的消耗量也会更大一点。

同样的问题,冰窖贮冰这种大工程也不是一般人家消费得起的。

所以,一般的大户人家,采用了另一种冰箱空调一体化的设施:深井。

在皖南西递有座老宅子,叫青云轩,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这种设施(前面已有答友说过这个了,这里还是要重复一下)。

看到地面的那个圆洞了吗?这下面就是一口深井。

由于地底相对恒温,冬暖夏凉。只要把这个盖子打开,夏天就会有冷气冒出,冬天 则是暖气。

除了给房子降温,还可以把食品放进井里冷鲜保藏,又是家里的一个天然冰箱。

据说,这法子,早在三国时期曹操筑邺城时就广泛使用了。


神器3:中央空调

别惊诧,古人早有办法给整座建筑一体化降温了。

制冷剂不含氟利昂,而是最环保天然的液体:水。

早在唐代,从皇宫到达官贵人家中,自雨亭就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所谓自雨亭,就是不断将水提升到屋顶模拟降雨,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

(模拟出来,大概是这样的场景)
而且,这一切也是自动的。

动力来源及其驱动装置,自然跟前面的自动风扇一样,来自于水和水车。

在这里,水既是制冷剂,也是驱动力。

而在更早之前的先秦时代,王室贵族则是通过类似地下室的“窟室”来消暑的。

只不过,贵族们的地下室比较讲究,除了利用地底层的相对恒温来降温,往往还会放置冰块。

再加上美酒美食美女,贵族们经常会在窟室里开趴踢。

平民百姓家里没实力搞自雨亭,也没有那么讲究的“窟室”,但是别忘了,北方一些地区,窑洞那是相当流行的。

神器4:家居用品

除了上述大件,古人还有种类繁多的用于消暑降温的小件家居用品。

第一神器,当然首推扇子。

蒲扇、团扇、折扇、羽毛扇……

无论王孙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离不开这件纳凉神器。

然后是凉枕。

达官贵人、豪门富户用玉石枕或瓷枕,

平头百姓,也有清凉的竹枕。

还有竹床竹席竹躺椅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重点说下另一种竹枕。

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夏季里都爱不释手。

它长成这样,

或是加点曲线,

它有个很特别的名字:竹夫人。

当然也有叫竹姬什么的,说的是同一样意思:它就跟老婆一样,是搂着睡觉用的。

功能相当于抱枕。

竹质的清凉,现再上中空透风的形状,实在是居家旅行、纳凉避暑必不可少的神器……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家优站(ID:withuhome)


关于转载:

转载请转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链接神器|没有空调电扇,古人有哪些消暑神器?

欢迎将上述链接转发朋友圈或QQ个人空间。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按微信的规则转载,其他形式转载请加上上述链接并注明作者、出处。

微信公众号转载如需编辑,请在我们公众号后台留言,留下你们的公众号的ID,我会把你们加入白名单。


==========================

感谢大家的点赞和评论,集中回答几个问题。

1、关于普通百姓避暑的问题

我文中也提到了一些,比如窑洞、扇子、竹枕竹席竹夫人等等。

至于深井这个,其实也不是要求那么高,不一定非建在屋子里,院场、屋后有井在以前是很常见的,用井水降温在井中冷藏食物很常见的。

还有就是古代的建筑结构、选址这些,在防暑降温方面都是有讲究的,不过这方面我不太懂,希望能看到专业人士在这方面的挖掘。当然,古代的绿化水平和人口居住密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能够穿越时空并为今人所知的,肯定有其特殊性,要么像扇子那样流行面极广,而且历代绵延不绝,要么就得是比较特别,文史材料中觉得值得一记,或者物质本身能够经得起时间的磨蚀,能为后人发掘、考证。

所以,在时间面前,普遍人的避暑用品留存的资料少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竹木等材质不如玉石、瓷器那么经得起时间的蚀刻。

2、关于自雨亭的记载和遗址

唐人封演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就有关于当时京兆尹王鉷家的自雨亭记载。宋人王谠的笔记体文史资料集《唐语林》卷五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王鉷太平坊宅内“有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还是《唐语林》卷四“豪爽”篇里记载,拾遗陈知节被唐玄宗李隆基叫到含凉殿,看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首先提到的是水激扇车,然后被“赐坐石榻”,感觉“阴溜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后面说的就是自雨亭的装置了,皇宫大内,名字自然也要大气点,不叫自雨亭而叫含凉殿,而且是多种装置配合使用的。《旧唐书》中也记载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有类似的装置,至于唐人是不是从东罗马学来的,这个很有可能,唐有完全开放的包容气度,自然不会在拿来主义上纠结。要找遗址,可以去西安大明宫遗址去找含凉殿遗址。

