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慈禧能压制恭亲王? 第1页

  

user avatar   bruno-f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来,只有王爷篡位,没听说太后篡位的。所以恭亲王掌权名不正言不顺,必须有太后给他背书,太后代表的是皇帝。恭亲王看似权力很大,其实都来自太后代表皇帝的授权。

此外,慈安活着时候其实是身份最高,对重大事务有最终决定权的人,慈禧和恭亲王在慈安的最高领导下形成了权力的平衡。慈安一死恭亲王的彻底失势只是时间问题。

这么说吧,除非恭亲王自己想篡位,否则只要太后向压制就一定能压制他。太后是慈禧这样有一定水平的政治家,或者是贾南风那样愚蠢而疯狂的人都不影响这一规律。


user avatar   huan-sh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朝鲜战争中。

美国军很牛X,但是越过三八线,就会让我军打得连北都找不到;我军虽强,但是越过三八线大举深入,也会让美军打得一败涂地。

再举一个最简单例子,在抗日战争中。

日军很牛,但是越过湖南某线继续西进,就会让中国军队打得一败再败;中国军队虽然在这里可以不断取得胜利,但是继续深入追击日军,估计是看不到什么胜算的。


任何两个相邻的政权(或是长期交战的双方),战斗力的强弱,都会在某个边界发生逆转。

比如,曹魏、东吴政权之间,是以合肥一线为分界的。

曹魏大军敢大举越过这条线,通常都是以大败结束的。因为这意味着,曹魏进入了一个对自己不利,对东吴有利的地区打仗。

反过来说,东吴军队敢大举越过这条线,通常也是以失败结束的。因为这意味着,东吴进入了一个对自己不利,对曹魏有利的地区打仗。


总的来说,任何两个相邻国家的分界线(或是交战双方长期存在的分界线),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双方之所以会在那个地方分界,是因为甲方越过这条线,通常就会挨打;乙方越过这条线,通常也会挨打。所以双方都不敢轻易越过这条线。于是,双方就会达成某种默契,以这条线成为事实的分界线。


曹魏、蜀汉的分界线,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出现。

诸葛亮的北伐,从来都没有大举深入过曹魏境内,只是在这条分界线附近不断骚扰罢了。

如果有例外,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因为出期不意,所以深入了曹魏境内。就算如此,诸葛亮也不敢大举逼近长安城。关键是,就算如此,最后也是以诸葛亮自贬三级结束。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最基本的军政知识,自然就会知道,诸葛亮北伐,曹魏不应战,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诸葛亮的军事行动,一直停留在一个比较微妙的地方。这个地方,你说对诸葛亮完全有利吧,也实在未必,因为他已越过了长期博弈出来的分界线。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诸葛亮显然不会真正远离这条分界线的,曹魏军队进入这个地方与诸葛亮作战,显然存在太多不确定的风险。

关键是,曹魏军队根本不用与诸葛亮打仗,只要耗一段时间,就可以让诸葛亮退军,并且夺回失去的地方。既然如此,曹魏军队为什么要与他作战呢?


这就好像我在分析刘备东征时的表现,刘备大呼小叫了半天,但是一直也不敢远离山区。表面上,这是刘备打得陆逊不敢应战,其实呢,刘备真有胆子,就直接顺流而下进入平原地区啊!

诸葛亮也是如此的,如果他真有心与曹魏作战,玩什么稳扎稳打呢,直接大举深入曹魏境内就可以了。


诸葛亮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我想和你打仗,但是希望在一个对我有利的战场上、用对我有利的方式开战。

司马懿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你想的仗,就得到一个对我有利的战场上,用我对我有利的方式开战。

既然双方谁也不愿意让这一步,自然无法进行战争了。


这不是谁怕谁的问题。战争的时机对自己有利,那就动如脱兔了;战争的时机对自己不利,那就要不动如山了。

作为一个将领,如果总纠结于,我不出战,别人会笑话我,别人会觉得我无能、我胆小。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因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所考虑的问题永远是,现在出战的时机成熟吗?出战对我有利吗?至于别人会怎么看,那就叫扯淡!

