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海思麒麟还活着,今年会推出什么样的旗舰 soc 产品?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suan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时至今日,麒麟的魔力早已不在于单一芯片的配置或者极限跑分能力,而在于产品稳定性和产品节奏把控。

稳定性最核心的点其实是性能和功耗的平衡,事实一再证明,过度追求所谓的跑分,追求所谓的峰值性能,结局只能是适得其反,而今日的麒麟并不需要做那种为了所谓的跑分而牺牲日常体验的事儿了,想甩掉这个包袱并不容易,但麒麟已经做到了。

节奏上,有两个,一个是每年秋天能够稳定输出台积电最先进工艺制程,另一个是SoC集群的展开,能够在各个价位段形成属于麒麟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

如果不出意外,Mate50差不多已经正式发售了,荣耀V50和nova10甚至有可能在双十一之前和大家见面。

在麒麟9000的整体日常表现都优于骁龙888的当下,下一代的麒麟,至少可以有三到四个月,可以用来打骁龙888&870组合,麒麟9000下放到3000档,麒麟990 5G下放到2000档,这会是什么样的优势?

到了春天来临的时候,当骁龙898大规模出货的时候,P60则将战场转向相机,进行又一轮的压制。

对于如今的手机来说,最核心的点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性能,一个是相机,而麒麟助力华为在下半年的收割,影像能力助力华为来年上半年的第二轮。

华为在被制裁之前的2019年Q1,中国市场的份额就做到了35.5%,而在制裁之后,份额一度飙涨到接近50%。

很多人觉得如果不是美帝制裁,华为国内是不会这么爆发的。

但我不这么看。

我们统计一下2017年-2020年共16个季度华为中国区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图,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2018年Q4-2019年Q1,那是华为Mate20 Pro&P30 Pro发布的日期,华为大爆发的开端,市场份额直接从20%左右飙到了35%。

此后就是5G开端的麒麟990 5G系列,是去年底体验全面领先的麒麟9000系列,以及在骁龙888大翻车下的麒麟9100系列。

这这样的局势下,华为在中国区的无敌态势,我找不到谁有能力挑战,包括iPhone。


user avatar   ssert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朋友形容槟榔味为很浓的绿箭味,跟这个很像了,不过味道非常非常浓,闻起来和尝起来都挺冲,像是往嗓子里猛灌了一口奇怪的中药。


第一次吃槟榔是在高中,影院前面小铺的货架上堆满了槟榔,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是想着看电影之前买点零食解解馋。

不到五块一包的价格,撕开包装后就迫不及待的塞到嘴里了,嚼了嚼,妈耶贼难吃,像在啃一个稍微咬得动的树枝。

记着当时由于年纪太小并不知道槟榔致癌之类的可怕名号,还是秉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努力的嚼完全吐了。


又过了几年,突然某天脑子里响起来一首歌的歌词“……嘴巴干净不得槟榔味……”

然后自己一直再想槟榔是什么味,于是又买了一包。


熟悉的记忆被唤起了。又是这个难吃的树干味,说不上是甜还是鼾 味道浓到在嘴里挺不过三秒我就想吐出来了。

也是因为难吃到了怀疑人生跑来知乎搜, 这才知道原来槟榔的危害这么大,抵制。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吃完牙齿不舒服。非常建议刷牙emmm。


而且第二次吃的时候感觉很可怕的是我居然有些适应这种味道了,于是我立马停住,整包扔掉。


就这样吧,不建议试,槟榔上了瘾会痛苦的。


user avatar   luv_le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作为安卓和苹果双系统都经常用的人,个人认为手机上大部分时候 Face ID 比指纹更进一步,但是有几个场合 Face ID 缺陷比指纹大:

Face ID 根本上来说是解放了你的双手,因为验证时刻你的手完全可以继续目前在进行的操作。例如你打开浏览器,登陆一个网站,提示自动填入密码,Face ID 刷脸认证,连回车都帮你按下,你只需要享受整个登陆过程的平滑和安全。

但是如果是打开 App 那种验证,例如银行App,Face ID 其实和指纹差不多,因为这个动作之前你只不过是点击了 App 图标,如果你有预期的话,点击图标的同时,你指纹可能已经放在验证区了,Face ID 只是稍稍节省一点时间,以及节省一个移动手指的动作。

此外Face ID 在车载导航时也有发挥作用无需靠手的优势:如果你的手机架刚好在前方,移动中解锁手机的便利性要好过按键指纹乃至后背指纹,屏下指纹比较看情况,我用过的三星 Note 10 在无线充电时屏下指纹会受到严重干扰,几乎不能用,所以使用无线充时还得取下手机才能指纹解锁,徒增烦恼。

无线充电时就没法用屏下指纹的三星 Note 10

而 Face ID 再搭配如今的 Magsafe 磁吸更是如鱼得水,当你手机来提醒时,你只需要头看向 iPhone,手机立马就能解锁同时显示出提示内容,否则只会显示你收到一个提醒,安全和隐私同时兼顾解锁后还能很方便切换横竖:

我觉得 Face ID 真正让你感到畅快的还是多任务:在需要验证的 App 和不需要验证的 App 之间来回切换,复制/粘贴内容时,如果是指纹认证你需要来回把手指在屏幕打字,触摸,按压,子菜单选择,验证之间来回切换,手忙脚乱由此而来;Face ID 能全程让你手指集中在内容操作本身,一气呵成。