3、关于古代夏天的冰哪来的

其实文中已经说过了,是在严冬将冰采集起来封存在冰窖里夏天再拿来用。关于这方面的史料,更是一大堆,在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关于贮冰制冰,留言里有知友

杨晋文

做出了非常专业的回答,大家可以参考。

他的回答抄录如下: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藏冰就是把冬季的天然冰块储藏起来,待来年暑天使用。冰块的储藏并不复杂,深凿井洞,置冰其中,再以土厚掩就成了。

4、关于竹夫人

这个以前在南方很常见吧?反正我小时候用过,某宝上也有卖。多了就不说了,免得说我打广告。

5、关于自雨亭的原理

从原理上来说,自雨亭并不算复杂,核心装置说白了就是水车而已。不知道大家当年的历史课本上有没有那个大大的唐代开始推广运用的筒车图片(我当年上学时课本上是有的)?最核心的装置就是类似那个的东西(请参考文中的剖析图)。只是别人水车提水用来浇溉农田,他们用水车提的水浇屋顶。水车运转的动力来自于流水的势能,原理跟今天水力发电的水轮机是一回事。所以不存在什么违背能量守衡、永动机等方面的问题。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王室贵族的财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个将水提上屋顶的水车不是靠屋顶的水往下流来带动的,当然,水被提上屋顶后往下流的势能还可以综合利用,比如说辅助带动主水车,或是用来带动小型的水激风扇车等等。


再上一个神器,古代的淋浴头(莲蓬头、花洒)

(为防止别人说图片用倒了,这大江网贴心地用自己的水印为它正形)
“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发明了用莲蓬头冲凉,从而消除暑意。”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说。考古专家曾在景德镇湖田窑遗址,发掘出了宋代青白釉面莲蓬头。徐长青介绍,这就是古代人用来淋浴的器具,也是现代卫浴中莲蓬头的雏形。(摘引自《江南都市报》2013年8月7日报道)

这个必须是景德镇出品的。好吧,宋代就有淋浴用的莲蓬头,我只是好奇有没有一起出土瓷器管道什么的,难倒用竹管吗?


留言中知友qin提到了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东莞可园有个清末的人工空调系统,我查了些资料,附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这套地下送风系统位于可园的可轩,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又名桂花厅。

可轩的地面正中有一个圆形铜管开口,这是地面出风口。

隔壁的小房子有一个送风口,

房内设有风柜(当年的风柜没有保存下来,如今模拟的风柜貌似就找了个以前农家用的手摇风车,感觉这个不太靠谱)。主人与宾客会谈之时,仆人们会在另一个房内用鼓风机向可轩中送风,保持室内的凉爽。

(这是某次展览时做的这个送风系统的模型,这个鼓风机看着确实就是农用的手摇风车,连上面装稻谷的斗都有,只是没有下面出稻谷的口,反正我觉得后人模拟的这个鼓风机不靠谱,就算原来的鼓风机真长得跟手摇风车关不多,也应该不会有下面装稻谷的斗,放这里纯属无用还积灰的东西。)

此外,仆人会在入风口加入桂子等香料,让送入可轩厅内的凉风带有桂花的香味。


user avatar   mo-yu-ying-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史》上赞誉某位皇帝(简文帝?忘了)有仪态的时候,说了一句:暑天也穿着衣服,从不光膀子。其实古人避暑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躲在家里光着膀子吧。

PS:不要把古代想象得多么凉快。古代也有夏天,古代也有气候突变,古代也有大城市,人多了一样热岛效应。再看看古代的通风,看看古代的衣服,能不热么?看看古代的记载,多少关于暑热的,甚至烤焦了庄稼烤死了人。要说没有人的史前时代,那不更凉快?但是很多强壮的动物也是热死了(参考现在的非洲),看来也没多凉快。


user avatar   cha-cha-33-8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种种迹象都表明古人绝不是像咱们想的那样,干熬着静待秋天,而是相当有智慧的,用了很多现在看起来低碳、环保的妙招来安然度夏。

炎炎夏日,古代人们的“避暑”神器可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

一、储冰与“凉殿”

“无冰不欢”。

早在先秦那会儿,老祖宗就学会了用天然冰块制冷。可古代没有冰箱和电,哪来的冰呢?