======================

鉴于一些人的军事政治常识,所以补充一些答案。

任何交战双方,在进行到一定阶段,都会存在一条事实存在的分界线;任何相邻国家在博弈到一定阶段,都会存在一条事实存在的边境线。而且这种分界线、边境线为什么会存在呢?我在答案中以为,这就是常识,没有想到太多的都对此惊人的一无所知。

这种分界线的存在,取决于各种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自然是地理、地缘,比如某条大江、大河、大山,一方越过,就会丧失地理的屏障,一方越过就会进入险地。所以双方自然都会轻易越过。

再常见的就是后勤补给原因,你越向前推进,后勤补给压力就会越大;交战双方也好,相邻两国也好,通常都不能无限的向前推进,推进到某条线时,自然就会停止不再轻易向前了。

当然了,这只是客观原因,还有主观的因素,国力、军队素质。如果在这方面你非常强大,地理、地缘的困难,阻止不了你向前;如果你的军队素质非常强大,后勤的压力也阻止不了你,因为你的后勤可以从敌方那里获取。

但是不管怎么说,交战双方、相邻两国在特定的时间范畴内,都存在力量边缘的地方。魏强大,也不敢轻易越过秦岭;界牛X,也不敢深入关中;关键是,就算他们敢这样干,通常也得不偿失的;就算取得一点胜利,通常也是难以保住胜利果实的。

——————————

至于说,将领害怕别人笑话,所以出战,那只能证明他不合格。

有人反驳说,司马懿是非常优秀的将领,但是因为害怕别人笑话,于是就让两个将领出战,于是让诸葛亮打得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按你这说法,司马懿肯定不是优秀的将领。

这逻辑,真让我无语了。司马懿是非常优秀的将领,并不是因为司马懿打过这种仗,如果司马懿就打过这种仗,我们只能说,他真不是合格的将领。

这就好像有人说诸葛亮知人善任,并不是因为诸葛亮重用过马谡。人们说曹操非常牛X,并不是因为他差一点被张绣杀死了。当然了,我们说司马懿是优秀的将领,也不是因为他因愤派军,被打得大败。

逻辑有两种。一种正常人的逻辑,一种是无良讼师的逻辑。

=======================

看到太多无聊、幼稚的人抬枉,就再补充一点。

魏蜀那条边境线,在诸葛亮执政前,就存在了;刘备不能向前突破;曹操无法突破;诸葛亮执政时期也一直存在,诸葛亮北伐若干次,也不能真正突破;诸葛亮死后,它依然存在了三十年。

事实证明,如此稳定的一条线,许多人非要无视。没有任何一条线,是可以永远存在的。但是一条能存在四五十年的线,无数当时的牛人试图突破,都只能徒劳无功,自有它存在的足够的道理。

如果这条线如此好突破,诸葛亮一再北伐无法突破,情何以堪啊?如果这条线如此好突破,诸葛亮死后,曹魏怎么还需要等三十多年才能突破?




  

相关话题

  邵长蘅《京口行》中在京口进行大屠杀的“官兵”是满清军队吗? 
  为什么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假如穿越到清朝乾隆时期的西藏,成为了一个农奴,应该怎么摆脱农奴身份实现逆袭? 
  为什么那么多明朝士大夫选择投清自保,相反宋朝士大夫选择投海自杀? 
  生活在乾隆年间的清朝是什么体验? 
  为什么幻想中国版《刺客信条》正作的玩家都不喜欢将历史背景定为清朝? 
  太平天国在清朝和英法联军激战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东征,导致清朝两线作战惨败,这种行为是否是一种汉奸行为? 
  清朝文字狱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有大明湖这种名字? 
  当时八国联军为什么打中国?以什么名义? 
  你更喜欢明朝还是清朝,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东德时期真的如电影《窃听风暴》一般黑暗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脱口秀演员赵晓卉?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