指纹认证完全优于 Face ID 的主要是在戴口罩的公共场合,需要 Apple Pay 认证的场合,取下口罩进行验证或者输入PIN 验证都很憋屈,远不如传统指纹来得直观,这种麻烦在这次疫情后尤为显著,虽然通过 Apple Watch 联动能部分解决,但是这种方式不太稳定,时不时会解锁失败,仅能临时替代锁屏解锁,而当使用手机 Apple Pay,App 内 Face ID 时,手表也无法替代 Face ID 验证,最后这个功能仅对口罩识别,还因为要识别口罩有额外延迟,所以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同时国内最常见的QR扫码支付等环节也不能使用,体验差很多。

此外还要多说一点的是使用结构光的 Face ID 安全性非常高,并不是安卓手机那种摄像头刷脸认证可以比拟的,所以不存在安卓刷脸也是有等同 Face ID 效果的说法。网上无数测试视频都能通过简单的平面打印头像骗过摄像头认证,Face ID的结构光认证想骗过除非是精细人脸打模。再加上光线好坏完全不影响 Face ID 的识别率和速度,整体的一致体验和安全性也让人放心。

最后指纹验证无法解决的一个缺点是对手指本身有一定的限制:出汗不行,位置偏移多了不行,不同指纹传感器,验证方式也不尽相同。乃至系统层面,App 对指纹解锁都不是统一的体验,需要 App 去做每台设备或者系统验证API的匹配。我手机在海外使用,但是很多国内 App 就无法调用海外安卓系统的指纹 API 。而我至今都记得刚切换到 Face ID 手机时,所有支持 Touch ID的 App 全部无缝支持 Face ID,这种协调一致,向后兼容的设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能我对 Face ID 最大的抱怨还是物料成本降得不够快,距离发布已经4年,支持 Face ID 的手机销量也是数亿计,但是至今苹果没能把模组价格降到能普遍安装到 MacBook 甚至 iPad 的程度,如果不是这点,苹果也犯不着继续启用 iPad Air 和 mini的按键 Touch ID,甚至包括最新的键盘也仅仅只支持 Touch ID,可见成本依然是困扰这个技术普及的一大障碍。

最后个人其实最满意的还是苹果对 Face ID 的不间断支持,哪怕是早期被诟病问题最多的时候,苹果始终坚持 Face ID 的延续性,这也让整个 iPhone 的设计语言,辨识度重新获得最初 Home 键的影响力,而且拜安卓完全放弃结构光认证所赐,如今一看到刘海就知道是 iPhone ,这种辨识度就苹果一家,所以除非苹果换用下一代验证技术,否则 Face ID 永远会是一个 Icon 就像 2017 年苹果针对 iPhone X 全面屏的设计指南一样。其实很多人估计都忘记了iPhone X 不仅带来了争议焦点的 Face ID,还同时带来了全面屏手势的设计准则,如何划分屏幕安全区域,如何切换后台App,如何在多个 App 跳转,回退等操作,都是一次性做到了完整的交互基石。后续这么多年的iPhone 连微调都不需要,节省开发者精力和用户学习成本。

iPhone X 引入的全面屏可用安全区概念,保持4年无需更改

iPhone 的缩略图可以让人在几十个像素中就能识别iPhone,iPad 反而由于缺乏辨识度,你说是三星,小米平板,也没法反驳,甚至包括自家的 Air ,mini 均为窄边框,更是无法区分 Face ID 还是 Touch ID:

一众全面屏里一眼就能认出 iPhone


把iPad 缩略图拿给普通人看,如何知道Air mini 使用指纹?


所以再回到问题本身:Face ID是否是战略上的错误?显然不是, Face ID 不仅提供了超越手指交互层的验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也超过了指纹,同时 Face ID 模组也提供了 AR 交互,计算视觉等功能以及建立了独特的家族产品辨识度,搭建了全面屏操作的基石,所以说成是近年来苹果最大最成功的战略部署也不为过。唯一的问题就是被疫情耽误,没料到口罩成为出门刚需,略微影响公开场合的验证需求,不过乐观来说继续迭代下去实现口罩验证应该是可行的。或者苹果就直接把 Air, Mini 上的按键指纹添加到 iPhone 上也未尝不可,如果疫情继续下去且无法解决口罩验证的便利性,这应该是个非常好的折中方案。


10月 19日更新

今天苹果发布了预热很久的新款 14/16寸 MacBook Pro,非常有意思的是虽然没有集成Face ID 模组,但是却带上了刘海,这完全印证了我这个回答上面的分析,对于苹果来说刘海就是设计风格,所以即便是这次 MacBook 更新可能因为成本或者厚度问题没能集成进 Face ID 组件,依然选择这种方式来留待以后升级,因为苹果一个模具会用上4-6年,因此他们不想为了2021 款没有 Face ID 的屏幕单独再设计一套模具,干脆就直接定稿开卖,足见他们对自己刘海设计的疯狂崇拜。而且就在开卖时,立马换上了极具标识度的刘海Icon,十足的主权宣示:




  

相关话题

  针对「拒绝盲人带导盲犬入住,退房时还要扣除部分房费」珠海长隆酒店致歉,盲人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 
  如何看待北京海淀万柳顶级学区房降价 400 万没人买? 
  山西前首富如今却欠下巨额债务,下落不明,上海悬赏 2100 万,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10 月 26 日,山东日照五莲一家 4 口核酸呈阳性,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美英澳三国的新亚太伙伴关系? 
  如何看待安徽芜湖景区男厕被女性挤满的现象? 
  如果必须买荣耀手机,哪款好点? 
  2020东京奥运会终于要在今晚开幕了,你有什么话想对中国奥运代表队说吗? 
  马克龙应邀同拜登通电话后,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如何评价此事?「潜艇争端」还将如何发展? 
  消息称腾讯、字节跳动入局造芯,真实情况如何?芯片行业目前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棋协不改进象棋?
下一个讨论
室友认为我的穿着很轻浮,我该如何回应?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