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曾经投入过人力物力,研发过一款芯片。
采用了是知乎上嗤之以鼻完全看不上的120nm工艺(具体多少我不太懂)。
经过几年的研发,成功流片。我实际去看了一下,面积巨大,发热量巨大。最关键的是,我们经过计算,芯片量产之后的单个成本,比供应商的单个芯片售价高出几十倍(大约40倍左右)。你没看错,我们做出来的,成本比别人的售价还高。除了放在几个演示机上之外,就再也没有生产过。
那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明明有便宜好用的,为啥要出力不讨好,花了这么多钱,投入这么多人去搞一个用不了的东西。
这个芯片,最大的作用,就是和供应商讲价。虽然成本高,性能低,但是又不是不能用!如果你涨价涨到我们接受不了了,那我们就只好自己做了。每年谈判省下的钱,远远大于研发的钱。其次还有一些提升公司形象,减免一些税费之类的。都不如省钱来的直接。
然后你可能还会问,那为啥不加大研发,把这款芯片搞到先进水平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市场太小。我们想把芯片做到和国外一个水平,那么必然要投入和别人一样的研发资金,国外的公司通过十几年的累计和销量,摊平了研发成本。而我们需要补齐这部分钱,然后去抢占一个非常小的市场。一个蛋糕,我们不能把盘子都舔干净,大家一起想办法降低蛋糕成本,一起把蛋糕做大。
这就像你开了一个工厂,你确实没有必要去建一个发电厂,但是你不能没有备用发电机啊。
所以回到本题,我觉得海思和上面应该是一样的,很多小众市场的芯片本就没有必要去做,毕竟靠一个公司去对抗一个国家的公司本来就不现实。但是你又不能不保留一个“备用发电机”,这个“备用发电机”本来应该靠国内的一些其它公司完成的,奈何国内买办成风,汉芯事件后,国内半导体一蹶不振,所以只能自己先投入少量钱进行预研,做一些技术储备。
这应该就是华为所说的备胎。但是你要让全部备胎转正,我觉得是不现实的,不符合物理规律,研发没有捷径可以走。除非发生什么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然而,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真的发生了。。。一个公司打通整个产业链是不现实的,但是上升到一个国家,就很容做了。目测国内半导体,将迎来国内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评论区有一些同学解释的蛮好了,我就不废话了。以上的答案比较适合市场范围较小的那种,里面的道理也不一定对,具体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套到一个答案里面。算抛砖引玉了。再附上我另外一个回答,如果你们接触过华为这家公司,你们就会知道这个公司的可怕之处,像备胎芯片之类的,都是预先计划好的
这问题下居然还有答主说海思是“战略考虑”和“隐藏实力”,别扯淡了~
海思的确是早在十年前就发布了K3(得到授权的ARM926TEJ),但这东西中看不中用,而且兼容极差,当时安卓还没有发展起来,windows mobile是当时最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K3只支持windows mobile。要说应用也有,就是当时国内一些山寨厂商推出的windows mobile系统的“大屏多媒体双卡双待手机”会用这货,便宜么。
从2012~13年的K3V2这版开始,海思的SOC才算开始正常商用,用在13年夏天华为发布主打中高端的安卓机P6上面,同样是各种小毛病不断,无论制程还是里面GPU单元部分,远不如当时小米2/2S上使用的高通8064,更不如苹果A5和A6。这款手机上市后的反映也并不好。
华为这根本不叫有“战略考虑”和“隐藏实力”,而是实力严重不足,自己拿不出手好吗。
手机厂商在广告宣传中过分吹嘘“堆核”这种套路,华为当年也没少干。我的芯片4核、8核、超级8核……这超级8核被人家苹果双核的A5吊起来抽大嘴巴,那还瞎比吹什么核多
现在网上N多声音,都快把任正非吹成为高瞻远瞩的伟人了,拜托别这么肉麻的捧杀。华为无论做手机还是设计手机SOC,并没有什么特别让人刮目相看的远见卓识,就是小伙计笨学徒,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磕磕绊绊趟过来的。
现在华为手机如日中天,但你想想2011~13年他是又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国产手机里,最牛叉轰轰的话题焦点分明是小米。想想2010~12年,国产智能手机刚开始群雄烽起时,突然冒出来有多少厂商品牌,又有多少人一猛子扎到这汤浑水里捞钱来了。百度当年就投资过两个国产手机品牌,罗锤子这号高中辍学、和科技行业从来没打过交道的货也敢蒙这混一把。
