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观众何时才能分辨电影好坏? 第1页

  

user avatar   ma-___-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觉得评论下就好,但是没忍住想多说两句。


2013年,贾樟柯发了一条微博,核心句是这么说的:“一个没有机会获得艺术阅历的观众,在黄昏沙滩椰林的摄影图片和弗洛伊德的绘画面前,选择前者是没什么错的。”图片先放到这里:



@夜小紫 在答案里面提到,艺术欣赏是有梯度的,那么造成这种梯度的原因在哪里呢?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说,为了提供新奇的艺术感受,有一个概念叫做“陌生化”,也就是通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接受主体在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从而制造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学习的程度不同,对陌生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就不同。这就造成了基于“陌生化”理论上产生的诸多技法中,如果步子迈的太大,也就是过分的偏离了接受主题的习惯性和自动性,就会造成受众的反感。被我们所熟知并普遍接受的“暴力美学”、“审丑美学”等,在问世之初都曾面临过这种尴尬。


这也恰好解释了夜小紫的这个观点:

任何将人拉出其舒适区的行为,都注定会被反感。

某种程度上来说,“将人拉出其舒适区的行为”,是造成艺术作品使得接受主体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明快的节奏,强烈地色彩对比、长镜头的运用、光影的运用、镜头视角的运用,都是在电影作品中制造传达阻拒性、营造陌生化的常用手段。但是有一个限度,因为从本质上讲,这种“拉出”行为是对于受众的“反叛”和“革命”。


我说这些看起来没用的话,目的是为了说明:观众对导演手法的不理解、不适应、不接受、不认同,并不能成为把观众和导演作为两个个体割裂开来的理由。


阻拒性越小、表现越直观的艺术形式,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表达方式的进步;反之,阻拒性越大,接受门槛越高的艺术形式,技术进步对于艺术作品本身的作用就越不明显。

这是我在其他答案里面提到过的一个观点。电影作为一种糅合了视听体验(不排除以后甚至可以增加更多,如触觉体验等)得新艺术,相对其他领域而言阻拒性更小,受到技术进步的作用也就更大。如果我们可以达成这个共识,那么很多经典、伟大的作品不被现代人认可就不是一件多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回到开头,如同贾樟柯一样的言论和认识其实非常普遍,包括题主的这种提问方式,都下意识地把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接受者摆在了对立面看待。但是事实上,这种互相之间的抱怨根本无济于事。按照我的理解,对于观众欣赏水平不高这件事,艺术片导演们应当负的责任甚至还要高于“不顾时代责任的商业片导演”们。如果艺术创造最终只能成为内行人的相互欣赏(或者说的不好听点,是相互慰藉)的载体,这些所为的“艺术创作”是称不上伟大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上升曲线,都应当是金字塔顶端的先锋实验者们去拉动基座大众整体上升。


中国的电影作品至今没有搞清楚的概念在于,哪些作品的诞生是为了通过实验和创新为大众电影作品的整体提升提供方向、哪些作品的诞生是为了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法和经验取悦观众从而为先锋电影的实验提供支持。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外行人的观众是没有错的。


事实上,弗洛伊德的伟大,是在于他能够培养和导向一代人的审美情趣;《2001太空漫游》的伟大,是在于它对直到现在科幻电影的思路和手法,依然影响深远。




  

相关话题

  30 天打卡挑战:在你心中,排名前五的韩国电影是哪些?为什么? 
  在各种历史(穿越)小说、电影、电视剧中,有哪些令人无语的 BUG? 
  《征服》里,在富源大酒店,如果是封飙拿枪逼着刘华强下跪叫爷,刘华强会怎么做? 
  《金刚狼 3:殊死一战》中有哪些隐藏的彩蛋和有趣的细节? 
  如何评价电影《胡佛》? 
  你想推荐给别人哪些很爽无尿点的高分电影? 
  复联4预售为什么万达院线最晚放票。? 
  24岁,是学生,想往演艺圈发展当大明星,该怎么做? 
  参照《环太平洋》中与怪兽的战斗方式,类人型战斗机甲是否是最佳选择? 
  你最难忘的一个人物特写镜头来自哪部电影?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人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会哭?是在哪些方面有所触动?
下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日本驻华使馆七月七日介绍日本七夕被网民要求道歉?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