虽然古人不能用冰箱造冰,但是他们有保存冰块的好办法啊!而且早在商周时期就掌握了“藏冰避暑”这门绝技。

周代还出现了最早的冰窑。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这个部门负责寒冬时节采凿天然的冰块,并且运到“凌阴井”(冰窖)里存起来,用新鲜的稻草、芦席铺垫,把冰放上之后用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覆盖。最后密封窖口等到来年夏天享用。


每到夏天周天子还会举办隆重“颁冰礼”。按级别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解暑,来表示一下BOSS对员工们的关爱。



“取一桶冰,凿孔置于地,凉风满屋”。
汉代的皇室,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房叫“温调殿”,夏季房叫“清凉殿”。

清凉殿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贮冰于膝前,四周挂着水晶帘子,还有仆人扇扇子,“清室则中夏含霜”,盛夏时室内便可结霜,清凉无比。

到明清时期,更有了“可移动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

住凉屋也是古人消夏方式之一。

早在唐代时的长安城里,凡是有头有脸的土豪大户人家建了很多这样的房子。

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下淌,水流动起来就有了降温的效果嘛!

屋里还有专业的机械工具叫“扇车”,很类似水车的样子。通过水流驱动让插满扇子的轮子转动,相当于古代版的“电风扇”,这么呼啦啦的就有了徐徐凉风送进屋中。

据考证这种机械原理的“凉屋”是从东罗马帝国传过来的,经过咱们本土化的改造而成。

如果把“凉屋”称为古代空调房的话,那么这些机械装置绝对是咱们国家最早的“进口空调”啦!利用冷水循环降温,颇有点现代“空调房” 的意思。

二、七轮扇

除了各种扇子,西汉时,长安一巧匠丁缓为了祛暑,发明了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

此物把7个一丈长(3.33米)的大轮,连在一起,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

《西京杂记》记载:一人运之,满堂寒颤。真凉爽!

三、“冷饮”和“冰箱”

《楚辞·招魂》记载:“挫糟冻饮,酹清凉些”。可见他们早就知道,加了冰块的糯米酒,喝起来才更加醇香、清凉。

到了生活富庶的唐宋,人们更是花样吃冰。
唐代出现了“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则卖。

宋代还出现了“冷饮专卖店”。

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利用造冰技术,古代夏天冰冰凉的冷饮产业就此诞生啦!比如说在唐代,古人会在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降低冰的融点,再加上蔗糖水的小铁盒放在桶里插上木棍,不一会就冻成冰棍啦!

还有的古人把香料放在水中加硝石,结果就成了香气扑鼻的冰水,又凉又甜的还没啥色素肯定味道棒棒哒。

《武林旧事》也记载,宋朝街市出现了“雪泡豆儿水”、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绿豆水、荔枝膏水等各色“冰水”。

“雪泡”,就是饮料里加了冰雪水。

北宋汴京的冰店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南宋临安街上主打“雪泡梅花酒”,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才打烊。生意多火爆!

元代的吃货们当然也是不甘示弱,在冰雪中又加入了蒙古人喜欢的乳品。比方说果桨和牛奶,才制作成了“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的“冰酪”,也就是冰淇淋的老祖,后由马可波罗传到意大利,这才有了现代的冰淇淋、刨冰。

原来冰激凌是咱老祖宗发明的。


清末,市面流行一种新型饮料“荷兰水”,也就是大家现在常喝的汽水。
清末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对此有详细介绍:“以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及其他种果汁制成者,如柠檬水之类皆是。”

为了放冷饮,智慧的古人又发明了一种原始的冰箱——“冰鉴”。

这是一种双层木桶,下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好像车载小冰箱一样方便多了。

四、夏日穿搭有妙招

最后咱再说说大夏天的古人们到底穿啥?尤其是爱美的古代美眉们。

现在的我们可以穿短袖、短裤、裙子、泳装也可以,可是古人给咱们的印象都特保守,所以有人认为夏天这么热,古人穿衣讲究又那么多,总是捂得严严实实的那还不得热死啊!

其实并不是那样的。

魏晋之前,男人们爱赤膊,女人们则推崇“开裆裤”。

这种“开裆裤”并不单穿,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但它只有裤管,没有裤裆。

小风嗖嗖裆下过,别提那个清爽了!

唐朝美女最爱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更是既清新、凉爽,又时尚、前卫。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爆乳装”,很多网友说太过暴露大胆,但其实灵感就来自唐朝的袒胸装。


宋女子则一般是:“背子+抹胸”:就是对襟长衫,搭配贴身抹胸。

身着薄罗或薄纱的背子,任两肩、双臂,隐现在轻浅的纱罗中。
西蜀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咏宫人夏日纳凉时之情形,有言“薄罗衫子透肌肤”。

词人李清照夜在《点绛唇》中写到“薄汗轻衣透”,薄汗而竟能透衣,可见其轻薄凉爽。


古人爱穿纱袍、长裤,看似闷热,其实不然。

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

他们宽大的衣服,不仅能覆盖皮肤,还非常通风,形成“小对流”。

快看,姐走路带风!