几年过去了,现在还剩下多少。
华为手机和海思SOC那几年做的并不算好,只不过华为作为一家1980年代末就成立通讯企业,在国产手机厂商里属于家大业大,可以先用其他行业挣的钱补贴手机和SOC这部分,经得起早期的失败和打水漂。
海思手机SOC到现在也不算特别强,尤其是内和显示、3D加速有关的GPU技术积累这部分,是最大的弱版。如果接下来从美国相关公司在手机SOC/GPU方面对华为的一些技术授权也被终止了,那对华为的打击更大。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不得不说,徐峥是中国最没创意的导演。
首先依旧沿用囧这个字,继续拍电影,国内徐峥属于首例,而谁又能记得,人在囧途的导演并不是徐峥,而是香港导演叶伟民,而这位香港导演也没想到,自己当初拍脑子一热的电影,竟然在后来被一直沿用下去,在徐峥的导演下,获得了12.67亿票房。让演员徐峥蜕化成导演徐峥,并且一跃步入了亿元票房俱乐部。
但,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不管是人在囧途还是如今的囧妈,剧情与人设是否雷同。
同样的商业精英,同样的中年危机,同样的要孩子核心,同样有个把男主折腾到崩溃的男二或者女二。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看到冯巩,就知道对方会说我想死你了,看到蔡明就会联想到恶毒老太太。
一个系列电影拍的没有任何新意,甚至让人摸不到头脑,为什么一定要坐六天六夜的火车到俄罗斯,为什么当妈的控制欲那么强,为什么儿媳妇会毅然决然的要离婚。全部没交代。
很多情节极其牵强,这种问题从泰囧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一直沿用至今,而且老梗不停的玩,手机一定掉水里,绝对没信号,走错房间被打,男主一定是科技研发者,但绝不说明研发什么。
2020年了,徐峥的电影如同那个囧字一样过时。且很多创意,还都是人在囧途玩剩下的。
徐峥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年版的郭敬明,他把自己的精明隐藏了起来,用自己的一招鲜经验加以包装,最后再加点烂鸡汤,炖巴炖巴端到大家面前。
你喝第一口会觉得是那个味道,出门还在想第一次喝它时候的感觉,时间一久,你会幡然悔悟,“呀,这老小子怕不是骗我钱吧!”
没错,他应该也明白,囧这个系列,到囧妈也就到头了,再也不会有什么新意了。
如果放在春节档,肯定能收割一波压岁钱,但谁曾想到今年肺炎闹得人心惶惶,所有贺岁档均已下架,公共区域全部关闭。
但徐峥就是运气好,这一点从泰囧开始就凸显出来,当初泰囧为啥高票房,真是得益于同行的衬托,同期上映的不是苦大仇深就是发人深省,唯有一部泰囧脱颖而出,在大家报复性观影中,它夺得了当年票房冠军。
这次也是,在春节档全面撤退的情况下,竟然版权卖给了今日头条,既不用被大家吐槽江郎才尽,也不用担心票房,估计这片真上映,连6亿都达不到,大门不出,就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说徐峥是当代锦鲤,实在找不出别的形容词。
至于为什么选择网络平台,实话实说,这一点倒是不怨,看过电影的均知道,这基本上是个网大,甚至还到不了我和我的祖国中的质感。
但谁让人家免费,要饭还嫌饭馊可要不得,毕竟我国人民薅羊毛还薅不过来。
大过年的,看个乐得了,谁让我们不能出门呢?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
呵呵,既然自诩专业人士,动辄“我说的话你听不懂”,那么就按专业流程来,别给我整饭圈那一套。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身边还是有几个医学生朋友,只想问问在硕博连读比例最高的医学生里面,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然后在职博士论文综述全照搬正文大面积抄袭,主攻肝病但是因为翁老师牛逼可以干到传染病中心主任,在全国党员都自觉顶上的时候放了几句高调,炒作成网红之后什么都要掺和……这样的人才到底有多牛?反正已经超出了我的评价能力了。
顺便多嘴说一句,网红同学生平最爱各种荣誉称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连市长质量奖都要来一个,今年5月上海市拟推荐他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不晓得这最新的一个还拿不拿的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