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袁世凯忠心清王朝,坚持镇压革命,辛亥革命能成功吗?清王朝能续命吗? 第1页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给结论:不能。

北洋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充足的军饷,1911年11月20日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已经困窘到了连8万镑的到期外债都无法偿付的地步了。满清最后续命的一点银子,就是内帑的一点钱。这些钱把清政府的命吊到了12月初,然后大家就彻底没招了,只能等死。12月11日之后责任内阁里的工作人员都开始跑路了,是个正常人都能意识到大清朝是真的不行了

由于缺乏经费,各部人员都跑光了,部里空空如也。只有外务部、内务部和军事部门还在坚持有组织的工作[1]

而到了1912年1月,清朝老财甚至已经只能开变卖家产的药方了:

诚将盛京大内热河行宫旧存瓷器变价充饷,以救目前之急等语,著照所请。[2]

就算你袁世凯是白起转世、孙武再生,你能让北洋军喝着西北风跟革命党人打到底??

其次的问题是朝廷能够放心使用的北洋军兵力严重不足,辛亥革命的时候北洋军就七个镇可用:一二三四五六镇是老底子,第二十镇是1907年从六个镇里各抽一部分新编练的部队。等到革命爆发以后,第二十镇发动了滦州兵谏,第五镇在山东一度主张独立,第六镇在石家庄差一点串联山西新军联合二十镇一起进军北京,还一度截断了送往前线的军火,第六镇统制吴禄贞跟阎锡山表示:

我们都是站在革命立场, 非常愿意与晋军联合, 共同推翻清室。[3]

这里要夸一下袁世凯,老袁当机立断,把吴禄贞暗杀了——然而事情也就只能搞到这个程度了,没办法在军队里再搞一次大清洗,不然武昌的破事再重复一次就没招了。所以第五镇、第六镇和第二十镇只能让他们各地驻防敲敲边鼓,还得派主力分兵陪着他们防止突然抽风。剩下四个镇里第一镇官兵主要都是京城旗兵,那个战斗力非常堪忧,所以最后就二三四三镇算是可用的,加上战斗力打折扣的第一镇,咱们算北洋军有三个半镇的可用之兵,这都是往多了说。

3.5个师,我说能灭了革命军,你信不信?

然后咱们再说战斗力的事

袁吹最喜欢拿来说事的就是阳夏之战,所以咱们今天单说一说被这位吹上天的阳夏保卫战到底是个什么德性,简单来说阳夏之战就是北洋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打了个臭仗,在战术上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略上输了个一塌糊涂,最后甚至导致洋大人对北洋军和清政府失去信心,直接停了清廷外债——能让洋大人都失去信心,你就知道这仗打成什么样了。我这有两张表,是当时英法驻华武官对阳夏北洋军和革命军的装备与兵员的观察情况:

这么大的装备和训练优势,打一支“许多新兵连射击还未学会,就上前线应战”的革命军,你觉得应该是这个什么结果?那肯定是飞龙骑脸啊!

所以在开战之前所有人的判断都是武昌一鼓可下,洋大人也是这么想的

几乎所有外国人都认定,来自保定府的6个营和4000多河南兵要想获胜,易如反掌[4]
清军至少已有三万人上了战场,他们若有我们的军事专家所预料的十分之一强的战斗效率,就能很快地把叛乱平定。[5]

结果阳夏保卫战打了一个多月,冯国璋拿不下汉口竟然下令焚烧汉口市区。而湖北革命党这边连事权还没统一——以高度组织、装备齐全的北洋精锐打一盘散沙、训练和装备都极为落后的革命军,打了40天拿下汉口汉阳,这体现了怎样的军事实力?要知道,淮海战役也不过才打了两个月多一点……

而且更糟糕的是咱们前边说过,北洋军可用之兵就这么一点,这边打得热火朝天,那边各省纷纷独立,最后是“得两镇丢十省”,连跟着北洋军一起来的海军都叛变了。最要命的是这种拙劣的表现让洋大人大跌眼镜,直接做出了北洋军已经不堪大用的结论:

这支北洋军已经不是外国军官所赞叹的那支袁世凯在1905~1906年所创造的杰作。[6]

洋大人的这个判断导致了他们断绝了对清政府的财政支持——既然这么大的优势打一个武汉三镇都打成这个德性,凭什么让我们相信借款给你就能扭转乾坤?所以就不如做壁上观。于是四国银行团在巴黎做出了关乎大清生死的决定:

银行团不在货币改革借款合同名义下提供更多贷款和支付款,直到中国有可信赖的政府[7]

而北洋军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许多士兵都是一边打一边开小差,等到了南北议和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大量减员的情况:

士兵逃跑而大量减员,以至被勒令退至汉口北面二百公里处[8]

所以我想问问袁吹,你们这么吹北洋军,北洋军自己知道么?他们这么能打,跑什么啊??