特别酷热难耐的时候,他们就先贴身穿一件,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透气隔汗,十分酷炫。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古人的凉鞋也是五花八门,从芒鞋到木屐,从麻鞋到草鞋···不仅种类多样,样子放到现在也很时尚。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到了晚上,夏夜漫长,暑气蒸腾,尤为难熬,古人就睡在“凉簟”之上。

簟是一种竹制的席子,祛暑降温、凉爽宜人。
苏轼曾在《南乡子·凉簟碧纱橱》中写道: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有蚊虫?别担心。古人们早就有了蚊帐。

蚊帐最早叫“帱”,多用锦、罗、纱、绮、缣,兼顾透风,普通百姓则多用葛、布,此外还有香囊、艾草用来驱蚊。

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枕清凉入梦来。

“玉枕”降温效果好,最受古人青睐。还有水晶枕、石膏枕,以及各种中药做的药枕。

古人喜欢在枕心里放檀香,可以驱蚊虫、除异味,名曰“枕檀”。

最有技术含量的是一种“冷暖枕”。这是一种瓷枕,枕头里面是空的,有个夹层,上有一个注水洞口。

夏天睡觉前,用从井里刚打的凉水注入其中,上垫枕巾,头枕其上,凉爽宜人。

除了枕头上的考究,古人睡觉还要怀抱“竹夫人”。“竹夫人”是古人夏天抱着睡觉的竹物,一般为圆柱形,用竹篾编成,中间镂空。

竹夫人

陆游在《初夏幽居》里写道:“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可见”竹夫人“的美妙。


五、生活在别处

可没有电视剧,没有网络和游戏,古人们在漫漫长夏都干啥呢?

别操心,人家可惬意着呢!没事睡睡觉,醒了发发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闷了就会会基友,唠唠嗑、喝喝酒。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下下棋、弹弹琴也是极好的。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来精神了,就纺纺纱,种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有空,他们也会三五成群,泛舟湖上,或约个妹子,水边谈情说爱。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也可以找个好日子,拖家带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深山避暑。

清极致享乐主义者李渔,在《闲情偶寄》说起他一生最快乐的三年,就是在避乱山中的夏天:或裸处乱荷之中,妻孥觅之不得;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

脱光了在山里当野人、吃野果,闻荷香,醉卧长松旁,冰水喝茶,胜似神仙!

当然,最厉害的,还属这最后一招: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默念三遍“我不热”“我不热”“我不热”!

原文见链接: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诗文悦读”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我外婆家住的还是土胚房,就是夯土建造的墙,夯土墙至少半米厚,能极好的隔绝外界的冷热空气。无论夏冬气温都比较恒定。所以冬暖夏凉。

有个朋友老家是陕北农村的,他爷爷奶奶至今住的窑洞,窑洞里真心凉快。我有年在那还住了几天,三伏天晚上睡觉得盖被子。


user avatar   cai-xiao-cai-9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题主说的古代人没有空调,夏天如何避暑的问题,我想做下修正。

古代是有空调的,是利用了很巧妙的方法。大二有幸去了西递,在西递有个青云轩,在青云轩厅堂中间有个小圆洞,上面放着石盖,把石盖揭开,冬天暖气从小圆洞上升,室内会变得暖和,夏天会有凉气上升,给室内带来丝丝凉意。

这完全采用了精妙的建筑设计,这个园洞很深,通往地下,由于地下常年恒温,所以令屋内冬暖夏凉,墙面还有个通风口,形成对流回流,是夏天降低室内温度的主要方法。


上图为青云轩的“空调”


user avatar   lao-bai-36-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为什么几乎全世界都讨厌苏联?它招谁惹谁了? 
  我国国宝建筑山西应县木塔扭曲倾斜,修缮方案 30 年难产,反映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中国历史上综合实力排名前三和倒数前三的皇帝各是哪些? 
  如果轴心国成功阻止了当代定义的二战转折点的发生,是否意味着轴心国可以取得二战胜利? 
  如果汉武帝时期对决的是冒顿单于,结果是什么样? 
  如何评价游戏《对马岛之魂》(Ghost of Tsushima)? 
  为什么清朝戏这么多,曾左李却拍不得? 
  希望大家能全面客观的评论一下王莽。? 
  西方对同样是白人的东欧人有隐性的歧视吗? 
  该怎么评价刘裕的一生? 

前一个讨论
旅行拍照穿的超好看(上镜)的衣服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如何挑选旗袍?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