南京临时政府最大的问题是比清政府还穷,孙中山是个超级穷鬼,自称“不名一钱,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这个政府成立之后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支粤军,统共是8000人,由姚雨平带队——记住,这是唯一一支实力还算可以看得过眼的、不是一团散沙状态的革命军

(粤军)退管炮18尊,步枪弹300万发,机枪弹50万发,炮弹1000余发,实力颇雄厚

这支队伍自广东光复之后北上,1912年1月孙中山下令北伐,姚雨平带着这支队伍连下固镇、宿州,跟铁杆保皇党张勋刺刀见红——请记住,跟姚雨平交手的时候张勋领的是北洋精锐,双方实打实地硬碰硬,最后结果就是张勋扔下一地尸体抱头鼠窜,通电拥护共和。

所以说就算袁世凯忠心耿耿,坚持镇压革命,他一变不出来军费,二变不出来军队,就以北洋军表现出来的这种让洋人和北洋军自己都心虚的战斗力,他又能坚持多久呢?

以上。

参考

  1. ^ 斐格致外交部长先生:责任内阁的境况·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 宣统政纪·第六十七卷
  3. ^ 赵宗颇, 夏菊芳. 吴禄贞[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4. ^ M.A.E., Correspondance politique et commerciale Nouvelles séries Chine 1897—1918
  5. ^ 章开沅.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6. ^ Le Problème Chinois,L'Opinion,25 juillet 1908.
  7. ^ 阿迪斯先生致弗朗西斯·坎贝尔爵士涵·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8. ^ 章开沅.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user avatar   fu-you-de-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


常有清粉拿阳夏保卫战中,冯国璋、段祺瑞先后指挥北洋军(其实除了北洋系的大清国第一军以外也有闽系海军的作用啊)击败两湖民军主力来论证什么“大清足以镇压孙文乱党”、“都怪袁世凯篡国乱政”云云。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必须承认,北洋军确实在阳夏战争中击败了民军方面战斗力最强的鄂军和湘军,这是事实。但是,问题是,如此战斗力强大、政治上又可靠(至少对袁世凯可靠,那么在袁世凯效忠大清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对大清可靠)的军队,到底有多少呢?

答案是:三个师。

到1912年,北洋军总共有七个镇:第一、二、三、四、五、六、二十镇(师)。其中第一镇虽然中上层有许多北洋军官,但是下层其实是旗人组成的,算是北洋和宗社党合营。

可是,第一镇和禁卫军(也是师级的单位)一样,中看不中用。第五、六、二十镇被民党渗透得如同筛子一样,甚至在北方发动了起义:第五镇一度宣布山东独立;第六镇先是跟第二十镇在滦州兵谏,迫使清廷宣布实行立宪君主制,而后又试图跟晋军组成燕晋联军直接推翻清廷;第二十镇中下层军官随后发动了滦州起义。虽然这些起义最终都被北洋派镇压下去,但是第五和第二十镇基本上就废了。

这样说来,堂堂大清国,听朝廷指挥又能打胜仗的部队,只剩下了第二、三、四镇。其实这三个镇也有大量民党渗透,第三镇大批团、营、连级军官都逃到晋军去了,只是矮子里拔高个而已。

靠三个师能占领全国吗?显然不能,否则也不用把刚刚收回来的第六镇也投入战场了。(辛亥革命战争后期,第三镇在占领山西中部,第四镇和第二、六镇各一个协在占领汉阳、汉口两镇,第二、六镇的其他部队在占领潼关。第五镇在占领山东。哪个棋子动一动,大清国的整个房子就要倒架子。)


有人说了,政治可靠就行,战斗力稍差一点的部队至少可以填充战线、保护主力侧翼、驻防占领区啊。再说,不能扩军吗?

问题是,还真不行。大清国战斗力比这几个师差一点的部队,以及北洋系紧急新编出来的部队,其战斗力只能用废物来形容,连民军的二流部队也打不过。如果让这种部队去保护主力侧翼、驻防占领区,那我估计大清兵就是猴子掰苞谷打下哪里丢哪里,最后主力断补。这里仅举几个例子,看看大清二流部队(合计大约二百营)当时的战力:豫军(新军)守潼关,被刀客组成的秦陇复汉军东路军打败;赵倜的驻豫毅军(后来的宏威军),打败秦陇复汉军东路军之后,又被秦陇复汉军主力打败,在各路大侠围攻下几乎丢失洛阳;张勋所部江防军(后来的定武军)守南京,被江浙联军攻下,退守江北又被广东来的讨虏军打得退往山东;倪嗣冲的安武军攻打淮上军成功,但随即也被讨虏军击败;升允的甘军进攻陕西,攻不下哥老会(秦陇复汉军西路军)防守的乾州。毅军另一部攻打晋军民团防御的大同,迟迟不能拿下。诸如此类。各地的巡防营、八旗更不必说,一触即溃。总而言之,凡是没有北洋嫡系主力出阵的地方,清军就不能打什么胜仗,甚至连会党武装都打不过。那么,如上所述,三四个师的军队怎么能占领全国呢?

如果把这些师作为种子部队,快速扩军会如何?二次革命后,为了实现北洋占领全国的野望,袁世凯利用手头的善后大借款,大肆扩军,试图实现这一计划。结果呢?北洋军的战斗力迅速下降。新编成的部队在陕西竟然连白朗的公民讨贼军都堵不住,在河南、安徽、湖北能被公民讨贼军整团整团的吃掉。看了白狼的成绩,无怪乎唐继尧、陆荣廷等人敢于起兵:滇军、桂军战斗力再低,还能比公民讨贼军还低吗?


此外,海军倒戈之后,已经封锁了长江。此前清军的火力优势已不存在,不要说渡江,能不能守住汉阳、汉口,我看都成为问题。

再有哲佛遣蒙军南下威胁京师侧背这种问题,就不一一讨论了。


当然,更重要的还有财政问题。南京临时政府就是因为钱的问题,才不得不让总统之位给袁世凯,这是人所共知的。可是,清廷的财政实际上比南京临时政府还要糟糕,因为收入最多的江苏、广东等省均已被民军控制了。南京临时政府在各省多不解款的情况下,还曾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只是因为养了诸多无用的军队而耗尽了;然而清廷的财政更加紧张,要扩编军队比南京临时政府更加地困难,何况扩编出来的军队战斗力比南方更差。没有钱,打什么仗呢?再打下去,恐怕北洋军都要倒戈到南方,毕竟南方的立宪派士绅拿得出真金白银。

日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占据主动,是因为它得到了列强的金元,也就是后来的善后大借款。可是,他能得到列强的金元,又不止因为他手握几万全国最能打的北洋军,更因为他灵活的政治立场被认为有可能统合南北,有助于成为列强吸血全中国的工具。如果袁世凯死保清廷,那么南北和谈自然没有妥协的希望,中国的前景便不明朗、至少也将陷入长期战争之中。如此一来,列强又何必要金援袁世凯而不是南方的某位强人呢?清廷没有迅速统一中国的前景,就不能得到列强的资助,财政上便没有办法,反过来也就更无希望统一中国,进而陷入后来直系军阀的困境了。


总而言之,即便袁世凯忠心大清,辛亥年的大清也是既没有(可战又可靠的)兵,又没有饷。镇压革命什么的,还是不要多想了。


user avatar   yin-g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续命?续多久?

三五个月有戏,三五年有点悬,三五十年想也别想。

因为在清朝末年,其政权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已经近乎一纸空文了,纸糊的房子,吹口气真能倒了。

清朝末年最让我感触之事莫过于秋瑾之死。

1907年7月13日,秋瑾被捕,7月15日,秋瑾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抓捕秋瑾的是山阴县令李钟岳,审讯秋瑾的是山阴县令李钟岳,监斩秋瑾的也是山阴县令李钟岳。

但是呢,请求上峰宽赦秋瑾的还是山阴县令李钟岳,最终求赦失败羞愧自尽的依然是山阴县令李钟岳!

更不消说,秋瑾被捕后,极短的时间内就有人在报刊媒体上呼吁宽赦秋瑾(从被捕到就义总共几天一目了然),秋瑾就义后,更是举国报刊媒体为秋瑾叫屈喊冤。

自古以来,对于一个正常的封建王朝来说反罪都是不赦的,可是面对秋瑾这么一个反意举国皆知的女子,居然还举国报刊媒体为其叫屈喊冤。这就足够说明在当时的主流缙绅士子眼里,清政府的政权合法性真的就是一笑话了。

知识分子全都不服你了,泥腿子你更是根本动员不了,你这个政权还能维持得了几天?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shen-shi-zh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这些贵族多数人都罪不至死,比如说被杀全家的沙皇一家中的小孩,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丝毫不同情他们一家。

俄国贵族的子女罪不至死,那么在外东北地区死于俄国人屠杀的老百姓难道不无辜吗?他们的被杀只能说是天道好轮回罢了。(我一直觉得俄国末代沙皇封圣是对东罗马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的侮辱,同样是末代皇帝,同样被封圣,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是为了保卫君士坦丁堡而战死在绿教徒手上,尼古拉二世呢?)




  

相关话题

  清朝甲午战争为什么不能焦土抗战,打持久战,原因何在? 
  如果没有外敌入侵,清朝会一直延续下去吗? 
  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清朝从什么时候开始装备近代的火器?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陷落和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哪一个更会是地缘政治灾难? 
  为什么有的人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 
  《延禧攻略》中有哪些值得深究的细节? 
  清朝覆灭后,满清皇室为什么还能继续住在紫禁城? 
  怎样反驳商鞅变法是革命? 
  谁才是满清第一巴图鲁? 

前一个讨论
杨乃武和小白菜为什么能够洗冤?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微博历史博主生民无疆对知乎用户Pythⅰa系列反伪史文章的反驳?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